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0080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docx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

亲历电视电影七年

    

【摘 要 题】影视瞭望 

【正 文】 

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七年历史。

虽然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七年,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征服的路。

 

    1998年:

电视电影上路 

电视电影在中国在电影频道从无到有的理由很朴实——为了生存。

 

电影频道第一任节目部主任张海方是一位对大局对艺术非常敏感、思想又很敏锐的领导,我很幸运在她手下做了两件在国内无论对于电影还是电视都属于开创性的工作:

一是负责电影频道节目的总编排;一是拍摄电视电影。

这两件事在国内都是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张海方主任很早就要求我提出一个能使国产电影有更长播出周期的方案。

20世纪90年代后几年,电影产量不断下滑,电影频道节目编排的压力越来越大。

1998年初,我提出国产节目源紧张要开发国产节目的想法,得到电影频道闫敏军主任的充分肯定。

之后便开始留意开发什么节目。

一组登载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上关于国外电视电影介绍的文章进入视线。

电影可以专门为电视台播放拍摄!

用磁带拍摄电视电影。

我郑重其事又忐忑不安地向张海方主任汇报了这个想法。

从海方主任的眼神中,我知道这个建议对电影频道非同小可,也看出她难以掩饰的认同。

不久,她告诉我领导的决定,历史轻轻地翻开了中国拍摄电视电影这一页。

 

我们是边讨论着“电视电影”的概念,边开始进行筹备工作的。

电视电影最初的策略是拍摄和购买并举。

购买电视电影,显然电视剧市场短篇剧奇缺,即使有艺术质量也差。

长篇电视剧改短篇也不是根本策略。

拍摄电视电影是一张白纸,用什么材料来拍?

投资量多大?

制作的标准是什么?

与电影厂、与民营公司如何合作?

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

 

电视电影从开始投入创作就面对着一种尴尬,它既不像电影规模那么大,有视听魅力;又不像电视剧那么长,故事千回百转。

它在影视剧的夹缝中生存,面对着种种的猜测,到底能走多远?

 

决定因素在于艺术质量,在于创造艺术质量的人。

我们把眼睛投放在创作者身上。

第一部拍摄完成的电视电影《别了,冬天》的导演是刚拍摄了电影《没事偷着乐》的杨亚洲,主演是喜剧明星牛振华,女主演是陶红。

影片故事类似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故事稍显简单,但却启发创作者要把它拍成以牛振华为主演的《牛哥的故事》系列。

虽然因种种原因及演员的逝去未能实现,但对后来的电视电影创作有启示意义,电视电影可以走系列化的创作道路。

第一部播出的电视电影《岁岁平安》于1999年春节期间播放,由《高楼边》、《花季雨季》的导演戚建执导,主演是:

雷恪生、杨立新、英壮、杜澎。

播出后反响不高,但为电视电影贺岁片的制作积累了经验。

第一部制作规模较大的电视电影《少奇专列》是由拍摄过电影《人到中年》的导演孙羽执导,郭法增主演。

这部作品为电视电影规模制作上摸索了经验,在第一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中获得了一等奖。

 

从这几部第一的尝试中,可以自信的就是好的导演、演员参与了电视电影的创作,他们愿意在电视电影创作中投入极大的热情。

创作者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施展并提升自己的艺术才华。

 

电视电影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

表面上只是在电影两字前面加上了“电视”,实际上它带来延伸到方方面面的中国电影观念的一次变革。

 

    1999年:

要想甜加点盐 

1999年4月,电影频道正式成立电视电影部,母铁军为第一任负责人,这标志着电视电影将进入规模化、规范化创作。

 

随着电视电影创作的正式铺开,我们接触到了近千部剧本和丰富的题材,也遇到更多的问题,让我们时时面对成功和失败的选择。

这一年的电视电影制作喜忧参半。

 

有一部电视电影的投产过程让我想起现一句时髦话: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当时还在青年电影制片厂担任厂长助理的岳扬拿来了一个可拍成三部系列片的剧本,是描写空军特技飞行表演大队为在一次国内举办的国际特技飞行比赛中为国争光而奋力拼搏的故事,后来取名为《劲舞苍穹》。

我一口气读完剧本,令我至今不忘的是剧本把当代军人的新面貌和为了祖国的尊严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表现得新颖不俗。

在当时部队题材影视作品中这样的人物和写法不多见。

 

真正让电影频道难于抉择的是这部影片制作的规模,故事内容涉及到大量的飞机高空飞行动作而且有很漂亮的高难度动作,它是这部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视电影创作的初期,电视电影投资有限。

我们看到了岳扬作为制片人的良好素质,为一部好作品他不惜代价。

他找到了空军部队合作,并通过各种办法解决电脑三维动画特技,最后仅用120万元完成了这部难度大、规模大的上下两部军事片《劲舞苍穹》。

后来有人评价:

就故事而言,《劲》片与当时拍摄的同类空军飞行员题材的电影《冲天飞豹》、电视剧《壮志凌云》相比并不逊色。

《劲舞苍穹》是年轻导演高希希拍摄的第一部电视电影,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全军金星奖、电视电影百合奖。

