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9406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 课时2.docx

版历史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阶段十五课时2

课时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考纲考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素养解读

时空观念

20世纪60年代,欧洲逐步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世界多极化趋势兴起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历史解释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兴起。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加快,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史料实证

运用文献史料及后世史学研究材料,实证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与加强的表现、特点及影响。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客观评价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及加强的影响。

考点一 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2)形成

(3)发展:

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2)表现: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兴起: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3)影响

考点二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①原因:

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表现

(2)苏联解体

①原因

②过程

③影响:

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结束。

2.“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1)特点: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但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原因:

①缓和:

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②动荡

3.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

(2)影响

考点三 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选修3)

(一)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

南北政府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

(2)经过

2.越南战争

(1)背景

(2)经过

(3)结果:

越南取得胜利,美国从越南撤军。

3.中东战争

(1)原因: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含义:

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5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3)核心问题:

巴勒斯坦问题。

(4)艰难的和平之路

①1991年10月,阿以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了《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宣言》。

③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④2000年9月,以色列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流血冲突,巴以和平进程陷入僵局。

4.两伊战争

(1)原因

(2)经过:

1980~1988年进行了三个阶段战争。

(3)结果:

双方势均力敌,两国国力受到严重削弱,1988年两国停战。

5.海湾战争

(1)背景

(2)经过

(3)特点

(二)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1.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①政治上,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强制推行西方的政治模式与价值观,竭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以干涉和颠覆发展中国家。

②经济上,通过制裁与封锁等手段逼迫对手让步。

③军事上,避开联合国的授权,使用武力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威胁或攻击。

④思想文化上,通过“和平演变”方式对别国进行大力渗透。

(2)恐怖主义:

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已上升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3)其它:

传统的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及领土争端。

2.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1)缓和地区冲突:

联合国通过调查、调解、斡旋、派遣维和部队以及实行经济与外交制裁等多种手段,有效缓解和制止了许多国际冲突。

(2)各方普遍重视:

进入新世纪后,联合国的作用得到各方普遍重视。

只有通过各国共同参与和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对付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3)2000年9月,联合国通过了《千年首脑会议宣言》。

3.建立新秩序的斗争

(1)20世纪70年代

①1973年,发展中国家明确提出“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目标,与发达国家展开了一系列对话和谈判。

②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

(2)冷战结束后的斗争

①发展中国家仍受到不利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困扰,南北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出现了“数字鸿沟”。

②在新世纪,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中国一直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原则。

4.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只有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安宁,才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

(2)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能够促进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更为有效地制止战争。

(3)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有利于制止战争爆发,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难民流动等世界性难题。

[史论观点]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国家之间建构起超国家的地区合作机制,需要国家将某些主权让渡给超国家的地区机制,否则无法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这是区域一体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新趋势。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核心论点:

欧洲一体化进程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国家主权让渡的方式,是区域合作的新现象、新趋势。

[漫画解史]二战后美日关系的演变

核心论点:

从漫画可以看出二战后美日关系是既合作又斗争。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

[史料观点]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其家乡

群马县的演讲(1983年7月28日)

核心论点:

反映了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微点拓展]不结盟运动的实质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与参加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同盟。

“不结盟”不是消极的对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

[史料观点]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20世纪70年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对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核心论点:

当今世界不再是美苏为两极对峙的世界,欧洲、日本、中国等多种力量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发展。

 

[图解历史]苏联解体的原因

[史者观点]冷战后国际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已经不再是左右各国外交的最重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民族主义的高涨。

如何处理民族国家追求本民族富强而导致的相互碰撞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核心论点:

冷战结束后,民族矛盾、国家利益及新的思想意识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名师点津]中东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

(1)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造成了阿以之间领土的处置不均,使两个民族产生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2)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及丰富的石油资源使中东地区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

(3)美苏两极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也积极控制这一区域。

(4)地区霸权主义抬头,不断出现恐怖暴力事件,更使得这一地区形势扑朔迷离。

(5)联合国受大国摆布,在一些问题上左右不定,对世界局势的控制力不强。

[史论总结]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两极格局结束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和以往格局变动相比,不可能通过战后谈判确立新的世界格局,只能通过大国间力量的消长与分化组合自然形成,因此新旧格局的交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是两极格局压制下的地区性军事强国的侵略欲望会增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会暴露和激化,因此世界还充满着动荡和冲突。

(3)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图解识记]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探究1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及加强的原因及影响

『考题例证』

【典例】(2018·课标全国Ⅰ,35)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 A

点评

本题以联合国成员国变化图表为载体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审题

解题关键是从时间节点认识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所折射出的本质。

解题

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非洲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

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参加联合国国家数量增多不等于世界贸易扩大,排除C项;材料能够说明参加联合国的国家交往或联系增强,但不能说明经济区域化的发展状况,因为参加联合国的国家同样可以实行贸易保护或关税壁垒政策,排除D项。

『史论链接』

角度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

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表现为:

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③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

④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角度2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即时体验』

1.(2018·河南郑州模拟)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组织成立后,成员不断增多(如下表)。

这一变化反映了(  )

时间

成员国数量变化

1949年

12个国家

……

……

1992年

西班牙加入

1999年

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

2004年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

A.北约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B.北约国家冷战意识逐步消失

C.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

D.欧洲的军事一体化不断加深

解析 北约原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根据表格内容,从1999年开始,北约吸收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入,这说明北约战略目标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8·湖南长沙模拟)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曾表示,超级大国是不能退休的。

但是,它们可能将被迫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

这一结论反映出(  )

A.世界政治格局多元化

B.两极格局已无法维持下去

C.第三世界冲击了两极格局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 题干材料“超级大国被迫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说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D项。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呈现多极化趋势,A项错误;据材料反映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项错误;第三世界冲击两极格局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前,C项错误。

