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0078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docx

牛头刨床推动设计说明书

第1章零件的分析

计算生产纲领,肯定生产类型

所给任务的零件(如附图一)是牛头刨床上的一个推动架。

现假定该机械年产量为6000件/年。

且每台机械中仅有一件,若取其备品率为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2%,则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为:

N=Qn(1+5%+2%)件/年=6420件/年。

由上式可知,该零件的年产量为6420件,由零件的特征可知,它属于机体类小零件,因此,能够肯定其生产类型为单件大量量生产。

图一

1.2.零件的作用

本设计任务给定的零件是牛头刨床上的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中是零件Φ32孔装工件台进给丝杠,靠近Φ32孔左端处装一棘轮(与Φ32孔轴线)。

在棘轮上方,即Φ16孔(与Φ32孔轴线垂直)处装一棘爪,把运动传到轴上并使轴单向旋转。

Φ16孔通过销和杠杆连接,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同时在杠杆的作用下推动架绕Φ32轴心线摆动,同时,棘爪拨动棘轮,使杠杆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其运动原理如图二。

 

图二

1.3.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该零件图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都符合要求。

可是,零件的加工进程,需要有较高的垂直度,某些地方需要较细的表面粗糙度,各装配基面要求有必然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

不然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推动架有三组加工表面,两组之间有垂直度的要求。

此刻分述如下:

(1)以Φ32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一个Φ32的孔及其倒角,一个滴油孔和一个油槽及其两个端面,其中Φ32.,孔及其端面为主要加工表面。

(2)以Φ16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一个Φ16的孔及其倒角,一个M8-6H的螺纹孔。

(3)以Φ16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一个Φ16的孔深度为24一个Φ10的

孔和一个宽度为6,深度为的槽。

其中Φ16孔轴线与Φ32孔的轴线有个垂直度的要求。

有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三组加工表面而言,能够先对其中一组表面进行加工,然后借助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而且保证他们之间的位置精度的要求。

 

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选择毛坯

推动架是一个结构较复杂的零件,要求材料要容易成型,切削性能好,同时要求强度要高,重要表面的表面硬度也要高,故选用铸铁材料HT200,铸铁材料是最多见的材料,其长处是:

容易成型,切削性能好,价钱低廉,且吸振性好。

为了取得较好的强度和表面硬度,可在加工进程中进行调质处置,淬火,同时为了消除内应力对工件的影响,可进行适当的人工时效处置(若是需要的话)。

由于零件的结构简单,用锻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需要先按照零件图,做出铸模,进行铸造,结合零件和经济的考虑,最好用砂型铸造的方式。

毛坯如下图三

.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是有精度较高要求的孔的零件,平面和孔是设计的基准,也是装配和测量的基准,在加工时,应尽可能以大平面为基准。

粗基准的选择:

通过对零件的分析,选取Φ50尺寸右边外壁为粗基准,对Φ32孔进行加工。

见图二

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进行尺寸换算,选择孔Φ32及其端面为精基准进行加工。

如下图三

图三

 

2.3.零件加工方式的选择

本设计任务给的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有:

端面、内孔、槽、油槽、圆角等,其加工方式如下:

(1)Φ32孔左端面:

是重要表面,有粗糙度要求,也是定位基准面,先用铣刀进行粗加工,再精加工以达要求。

(2)Φ32孔右端面:

是重要表面,由于零件形状不能有车削,也考虑用铣刀进行粗精加工以达要求。

(3)Φ32孔:

是重要表面,可通过钻孔扩孔再镗孔加工达到要求。

(4)Φ16孔:

表面粗糙度为为重要表面,可钻孔扩孔铰孔以达到要求。

(5)Φ16孔两头面:

不是重要表面,表面粗糙度R25,只要铸造完,再对其进行粗加工即可。

(6)上端Φ10孔:

表面粗糙度,不是重要表面,只需钻孔加工即可

(7)上端Φ16孔:

表面粗糙度,为重要表面,由于零件形状关系,考虑对其不便加工原因,可选择从上端Φ10孔进入用镗床进行镗孔。

(8)上端宽6深的槽:

不是重要表面,粗糙度要求为,用铣刀粗加工即可。

(9)Φ32孔内高度为2的油槽:

不是重要表面,用钻头进行加工就可达到要求。

(10)Φ32孔上的滴油:

不是重要表面,只需钻孔即可。

(11)圆角:

只有R1的圆角,可用立铣刀周铣出圆角。

.工艺线路的制订

由于是单件大量量生产,故加工工艺采用工序集中原则。

2.4.1工艺加工方案一:

工序1:

铸造,考虑到零件形状和经济性问题,采用组合砂型铸造。

工序2:

以Φ50尺寸右端为定位粗基准,粗铣Φ50尺寸左端面。

工序3:

以Φ50尺寸右端为定位粗基准,钻扩Φ32孔。

工序4:

以Φ50尺寸右端为定位粗基准,加工Φ32孔内R=3的油槽。

工序5:

以Φ50尺寸右端为定位粗基准,钻扩铰下方Φ16孔及倒角。

工序6:

以Φ50尺寸左端为定位半精基准,粗铣Φ32孔右端面。

工序7:

以Φ50尺寸左端为定位半精基准,半精铣Φ32孔右端面。

工序8:

钻M8螺纹孔及铰螺纹。

工序9:

钻硝孔,钻Φ16孔,钻Φ10孔,扩Φ16孔,手铰孔。

工序10:

铣深度为宽为6的槽。

工序11:

冲箭头。

工序12:

终检。

2.4.2工艺加工方案二:

工序1:

铸造,考虑到零件形状和经济性问题,采用砂型铸造。

工序2:

以Φ50尺寸右端为定位粗基准定位,车Φ50尺寸左端面。

工序3:

以Φ50尺寸右端为定位粗基准,钻扩Φ32孔,先加工至Φ30。

工序4:

加工Φ30孔内R=3的油槽。

工序5:

扩Φ30的孔至32。

工序5:

钻扩铰Φ16孔及倒角。

工序6:

粗铣Φ32孔右端面。

(不到尺寸)

工序7:

半精铣Φ32孔右端面。

工序8:

钻Φ32孔内Φ6的油孔。

工序9:

钻M8螺纹孔及铰螺纹。

工序10:

钻销孔,钻Φ10的孔,镗Φ16的孔。

工序11:

铣深度为宽为6的槽。

工序12:

冲箭头。

工序13:

终检。

2.4.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不同的地方在与:

在加工上端Φ16孔时用的加工方式不同,考虑到加工的方便性和加工的合格度,咱们选取了第二种加工方案中的加工方式。

通过在分析和修改,咱们最终肯定的加工方案如下:

工序1:

铸造,考虑到零件形状和经济性问题,采用砂型铸造。

工序2:

时效处置。

工序3:

以Φ50尺寸右端为定位粗基准定位,车Φ50尺寸左端面。

选择CA6140车床进行车削加工。

车端面并倒角。

工序4:

以Φ50尺寸右端为定位粗基准,钻扩Φ32孔,先加工至Φ30。

选择CA6140车床进行钻削加工。

工序5:

掏出工件用R=3的毡子加工孔内R=3的油槽。

工序6:

加工Φ30的孔至32,定位和车床选择如前。

工序7:

粗铣Φ32孔右端面。

(不到尺寸),采用专用夹具和X62W型全能卧铣床。

工序8:

半精铣Φ32孔右端面。

使其粗糙度达到要求。

工序9:

钻扩铰Φ16孔及倒角。

以Φ32孔和其右端面定位,选择Z535立式钻床进行加工。

工序10:

钻Φ32孔内Φ6的油孔,选用Z535立式钻床及专用夹具。

工序11:

钻M8螺纹孔及铰螺纹。

选用Z535立式钻床及专用夹具,以两孔一面定位(Φ32孔和Φ16孔和一个端面。

工序12:

钻销孔,钻Φ10的孔,镗Φ16的孔。

选用Z535立式钻床及专用夹具,也以两孔一面定位。

工序13:

铣深度为宽为6的槽。

选用立式铣床。

工序14:

冲箭头。

工序15:

终检。

.工艺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

本零件为推动架,主要涉及几个孔和面的加工工艺,而且对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最高也只是达到R=,由于工件的结构较复杂,用车床或刨床加工的话会给加工带来专门大的困难,给工人增加专门大的工作难度,若是用镗床来镗孔,也是能够的,因此在加工时咱们尽可能选用了普通钻床进行加工,也能够达到指定的要求。

.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2.6.1机床的选择

(a)工序3,4,6用的是CA6140型普通车床,别离进行粗车,半精车端面。

和钻扩铰Ф32的孔.

