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7921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docx

区域地理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

11、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均匀混合物。

迄今为止,可以考证的最早的火药配方是“伏火矾法”。

3、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变成蓝色,这种蓝色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3、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15、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

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

答:

可以,馒头中也含有淀粉,淀粉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6、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

它们都对地球造成了哪些影响?

一、填空:

7、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蓝色,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发现铁钉变红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8、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世界地理分区之西亚中亚东亚练习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左图是飞机航拍的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

下右图是该地气候资料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地气候和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气候蔬菜B.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

C.温带大陆性气候棉花D.热带草原气候小麦

2.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

A.地形B.土壤肥力C.农业技术D.灌溉设施

3.图中圆形种植区这种景观在下列哪个国家最典型

A.乌兹别克斯坦B.日本C.巴西D.加拿大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伊朗

A.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震多发

B.河流呈向心状分布,流程长,水量大,航运发达

C.沿海地带经济腹地小,缺少大型综合性港口

D.西北部地区人口稀疏,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

5.图中

A.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多,为种植业主要分布区

B.乙湖面积季节变化小,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C.丙地区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影响,多雾少雨

D.丁地区气候温和,石油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大

6.2010年12月,并不被外界看好的“袖珍小国”卡塔尔战胜美国、澳大利亚等竞争对手,获得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将这一国际足球的顶级赛事首次带入中东地区。

2022年夏季在卡塔尔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时所要克服的最主要问题是( )

A.土地狭小B.交通不便C.天气炎热D.设施较差

7.读“某国位置及相关资料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沿海,海洋性气候显著

B.侨汇、石油、旅游是当地经济的支柱

C.该地地势中间高,沿海低,起伏较小

D.当地以白种人为主,多信奉基督教

 

摩卡咖啡生长需要静风、温凉、湿润、排水条件好的环境,图中南部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摩卡咖啡生产地。

A港口一度成为重要咖啡输出港,如今弃置。

现主要通过B港出口。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地点最适合摩卡咖啡生产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9.A港口弃置的主要原因是()

①咖啡出口减少②新航线的发现③港口泥沙淤积④咖啡种植区调整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0.关于该国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向自南向北B.7-9月为河流的丰水期C.流量大D.结冰期长

下图所示区域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2010年末以来,该地区一些国家持续动荡。

结合图回答下面各题。

11.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燃料库”,其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D.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12.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

下列属于对该地区传统民居的描述的是(  )

A.墙厚窗小——防晒又凉快B.高脚屋——凉爽、防潮

C.轻质木材做建筑材料——防震D.窑洞——冬暖夏凉

下图为“亚欧大陆四个半岛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14.四个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丙丁甲乙D.丁丙甲乙

15.16.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半岛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局部地区甲岛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岛附近海域每年4~9月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达一年中最高B.降水达一年中最多

C.陆地河流汇入泥沙最多D.附近洋流影响最大

18.对该岛交通地理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地处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

B.处于亚丁湾东南端,是太平洋通向红海和南非的海上交通要道

C.扼守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D.位于波斯湾咽喉要道,影响世界重要石油运输线

孕育古巴比伦文明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小亚细亚地区的安那托利亚高原,每年河水常在其下游平原地区泛滥成灾。

左图示意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右图为埃尔津詹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20.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里海B.印度洋C.大西洋D.波斯湾

21.22.推测下游平原最易泛滥成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卡塔尔虽然三面临海,但气候干燥,境内无常年性河流,缺水特别严重。

卡塔尔气候干燥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24.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的飞沙移动现象十分严重,威胁着周围国家的生产生活以至生命安全。

为了抑制沙漠北移,发展农牧业和满足人民对木材的需要,北非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等5国政府,决定在撒哈拉沙漠北部边缘联合建设一套跨国绿色工程。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5.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

26.该项工程建设选择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读东亚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27.图中有关于A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B.该国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年降水量小于M国

C.当地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业D.该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木材出口是国民经济支柱

28.下列有关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B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韩国,首都是首尔B.C国家所在半岛为朝鲜半岛,地势西高东低

C.D国常规能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D.甲海域为著名的海域日本海

29.冬季M国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D国,而D国的酸雨危害却比M国严重,下列有关原因是

①冬季M国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

②D国的企业生产过程中酸性气体排放量很大

③M国推广了先进的技术治理了大量酸雨

④D国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0.有人形容说:

“中亚干旱地区,一年只有两季:

西伯利亚的冬季和撒哈拉的夏季。

”这反映了中亚地区的气候特点具有()

A.气温的日较差大B.气温的年较差大C.气温的年际变化大D.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31.读“某岛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题。

适宜该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  )

A.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B.以出口林矿产品为经济支柱

C.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D.以发展资源能源型工业为主

下面左图是日本地形示意图,右图为日本某传统民居。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2.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33.右图中的传统民居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又可防灾,该民居可能分布在

