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994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送风机和引风机.docx

送风机和引风机

送风机

1送风机设备规范

送风机本体

型号

FAF25-14-1

型式

动叶可调轴流式

风量(m3/s)

232.9(T.B)

全压(Pa)

4539(T.B)

转速(r/min)

985

数量及容量

2×50%

效率(%)

87.70

调节方式

液压动叶调节

调节范围

-30°~+15°

制造厂

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

风机轴功率(KW)

1230(T.B)

旋转方向

逆气流方向看顺时针

调节装置型号

100Nm4~20mA

叶轮级数

1

叶轮直径(mm)

2518

叶片数

16

风机轴承型式

滚动

送风机电机

电机轴承型式

滚动

型号

YKK630-6

额定功率(KW)

1300

额定电压(KV)

6

额定电流(A)

156

转速(r/min)

983

效率

93%

制造厂

上海电机厂

额定负荷加速及启动时间(s)

11

定子允许温升(℃)

80

润滑油及液压油站

润滑油压力(MPa)

0.4~0.8

液压油压力(MPa)

2.5~3.5

供油温度(℃)

≤45

总供油量(L/min)

25

冷却水温度(℃)

≤38

冷却水量(m3/h)

2.25

冷却水压力(MPa)

0.3

油箱容积(L)

250

电加热器电压(V)

380

电加热器功率(KW)

2.5

冷油器型式

板式

油泵数量(台)

2

油泵功率(KW)

2.2

油泵型式

齿轮式

2送风机的联锁保护

2.1下列情况将在集控室DCS上发出报警信号

2.1.1送风机轴承温度大于90℃时,发出轴承温度高报警。

2.1.2送风机电机轴承温度大于90℃时,发出电机轴承温度高报警。

2.1.3送风机电机线圈温度大于130℃时,发出电机线圈温度高报警。

2.1.4送风机油箱油位低于100mm时,发出油箱油位低报警。

2.1.5送风机轴承润滑油流量低于3L/min时,发出润滑油油量低报警。

2.1.6送风机液压油压力低于2.5MPa时,发出液压油压低报警。

2.1.7送风机液压油压力低于0.8MPa时,发出液压油压低低报警。

2.1.8送风机轴承振动大于50μm,发出轴承振动大报警。

2.1.9送风机润滑油箱油温低于30℃时,发出油箱油温低报警。

2.1.10送风机润滑油箱油温高于40℃时,发出油箱油温高报警。

2.1.11油站滤网前后压差高于0.35MPa时,发出滤网压差高报警。

2.1.12送风机出口电动挡板故障时。

2.1.13油箱电加热器跳闸时,发出送风机系统故障报警。

2.1.14送风机润滑油泵故障跳闸时,发出送风机系统故障报警。

2.1.15送风机发生喘振时。

2.1.16送风机事故跳闸时,发出送风机系统故障报警。

2.2送风机启动允许条件

2.2.1下列条件满足送风机允许启动

2.2.2送风机轴承温度<90(80)℃。

2.2.3送风机电机轴承温度<85℃。

2.2.4送风机电机线圈温度<125(110)℃。

2.2.5送风机油箱油位正常(>75%)。

2.2.6送风机轴承润滑油流量≥3L/min。

2.2.7送风机动叶调节挡板关闭。

2.2.8送风机出口电动挡板关闭。

2.2.9送风机液压油压正常,为2.5Mpa~3.5Mpa。

2.2.10对应侧的空预热器在运行。

2.2.11对应侧的引风机在运行。

2.2.12炉膛压力指示正常。

2.3送风机跳闸条件,下列任一条件满足送风机自动跳闸:

2.3.1对应侧引风机电气保护跳闸。

2.3.2对应侧引风机热工保护跳闸。

2.3.3对应侧的空气预热器跳闸延时1秒且两台空气预热器均故障跳闸,延时300秒。

2.3.4送风机轴承温度大于110℃,延时5秒。

2.3.5送风机电机轴承温度大于95℃,延时5秒。

2.3.6送风机电机线圈温度大于135℃,延时5秒。

2.3.7送风机轴承振动大于110μm,延时3秒。

2.3.8锅炉MFT动作10s后压力仍高,炉膛压压力高高≥+4KPa(三选二),FSSS发出联跳送风机。

2.3.9就地事故按钮动作。

2.4送风机润滑油泵的联锁:

