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9067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doc

2013实习护士岗前培训

建阳市立医院感控科

医院感染组织结构

医院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由院感办、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设备科、总务科、供应室、药剂科、手术室、门诊部及重点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在业务副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院感办及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形成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办——————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医院感染概念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常见的医院感染有:

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血管相关性感染、胃肠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皮肤感染等。

手卫生

手卫生(handhygiene):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其中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为达到普通洗手卫生的最清洁度,洗手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秒钟。

此时间与唱两遍生日歌大致相同,可以以此为标准来计时。

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在外科手术前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常居菌的过程。

洗手指征

1.接触患者前后要洗手

2.从患者身体的不清洁部位到清洁部位要洗手

3.接触患者的体液,呕吐物,分泌物后要洗手

4.各项无菌操作前后要洗手

5.接触两个不同的患者之间要洗手

洗手方法:

搓、冲、捧、擦

一、湿:

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贺方智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暴露)

概念

一、血源性病原体:

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二、职业接触: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

如针刺伤等

三、普遍预防:

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

四、标准预防:

根据普遍预防原则,医疗卫生机构所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程序和措施。

五、接触后预防:

在接触可能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后,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触后预防措施、咨询与随访等。

接触后的应急处理

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意外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包括: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0%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报告

局部处理后——报告护士长——护士长报告感控科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收集:

医务人员根据《分类目录》要求将感染性废物放入套有黄色塑料袋的收集桶/箱;损伤性废物放入锐器合内,病理性(或药物性)废物放入专用的有黄色塑料袋的收集桶内。

保洁公司将各科室的医疗废物集中回收到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做好分类登记和重量/数量移交手续,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类别

特  征

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

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损伤性

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

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

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可疑致癌性药物,如:

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

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常见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手术前

1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充分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术前高血糖。

3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4若无禁忌证,术前应使用抗菌皂或皂液洗澡。

5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或在手术室进行,尽量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毛或脱毛。

6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药物即可。

7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

二、手术中

1有预防用药指征者,应切皮前30min或麻醉诱导期静脉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失血量大(>1500m1),术中应追加一剂。

2严格遵循《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3手套穿孔率较高的手术,如部分骨科手术,应戴双层手套。

4术前皮肤消毒,2%氯己定乙醇优于聚维酮碘。

5术中应主动加温,保持患者正常体温。

6手术野冲洗应使用温(37℃)的无菌生理盐水。

7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应远离切口部位戳孔引流,位置适当确保充分引流。

三、手术后

1接触切口以及切口敷料前后均必须进行手卫生。

2换药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除非必要,尽早拔除引流管。

2.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内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1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h一次。

2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30°。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mg/d1。

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7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3)有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cmH2O上

(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

(5)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

(6)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8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置管时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2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3宜采用2%氯己定乙醇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

4宜选用内层含有抗菌成分的导管。

5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二.插管后

1应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2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入血及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应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培训与管理

1置管人员和导管维护人员应持续接受导管相关操作和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定期公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一BSI)的发生率。

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1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

2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3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

4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CR-BSI。

5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6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7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CR-BSI。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插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成年男性宜选16F,女性宜选14F。

4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时

1使用0.05-0.1%聚维酮碘(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程序如下。

(1)男性:

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擦净包皮及冠状沟。

(2)女性:

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肛门。

2插管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黏膜损伤。

三、插管后

1悬垂集尿袋,不应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2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3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应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4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

5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6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应消毒。

7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

8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时,应更换导尿管。

9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0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不提倡频繁更换导尿管。

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周1次,普通集尿袋2次/周精密集尿袋1次/周。

11应每天评价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四、其他预防措施

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宣教。

2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