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9113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doc

2011年商丘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4分)

  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8年5月6日下午1点45分左右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展开为期5天的(暖春)之旅,以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7.8级(现已修订为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3、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4、在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中,银监会提出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执行的四项制度是(干部交流)、(岗位轮换)、(亲属回避)和(强制休假)。

  5、我国的储蓄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和(为储户保密)。

  6、农村信用社“三防一保”工作中,“三防”是指(防盗窃)、(防抢劫)、(防诈骗);“一保”是指保证(资金)和(人身)安全。

  7、根据《贷款通则》第八条的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按期限可划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8、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五无”是指(帐务无积压)、(结算无事故)、(记帐无串户)、(计息无差错)和(存款无透支)。

  9、农村信用社贷款,按风险分类法可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档次。

  10、农村信用社出纳的“四双”制度是(双人临柜)、(双人管库)、(双人守库)和(双人押运)。

  11、在办理现金收付业务时,必须坚持:

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

  12、我国银行支付结算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

  13、存款人以单位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帐户为单位银行结算帐户。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基本存款)、(一般存款)、(专用存款)和(临时存款)账户。

  14、农村信用社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经营有关的各项(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及其他营业支出等,按规定可计入当期成本。

  15、绥化市农村信用社社训:

(爱社)、(敬业)、诚信、(守纪)。

  16、信用社在贷款利率和利息管理中规定,除(国务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决定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

  17、定期储蓄存款,可全部或部分提前支取,但提前支取只能

(一)次。

  18、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提交(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受法律保护。

  19、人民币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五十)元起存。

  20、出纳工作分管制度,主要是指(钱帐)分管。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2、办理贷款延期业务时,短期贷款延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延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一半);长期贷款延期不得超过(3年)。

  23、质押贷款是指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25、信用社配发的枪支,是执行(守库)、(押运)任务的专用枪支,非执行任务时一律入库保管。

  26、我国对储蓄存款实行(保护)和(鼓励)的政策。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按照《反洗钱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

  2、安全保卫夜间检查时,只准查岗不允许查库。

(√)

  3、《担保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应承担保证责任。

(√)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收必有付,收付必相等”。

(×)

  5、《储蓄管理条例》规定,储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储户的存款情况负有保密责任。

(√)

  6、守库员的职责是保卫守卫目标的安全,在遇到不法分子侵袭时要机智勇敢地实施正当防卫。

(√)

  7、农村信用社会计档案按保管期限分为纸介质和磁介质两种。

(×)

  8、全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上线后,各营业网点微机操作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更换自己的柜员密码,以防止密码泄漏。

(√)

  9、本位币以下的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的小额货币,统称为主币。

(×)

  10、基本存款账户只能办理转账结算,不能办理现金支取。

(×)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自(B)起施行。

  A、2004年1月1日;

  B、2004年2月1日;

  C、2004年3月1日。

  2、银监会2007年全国合作金融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的防范“三险”内容具体是指(A)。

  A、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人为风险;

  C、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3、残缺人民币兑换标准规定,票面残缺不超过(C),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应全额兑换。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4、按照贷款风险管理的规定,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这类贷款属于(C)。

  A、关注贷款;

  B、次级贷款;

  C、可疑贷款。

  5、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A)经营规则。

  A、审慎、

B、自主、

  C、稳健。

  6、储蓄存款挂失登记簿属于(C)保管的会计档案。

  A、15年;

  B、20年;

  C、永久。

  7、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原则上应采取(B)的方式进行处置。

  A、双方协商;

  B、公开拍卖;

  C、自行处理。

  8、现行人民币三年定期整存整取储蓄存款年利率是(C)。

  A、4.14%;

  B、4.68%;

  C、5.40%。

  9、农村信用社固定资产按折旧年限划分中,房屋及建筑物类资产的折旧年限规定为(B)。

  A、10年;

  B、20年;

  C、30年。

  10、信用社会计科目可分为(A)

  A、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B、资产负债共同科目;

  C、负债科目;

  D、资产负债科目

  11、会计帐簿包括(A)、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

  A、总帐;

  B、余额表;

  C、日计表;

  D、统计表

  12、信用社会计年度是指(A)

  A、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B、公历1月1日至12月20日;

  C、公历上年12月31日至本年12月31日;

  D、公历上年2月1日至本年12月31日;

  13、信用社中期贷款的贷款期限是(A)

  A、1年(含1年)至5年以下;

  B、1年(含1年)至3年以下;

  C、1年(含1年)至4年以下;

  D、1年至4年(含4年)。

  14、《储蓄管理条例》是(A)颁布施行的。

  A、1993年3月1日;

  B、1995年5月1日;

  C、1993年5月1日;

  D、1995年3月1日。

  15、储蓄存款应缴利息税税率是(A)。

  A、5%;

  B、10%;

  C、20%;

  D、30%。

  16、出纳账簿采取的是(B)记账法。

  A、复式记账法;

  B、单式记账法;

  C、借贷记帐法;

  D、收付记帐法。

  17、农村信用社凡是信贷人员采取顶名、冒名贷款等手段骗取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一经查实,一律(D)

  A、开除留用;

  B、撤职;

  C、留用查看;

  D、开除。

  18、农村信用社必须向人民银行缴存(B)。

  A、管理费;

  B、存款准备金;