2.4.1油箱油位不低,允许油泵启。

2.4.2下列任一条件满足备用油泵联锁启动:

1)送风机程控启动,已选中润滑油泵联锁启动。

2)一台润滑油泵运行,液压油压低低,联锁启动另一台油泵。

3)运行的润滑油泵停止,联锁启动另一油泵。

4)停止条件:

送风机跳闸,延时600秒,联停油泵。

2.5送风机润滑油箱电加热器的联锁

2.5.1油箱温度低于30℃,油箱电加热器联锁开启。

2.5.2油箱温度高于40℃,油箱电加热器联锁停止。

2.6送风机出口挡板:

2.6.1下列条件满足,送风机出口挡板联锁开启

1)对应侧送风机已运行。

2)送风机A、B均停。

2.6.2下列任一条件满足,风机出口挡板联锁关闭

1)对应侧送风机已停关闭出口挡板。

2)对应侧送风机启动指令。

3)对应侧送风机已停,与另一侧送风机运行。

2.7送风机出口联络挡板

2.7.1下列条件满足,联络挡板联锁开启:

1)空预器A、B均运行

2)A送风机运行或B送风机运行

2.7.2下列条件满足联络挡板联锁关闭:

1)送风机1A、1B均停。

2)送风机1B运行且空预器1A停止,或送风机1A运行且空预器1B停止。

2.8热风再循环关断挡板

1)对应侧热二次风再循环调节挡板阀位≥2%,联锁开启热风再循环关断挡板。

2)对应侧热二次风再循环调节挡板阀位<2%,联锁关闭热风再循环关断挡板。

2.9送风机液压润滑油油泵联锁试验:

2.9.1检查油站一台油泵运行,另一台油泵备用状态,且联锁投入。

2.9.2停止运行油泵,查备用油泵联动成功。

2.9.3检查油站一台油泵运行,另一台油泵备用状态,且联锁投入,缓慢调整油泵出口溢流阀,将液压油供油压力降低至0.8MPa,检查备用油泵泵联锁启动成功。

2.9.4全面检查液压润滑油站运行正常,各参数指示正确。

2.10送风机跳闸保护试验:

送风机初次投运前,大小修后的第一次投运前,需联系热工人员共同进行下列跳闸保护试验:

