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8255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模块学业水平检测题

(测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语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敕造(chì) 璎珞(yīnɡ)

惫懒(bèi)宫绦(tiáo)

B.镯子(zhuó)间或(jiān)

新正(zhēnɡ)桌帷(wéi)

C.攮人(nǎnɡ)榫头(sǔn)

嘲哳(zhā)马嵬(wéi)

D.逡巡(jùn)羱羊(yuán)

冥冥(mínɡ)缠绕(rào)

解析:

 A.“绦”应读“tāo”;B.“间”应读“jiàn”;D.“逡”应读“qūn”。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要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尽职尽责工作的人能得奖励、受重用,尸位素餐的人会受到鄙视,这样一种机制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导向。

B.不论多大的干部,只要触犯了刑法就必须要负法律责任,想含糊其辞、蒙混过关那是打错了算盘。

C.小区附近商贸街的人行道上,两个下水道的井盖不胫而走,给过往的行人带来了不便和安全隐患。

D.文体旅游出版局接群众短信举报后按图索骥,查获某大厦两间房屋内所藏的7.6万余张盗版音像光盘。

解析:

 C.“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应用“不翼而飞”。

A.“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

指的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B.“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

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D.“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旅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接待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B.质检总局近期组织进行了今年第二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2个省、区、市360个加油站销售的360种车用汽油产品。

C.此次检测将通过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体检,引导居民合理饮食,最大限度地降低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

D.由于各方面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比较多,需求比较旺盛,美元贬值,影响到国际市场的石油、农产品、粮食、棉花等价格上涨。

解析:

 A.“增长”主语残缺。

C.“降低……发病”搭配不当,应改为“降低……发病率”。

D.滥用介词“由于”,造成主语缺失。

“影响到……价格上涨”句式杂糅。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查韦斯赠给奥巴马的《拉丁美洲:

被切开的血管》一书迅速风靡,并且位列亚马逊在线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

B.中核集团郑重承诺:

将努力“推进国防建设和核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人与核事业的和谐发展,推进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C.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避免水利工程有人修没人管的现象?

从一些地方经验看,推进农民水产权改革是一个好办法。

D.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则专指黄金。

解析:

 A.《畅销书排行榜》应用引号;B.句号应该在引号外;D.(《荀子·劝学》)应该在引号外,逗号前。

答案:

 C

5.把下列诗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诗歌,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风错漏出半生轻叹,秋葭一夜就愁白了头”,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陆蠡说得富有诗意。

同样是荻花,王室后裔吟来却满是凄凉:

“    ,    ,    ,    。

①王孙芳草伤心色 ②雪点芦花起白鸥 ③散作江南处处秋 ④片帆一叶画中游

A.②④①③      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

解析: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绝句,根据诗歌先景后情的写作顺序,可断定②④在前,①③在后。

②点明写作对象“芦花”,应为首句,全诗押ou韵,所以①应为第三句。

答案:

 A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妖 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

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

既至,未言,卜者曰:

“君莫欲问仆病乎?

”公骇应之。

曰:

“病者无害,君可危。

”公乃自卜。

卜者起卦,愕然曰:

“君三日当死!

”公惊诧良久。

卜者从容曰:

“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①之。

”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

不应而起,欲出。

卜者曰:

“惜此小费,勿悔勿悔!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

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

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一漏向尽,更无死法。

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

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

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

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

公疾斫之,应手而倒。

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

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

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

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

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

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

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

然脱扃,奔而出。

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

公方骇,鬼则弯②矣。

公以剑拨矢,矢堕。

欲击之。

则又关③矣。

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

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

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

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

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

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

公乱击之,声硬如柝。

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

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

公因秉烛待旦。

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

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

或曰:

“此翳形术④也,犬血可破。

”如公言,戒备而往。

卜人又匿如前。

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

“尝谓买卜为一痴。

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

卜之而爽,犹不卜也。

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

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 ①禳:

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

②弯:

拉弓;指开弓射箭。

③关:

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

④翳形术:

即隐身法。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以觇之   觇:

暗中观察

B.倚剑危坐危:

端正

C.烛之,则纸人烛:

用烛光照

D.卜之而爽爽:

心里踏实

解析:

 D.爽:

错。

答案: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乃自卜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急击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皆为犬血模糊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审视,则土偶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解析:

 A.两个“乃”都是副词,分别是“就”和“竟然”的意思。

B.两个“之”分别是代词“他”和动词“到……去”。

C.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

D.第一个“则”是副词,相当于“原来是”,后一个“则”是连词,可译为“那么”。

答案:

 C

8.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

①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②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 ③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④公方骇,鬼则弯矣 ⑤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⑥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A.①②⑥B.②④⑤

C.①③⑤D.③④⑥

解析:

 ②说的是于公的生死观;④与任侠勇武无关;⑥是说的卜人。

答案:

 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B.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C.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

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

解析:

 C.“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的说法不妥,假如他不相信,就不会给仆人占卜了。

答案:

 C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爱护于公的人,都为他感到害怕,劝他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哀求算卦的(给予解救)。

(2)(于公)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

(3)(于公)才醒悟过来,那些鬼物都是算卦的人派来的,想置人于死地,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

[参考例文]

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明朝崇祯年间,他在北京参加殿试,仆人病得卧床不起,他很忧虑。

刚巧市上有个高明的算卦先生,能判断人的生死,他想去替仆人问问吉凶。

到了算卦先生跟前,还没等说话,算卦的就问他:

“你不是想问仆人的病吗?

