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7539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20*金字塔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习烘托、渲染的表达手法,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3.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难点]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给我们一起做一回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

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说说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3.交流不懂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或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意思。

4.思考:

文章的体裁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为穆青的《金字塔夕照》。

第二篇则是一则非连续性文本,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

5.《金字塔夕照》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6.《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以及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思考,朗读课文,思考:

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非连续性文本,为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画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

2.“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文中用“”画出描写“金色”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就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三座金山”“金色的光源”等。

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烘托金色,用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一幅瑰丽的,宏阔的画卷。

3.说说《金字塔夕照》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学生自由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找出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5.说说金字塔不可思议表现在哪儿。

引导学生在散落的图标、示意图,批注,还有文字描述的信息中,进行归纳和梳理,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回答。

6.读懂课文内容,借助文中的批注,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

(1)第一个批注:

为什么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更高的建筑呢?

明确:

文本里说,金字塔是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直到1889年,地球上才有了跟金字塔在高度上可以媲美的埃菲尔铁塔。

在这长达四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居然没有一个建筑的高度能够跟金字塔相媲美,文明的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断层呢。

从这一个批注中,学生很可能就会想到,当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说不定就是有外星人,有远远超越当时人类文明成就的存在,可以这么想。

在后面的内容,讲的是当时的古埃及所取得的文明成就,讲他的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发展,讲金字塔周围还有类似的文明成就的存在,好像又在暗示我们,其实,在当时古埃及人有能力建成这样的金字塔。

(2)第二个批注:

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

明确:

古埃及人动用了无数的人力,利用木筏顺着尼罗河,远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将石头搬运过来。

(3)小组探寻、想象、猜测,交流其他批注中提出的疑问,再全班交流。

提示:

学生可以根据文本语言描述的内容和阅读批注的展开自己的推测和想象,学生的想象,结果和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大的方向应该就是这两种可能。

一个是埃及人自己的成就,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非人类所为。

师小结:

语文的教学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去追求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关于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至今科学家也没有给出一个科学说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文本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欲,把想象的火花给点燃,让它充满一个又一个无尽的思考,一个又一个大胆的推测。

四、拓展延伸

1.说说《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两篇短文哪些内容是相互印证的。

2.如果你和爸爸妈妈打算一起去金字塔游玩,你会如何介绍金字塔呢?

(提示:

可以搜集资料;融入你对金字塔的了解;将两篇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今天所学的这两篇短文,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共同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我们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

[教学板书]

20*金字塔金字塔夕照:

烘托、渲染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归纳和梳理推测和想象

[教学反思]非连续性文本,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当中的比较新鲜的短文样式,课文由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表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这是其他文本可能都不具备的特点。

基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利用文本的多元化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梳理“金字塔不可思议在哪?

”并结合文本中的批注,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知欲。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课堂,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考点梳理(全册)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

字音

1.

易混的多音字

 

uái)

点缀.(zhuì)旖.旎.

(yǐnǐ)

顷.刻(q

ǐng)澄.澈(chéng)

考点二:

词语听写

昼夜耘田桑树

报晓蝴蝶

蚂蚱

樱花拔草瞎闹锄草

铲地

割掉承认拴着

瓢虫闲逛

明晃晃

圆滚滚孤零零不可

胜数

考点三:

词语积累

1.

动词

(拼尽)力气

(睁开)眼睛

(钻出)地面

(刮去)污迹

(珍藏)梅花图

(撩乱)

银发

2.修饰词

(风光旖旎)

的莱蒙湖(碧波万顷)

的大海

(巍峨雄奇)的高山

(缕缕幽芳)的梅花(远远)地抛(随意)地飞(郑重)地递给

考点四:

句子赏析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赏析:

在作者的心中,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灵性的,是自由快乐的,是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

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表现了“我”的自由和快乐。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赏析:

外祖父希望“我”和梅花一样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考点五:

背诵、默写

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考点六:

课文理解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那些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也写出了(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气氛。

《稚子弄冰》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祖父的园子》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3.《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时所见美景,借离乡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来寄托(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4.《梅花魂》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以及(送别时泪眼蒙眬),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考点七:

日积月累

1.古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思乡的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第二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

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léi(擂鼓)pō(血泊)

擂lèi(擂台)泊bó(停泊)

2.易读错的字

幔.子(màn)遂.心(suì)弓弩.(nǔ)踉.跄(liàn)g抓耳挠.腮(náo)绰.起(chāo)迸.裂(bèng)山涧.(jià)n碗碟.(dié)拖男挈.女(qiè)

顽劣.(li)è嫣.红(

身(míng)

yān)镌.刻(juā)

n肋.骨(lè

i)瞑.目蹲

考点二:

词语听写

妒忌曹操都督

委托

遮住

水寨

擂鼓呐喊

插满饥渴

碗碟

榜文手杖申请

兼顾

熟悉

肋骨

拖着坠下

胸膛两截

景阳冈

请勿自误神机妙算

一饮而尽

结伙成队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力倦神疲三更半夜

七手八脚

考点三:

词语积累

1.词语理解

客官:

客人印信:

印章

伙计

伙伴

郎中:

医生

客舍:

货郎:

商贩墨客:

文人筛酒:

斟酒、倒酒

2.人物及绰号

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

豹子头——林冲入云龙——公孙胜行者——武松浪里白条——张顺

3.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猪八戒见高小姐

——改换了头面

宋江上梁山—

—官逼民反

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

李逵打宋江—

—过后赔礼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诸葛亮借东风——

巧用天时

考点四:

古诗积累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考点五:

课文理解

1.《草船借箭》以“(借箭)”为明线,以“(斗智)”为暗线,写了诸

葛亮巧设妙计“草船借箭”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和顾全大局的宽广胸怀)。

2.《景阳冈》讲述了武松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文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3.《猴王出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写了一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无所畏惧)的特点。

4.《红楼春趣》讲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曹雪芹写了很多风筝,有(大蝴蝶)、(美人)、(大螃蟹)、(大蝙蝠)、(七个大雁)等等。

从这些风筝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风筝和(各自命运)相关。

考点六:

名著知识

1.四大名著

《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三国演义》作者: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2.有关名著的知识

(1)《红楼梦》的两条主线,一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二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

(2)《水浒传》中著名的故事有:

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等。

(3)《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有关他的事迹有很多,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4)《西游记》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西游记》中

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

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

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jiān(监督)yān(殷红)chuāng(创口)jūn(龟裂)

监jiàn(国子监)殷yīn(殷商)创chuàng(创造)龟guī(乌龟)

2.易读错的字

隶.书(l)ì领域.(yù)蜀.国(shǔ)枇.杷.(píp)a皋.陶.(gāoyá)o造诣.(yì)祭祀.(sì)蜷.曲(quán)外甥.(sheng)提供.(gōng)楷模.(mó)书籍.(jí)报刊.(kān)小篆.(zhuàn)匈.奴(xiōng)

考点二:

词语听写

遨游应声蜷曲祭祀趣味信息量悠久规范报刊狩猎纤细铸刻繁琐楷模造诣途径搜集奠定蕴含涌现古往今来

笑而不答力所能及源远流长威名远扬举世闻名考点三:

词语积累

1.词语搭配

(古老)的文字(漫长)的演变过程(独特)的艺术(著名)的书法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字体,具体如下:

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商周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春秋、战国金文青铜器、石秦小篆石战国隶书竹简、帛魏晋楷书东汉末年行草帛、纸。

考点五:

课文理解

1.《字谜七则》中根据字的形状、拆字解意和会意等方法猜字谜。

2.《有趣的谐音》中有六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3.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4.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

5.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6.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有:

一是(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二是(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三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7.《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含四个部分:

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考点五:

单元知识链接汉字是音、形、义三结合的表意字,从结构规律上分析,汉字主要有六种形式: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第四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

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hè(威吓)

吓xià(吓唬)

2.易读错的字

绷.带(bēng)由衷.(zhōng)堪.称(kān)拟.定(nǐ)踌.躇.

(chóuchú)

被俘.(fú)金镯.(zhuó)矜.持(jīn)企.望(qǐ)汗褂.(guà)深山坞.(wù)

考点二:

词语听写

万仞

五岳

摩天

遗民

拟定

瑞士姓彭光泽

锻炼

眷恋

奔赴

签名

重庆

诊所

肥沃

年龄

土匪绷带

审视

施行

崭新

由衷

慈祥

荣幸

麻醉剂

搞特殊

一声不吭一

针见血

从容镇定

汗如雨下

肃然起敬若有所思情不自禁

考点三:

背诵、默写

1.古诗背诵背诵《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人民服务》第二自然段;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背诵日积月累。

考点四:

句子理解

1.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你堪称军神!

品析:

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因为他在手术中能忍受剧痛,具有不怕苦难的大无畏的精神;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自我克制的毅力是超人的。

“你堪称军神!