A.①B.②C.③D.④

34.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海运交通便利D.科学技术发达

二、综合题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以及从本州北部到北海道地区,由于经常出现大雪天气,因而在日语中被称为"豪雪地带"。

日本岐阜县白川乡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如右图),曾经有过积雪53cm的记录,白川乡有日本规模最大的“合掌造”村落,“合掌造”是日本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如左图),为木造建筑物,不用一根钉子,屋顶以七八十厘米的茅草覆盖,呈“人”字形,两侧约有60°夹角,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

1995年12月“合掌造”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现实世界的童话屋”,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去观光。

(1)根据材料,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板块位置三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日本“豪雪地带”降雪量“特别豪”的主要原因。

 

(3)简述形成“合掌造”民居建筑特色的自然原因。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阿拉伯半岛示意图(图甲),鸟瞰沙特阿拉伯农业区(图乙)和迪拜2010年GDP比重图(图丙)。

材料二: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自由和稳定的经济政策,迪拜快速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现在的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东第二富裕的城市,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被称为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

(1)根据图甲,简述阿拉伯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

 

(2)简述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简述迪拜迅速崛起的区位因素

 

(4)写出至少两条波斯湾海上石油输出线路。

3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该国北部多地震。

材料二:

巴基斯坦是南亚人口第二大国家,水果资源非常丰富。

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

(1)说明巴基斯坦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请依据图文信息,分析说明该地水果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说明该国北部多地震的原因。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迪拜约17%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占42.3%、巴基斯坦人占13.3%、阿拉伯人占9.1%、孟加拉国人占7.5%,其他占10.8%。

下图为迪拜气候资料统计图。

(1)分析材料二,指出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分析阿拉伯半岛内油气资源的主要运输方式并评价此种交通运输方式。

 

39.中亚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近年来我国在此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

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1)据材料二说明阿姆河上游地区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阿姆河最主要补给方式是什么?

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3)简述我国通过陆路管道从中亚地区进口油气资源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

2.D

3.A

【解析】试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

1.从图中看该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该地位于温带,各月降水量都较少,降水最多月份降水量小于100mm,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正确。

2.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需要灌溉才能发展农业,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灌溉设施,D正确。

3.乌兹别克斯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图中景观最典型,C正确;泰国、日本是季风气候,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

【点睛】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以温定带(主要看最低气温):

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为热带;全年最低气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为温带;全年最高气温在0℃左右,为寒带。

2、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

夏雨型:

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4.C

5.A

【解析】

4.伊朗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震多发;河流不是呈向心状分布,水量小,航运不发达;沿海地带经济腹地小,缺少大型综合性港口;西北部地区人口密集,东南部地区人口稀少。

5.读图可知,图中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多,为种植业主要分布区;乙湖面积季节变化大;丙地区因地形阻挡,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影响少;丁地区气候干旱,石油资源丰富,但人口密度小。

6.C

【解析】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太阳高度大,天气炎热,影响比赛。

选C正确。

7.C

【解析】读图分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为西亚地区,图示海域为波斯湾,因此该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该地位于波斯湾沿岸,侨汇、石油、旅游是埃及的经济的支柱,B错误;该地以高原为主,地势中间高,沿海低,起伏较小,C正确;当地以白种人为主,多信伊斯兰教,D错误。

故答案选C。

8.A

9.B

10.B

【解析】

8.根据摩卡咖啡生长需要的环境,静风应位于背风坡。

该地位于热带,温凉环境应在海拔高处。

湿润说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排水条件好指应在坡地上。

根据图例,读图可知甲处符合条件,故A正确。

乙、丙处是沙漠,气候干旱;丁处位于沿海平原,不利于排水。

故B、C、D错误。

【点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关注咖啡的生长习性。

9.根据材料,该地是世界上重要的摩卡咖啡生产地,咖啡出口不会减少,只是通过B港出口,可能是咖啡种植区调整,①错,④对;该处没有新航线的发现,②错;长期发展种植业,水土流失多,港口泥沙淤积,③对;。

故B正确。

10.本地为阿拉伯半岛南部,7-9月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降水,是河流的丰水期。

故B正确。

河流流向不只是自南向北;位于热带,无结冰期;受副高影响大,降水少,流量小。

故A、C、D错误。

【点睛】本题易采用排除法。

11.B

12.A

【解析】

11.图示为中东地区,其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用及其沿岸地区。

12.中东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沙漠地区,炎热干旱,这里的建筑应体现防晒特点,防潮的高脚屋是东南亚的传统民居,防震建筑在日本,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点睛】波斯湾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介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970多千米,宽56-338千米,面积24.1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40米,最大深度104米。

13.14.B

15.16.C

【解析】

13.14.图中甲是阿拉伯半岛、乙是巴尔干半岛、丙是朝鲜半岛、丁是山东半岛,自西向东的顺序是乙、甲、丁、丙,B正确。

15.16.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如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C正确。