”他大吃一惊,就照实回答了。

算卦的说:

“病人倒没有什么妨害,你可危险了。

”于公就让他给自己算算。

算卦的给他算了一卦,很吃惊的说:

“你三天之内当死!

”于公很惊讶诧异了半天。

算卦的不慌不忙地说:

“敝人有个小小的法术,你给我十两银子做报酬,我可以替你祈祷消灾。

”他心想,生死已经定局了,一个小小的法术,怎么能解救呢;没有应声就站起来,想要往回走。

算卦的说:

“舍不得这么一点小钱,你不要后悔,不要后悔!

”爱护于公的人,都为他感到害怕,劝他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哀求算卦的给予解救。

于公不听。

一转眼就到了第三天,于公端端正正地坐在旅店里,静静地窥测动静,直到天黑也没有什么灾祸。

到了晚上,他关上房门点上灯,倚着一把宝剑,还是端端正正地坐着。

一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也没有死的征兆。

刚要躺下睡觉;忽听窗缝有响声。

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

于公抓过宝剑跳起来,急忙迎头一击,剑飘空而没有击中。

小人突然缩小,又去寻找窗缝,想要逃走。

他迅速砍去,小人应手倒在地下。

拿灯一照,原来是个纸人,已经被拦腰砍断了。

于公不敢躺下睡觉,继续坐在凳子上等着。

过了一个时辰,一个怪物穿窗而入,面目狰狞,像个恶鬼。

它刚刚跳到地上,于公眼急手快,挥剑一击,断成两截儿,还都在地上蠕动着。

于公怕它再起来,又连续砍击,剑剑都砍中了,而且中剑的声音不是柔软的肉体。

仔细一看,原来是个泥塑的偶像,一片一片的,已经砍碎了。

于公就把座位移到窗下,不眨眼的瞅着窗缝。

过了好长时间,听见窗外呼哧呼哧的好像牛在喘息,有个东西正在用力推窗户,房梁和墙壁都摇摇晃晃的,好像要倒塌。

他怕被房子压住,心想不如出去和它决斗,就哗啦一声拔开门闩,奔了出去。

只见窗外站着一个大鬼,和房檐一样高;在昏暗的月光下,见它脸色黑得像煤炭,眼里闪烁着黄色的光:

上身没有穿衣服,脚上没有穿鞋子,手里拿着弓,腰里插着箭。

于公刚一愣神,大鬼就射了一箭。

于公用剑拨一下箭头,箭头就掉到地上;刚要挥剑还击,又射来一箭。

于公迅速跳到一旁躲开,箭头穿进墙壁,发出响声。

大鬼火了,从腰上拔出佩刀,挥动得呜呜风响,朝着于公劈下来。

于公像猴子般敏捷,纵身往前一跳,大鬼的刀劈在阶石上,阶石立即断裂了。

于公从它两腿之间钻过去,挥剑砍削它的脚踝骨,发出铿铿的响声。

大鬼更火了,吼声如雷,转身又剁了一刀。

于公又弯腰钻过去。

大鬼的刀落下来,砍断了于公的袍襟。

于公已经钻到它的肋下,猛然砍了一剑,铿的一声,大鬼一个跟头跌倒了,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于公挥起宝剑,横七竖八地砍了一阵,发出敲梆子似的梆梆的声音。

拿灯一照,原来是个木偶,又高又大,像个人形。

弓箭还缠在腰上,被刻画得面貌狰狞;被剑砍伤的地方,都流出了鲜血。

于公害怕还有鬼怪前来伤害他,就点着灯烛等待天亮。

这时他才醒悟过来,三个鬼物都是算卦的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

第二天,于公把这个情况告诉给所有的朋友,和大家一起到算卦的地方。

算卦的老远看见了于公,就隐蔽起来让人看不见。

有人说:

“这是隐身法,用狗血可以破它。

”于公依照这个说法,做好准备又去找算卦的人。

算卦的又和上次一样隐蔽起来了。

于公迅速把狗血泼到他刚才站着的地方,只见那个家伙,头上和脸上全被狗血浇得模模糊糊,眼睛亮闪闪的,像个鬼似的站在那里。

于公就把他抓起来,交给官府把他杀掉了。

异史氏说:

“有人曾经说过,花钱算卦的人是傻子。

世上有些人想从卦里得知吉凶,可是算了一卦之后,跟自己的生死丝毫不差的,有几个人呢?

算一卦,如果和生死实际不符,就像没算一样。

而且即使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死期已经到了,算一卦又能怎么样呢?

何况还有借别人的性命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的,那不是更可怕吗?

