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9709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docx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

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案及工作分解

1、检测依据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29712-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验收等级

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2、主要检测仪器设备仪器、探头、试块及耦合剂选择:

2.1

检测仪器选用南通探神数字式TS-2007L超声波探伤仪。

2.2

探头选择:

斜探头,探头折射角在35°〜70°之间,换算成K值为0.7〜2.7,探测频率2〜5MHz根据工件厚度适当选择。

2.3

试块选择:

试块使用CSK-IB和RB-1试块。

根据实际检测中需求选择适当的试块。

2.4

耦合剂使用机油或浆糊。

3、检测工件的要求及检测比例

3.1

检测工件探头移动区表面应平滑,无焊接飞溅、铁屑、油污及其他外部杂质。

探头移动区表面的不平整度,不应引起探头和工件的接触间隙超过

0.5mm工件检测时温度应在0〜60C。

3.2

检测比例见表1

表1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

n

检验等级

B级

B级

探伤比例

100%

20%

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n

检验等级

AB级

AB级

探伤比例

100%

20%

注:

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

(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4、仪器调整及校验

4.1时基线和灵敏度设定

时基线和灵敏度设定时的温度与焊缝检测时的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5C。

测过程中至少4小时或检测结束时,应对时基线和灵敏度设定进行效验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偏离,应按表2要求进行修正。

表2灵敏度和时基线修正

灵敏度

1

偏离值W4dB

继续检测前,应修正设定

2

灵敏度降低值〉

4dB

应修正设定,同时该设备前次效验后检查的全部焊缝

应重新检测

3

灵敏度增加值〉

4dB

应修正设定,同时该设备前次效验后检查的全部已记

录的显示应重新检测

时基线

1

时基线偏差值w2%

继续检测前,应修正设定

2

时基线偏差值〉2%

应修正设定,同时该设备前次效验后检查的全部焊缝

应重新检测

5.2设定参考灵敏度

应选用下列任一技术设定参考灵敏度:

技术1:

以直径3mn横孔作为基准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DAC。

技术2:

以规定尺寸的平底孔(见表3和表4)作为基准反射体,制作纵波

/横波距离-增益-尺寸曲线(DSG)

技术3:

应以宽度和深度为1mm勺矩形槽作为基准反射体。

该技术仅应用

于斜探头(折射角)》70。

)检测厚度8m族t〈15mm勺焊缝

技术4:

串列技术。

以直径为6mm平底孔(所有厚度)作为基准反射体,垂直于探头移动区。

该技术仅用于斜探头(折射角为45°)检测厚度t>15mm的焊缝。

横孔和矩形槽的长度应大于用-20dB法测得的声束宽度。

表3技术2的验收等级2和验收等级3的参考等级(斜射波束横波检测)

标称探头

频率/MHz

母材板厚,t

8mmwtv15mm

15mmwtv40mm

40mmwtv100mm

验收等级

2(AL2)

验收等级

3(AL3)

验收等级

2(AL2)

验收等级

3(AL3)

验收等级

2(AL2)

验收等级

3(AL3)

1.5~2.5

DDSR=2.5mm

DDSR=2.5mm

DDSR=3.0mm

DDSR=3.0mm

3.0~5.0

DDSR=1.5mm

DDSR=1.5mm

DDSR20mm

DDSR20mm

DDSR=3.0mm

DDSR=3.0mm

Ddsr为平底孔直径

表4技术2的验收等级2和验收等级3的参考等级(直射波束纵波检测)