这部作品的成功拍摄代表了电视电影在1999年最高艺术及制作成果,它预示着电视电影在制作规模上可开掘的潜力。

 

《劲舞苍穹》的成功拍摄让我们结识了一位优秀的制片人岳扬,在他来电影频道担任电视电影部主任之前,在1999年和2000年两年之内连续拍摄了12部电视电影,全部作品艺术质量都在中上等,多部作品如《劲舞苍穹》、《大沙暴》、《杨守敬与吕贝卡》、《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等,不仅收视率高,而且在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全军金星奖中连连获奖。

 

为迎接新世纪姜涛副主任交代我一个任务,为2000年春节拍几部喜剧片。

这是电视电影第一次有意识为档期运作,这个思路很有意义。

但却成为1999年我挥之不去的遗憾。

在这之前,极富创作经验的柳城老师曾就一部电视电影喜剧剧本《礼尚往来》的艺术构思给我上过一课,我受益匪浅。

我知道了在喜剧中人物的喜剧性格、喜剧的假定性、喜剧的噱头的重要作用。

一连组织了6个喜剧剧本,《千年宝贝》、《千年小金龙》、《限期结婚》、《朝阳门》、《回家看看》和《大年三十》。

无论是剧本还是拍摄,创作者们都付出了努力,除了《回家看看》拍得生动感人外,其他几部结果都不尽人意。

对这批作品的意见集中起来就是喜剧性不够。

对喜剧创作的规律把握不住,剧本还不过关,演员的表演与喜剧不相匹配等问题很多,但最让我挥之不去的是这次喜剧运作的失败造成了这之后的几年中,没人再提起为春节档期制作贺岁电视电影。

 

有幸的是,在后来的几年中,我在喜剧创作中碰到了一位有追求的年轻导演方军亮,他让我一点点找回制作喜剧的自信。

我第一次和他交流的剧本是喜剧《旧夫新婚》,刚开始我有点疑虑,原来的剧本问题就是写喜剧看不出喜来,他这么憨厚能改出笑料吗?

但听他谈过剧本修改想法之后,发现挺贴谱的。

之后的剧本、完成片做得挺是那么回事,主演是陈建斌和王霞,一冷一热,戏演得好看。

专家评价不错。

制片人有了信心,竟让他把一个几经修改不成的破案剧《古瓶》改成了搞笑喜剧《神探三人秀》。

这种修改的思路太精彩了!

没有性格的人物有了新意,没有新意的故事有了光彩。

方军亮很有些喜剧灵气。

大概电影频道的领导也想试一下搞笑剧,剧本通过得很顺利。

影片拍摄得很认真,制片人高高兴兴地交来完成片。

结果审片组评价不高,觉得这种对香港搞笑剧的模仿不适合中国。

方军亮一下子蔫了。

可我却觉得,对此片的评价依据的是我们习惯了的欣赏观念,而这部喜剧在探索当代观众对喜剧新的欣赏需求,影片完成得还不错。

一段时间后又看到他拍摄的喜剧《柱儿、驴、摩托车》,他的喜剧已规范到非常大陆化了。

 

喜剧最难拍,后来的几年中许多导演在这个品种中不断冲击,尽管有失败,但还是创造了一些好作品《生命列车》、《翻身》、《乔二中彩》、《一个爱管闲事的保安》……电视电影喜剧与创作者们一起成长。

还是那部电视电影喜剧片名说得好:

要想甜加点盐。

 

    2000年:

我为青春喝彩 

2000年伊始,电影频道就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及《当代电影》编辑部召开了关于电视电影的第一个研讨会。

一个目的是廓清电视电影概念,另一目的则是听听专家对电视电影创作现状的意见。

1999年国庆节期间,电影频道播放了一批电视电影作品,这是电视电影第一次整体亮相。

电影界专家在这次会议上对于这些影片的题材关注现实充分肯定,也诚恳地指出电视电影在初创阶段不可避免的艺术质量不高的问题。

会议对电视电影的出现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电视电影是电影业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是中国电影一个新的艺术和经济增长点,它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和产业格局无疑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 

在那几年缺少兴奋点的中国电影中,电视电影的出现至少带给人一些希望,也慰藉着业内人士沮丧的情绪。

在电视电影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些年轻人,他们让电影在电视电影这里遭遇青春激情,碰撞出时代的青春火花。

 

2000年,有一部电视电影在电影频道播出后引起的反应让我吃惊,一次在医院看病,一位医生跟我说起他们家人都非常爱看这部影片,尤其是女儿反复看,还想买这个影片的录像带。

我以为这是个例,不久电影频道也收到许多观众的反馈,要求重播这部影片。

我把这事告诉该剧的编剧兼导演林黎胜,他说冯小刚也非常喜欢这部作品,还约他谈谈并策划一部新电影。

这部电视电影就是《我爱长发飘飘》。

观众这么热情的反响,我很意外,不禁反问自己:

对这部作品我忽略了什么?