2.10.1送风机驱动端轴承温度高于110℃时,延时5秒联跳送风机。

2.10.2送风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高于110℃时,延时5秒联跳送风机。

2.10.3送风机推力轴承温度高于110℃时,延时5秒联跳送风机。

2.10.4送风机电机驱动端轴承温度高于95℃时,延时5秒联跳送风机。

2.10.5送风机电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高于95℃时,延时5秒联跳送风机。

2.10.6送风机电机线圈A相温度高于135(115)℃时,延时5秒联跳送风机。

2.10.7送风机电机线圈B相温度高于135℃时,延时5秒联跳送风机。

2.10.8送风机电机线圈C相温度高于135℃时,延时5秒联跳送风机。

2.10.9送风机轴承X向振动大于110μm时,延时3秒联跳送风机。

2.10.10送风机轴承Y向振动大于110μm时,延时3秒联跳送风机。

2.10.11对应侧空气预热器跳闸,联跳送风机。

2.10.12两台空气预热器均跳闸,延时300秒联跳送风机。

2.10.13锅炉MFT动作10s后压力仍高,炉膛压压力高高≥+4KPa(三选二),FSSS发出联跳送风机。

2.10.14就地事故按钮动作联跳送风机。

3送风机启动前检查

3.1送风机液压润滑油站检查

3.1.1检查送风机油站、送风机轴承、送风机动叶调节装置无检修工作或检修工作结束。

3.1.2检查油系统管道连接完整,油系统设备外观无缺陷。

3.1.3检查油站系统各热工测点全部恢复完毕,各压力表和压力开关的阀门开启。

就地表计指示正确,油站油箱和轴承箱油位计指示清晰,轴承箱油位计通气管内无存油(发现存油应开启放油阀将存油放净)。

3.1.4核对油系统压力、温度、油位、润滑油流量和送风机及电机轴承温度、振动信号指示正确。

3.1.5检查油箱油位在2/3,通过油位计处观察油质透明,无乳化和杂质,油面镜上无水汽和水珠,检查送风机轴承润滑油供油走冷油器。

3.1.6检查油站油泵及电机地脚螺栓连接牢固,对轮连接完好,安全罩恢复。

3.1.7检查油泵电机电加及热电缆接地线接地良好。

3.1.8检查油站就地控制盘上开关和信号指示灯完好,油泵启停开关在停止位,送风机电加热自动/手动开关在手动位,油泵联锁开关在中间位。

3.1.9检查冷却水各阀门位置正确、水压、水温正常,系统无漏水现象。

3.1.10油泵和电加热器送电。

3.2送风机本体检查:

3.2.1检查送风机及电机及和送风机相连接的炉膛、空预器、静电除尘器和烟风道内部无检修工作或检修工作结束。

3.2.2检查炉膛、烟道、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内无人工作,送风机入口滤网、烟风道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各检查门、人孔门关闭严密。

3.2.3检查送风机电机电流、定子铁芯及线圈温度、送风机及电机轴承温度、送风机及电机轴承振动、送风机动叶开度指示、送风机出口风压、炉膛负压等表计投入正常。

3.2.4送风机动叶经全行程活动良好,烟风系统各风门挡板传动试验正常。

3.2.5引风机已启动或具备启动条件。

3.2.6检查送风机电机接线完整,接线盒安装牢固,电机和电缆的接地线完整并接地良好,电机冷却风道畅通,无杂物堵塞。

3.2.7检查送风机油站系统运行正常,油箱油位在1/3~2/3之间,通过油面镜观察油质透明,无乳化和杂质,油面镜上无水汽和水珠,检查送风机动叶调整油压大于2.5Mpa,润滑油压大于0.35Mpa,滤网前后差压小于0.35Mpa,润滑油回油流量充足,动叶液压缸漏油检查窗有微漏油或无漏油,回油检查窗在动叶不操作的情况下无漏油。

3.2.8检查送风机及电机地脚螺栓无松动,安全罩联结牢固。

3.2.9检查送风机及电机平台、围栏完整,周围整洁无杂物,照明充足。

3.2.10检查完毕无异常,送风机测绝缘合格后送电。

4送风机的启动:

4.1送风机的启动可随风烟系统程控启动,也可以单独启动。

4.1.1第一台送风机的启动

1)确认送风机的电气保护、轴承振动、温度保护等已投入。

2)确认送风机的启动许可条件已满足。

3)检查送风机液压润滑油站运行正常。

4)送风机送电完毕,检查关闭送风机动叶调节挡板。

5)检查送风机出口挡板关闭。

6)送风机启动前检查引风机运行正常,炉膛负压在-30--50Pa,引风机静叶调节挡板投自动。

7)送风机启动时应注意监视该段6KV母线的电压和电流,并注意监视送风机的启动电流和定速时间。

8)检查送风机出口挡板联锁开启。

9)若另一侧的空预器运行,检查送风机出口联络挡板自动开启。

10)缓慢开启送风机动叶调节挡板,检查炉膛负压自动跟踪良好,送风机启动后注意调整送风机的工作点在失速线的最低点以下。

11)全面检查送风机运行正常。

4.1.2第二台送风机的启动:

1)检查该送风机出口挡板关闭,送风机动叶调节挡板在0位。

2)检查待启的送风机液压润滑油站运行正常。

3)启动送风机时应注意监视该段6KV母线的电压和电流,并注意监视送风机的启动电流和定速时间。

4)检查待启的送风机出口挡板联锁开启。

5)开启第二台送风机动叶调节挡板并调整第一台送风机动叶,使两台送风机动叶开度相同,投入两台送风机动叶调节挡板自动;注意两台送风机运行时的工况点均应在失速最低线以下。

