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儿歌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7960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9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礼仪儿歌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礼仪儿歌汇.docx

《礼仪儿歌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儿歌汇.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礼仪儿歌汇.docx

礼仪儿歌汇

礼仪儿歌汇总:

一年级:

仪表之礼

衣服净,拉链好,无污损,校服美。

面容净,头发齐,指甲短,美少年。

常洗澡,卫生好,香喷喷,人人爱。

穿球鞋,好运动,穿皮鞋,跛了脚。

红领巾,戴整齐,衣领压,胸前飘。

学生卡,贴照片,无异物,爱护好。

小书包,常整理,肩上背,气宇轩。

三年级:

行走之礼

进室内,脚步轻;路队行,静有序;

守交规,靠右行;不跑跳,不乱停;

乘公交,依次上;守秩序,不拥挤;

见老弱,座位让;帮幼小,不能忘;

公共场,多礼让;兴文明,靠大家。

11.赶海 

教材分析:

 

   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

第2—5自然段,按活动的时间顺序具体记叙了“我”的一次“赶海”的过程:

赶到海边到抓蟹、捉蟹到满载而归。

 学情分析:

 

   “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

“赶海非常有趣的,以次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通过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39】 

—、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仔细的观察画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播放《大海啊!

故乡》,出示课文插图) (相机板书:

海) 

2、 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 

 (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  读课文,读准字音。

 

(1)  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  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 2、  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  要求:

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

 

(2)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扎根字词,把文章读通顺,试理解本课生字词。

) 3、  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为下文“写”作准备。

 )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  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  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3、  指导书写。

 四、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40】

一、复习检查 

1、  读词语。

 

2、  多音字组词。

载zǎi (      )zài (      )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录音歌曲:

《大海啊,故乡》。

 

(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①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3)指名朗读,评议。

 2、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② “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2)  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①“闹”字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指名试读,强调“闹”字。

 

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还水退潮的情景很有趣。

 

a.指名读第2句。

 

b.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浪花像人一样,好像不忍心离开,去了又回,非常有趣) c.指名朗读,评议。

 

③我初到海边,还看到人们在沙滩上赶海的有趣场景。

 a指名读第三句。

 

b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C这些动作用什么关联词连接起来的?

 d指名朗读,评议。

 

3、小结第二自然段。

 

过渡:

第二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有趣的情景,第3自然段写了我在海边的活动 。

我在海边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4、学习第3自然段。

(创设情境,抓住关键段落,通过品读字词深入体验小作者赶海之趣,多角度把握,感受到文章是如何把这赶海之趣写活的。

) 

(1)默读课文,思考:

我在海边有哪些活动?

 

(2)讨论交流。

 

(3)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有趣。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5、学习第4自然段  (第4段是略写。

其中“平静”一词,最能引导学生认识习作的重要性,为“写”作铺垫。

)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理解“满载而归”“战利品”的意思。

 (3)指导读。

 

 6、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朗读体会 

1、总结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小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  抄写课后词语。

 

第三课时【41】 

一、复习检查 1、  听写词语 

2、  说出下列字的结构和偏旁。

舅努痒虏载 3、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议。

 

二、讨论写法、品味朗读。

(赶海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趣事,其实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既然有趣,就用文字记录下来,留住美好的趣味瞬间。

 1、  小作者是怎样把“赶海”这件事写的这么生动的呢?

 

(1)课文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故乡》的歌词,首尾呼应。

抒情优美。

 

(2)小作者把“浪花”“大虾”“螃蟹”当做人来写,生动有趣。

 

(3)小作者用词很准确。

 

2、  然我们没有赶过海,但读了这篇课文,我们都觉得赶海非常有趣,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

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

我们再来听一听课文录音,仔细品味品味。

 3、  听课文录音。

 

三、说话、写话练习 

1、  指名读课文后第五题,明确说话、写话要求。

 

2、  启发学生回忆参加过的活动,选出一种玩得最开心的活动,练习说一说。

 3、  指名说,评议。

 

4、  同桌互说,互评修改。

 

5、  把说的话写下来。

指名读,评议。

 四、作业       完成写话练习。

 板书设计 

赶海  

追 浪花 

  趣 捉 螃蟹 

捏 大虾 

12荷 花 

[教学要求] 

一. 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二. 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三.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

并通过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片段的略读,《多美啊,野花》的介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前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2、43】 

一. 导语,揭示课题。

(以旧带新,激发学习兴趣)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

(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 

2. 荷花的叶子叫什么?

(荷叶,又叫“莲叶”。

) (板书:

莲叶) 

3. 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

 (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 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充分利用插图,图文结合,知道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荷花的。

) 

1、启发:

作者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

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 

2、指导看图:

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然后再读读课文。

读中启发:

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

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

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 自学课文。

 

四. 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

)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竖着写)

五. 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 第一节:

 

1. 启发:

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

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

闻到什么?

 2. 指点:

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

“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

 

1. 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

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出示小黑板。

提供句式,分步训练)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 )荷叶( ); 

又看到( )荷花( ); 还看到( )花骨朵( )。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 

2. 进一步要求: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

(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 例句:

 

(1)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 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 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 指点:

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

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

色彩美) 

4. 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

(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

姿态美) 

5.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 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

(“冒”“露” 

7. 指点:

“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

“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8.(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

 表情朗读第四节。

 

9. 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

 

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 ]看着满池的荷花。

” 

(例:

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

) 10.诱导:

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这时放轻音乐,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深情地凝视着图画。

其间轻轻地提示:

“荷花翩翩起舞了”) 

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

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

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

  (“想着”下面板书“爱”) 

“自己仿佛”要读得慢一些,要像真的一样,好像看出了神似的,“风吹来”“风过了”由动到静,要交代清楚。

 

13.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

 

学生准备。

 

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板书设计] 

荷 花 

色彩美 

看着 美 冒 露 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 爱 

风过了

 第二课时【44】 

一. 导入新课。

 

1. 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

如“碧绿的„„”“嫩黄的„„”。

 2. 学生齐读课文。

 

二. 复习阅读。

 

1. 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

为什么?

