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8982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docx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

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

P41

2、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3、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P42(2009.1,2010.10)

4、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P46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

二、选择题

1、世界货物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

原因:

出口用FOB价(货价,不含运费保险费),进口用CIF价(包含运费、保险费),因此从世界范围看,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09.10,P42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此法),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欧洲除了英国都用专门贸易体系)

3、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P43

4、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

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P45(多选考点。

07.01,0710,08.10,)

5、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P46(2012.1,2011.1,2011.10,单选)

6、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三、简答: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50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四、计算题:

(1)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8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GDP以及贸易差额.

GDP的进出口总额/0.8=(1000+800)÷0.8=2250(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1800-1200=600(亿美元);贸易顺差=1200-600=600(亿美元)

(2)某国2003年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6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00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8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该国GDP为3600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差额=(600-400)+(800-1200)=-200(亿美元),逆差.;对外贸易依存度=(1000+2000)/3600=83.3%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名词解释。

二、选择题。

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P54

2、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条件。

(老版本书中)

3、国际分工发展历史经历了:

萌芽、形成、发展、深化四个阶段。

4、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盛行:

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形成阶段中心为英国。

发展阶段中心从英国变为美国、德国、法国等。

深化阶段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之间的分工居主导地位。

5、世界市场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来决定的。

P60(08.10)

6、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

交易对象、参与国家、订约人、国际商品市场形式、国际商品销售渠道、国际运输与信息网络。

P65

7、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和决定因素是国际供求关系。

P66(2010.1,2011.1)

8、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包括:

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三、简答题。

1、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P59

(一)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与世界货币形成

•(三)形成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四)商品各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和.包含的基本因素有: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及政策手段(多选,2010.1)P70.

 

二、选择题。

1、对外贸易政策包括:

总贸易政策;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2、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①.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或少加以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地竞争.

②.保护贸易政策,即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的竞争.

3、自由贸易形成于资本主义竞争时期,始于经济最发达的英国。

首先提出自由贸易论点提法国重农学派。

4、幼稚产业保护论:

保护对象:

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工业才需要保护;基础.时间:

30年。

李斯特接受了汉密尔顿贸易保护的基本理论并加以系统发展,建立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

5、计算:

投资乘数K=1/(1-边际消费倾向)P80

6、“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是指比较优势说所遵循的原则。

P79

三、简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的理论?

(07年10)P71

①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5世纪—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是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早期阶段(此段可不要).

②重商主义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其财富的拥有量就越大,因而就越富有。

③重商主义认为商业是利润和财富的源泉,除了开掘金银矿藏外,只有贸易顺差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和财富。

因此国家应通过鼓励发展并促进商品的出口,以增加黄金、白银的流入。

④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货币差额论,晚期为贸易差额论。

货币差额论认为,金银即是货币,国家最好是只有货币的输入,禁止货币的输出。

贸易差额论认为,禁止货币输出不利于贸易的扩大,“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只有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大,才能带来更多的货币。

2、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

P75(单选,多选、简答题常考点。

2011.10,2008.10,2010.10,今10份考的机率大)

①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

②斯密认为:

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的国家高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③因此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其结果要比没有依照“绝对优势”进行分工之前更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

3、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

P75(常考点,2010.1简答,2012.1多选,2007.1,2009.1等,1月份考的机率大)

①比较成本说进一步发展了绝对成本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②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③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4、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P75(常考点,2008.1,2011.1简答,2012.1等)

①俄林则在他的生产要素秉赋理论中,为简化分析,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即生产函数相同,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把各国间要素秉赋的相对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的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

②三个主要结论(如果问三个结论,只答此即可):

第一,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第二,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第三,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5、自由贸易论的主要观点?

P75

首先:

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其次,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第三:

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

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6、战后贸易自由化表现及特点是什么?

P77(2011,10简答)

①.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1)大幅度削减关税.

(2)降低或撤消非关税壁垒.

②.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

(1)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动者.