6)检查两台送风机电流、出口风压、风量及送风机动叶开度一致。

7)在送风机动叶调节挡板自动控制方式下,若两台风机的出力不同,可以调节送风机的偏置,以保证两台风机出力基本相同。

8)全面检查两台送风机运行正常。

5送风机运行监视与调整

5.1送风机油站油箱油位应保持在2/3~3/4范围内,发现油位不正常降低或升高应立即查找油位变化的原因进行处理。

5.2通过油箱油面镜观察油箱内油质应透明,无乳化和杂质,油面镜上无水汽和水珠。

5.3监视润滑油温度正常,当油箱油温大于40℃时,电加热器自动退出。

5.4动叶调节油压在2.5MPa~3.5MPa,轴承润滑油压为0.35~0.4MPa,油站滤网前后差压低于0.35MPa,轴承润滑油供油温度调整在30~40℃,轴承润滑油流量大于8L/min。

5.5送风机油系统无渗漏,油站冷油器冷却水管道无泄漏,冷却水畅通,冷却水压力应为0.2MPa-0.5MPa之间,水温≤35℃。

5.6送风机正常运行工况点在失速最低线以下,动叶开度在-30°~+15°(对应开度反馈指示0--100%)范围,远方和就地开度指示相同,电流偏差不大,出口风压一致,确保风机运行中系统无喘振,送风机电机不过载。

5.7送风机及电机轴承温度正常应在50~70℃范围,当发现轴承温度超过正常温度,经油系统检查和调整未发现异常应及早停止风机进行检查处理;当电机轴承温度超过95℃,风机轴承温度超过110℃保护未动作应手动停止风机运行。

5.8送风机及电机运行中轴承无异音,振动在0.05mm以下,当振动超过0.11mm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

5.9送风机电机线圈温度正常,送风机电机及电缆无过热冒烟,着火现象,现场无绝缘烧焦气味,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找根源进行处理。

5.10送风机及电机运行中无异音,内部无碰磨、刮卡现象。

6送风机的停运:

6.1送风机的停止可随风烟系统程控停止,也可以单独停止。

6.2两台送风机并列运行,正常停止其中一台送风机运行

6.2.1检查风机出口联络挡板开启。

6.2.2将准备停止送风机的动叶调节控制切至手动。

6.2.3逐渐关闭要停止的送风机动叶调节挡板,检查另一台送风机动叶调节挡板自动增加出力。

6.2.4检查停止侧送风机动叶减至0%,运行送风机出力正常。

6.2.5停止该送风机,检查送风机出口挡板联关,送风母管风压正常。

6.2.6送风机停运后10分钟,风机无惰走或倒转的情况下,液压润滑油泵可根据需求停止运行。

7送风机事故处理

7.1送风机轴承振动大

7.1.1原因:

1)地脚螺丝松动或混凝土基础损坏。

2)轴承损坏、轴弯曲、转轴磨损。

3)联轴器松动或中心偏差大。

4)叶片损坏或风机动静摩擦。

5)风道损坏。

6)风机喘振。

7.1.2处理

1)根据风机振动情况,加强对风机振动值、轴承温度、电机电流,电压、风量等参数的监视。

2)振动是由喘振引起,按风机喘振处理。

3)尽快查出振源,必要时联系检修人员处理。

4)应适当降低风机负荷,当风机振动0.11mm时,应自动跳闸,若没有自动跳闸,则手动停止风机运行。

7.2送风机轴承温度高

7.2.1原因

1)润滑油供油不正常,油泵故障或滤网堵塞。

2)冷却水系统故障。

3)润滑油油质恶化。

4)轴承损坏。

5)轴承振动大。

6)送风机过负荷。

7.2.2处理

1)根据风机轴承温度情况,加强对轴承温度、电机电流,电压、风量等参数的监视。

2)就地检查液压润滑油系统是否正常,尽快查出原因,必要时联系检修人员处理。

3)视轴承温度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送风机的负荷。

4)若由于振动大引起轴承温度高,应尽快查出原因,消除振动。

5)当轴承温度>110℃时,应自动跳闸,若没有自动跳闸,则手动停止风机运行。

7.3送风机喘振

7.3.1现象

1)DCS上有“送风机喘振”报警信号。

2)炉膛负压、风量大幅波动,锅炉燃烧不稳。

3)喘振风机电流大幅度晃动,就地检查系统异音较大,风道不严处保温会出现往复振动。

7.3.2原因

1)受热面、空预器积灰严重或烟气系统挡板误关,引起系统阻力增大,造成风机动叶开度与进入的风量不相适应,使风机进入失速区。

2)风机动叶操作不当,幅度过大使风机进入失速区。

3)动叶调节特性变差,使并列运行的二台风机发生“抢风”。

4)自动控制失灵导致其中一台风机进入失速区。

7.3.3处理

1)立即将送风机动叶控制切至手动方式,关小另一台未失速风机的动叶,适当关小失速风机的动叶,同时注意维持炉膛负压稳定。

2)若风机并列操作中发生喘振,应停止并列,尽快关小失速风机动叶,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进行并列操作。

3)若因风烟系统的风门、挡板被误关引起风机喘振,应立即打开,同时调整动叶开度。

若风门、挡板故障,立即降低锅炉负荷,联系检修处理。

4)经处理,喘振消失,稳定运行工况,进一步查找原因,待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逐步增加风机的负荷。

5)如果处理无效或严重威胁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该风机运行。

7.4送风机跳闸

7.4.1现象

1)DCS有“送风机A(或B)跳闸”,如果机组在协调控制方式下将出现“RUNBACK”等报警。

2)查对侧引风机跳闸。

3)炉膛负压大幅度晃动。

4)负荷快速降低。

7.4.2处理

1)确认机组在协调方式,否则将汽机控制切至TF1方式。

2)确认锅炉负荷需求自动减至50%,如果自动失灵或速率太慢,应及时切手动减至50%。

3)确认炉膛负压控制在自动状态,否则调整后重投自动。

4)确认运行侧送风机出力自动增加,风量、氧量正常,但要防止过负荷。

5)在减负荷过程中,注意汽温、汽压的变化,及时调整减温水量,保持汽温的稳定。

6)因负荷剧降,要注意除氧器水位。

引风机检修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规程规定了华能汕头电厂3#炉G158/343的子午加速轴流引风机检修程序、项目、工艺标准、验收标准

1.2本规程适用于华能汕头电厂3#炉G158/343的子午加速轴流引风机检修工作

2.引用标准

2.1《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DL468-92

2.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

2.3G158/343的子午加速轴流引风机《静叶可调轴流引风机安装维护使用说明书》

3.工具使用标准

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

规格

计量

单位

数量

适用范围

(A/B/C/D)

备注

1

千分尺

50mm

1

A/B

2

手锤

0.5kg

1

A/B/C

3

管子钳

300

1

A/B

4

钢丝钳

200

1

A/B

5

螺丝刀

一字型

150

2

A/B

6

螺丝刀

十字型

200

1

A/B/C

7

磁力表架

CZ-6A

224Ⅲ

2

A/B

8

百分表

1219-85

0~10mm0.01

2

A/B

9

梅花扳手

17×19

2

A/B/C/D

10

手拉葫芦

Z级

3t

2

A/B

11

活扳手

250

2

A/B/C/D

12

棘轮扳柄

J2

280

1

A/B/C

13

套筒头

24

1

A/B/C

4引风机检修项目

序号

检修项目

检修类别(A、B、C、D)

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A

B

C

D

2

解列联轴器

A

B

C

3

拆卸风机上盖、解体支力轴承箱

A

B

4

出、入口挡板及风壳检查

A

B

C

5

叶轮拆卸和装配

A

B

6

轴承组拆卸

A

7

轴承装配

A

8

进口导叶拆卸和装配

A

B

9

找中心

A

B

C

10

试转

A

B

5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检修项目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备品备件库存情况。