”这是对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品析:

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考点五:

课文理解

1.《从军行》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借以渲染战争气氛。

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身处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强烈地反映出诗人(渴望尽快收复大好山河,统一祖国)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与悲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要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李立即还乡)的事,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以及表达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骨是否归葬抉择时的矛盾心理,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情怀)。

3.《军神》一文通过记叙德国医生沃克为刘伯承将军开刀摘除坏死的眼球一事,高度赞扬了刘伯承将军具有(钢铁般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清贫》一文记叙了方志敏被俘后,国方兵士向他索要钱财的事。

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体现出了国方兵士(凶残、贪婪)的特点,也体现出方志敏(淡定、镇定自若和对国方兵士的轻视)。

考点六:

单元知识链接表现爱国情感的诗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第五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

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zhā(扎

针)

jiā(n监听)mú(模样)pín(g屏障)zhá(挣

扎)

监jià(n监生)模mó(模型)屏bǐn(g屏息凝视)扎zā(包扎)

2.易读错的字

揪.住(

jiū)颧.骨(q

uán)

铸.就(zh

ù)

揩.油(

kāi)

扳.倒(

bān)

蘸.水(

zhàn)刷浆.(j

iān

g)发怔.(z

hèn

g)

考点二

词语听写

摔跤

剃头搂抱依仗

鞭子

欺负挠头

伤疤

监生

侄子

喉咙

刷浆

师傅木桶包袱

蘸浆

有诈发怔

屏障

芝麻

神圣

侵犯

轰然难堪发傻捏住腮帮子冷绊子扳手腕揩眼泪手疾

眼快露馅儿精神抖擞膀大腰粗仰面朝天半信半疑派头

十足天衣无缝

考点三:

词语积累

1.量词

一(块)

疤一

(盏)灯一

(身)牛劲儿

一(茎)

灯草

一(笔)

银子一

(面)屏障

2.动词

(欺负)

对手

(鼓着)眼珠子

(铸成)格局

(伸着)

指头

(揩揩)

眼泪

(伴着)鼓点

(和着)琴音

(打开)

屏障

(搜索)

全身

考点四:

句子理解

1.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品析:

这是对严监生的神态以及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严监生内心的焦急,短短一句话把严监生吝啬、爱财如命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品析:

这段话描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情景,通过描写他刷墙时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表现他的技艺高超。

刷子李刷墙时的动作是那样的

娴熟优雅,透着满满的自信。

“天衣无缝”是说一道道浆之间衔接得紧密自然,根本看不出什么痕迹。

“真好比⋯⋯”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他刷墙后的效果,平整匀实,洁白无瑕,烘托了刷子李技艺的高。

考点五:

课文理解

1.《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三个片段,运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为我们刻画出了(顽皮、机灵、争强好胜)的小嘎子,(充满自信、健壮)的祥子和(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

2.《刷子李》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教育人们(本事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有本事才能有尊严,一个人要不断地挑战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考点六:

单元相关链接

课文作品出处作者主要人物

《摔跤》——《小兵张嘎》徐光耀小嘎子、小胖墩儿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骆驼祥子》老舍祥子

《两茎灯草》——《儒林外史》吴敬梓严监生

《刷子李》——《俗世奇人》冯骥才刷子李、曹小三。

考点七:

写人的基本方法

首先,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把它写具体。

其次,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如细致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活。

再次,描述周围人的反应或者周围的环境,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第六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

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huǎnɡ(晃眼)mú(模样)jiā(ng将来)héng(横

竖)

晃huànɡ(摇晃)模mó(模范)将jiàn(g大将)横hèng

(强横)

2.易读错的字

引荐.(jiàn)顶端.(duān)放肆.(sì)撕.开(sī)桅.

杆(wéi)

瞄.准(miáo)龇.(zī)牙咧.(liě)嘴

考点二:

词语听写

脚力引荐赢得一艘航行放肆帽子桅杆撕开逗笑

吓唬

钩住扭动咧嘴船舱海鸥瞄准自相矛盾跃跃欲试摩

拳擦掌

出谋划策胸有成竹兴致勃勃不动声色风平浪静哭笑不得

龇牙咧嘴心惊胆战

考点三:

词语积累

1.近义词

赏识——欣赏引荐——推荐满意——满足风平浪静——一帆

风顺心惊胆战——大惊失色

2.反义词

赏识——讨厌着急——镇定满意——失望兴致勃勃——百无聊赖

心惊胆战——泰然自若

3.词语搭配

(满意)地笑(好奇)地问(胸有成竹)地说(兴致勃勃)地猜测

4.文言文释义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卖或.曰:

有的人物莫能陷.也:

刺破

其人弗.能应也:

不不可同世而立.:

存在誉.之曰:

夸耀、吹嘘考点四:

句子赏析

1.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

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品析: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破折号起到转折的作用,把四十秒的时间拉长了,因为心情的着急,就会觉得时间很漫长。

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品析:

采用夸张的手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时间的长

考点五:

背诵、默写背诵:

《自相矛盾》,日积月累

考点六:

课文理解

1.《自相矛盾》讲述一个楚国商人自夸他的矛和盾的威力很大,当别人问他用他自己的矛刺他自己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