(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3)战后贸易自由化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4)各种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

(5)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6)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7、对外贸易乘数论P80

①在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一国进出口的波动会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倍数影响

②出口的增减将产生GDP倍数的增减。

③进口的增加和减少,将产生GDP倍数的减少或增加。

(或参照书P80)一国投资量的变动或进出口的波动会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倍数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将几倍于投资变动量或进出品变动量。

8、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

并说明其影响2009.1.36简答P82

第一:

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被保护的商品从传统产品.农产品向高精尖产品和服务部门;

第二:

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

第三:

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第四:

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①扭曲了国际商品流向.降低了国际贸易增长速度;

②严重损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

③发达国家没有获得预期的保护政策效果,经济增长没能走出低糜.

9、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P85

①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劳尔普雷维什。

其理论提出基于两个理论依据

②中心—外围论。

普雷维什将世界分为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即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体系和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外围体系。

它们是两个社会经济结构、技术结构极其不同的体系,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③贸易条件恶化论。

普雷维什认为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具有长期恶化的趋势,外围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因而在与中心国家的贸易过程中不利的地位。

 

了解内容: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为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广泛推崇重商主义,在贸易政策上实施强制性的贸易保护主义.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出现两种类型的贸易政策:

一是在较发达国家如英国实行的自由贸易政策;二是在资本主义比较落后的德国执行以保护幼稚工业为目标的保护贸易政策.

1929~1933年的大危机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带有垄断性质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二战后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70年代中期后,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80年代中后期以来,开始推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发展中国家大多执行保护贸易政策.

 

第四章:

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一、名词解释。

1、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即征税对象)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收,关税征收是由海关(海关征收的)执行的。

P86

2、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法,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低利贷款P111。

.

3、进口配额制.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P97

4、关税配额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二、选择题。

1、按照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关税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2、依照征税的目的,把关税分为财政关税(又称收入关税)、保护关税.

3、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关税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税.

4、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5、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出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口商品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关税,就叫差价税,它是一种滑动关税。

P88

6、按照征收的一般方法和征税标准分类,关税可分为从量税(与价格无关,加强了关税的保护作用)、从价税、复合税和选择税。

P91

7、海关税则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另一部分是关税税率表.关

8、海关税则主要分为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两类。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采用复式税则P92

9、我国于199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协调制度》为基础的新的海关税则。

10、目前中国主要使用的非关税措施包括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进口限量登记、关税配额。

P97

11、绝对配额.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达到金额数便不准进口.绝对配额又有两种:

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

12.专断的海关估价制.海关为了征收关税,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制度为海关估价制.《海关估价协议》规定了下列6种不同的依次采用的估价方法:

①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②相同商品成交价格;③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④倒扣法;⑤计算价格法;⑥合理办法。

其中用专断的办法来估价,以美国为代表。

P104(2009.10单选)

13、倒扣法主要适用于寄售、代销性质的进口商品。

P105(2010.1单选)

14、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垄断主要集中在三类商品上:

烟酒.农产品和武器.P102(2009.10多选)

15、出口信贷的种类有:

按借贷关系划分为卖方信贷(出口国银行对出口商)和.买方信贷(出口国银行给予进口商)。

P109(常考点,2010.1,2007,单选)

16、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出口补贴的方式有两种:

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直接补贴是指:

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直接补钱)

间接补贴是指:

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出口退税、低息贷款、免除费用等。

P115

17、补贴可分为:

禁止使用补贴、可申诉的补贴、不可申诉补贴(多选,P115)

18、商品倾销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单选题)

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商品倾销可分为以下几种:

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

19经济特区措施:

注意之间的区别,单选

1.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2.保税区.3.出口加工区.4.多种经营的经济特区.5.自由边境区.过6.过境区.

三、简答题。

1、反倾销税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P88(2007.1简答)

①反倾销税是指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②对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有:

(1)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倾销;

(2)倾销产品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害。

2、普惠制原则及实行情况如何?