2.现场检查风机运行情况,查找缺陷。

3.统计风机尚未消除的缺陷项目。

4.准备检修所需工具。

5.检查现场起吊机具是否完好,并作好载荷实验。

6.检修前必须办理热力机械工作票,必要时还需办理动火工作票,并作好各项具体的安全措施。

2.解列联轴器

1拆除固定联轴器保护罩的螺栓,抬下保护罩。

 

2检查做好两个半联轴器的回装标记,测量记录对轮间隙及轴向、径向偏差。

1联轴器护罩轴封与联轴器经向间隙为单面0.3mm

2电机侧上张口及叶轮侧下张口径向位移0.2-0.35mm左右张口径向为≤0.20mm轴向位移<0.15mm

3拧掉联轴螺栓上的螺母,用铜棒和手锤将联轴螺栓拆掉。

3拆卸风机上盖、解体轴承箱

1打开风机出、入口人孔门及扩散段内圆筒上的人孔门,清扫机壳内的积灰,拆掉风机叶轮护罩上、下结合面的连接螺栓,拆掉风机叶轮护罩与扩散段和入口导向器的法兰连接螺栓,吊起叶轮轮护罩上半部分。

 

2拆掉支力轴承座的冷却风管系统,联系热工拆掉支力轴承的热公测点,将支力轴承座油室及油箱内的油擦尽,拆掉连在支力轴承座上的空气管,拆掉支力轴承箱端盖的连接螺栓和上、下两部分接合面连接螺栓,抬下端盖和上盖,去掉油环定位销,把内侧端盖箱内移开30-45mm。

3用洗油清洗轴承,测量轴承游隙,检查轴承座,对叶轮、轴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是否更换叶轮。

拆掉大轴导流护罩上、下部分的连接螺栓,用葫芦将导流护罩上半部分吊起放到地上,清洗导流护罩内的积灰,用钢丝绳和吨手拉葫芦吊住大轴的法兰部分,使葫芦带上力,用电动葫芦和钢丝绳吊住叶轮并承上力,拆掉大轴法兰的连接螺栓和保险片,设法使叶轮轴周法兰脱开,慢慢吊起叶轮,放在支架上。

7260B轴承轴向游隙为0.1-0.16mm

N0260轴承游隙为0.138-0.259mm,轴向为0.1-0.7mm

4清除叶轮上的积灰并检查叶轮磨损情况,联系金相室对叶轮做无损探伤检查,以确定是否更换叶轮,拆下支力轴承的锁紧螺母和止退垫片,拆下支力轴承和支力轴承座端盖,并保存好,检查轴颈有无磨损、变细和点蚀损坏痕迹,检查支力轴承座有无磨损及其他损坏,检查地脚螺栓及定位销有无松动。

4.出、入口挡板及风壳检查

1对导叶、撑杠及加固板、护管均应详细检查,磨损严重应补焊,加固或更换。

2检查出、入口挡板是否变形,检查轴承转动是否灵活,各个轴承应加油。

调节挡板叶片磨损超过1/2,厚度时或穿孔应更换.

挡板支承销磨损部分应补焊,补焊后应进行校直和打磨.

挡板磨损不超过1/3,无裂纹缺损.

3检查个挡板开关是否同步,挡板是否松动

或脱落、弯曲变形的挡板应进行修理,修好的挡板应开关灵活无卡涩。

4检查入口静叶的关闭和打开是否同执行器标志的方向一致,调节环的运动是否在与风机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检查杠杆是否处于正确位置,正确位置应是转动式入口导向器控制装置处于关闭位置,且每个叶片均与其相邻叶片接触,如果由于杠杆松动而未处于正确位置则应重新调整并加以固定。

5检查发现导向叶片活动障碍的拆下杠杆及操作连杆,拆掉叶片内轴及外轴,对轴承内、外轴进行磨光润滑后组装,对所有球形轴承进行加油,调整各叶片处于同步且开关灵活、到位。

6对风壳进行全面检查,对烟气磨穿的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