 

2. 第四节是展开想象,课文中的“自己仿佛”“自己觉得”后面写的就是想象的内容。

什么叫“仿佛”?

 

(“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

) 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

”“什么仿佛怎么样?

”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

例句:

 

(1) 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2) 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去采蜜去了。

 (3) 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

 (4) 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

 三. 教补充教材。

 

1.《王冕看荷花》(略读) 

(1)导语:

刚才同学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好。

今天我们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们在一年级学习了《王冕学画》,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

 

教师介绍读物:

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有名的书《儒林外史》里选出来的,写的是《王冕看荷花》。

小朋友们很快地把这材料看一遍。

 

( 学生阅读课文) 

(2)指导:

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查字典,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

(针对学生已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等。

通过这篇节选的教材,意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读”,理解内容。

) “须臾”是什么意思?

天气烦躁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

要学会看注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猜读。

 

(板书:

须臾、烦躁) 

看注释:

“须臾”就是一会儿的意思;“烦躁”是指天气闷热。

 

(4) 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

(突出“人在画图中”)看这些长篇的文章要学会抓主要的。

 

(5) 引导运用:

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意思,你们想想应该加哪一句呢?

(“真是人在画图中”) (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

) (让学生运用这一句话,不仅是画龙点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指导的意境的体会。

) 2.《爱莲说》中的两句话。

 

(1) 导入:

由于荷花的色彩很美,姿态也很美,因此使人陶醉在画图之中,其实荷花不仅外表美,它的品格也是很美的。

宋朝有个哲学家曾这样赞美荷花。

 (教师板书两句话)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教师先在“甚蕃”、“淤”字上加上拼音,领读两遍,再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讲讲“甚蕃”的意思。

然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这两句话的意思。

) 

(2) 讲解:

这两句话,前一句的意思是说,水上的、陆上的花草,可爱的很多,后一句是说作者最爱莲花,爱它生长在淤泥之中,却全身洁白不受污染,这是作者对莲花的内在品格的赞羡。

  

(同学带着赞美荷花的语调读两遍。

) 

(3) 学了这两句话,你们知道李老师要说荷花的什么美?

 荷花更美的是品格上的美。

 (板书:

在原来“色彩美”“姿态美”下面加上“品格美”) 

正因为荷花不仅外表美,内在的品格也很美,所以我们爱荷花。

我现在请小朋友用这样的句式连贯地说荷花的美。

 板书:

我爱( ), 我爱( ), 我更爱( )。

 

例句:

 

我爱荷花的美丽色彩,我爱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我更爱荷花的品格,她出淤泥而不染。

 (这里补充荷花的品格美,目的是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再深化一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加深对荷花的情感。

) 

(4)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中,但是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我们就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他们。

 说话训练: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野外看了野花,野花有许许多多,有各种美的色彩,也有好的品格,你们觉得那一种野花最美?

 

我们就来说蒲公英,你们自己出个题目吧。

 (学生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 

荷花        蒲公英 

色彩  我爱,  花  外表美  

 姿态美 我爱,   茎叶   内在美 

品格  我更爱。

 

1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5】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

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

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总结全文 

本诗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9、 指导背诵 

出示轻重节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 

指导书写 

紫:

上宽下窄 

疑:

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 

              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 壮美山河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第二课时【46】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

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

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

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

  

绝句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 

一行 白鹭 上 青天。

 近景 

窗含 西岭 千秋 雪, 舒畅愉快

门泊 东吴 万里 船。

 远景

习作4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难点:

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请几名同学进行对话情境表演,提供写作训练材料。

 3、听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7】 

一、激趣导入 

1、(投影映示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W”旁边的那幅插图) 

提问:

同学们,这幅图你们在哪儿见过?

图上画了什么?

 

2、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乌鸦们渐渐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

老师请大家读一篇短文《乌鸦反哺》。

 

二、初读例文 

(借助习作提供的“乌鸦反哺”图与范文,凭借教师的帮助与指导,让学生明确写好看图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看懂图意;再进行合理想象。

) 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

 

(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乌鸦反哺”?

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这篇短文写“我”和妈妈看到乌鸦反哺时两个人的谈话,又叫对话,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板书:

写对话) 三、讨论明法 

1、过渡:

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

 2、再读例文,结合书上的分析,明确写法。

 

(1)学生再读例文,思考:

“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

 

(2)讨论交流。

 

(3)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是妈妈说的?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①学生讨论,点名回答。

 

②小结:

写对话要写清楚是谁说的,说了什么。

 

(4)①对话中写清楚是谁说的这部分叫做“提示语”,请大家看“我”和***这几句对话,用“~~~”画出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置一样吗?

 

②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

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

 

在有的情况下,提示语也可以省略。

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就写一段。

我们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提示语在前面和在后面这两种方法。

 

③过渡:

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

 

④小结:

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才具体、生动、形象。

 

(5)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

 ①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

 

②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第二课时【48】 

一迁移仿作 1、辅助练习。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学演示动作:

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

“我们班在广播操比赛中得第一名啦!

”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语气、神态、动作的句子。

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情境二。

 

老师和一名学生表演对话,要求学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模仿作文。

 

(1)明确习作要求。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品,练习写一段对话,请同学们注意听清说话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说的。

 

(2)课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讨论:

小品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

是怎样说的?

 

(4)播放小品的录音,再现情境,帮助学生弄清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