P88(09.10简答)

①普惠制的三大基本原则:

普遍性、非歧视性、非互惠性。

(多选常考点,每个的意思。

   所谓普遍性,是指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制成品和关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07.1单选

   所谓非歧视性,是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不受歧视,都能享受普惠制的待遇。

07.10单选

   所谓非互惠性,是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08.1单选普惠制实施期限为十年。

08.10.3

   ②但在现实中,这三大原则并未完全得到有效实施,一些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采取例外措施,使他们享受不到普惠制待遇,具体表现在:

(1)把某些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受惠国之外。

如:

美国规定以下国家不得享受普惠制待遇:

一是社会主义国家;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三是与美国在政治上有冲突和对立的国家等。

(2)对“敏感性”的工业产品不给予普惠制待遇。

(3)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发展中国家不能充分全面地享受普惠制待遇。

3、简述绝对进口配额与"自动"出口配额的区别。

P100(2008.1简答)

(1)所谓“自动”出口配额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绝对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达到则不能进口;

(2)它与绝对进口配额实质相同,都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但是二者形式上不同,绝对进口配额由进口国直接控制,而自动出口配额由出口国直接控制,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4、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P111(2011.1简答)

①信贷发放是以货物出口为基础。

 ②贷款利率较低

③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只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其余进口商先行支付。

④出口信贷发放与出口信贷保险相结合。

5、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的特点是什么?

P116

名称

特点

偶然性倾销

时间短暂,通常是临时性处理剩余货物,进口国很少采取反倾销措施

间歇性倾销

为了打败竞争对手,倾销价格可能低于成本,但获得垄断地位以后,会提价获取高额利润

长期性倾销

以低于国内价格,但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倾销,目的是获取规模经济。

6、外汇倾销的含义及条件?

P117

(1)外汇倾销的含义.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2)外汇倾销的条件.外汇倾销只有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能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

①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②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第五章:

贸易条约与协定

一、名词解释。

1、贸易条约与协定是两个或两上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2、最惠国待遇,其基本含义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最惠国待遇包括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两种。

3、国民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二、选择题。

1、最惠国待遇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又称欧式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美式最惠国待遇)。

2、最常见的最惠国待遇的例外有:

边境贸易、关税同盟、国内法令和规章的规定、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行、多边国际条约或协定承担的义务、区域性特惠条款等、其他例外.P128

3、国民待遇条款一般适用于外国公民或企业经济权利但是,国民待遇条款的适用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并不是将本国公民或企业所享有的一切权利都包括在内(如沿海航行权、领海捕鱼权、购买土地权是例外P128)。

4、贸易协定是两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之间调整它们的相互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5、国际商品协定一般由序言.宗旨.经济条款.行政条款和最后条款等部分构成,并有一定的格式.其中经济条款和行政条款是国际商品协定两项主要的条款.

第六章:

地区经济一体化

一、名词解释。

1、经济一体化一般是指国家间通过签署条约或协定,采取具体的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选择题。

1、依照成员方之间贸易壁垒的取消程度和经济政策协调程度(2009.1多选),可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

(1)优惠贸易安排;这是一体化程度最低级.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在优惠贸易安排的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区域内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独立的贸易壁垒,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

P140,2009.10,2008.1.2007.10等时间考过

(3)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缔结的同盟.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指成员国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实现自由移动.

(5)经济同盟;经济同盟指除上述特征外,成员国还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资源配置.

(6)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各成员国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在经济.财政.金融等政策方面差异完全消除,实现统一化选择题考点P139,常考点。

2、关税同盟理论提出者:

瓦纳西和利普西(也有译为:

范纳和李普西)

三、简答题。

1、简述关税同盟与共同市场在经济政策(包括关税政策)上的异同P140

相同点:

两者都在区域内实行商品自由流动,并且对非成员国实施共同的关税政策。

不同点:

关税同盟只允许区域内的商品自由流动,而共同市场还允许区域内的生产要素也自由流动。

2、关税同盟理论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效果.它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

(2)贸易转移效果.假设在关税同盟成立以前,A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X产品,关税同盟成立以后,A国X产品的进口转向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B.若B国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其结果会增加进口成本,扩大消费开支,从而使A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果.

(3)贸易扩大效果.贸易扩大效果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概念,而前二者则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条件下,都能产生贸易扩大效果.

(4)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行政支出.

(5)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走私.

(6)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增强集体谈判力量.

在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