答案 D

探究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及其评价

『史论链接』

角度1 现代欧洲联合的特点

(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4)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角度2 现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1)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

(2)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4)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

角度3 从国家利益与实力角度认识国际格局的变化

(1)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源是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新的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新的力量均衡的基础上,是各国力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3)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科技力量、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的强弱。

(4)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史料实证』

史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

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史料二 有学者指出:

“二战后初期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1)史料一解读注意根据省略号分层,从不同角度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

史料主要揭示了美国同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

(2)解读史料二关键是对结尾关键句“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的理解,说明了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

史料二揭示了国际力量的发展对两极格局的冲击。

1.根据史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提示: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极格局“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的表现。

提示:

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3.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二战后初期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背景下的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特征。

提示:

二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控制西欧。

举例:

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建立北约组织,参加国包括英法等西欧国家。

『即时体验』

(2018·湖南张家界模拟)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

A.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B.得到了美苏两国支持

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 据题干“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信息,表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美苏的霸权均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才有不同的反应,故选A项。

答案 A

[命题素材]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德国的统一进程

与一百多年前的俾斯麦相比,当时的西德总理科尔不具备俾斯麦那种外交天才和巨大权势,而且西德也不如当年的普鲁士王国那样独立自主。

在美国主导的苏东“和平演变”大势中,德国统一获得了瓜熟蒂落和水到渠成的效果。

科尔属于那种刚毅木讷近乎仁的政治家,两德的顺利统一得益于他长期以来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在关键时刻的坚持。

科尔以其政治家的敏锐,感觉到夏秋以来东德发生的一连串震撼欧洲的事件,最终必将导致德国的统一。

科尔审时度势,决心把两德统一迅速变为现实。

——据李寒秋《西德为统一所付出的代价》整理

(1)联邦德国总理科尔顺应潮流,采取了坚决而灵活的政策,在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科尔在苏、美、英、法及波兰间展开了灵活的多边外交,为统一铺平了道路。

(2)德国的统一给欧洲及整个世界都带来了深远影响,它改变了战后欧洲的历史进程,打破了维持半个世纪之久的雅尔塔体制,促使旧的格局瓦解,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德国的统一与海湾战争、苏联解体等一起成为当今世界格局嬗变的契机和主要标志。

1990年8月,东德议院决议东德并入联邦德国,并于不久后签署了厚达1100页的统一合约。

10月3日,当时的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

“我们能在没有政府合约协定,没有宪法约束及议会决议的情况下,温馨完成统一大业,这是多么美好的事。

”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两个德国以平等的地位完成了统一

B.魏茨泽克的讲话与统一实际相矛盾

C.西德经济高速发展是统一根本原因

D.两德和平统一引起“美好”东欧剧变

解析 根据“东德议院决议东德并入联邦德国”可知不是平等统一,故A项错误;东德通过决议,并签署了统一合约,而魏茨泽克却说“没有”,因此相互矛盾,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德国统一的原因,故C项错误;东欧剧变是从1989年波兰剧变开始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高考题组』

1.(2015·课标全国Ⅱ,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

解析 据所学可知,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事件,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选C项。

各国的根本利益是维护本国利益,不会出现趋同,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不是以军事冲突的加剧为主要趋势,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缓和交替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3·课标全国Ⅰ,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

解析 解答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

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

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故选A项。

答案 A

3.(2015·重庆文综,12)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

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

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解析 据材料“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可看出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独立运动,谋求在国际社会上不结盟,获得国家独立发展的有利空间,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故选C项。

答案 C

『模拟题组』

1.(2019·安徽马鞍山模拟)朝鲜战争爆发伊始,美法均提出武装西德的计划。

1952年欧洲六国还决定签订《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但随着苏联在朝鲜战争后外交政策的转变和日内瓦会议的召开,法国国民议会最终否决了该条约。

由此可知(  )

A.世界局势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

B.欧洲的防务计划受挫促使北约建立

C.法国实行不结盟政策以维护独立

D.欧洲国家的联合从军事领域开始

解析 据题干提及朝鲜战争爆发伊始,美法主张武装西德到苏联在朝鲜战争后外交政策的转变和日内瓦会议的召开,法国国民议会最终否决《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推知世界局势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故选A项。

答案 A

2.(2018·山西大同、阳泉联模)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

“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

”这反映了(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解析 据题干材料“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结合所学二战以后欧洲在政治经济上依赖美国的史实,得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选D项。

答案 D

3.(2019·山东滨州模拟)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山姆大叔的饭桌》。

该漫画表明(  )

A.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分裂对峙

B.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

C.恐怖主义延缓了政治多极化进程

D.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解析 根据漫画得出,美国的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和稳定,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苏联,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恐怖主义,C项错误;D项表述忽略了“山姆大叔”美国的作用,排除。

答案 B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贵州凯里模拟)以下是关于20世纪60~80年代世界的《大棋局》。

该棋局的主要寓意是(  )

A.第三世界是世界政治的主角

B.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兴起

C.两极格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

D.社会主义阵营最先出现瓦解

解析 材料中图片体现了战后各种势力都出现在“大棋局”中,而且美国苏联仍然是两极格局,这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兴起,故选B。

答案 B

2.(2018·江苏苏北四市调研)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上述评论揭示了(  )

A.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不结盟运动,故选C。

材料中的评论揭示了亚洲冷战对新兴国家的影响,没有涉及局部热战,A项错误;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与材料的内容揭示亚洲冷战对亚洲新兴国家的影响不符,B项错误;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与材料的内容揭示亚洲冷战对亚洲新兴国家的影响不符,D项错误。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