17.D

18.A

【解析】

17.读图分析可知,该岛位于印度洋,而且位于索马里半岛的东部,冬季,印度洋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形成自东向西的季风洋流的影响,索马里沿岸受东北风影响,由海洋刮向陆地,增温增湿;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在半岛东南部沿岸为水平离岸洋流,海底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增多,形成丰富的渔业资源,因此D正确。

18.读图分析可知,该岛位于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A正确;该地地处于亚丁湾东南端,是大西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B错误;扼守曼德海峡,是大西洋洋到印度洋的交通要道,C错误;位于红海咽喉要道,影响世界重要石油运输线,D错误。

故选A项。

19.20.C

21.22.A

【解析】

19.20.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西亚地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稍多,纬度为30°-40°之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稍多,故答案选C。

21.22.该区域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主要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补给,冬季河流的上游山地地区多降水较多,并且多以雪的形式存在并保留下来,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再加上上游流经山区,流速快,下游流速较缓,排水不畅,极易导致水体泛滥,故A正确。

23.C

24.A

【解析】

23.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读图分析可知,卡塔尔位于回归线附近,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于,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4.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海峡和世界主要的航线。

读图,根据海峡的轮廓和走向分析判断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根据四地的分布,卡塔尔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要从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然后经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从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再经英吉利海峡到达汉堡港。

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顺序为①②④③,故答案选A。

25.B

26.C

【解析】

25.由材料可知“北非五国绿色工程”应该是植树造林的工程,根据题目观察绿色工程的分布,可以发现绿色工程的分布地区与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北地区基本吻合,“绿色工程”的目的是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预防治理土地沙漠化。

所以“绿色工程”分布因素等同于沙漠的分布因素,因此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水分条件。

故答案B。

26.读图分析可知,该绿色工程修在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间,因此为了抑制荒漠化的北移,最适宜选择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正确;该地降水较少,而热带雨林、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生长在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需水量较大,在这里不易成活,故ABD错误。

故答案选C。

27.B

28.C

29.D

【解析】

27.据轮廓图可知,A国为蒙古国,该国主要民族为蒙古族,故A项错误;该国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M国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于400mm,故B项正确;当地农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故C项错误;该国森林资源匮乏,故D项错误。

28.据轮廓图可知,B国为朝鲜,故A项错误;C国为韩国,所在半岛为朝鲜半岛,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故B项错误;D国为日本,常规能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故C项正确;甲海域为著名的黄海,故D项错误。

29.M国为中国,冬季M国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D国为日本,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故D项正确。

30.B

【解析】中亚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的年较差大;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选B正确。

31.C

【解析】考查日本的经济特征。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国应为日本,日本本国内除森林、水力资源丰富之外,其他自然资源贫乏,主要依赖进口,且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率较高,日本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故选C。

32.A

33.A

34.C

【解析】

32.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季风,日本岛的西侧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量大,据图①城市受灾最严重。

故选A。

33.日本西侧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据图可知,该民居主要是木制,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又可防灾,故选A。

34.据图可知,日本工业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带赖户内海沿岸;日本国内缺少工业生产用的矿产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太平洋沿岸和带赖户内海沿岸面向太平洋,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发达的海运,便于进口资源,出口产品。

故选C。

35.

(1)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2)“特别豪雪地区”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从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来自日本海的冬季风受到山脉阻挡抬升,容易形成地形雨(3)“合掌造”村落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多暴雪,“合掌造”屋顶厚且坡度大,雪不易堆积;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合掌造”建筑结构支撑作用强,不易倒塌;“合掌造”的建材是木材和茅草,发生地震对人员伤害较小(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整体分析: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

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在岛屿西部受到山脉阻挡抬升,降雪量大。

民居特色与当地多雪、多地震的环境有关。

(1)从纬度看,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

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群岛国家。

从板块位置看,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活动多。

(2)日本“特别豪雪地区”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

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上空,带来大量水汽。

在岛屿西部受到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降雪量大。

(3)日本“合掌造”村落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地区,冬季多暴雪,“合掌造”屋顶厚且坡度大,雪不易堆积,避免屋顶被雪压塌。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合掌造”建筑结构支撑作用强,不易倒塌。

“合掌造”的建材是木材和茅草,发生地震对人员伤害较小,当地木材丰富,取材便利。

民居特色与当地多雪、多地震的环境有关。

36.

(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整体西高东低。

(2)有利条件:

绿洲附近地形平坦,光照充足;由于是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

不利条件:

由于境内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气候干燥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石油资源丰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4)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北美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日本、中国

【解析】

(1)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分布状况,阿拉伯半岛大部分海拔在500-1000米,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整体西高东低。

(2)沙特阿拉伯是热带沙漠气候,农业是绿洲农业,绿洲附近地形平坦,光照充足。

该国石油资源丰富,是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有利于农业发展。

境内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耕地很少。

气候干燥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不利于农业生产。

(3)迪拜位于波斯湾沿岸,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条件便利,石油资源丰富,资金充足,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推动旅游业、第三产业发展。

(4)波斯湾海上石油输出线路,包括好望角航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