(b)工序7和工序8是铣平面工序,别离是粗铣和半精铣。

利用X62W型全能卧铣床即可。

(c)工序9,工序10,工序11和工序12加工一个Φ32孔,1个Φ10孔,一个Φ16孔,一个Φ6的孔采用花盘或螺栓加紧,在立式钻床即可。

可选用Z535型立式钻床。

2.6.2选择夹具

本零件结构比较简单,故加紧定位方案比较简单,可采用典型夹具进行加紧,可采用类似与一面两孔定位方案,用长销定位代替另外的一孔。

2.6.3选择刀具

(a)在工序7和工序8铣平面时,铣刀能够选择直齿或错齿的端铣刀和周铣刀,工序中有粗铣和精铣,在粗铣后,要留有必然的加工余量,供精铣工序加工。

(b)钻孔有Φ32,Φ16,Φ10三种孔,需要留必然的加工余量,可用Φ18,Φ12麻花钻直接钻出来。

(c)对于Φ16的孔要用机用普通绞刀进行加工。

(d)镗孔需要镗一种孔Φ16,有粗镗和精镗,粗加工可用YT15,精加工可用YT30。

2.6.4选择量具

(a)由零件图上看,各平面的彼此位置要求不是超级严格,其最小不肯定度为0.027mm,选用分度值为0.001mm,测量范围为0-150mm的游标卡尺就好了,因为其不确度为0.002mm,显然知足要求。

(b)选择内孔的量具:

此零件对孔的精度要求较高,其中例如Φ16孔的下误差要求在之内,故可选用分度值为0.001mm,测量范围为0-150mm的内径百分尺,,知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工序

加工尺寸

尺寸公差

使用量具

45

分度值为,测量范围为0-150mm的游标卡尺

20

---

分度值为,测量范围为0-150mm的游标卡尺

3

Φ32

分度值为,测量范围为0-150mm的内径百分尺

Φ16

Φ10

分度值为,测量范围为0-150mm的游标卡尺

注:

本零件要求测量的尺寸并非是很复杂,故只要这两种量具就足够了。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及切削用量的肯定

2.7.1.毛坯

“推动架”零件材料为HT200,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采用铸造生产毛坯。

按照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别离肯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1)Φ50外圆表面的长度,考虑加工长度为45mm,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

只需进行粗铣再半精铣即可。

现直接取加工余量为5mm,即2Z=10,毛坯长度为55mm。

(2)Φ32孔

毛坯为实心,不铸出孔,Φ32孔的精度要求界与IT8-IT9之间,参照《工艺手册》表及表肯定加工余量为

钻孔:

Φ18mm

钻孔:

Φ30mm2Z=12mm

扩孔:

Φ32mm2Z=2mm

(3)Φ10孔

毛坯为实心,不铸出孔,Φ32孔的精度要求界与IT8-IT9之间,参照《工艺手册》表及表肯定加工余量为

钻孔:

Φ9mm

扩孔:

Φ10mm2Z=1mm

(4)Φ16孔

毛坯为实心,不铸出孔,Φ32孔的精度要求界与IT8-IT9之间,参照《工艺手册》表及表肯定加工余量为

钻孔:

Φ14mm

扩孔:

Φ15.75mm2Z=

绞孔:

Φ16mm2Z=

(5)Φ6孔

毛坯为实心,不铸出孔,Φ6孔的精度要求很低,只要直接钻孔。

钻孔:

Φ6mm

2.7.2.肯定工序10的切削用量

(1)钻孔Φ6。

肯定进给量f,按照《切削手册》表,d=Φ6时,f=~0.75mm/r,由于l/d=20/14=,修正系数kf=1,则

f=~*1=~0.75mm/r

按照Z535机床说明书,现取f=。

切削速度:

按照《切削手册》表及表,查得切削速度在14~17m/min.现取15m/min

所以ns=1000vc/πdw=(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ns=275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的为

Vc=11.4m/min

 

第3章专用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专门设计专用夹具。

通过选择和比较,决定设计第10道工序——钻Φ6孔的钻床夹具。

本夹具将用于Z535立式机床。

刀具为高速钢麻花钻。

.问题的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来钻Φ6的孔,那个孔技术要求比较低。

但加工本道工序时,Φ16mm孔尚未加工,本工序加工时要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夹具设计

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可考虑采用类似与一面两孔的定位方案来进行定位,其顶用一个活动V型块代替另一个孔。

夹具利用两螺栓夹紧卡住固定工件,方便装夹卸下,节约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夹紧时拧紧上螺母就直接固定工件,掏出工件只需拧开上螺栓,而螺杆有阶梯避免卸下的时候螺杆掉下。