(二)古诗歌鉴赏。

(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 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上下句。

(1)一夫当关,       。

(李白《蜀道难》)

(2)一去紫台连朔漠,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无复鸡人报晓筹。

[李商隐《马嵬》(其二)]

(5)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贾谊《过秦论》)

答案:

 

(1)万夫莫开 

(2)独留青冢向黄昏 (3)银瓶乍破水浆迸 (4)空闻虎旅传宵柝 (5)无以至千里 (6)天下云集响应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

达尔文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在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

达尔文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

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

他说:

“我们是唯一对尴尬情境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

”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

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用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

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脸红。

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犯是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

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后悔。

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

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示。

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

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

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

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

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

脸红发出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

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

因此脸红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

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

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摘编自《百科知识》)

13.下列关于“人类脸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脸红是不分国家、不分民族的,达尔文认为这一行为是最独特和最具有人类特征的表情。

B.人类的脸红是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其他灵长类动物并不会出现脸红,人类的脸红具有唯一性。

C.人类脸红是因为大脑皮质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信号后,刺激肾上腺分泌出了肾上腺素。

D.人类的脸红是人类某些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生理上与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有必然的联系。

解析:

 “外界刺激信号”错,原文是“特殊刺激”;另“肾上腺素”也有多少之分。

答案:

 C

1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如果说人类早期社会是“险恶、野蛮和无礼”的,那么,脸红就是人类为避免冲突而表达歉意的方法。

B.脸红也许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向别人表达了歉意的同时,也表明自己饱受自责。

C.脸红和语言相比,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更能传递人类的真实情感,而语言受意识控制,可以言不由衷。

D.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因为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不会分辨颜色,看不到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

解析:

 “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错,原因分析错。

答案:

 D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弗朗斯·德瓦尔教授认为脸红是“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这也说明脸红是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最大区别。

B.人是否脸红,与大脑皮质接受刺激信号的强弱有关系,如果大脑皮质接受的刺激信号过强,就不会引起脸红。

C.狗犯错后,躺在地上向主人展现它肚子的行为,是在向主人表示自己的痛悔,并以此来平息主人对它的愤怒。

D.脸红对人类社会具有良性功能,它可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人类群体更团结,因为脸红让人们撒谎变得困难。

解析:

 因果推论错,因为文中表述的是“‘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

答案:

 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18分)

金 嘴

□劳 马

到北京出差,晚上没事,我去大学里看望老同学“焦大头”。

焦大头显然是绰号,表明他脑袋的大小与众不同。

大学时,“大头”与我住上下铺,是班里的“神侃”,能说善辩,只要话一开头,后面就全归他了,一个人包场,讲三四个小时不待喝口水的,真正的“金嘴子”。

毕业后,他留校任教。

据说讲课效果极好,名气很大,全国各地到处讲演。

他的职称也比别人评得早,已成了知名教授了。

同学们聚在一起时,经常会提起他,都认为“大头”是“后天发展先天”,天生就是做教师的材料。

“大头”的夫人也是我们班上的同学。

如果按脑袋的体积取外号的话,没有比“小头”的称呼更贴切的了。

但从没有人这么叫过她。

毕业后我们已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听他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神侃”一番,读大学时听他讲话真是享受。

敲开房门,“大头”迎了出来。

“请”,他把我让进了客厅。

“大头”明显有些老态,脑袋“亮”了起来,年轻时的满头浓发已不知去向。

“夫人呢?

”我想见他的另一半。

“不在。

”他答。

“怎么样,这些年过得挺滋润吧?

”我问。

“还好。

”“大头”的语调和表情都很深沉。

“听说你讲课出了名,满世界地飞来飞去,都快讲疯了吧?

”我打趣道。

“哪里,哪里。

”“大头”以前从没这么谦虚过。

“据说你讲课收入颇丰,出场费很高,跟歌星差不多了,是吧?

”我希望他能把话头接过去。

“传说,传说。

”他又缩了回去。

“同学们跟你联系多吗?

”我想换一个话题。

“不多。

”他只迸出了两个字。

我喝了口他递过来的白开水,环顾了一圈客厅,逐一评点了房间内的所有摆设和装饰。

“大头”总是笑眯眯的,偶尔“嗯嗯”几声。

“你怎么样?

”沉默了好一阵子,他终于说出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我只好把毕业后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切细节向他做了详尽的交代,他似听非听地点着头,显得兴趣不大。

我又对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许多当今无聊的男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一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试图激起他的谈兴。

要知道这可是“大头”的强项,大学期间若是碰到这类话题哪有别人插嘴的份儿。

“大头”听得挺认真,但一直没有共同探讨的意思,还是“嗯嗯”“噢噢”地点着头。

我极扫兴,后悔不该大老远地来看他。

“你怎么不说话了,别光我一个在这瞎侃,我正想听听你这位大教授的高论呢。

”我有些不自在了。

“嗓子不好。

”他指了指咽喉处。

“是吗,到医院看过吗?

大夫怎么说?

”我替他着急了起来。

“没事。

”他口气很平静。

我又喋喋不休地向他推荐各种保健方法和治疗方案。

“不用了。

”他摆摆手。

我又干坐了一会儿,便告辞了。

一路上,我总觉得他的病有些蹊跷,莫不是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