  C、利润;

  D、二级准备金

  19、根据《担保法》的规定,贷款时不可充当抵(质)押物的财产是(D)。

  A、私人商业用房;

  B、大型商场;

  C、企业的厂房;

  D、学校的校舍。

  20、“三农”是指:

(A)、农业、农民。

  A、农村;

  B、农户;

  C、农村经济;

  D、农业发展。

  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信用社下列开支不能计入成本的有(A、E)。

  A、对外投资支出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B、提取呆帐准备;

  C、缴纳营业税;

  D、差旅费支出;

  E、被没收的财产、支付的滞纳金、罚款、罚息、违约金以及赞助等支出。

  2、《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所称票据,是指(A、B、E)。

  A、汇票;

  B、本票;

  C、股票;

  D、期票;E、支票。

  3、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借贷活动应当遵循(A、B、D、E)原则。

  A、平等;

  B、自愿;

  C、公开;

  D、公平;

  E、诚实信用。

  4、贷款“三查”制度是指(A、B、C)。

  A、贷前调查;

  B、贷时审查;

  C、贷后检查;

  D、贷中暗查;

  E、贷后追查。

  5、下列属于会计核算质量标准中“六相符”的内容是:

(B、C、D、E)。

  A、帐折相符;

  B、帐款相符;

  C、帐据相符;

  D、帐表相符;

  E、内外帐相符。

  6、储蓄利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主要具体的作用有(A、B、C、D)。

  A、鼓励作用;

  B、报酬作用;

  C、补偿作用;

  D、杠杆作用;

  E、投资作用。

  7、下列哪些属于农村信用社资产类科目(B、D、E)。

  A、活期存款科目;

  B、库存现金科目;

  C、应付利润科目;

  D、其他应收款科目;

  E、固定资产科目。

  8、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A、B、C、D、E)的原则。

  A、合法;

  B、公平;

  C、平等自愿;

  D、协商一致;

  E、诚实信用。

  9、库房管理的质量要求达到“六无”即:

(A、B、D)。

  A、无火灾,无霉烂;

  B、无虫蛀,无鼠咬;

  C、无水淹,无白条抵库;

  D、无盗窃、无差错事故。

  10、农村信用社值班值宿人员应做到:

(A、B、C、D)

  A、按时到岗;

  B、不擅离职守;

  C、不迟到、不早退;

  D、不私自串岗顶岗。

2011年新乡农村信用社考试笔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

  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

  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

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权利

  B.监督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

  D.人身自由权利

  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

  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8.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

  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

  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

  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

  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

  10.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

  A.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B.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C.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D.提前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1.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

  A.违约行为

  B.正当竞争的行为

  C.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D.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1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3.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

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

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

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

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

  A.无效民事行为

  B.有效民事行为

  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14.下列遗嘱形式中,不需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是()。

  A.口头遗嘱

  B.自书遗嘱

  C.录音遗嘱

  D.代书遗嘱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对象中能够授予专利权的是()。

  A.发明

  B.科学发现

  C.动物和植物的品种

  D.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16.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无视他人劝阻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17.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

王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8.在我国的刑罚中,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是()。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A.公民

  B.法人

  C.国家机关

  D.企事业单位

  E.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

  2.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

下列法律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义务包括()。

  A.完成劳动任务

  B.提高职业技能

  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E.接受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的报酬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

  A.罚款

  B.赔偿损失

  C.消除危险

  D.没收财产

  E.排除障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41、42题各6分,第43、44题各5分,第45题4分,共26分)

  1.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

  2.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要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宪法是根本法,其它之外都是普通法,故BCD答案错误。

  2.C【解析】法律整理是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ABD答案不符合题意。

  3.C【解析】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的是制截与惩罚,故ABD答案错误。

  4.D【解析】本题ABC答案是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5.B【解析】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监督权利体现在公民有权申诉投诉或者检举。

故ACD答案错误。

  6.C【解析】本题A答案违反民事法律,B答案违反道德义务,D答案违反国家安全法律。

  7.D【解析】本题ABC答案要受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能免除。

  8.C【解析】本题题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故ABD答案错误。

  9.A【解析】本题题意明显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故BCD答案错误。

  10.A【解析】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故BCD答案错误。

  11.C【解析】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有11种,本题题意符合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故ABD答案错误。

  12.A【解析】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故BCD答案错误。

  13.B【解析】我国民法规定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有效,结合本题ACD答案错误。

  14.B【解析】我国继承法规定ACD三种遗嘱必须有两人作见证人。

  15.A【解析】根据专利法规定,BCD三种对象不授予专利权。

  16.D【解析】过于自信的过失,强调可能有危害结果,轻信能够避免,但结果并未避免,故ABC答案错误。

  17.B【解析】犯罪未逐是指已经着手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现犯罪目的。

故ACD答案错误。

  18.B【解析】拘役处罚强调短期且就近执行。

故ACD答案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公民、法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团体及国家等。

  2.CE【解析】本题ABD答案属于自然资源法的内容。

  3.ABCD【解析】本题ABCD答案符合劳动义务,E答案是劳动权利。

  4.BCE【解析】本题AD答案是行政处罚的种类。

  三、简答题

  1.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违法的构成条件有:

  

(1)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

  

(2)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

  (4)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

  2.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等四个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