3.2.2切削力及加紧力的计算。

刀具:

高速钢麻花钻,钻刀直径为Φ6,则

F=(查《切削手册》)

其中CF=390ZF=YF=

KF=do=14mmf=0.72mm/r     (查《切削手册》和《机械制造工艺学》)

 则 F=390×14×0.720.8 ×1..33=5839N

安全系数:

K=

式中:

——大体安全系数,;

——加工性质系数,;

——刀具钝化系数,;

——断续切削系数,。

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需考虑安全系数,查相关手册可得安全系数为K=

1.3×1.1×1.1×1.1=1.73

所以力F=1.73×5839=N

其应力为F/(3.14×R2)=/3.14×6.252

=﹤200(铸铁强度为200)

转矩:

M=doXMfyM  KM

=9.81×0.021×142×0.20.8×0.94

=N.m

夹紧螺栓足够力了。

3.2.3定位误差的分析

钻孔的垂直度由底座凸台来保证

孔的轴线的误差由一面和心轴定位。

=±arctan(D1max-d1min+D2max-d2min)/2L

式中

—定位误差;

—工件与圆柱销和菱形销配合时的最大直径;

—夹具上菱形销与圆柱销的最小直径;

L—两孔中心距。

将数值带入得,

=32

=30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

=±6

因为孔的形位公差要求较宽松,虽然误差存在,但影响较小,能够忽略不计,且油孔精度要求很低,故知足要求

3.2.4钻套的选择

假定该元件大量量生产,有资料1表9-1查得,应选用快换钻套(JB/)便于钻套磨损后,能够迅速改换。

适于大量量生产。

钻套高度H=(1~)d=(1~)*6=(6~15)mm取其值为12mm

 

结论

为期两周的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专门快就结束了,回忆自己方才拿到题目的茫然到此刻眼前这一大堆设计功效,心里仍是很有成绩感。

当初自己看见推动架那个题目,说是在的,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那个零件,更没有见过是个什么样子,心里也暗自着急,为这次的设计,也为自己的学业。

好在自己有着不伏输的性格,一遍遍的看着老师给咱们的题目,看那个零件的PRO/E图,和咱们一组5个人慢慢依照设计手册,照着题目一步一步,竟然有了点眉目,在这里也不能不佩服咱们组的罗意,平时看他学习不是很认真的样子,其实专业知识很扎实,做起设计来也比咱们都快,咱们有很多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都是问他。

这时自己也在责备自己为何都是一样的上课,一样的老师自己学的东西就比他人少。

还好是一个团队,正是如此,个人知识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咱们五个人常常在一路讨论,彼此互换意见,把自己不懂的都说出来,大家一路讨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像以往的设计实习一样,又一次感觉到了团队的力量。

还有就是这次设计,用到了咱们大学以来几乎所学过的机械基础的课程,画法几何,互换性,机械原理,金属切割原理与刀具和刚学过的机械制造工艺学。

总之这次设计就像一条线,把这些课程都串联起来,让咱们专门好的温习了以前的知识,也为以后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剑中孙家宁主编,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四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纪名刚陈国定主编,机械设计(第八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洪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0

[4]朱冬梅胥北澜主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999

[7]张学政、李家枢主编,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王小华主编,机床夹具图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9]孙丽媛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10]许菊若主编,机械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M),2005

[11]浦林祥主编,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第二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12]刘守勇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3]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致谢

第一感激本次夹具设计的指导老师张志强老师,唐勇老师等,在本次设计中,这几位老师多次咱们答疑,而且给我的提供了具有极大参考价值的工艺规程,使得经验和知识都不足的咱们节省了大量的时刻,少走了很多弯路。

按时完成了任务。

另外,通过一个学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再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所学习到的知识,咱们对机械加工的了解加深了,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对此夹具设计有庞大的帮忙。

在给咱们指导课程设计的时候,这几位老师还要负责毕业班毕业设计,感谢这些老师在忙中还如此细心的指导咱们,谢谢。

还要感激班上专升本的同窗,咱们都没有系统的学过PRO/E,碰到不懂的咱们都去打搅他们,他们也是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教咱们,在交谈中我能够感觉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比咱们强了很多。

没有他们,咱们的图是出不来的,再次感激帮忙我的同窗们。

总的来讲,没有这几位老师和同窗的指导,帮忙,我不可能顺利完成夹具设计,至少不可能按要求顺利完成夹具设计,再次感谢几位老师同窗的帮忙。

 

学生签名:

李波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