标称探头

频率/MHz

母材板厚,t

8mmwtv15mm

15mmwtv40mm

40mmwtv100mm

AL2

AL3

AL2

AL3

AL2

AL3

1.5~2.5

DDSR=2.5mm

DDSR=2.5mm

DDSR=3.0mm

DDSR=3.0mm

3.0~5.0

DDSR=2.0mm

DDSR=2.0mm

DDSR=2.0mm

DDSR=2.0mm

DDSR=3.0mm

DDSR=3.0mm

Ddsr为平底孔直径

5、探伤部位的确定及检验

5.1探伤部位的确定

对照设计的图纸,确定所检测构件为所委托工程构件,并确定焊缝的等级要求,根据规程要求。

确定探伤比例。

5.2初始检验

一般要求。

超声检验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

检测前,探伤检测人员应了解受检测工件的材质、结构、规格、焊接方法、焊缝种类、坡口形式等情况。

检测区域的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木材厚度30%勺区

域,这个区域最小10mm最大20mm

检测区域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外部杂质。

检测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必要时进行打磨。

6检测结果的评定

首先确定验收等级是2级,还是3级。

此时可确定评定等级,2级对应为Ho-14dB,3级对应为Ho-10dB回波波幅超过评定等级的缺欠需要测量其显示长度。

评宜彎按

製收豹獄肚联加

并戦舒堆1(AL3)

H345)

验收

1

SiThin

1$mmmrn

g|?

|舁1住厂二15剛E

卩Sinia^StfClO?

hi^ii

H-14JR

l

Tit--IdB

l>rn;

10dB

l>r时s

Hq-IDdR

H,

l>fPf;

-6iiK

4dR临WftjHe-!

dVi>i阿lHd—&dt

横孔技术的验收等级2级和验收等级3

b)然后确定母材板厚t,t以15mn为分界线,当8mn

c)接着根据缺欠回波波幅H(dB)以及缺欠显示长度I与板厚t之间的倍数n(n等于缺欠显示长度除以板厚),确定验收等级、记录等级。

以验收等级2级为例,看看记录等级、验收等级是如何设定的。

设焊缝母材厚度为t,缺欠的显示长度为I,缺欠显示长度与板厚之间的倍数n=l/t。

1)当8mn

情况一:

当nwi时,验收等级为Ho-4dB,此时记录等级为Ho-8dB。

情况二:

当n>1时,验收等级为Ho-10dB,此时记录等级为Ho-14dB。

此时,任意6t的焊缝长度内,所有超过记录等级的可单独验收显示的最大累计长度w1.2t

-弓2

-25

Z=iti

iML

】一蠹马導贾卡

z——蜀收箒域上第?

3——记录等Sb

i-畀定零级;

H何技斩度L

I一显水怅復:

«耗昼I的借叛;

(—板秋

适用于板厚8mm~15m的横孔技术的等级

2)当8mn

情况一:

当nW0.5时,验收等级为HodB,此时记录等级为Ho-4dB。

情况二:

当0.5vnwi时,验收等级为Ho-6dB,此时记录等级为Ho-

10dB

情况三:

当n>1时,验收等级为Ho-10dB,此时记录等级为Ho-14dB。

此时,任意单位焊缝长度为100mm所有超过记录等级的可单独验收显示

的最大累计长度w20mm

适用于板厚15mm~100mm横孔技术的等级

对于验收等级2级,当缺欠长度I大于板厚t时,评定等级和记录等级会重叠,凡是显示长度超过板厚的缺欠都会记入累计长度中去。

7、记录及报告

检测记录主要内容:

工件名称、编号、焊缝编号、坡口形式、焊缝种类、母材材质、规格、表面情况、探伤情况、探伤方法、检验规程、验收标准、所用的仪器、探头、耦合剂、试块、扫描比例、探伤灵敏度。

所发现的缺陷及评定记录,检测人员及检测日期等。

检测报告主要内容:

工件名称、合同号、编号、探伤方法、探伤部位示意图、检测范围、探伤比例验收标准、缺陷情况、返修情况、探伤结论、检测人员及审核人签字等。

检测记录和报告至少保存7年。

8、安全、质量控制

⑴产品不应对人体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应符合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⑵检测人员必须持有省建设厅颁发的《检测人员上岗证》,严禁向相关单位提不合理要求;

⑶检测人员应熟悉业务,测试过程中应认真负责,严格按照质量手册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测试质量;

⑷检测人员应在试验记录表上详细记录测试进行过程中的变化及出现的异常情况;

⑸试验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原始记录应按统一格式,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填写,内容填写完整、清洁整齐,记录不允许随意更改和增删,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将测试情况向外透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