这是这一代年轻人要表达的青春主题,快乐、积极、自信。

虽然有时候我们觉得他们有些出格、过于自我,但他们心里有阳光。

 

《我爱长发飘飘》正是以独特的人物性格、独特的细节鲜明地表现了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主题,所以赢得相当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近两年来中国年轻观众格外喜欢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系列所表现的东西与这部电视电影如出一辙,《我爱长发飘飘》在4年前就做了。

 

从这部“不起眼”的青春片中我体会到要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发现新生活,表现新感受。

 

剧本《上车,走吧》有些特别,是写两个年轻的外地人在公交小巴上打工的故事。

对这一生活的描写在当时挺新鲜的,但剧本故事松散,主线不清,人物不精彩。

管虎修改并导演这个剧本。

当剧本再次放在我桌上时面目全非了。

我对制片人闫国萍说:

管虎真有才华!

完成片送来了,画面用形式感很强的不规则构图和摄影机的晃动,极富寓意地把生活和人物内心的动荡不安,完美强烈地表现出来,作品营造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一次形式与内容完美的尝试,也是管虎的电影创作到2000年时,在艺术上最成熟的一部。

他的目光不仅深入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而且有一种对普通人置身其中、切肤之爱的人文精神。

影片在电影频道重复播出中收视率不断攀升,演员在街上常被观众认出,饰演高明的演员黄渤是位摇滚歌手,当他在台上演出时观众们向他高呼“302”,至今凡看到这部电视电影的人都会由衷地说喜欢。

 

《上车,走吧》使管虎的作品第一次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

《上车,走吧》是青春的又一种表达:

渴望征服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强大而陌生的世界。

 

并不是青春剧都能一帆风顺,比如《8点35分》和《情不自禁》。

两部剧本都经过专家的讨论,都引起激烈的争议,集中一点是不符合现实的编造。

听了专家的意见,我很沮丧也很担心,会不会因此不投拍这两部电视电影了?

尤其我当时是把他们当重点片抓的,不拍将是我的重大失误。

经领导慎重考虑,《8点35分》改为非重点片投拍。

我悄悄以剧本没修改完为理由,等待着新的机遇。

《情不自禁》还是作为重点片投产了。

当时重点片是用16毫米胶片拍摄,这对年轻导演是一个巨大的****。

 

让人高兴的是这两部电视电影播出后得到广泛的好评,尤其是《情不自禁》收视率非常高,创造了电视电影第一次在网上引起网友们自发的广泛讨论。

影片在大学生电影节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以绝对优势的票数获得当年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

 

21世纪的电视电影出现了一大批青春片,除以上提到的还有:

《婚前别恋》、《晚安重庆》、《爱情是蓝色的》、《梅雨季节》、《兵歌》、《当爱情失去记忆》、《青春与共》、《都市没有地平线》、《我爱杰西卡》等。

这些作品在强调自我表达的时候,更阳光、更自信,这也反映了中国进入21世纪后社会心态的转变。

 

电视电影在起步阶段,最出色的表现就是一群青年人林黎胜、高希希、管虎、何可可、陈宇、徐兵、庞明、唐大年、方刚亮、乔梁、郑大圣、朱峰、李虹、吴天戈、章明、胡雪扬等一批年轻人,他们摄制了数量可观的青春片。

年轻的心与年轻的艺术走在了一起,形成电视电影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直到现在还有人说,电视电影是年轻电影导演的摇篮。

 

    2001年:

雕刻艺术时光 

自2000年初那次电视电影工作会议之后,电影频道决定部分电视电影用16毫米胶片拍摄,目的就是提高电视电影的艺术质量,用优秀的作品打造电视电影品牌。

这个政策十分有效。

对于拍电影的人,胶片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虽然它只是16毫米的,依然能让创作者们兴奋。

一些有才华的中青年导演被吸引到电视电影创作中来了,到2001年底完成了20多部16毫米胶片电视电影,其中10部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评奖中获奖。

 

电视电影要攀登,负责电视电影重点片创作的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压力。

而我真正的压力还是作品在艺术上的创新,尤其是完成每一次创新的过程。

 

当时有两部抗日题材的剧本《往事》、《活着可要记住》,都是从揭示人性的角度,描写残酷的战争把普通的中国人从懦弱中唤醒,变成自尊、无畏的战士。

两部剧本都在艺术上十分见功力。

因为历史的局限,《往事》在开拍之后叫停,作品做了伤筋动骨的修改,创作者们元气大伤,后果可想而知。

《活着可要记住》讲述了一个为抗日父亲与儿媳妇大义灭亲的故事。

这是导演塞夫与麦丽丝影视作品中的一部佳作,无论在思想内涵和人物塑造上都表现出他们娴熟的艺术控制能力。

导演为使这生与死、爱与恨更加鲜明、强烈,精心地制作了一段逃兵从战场上偷跑回来与妻子相见的激情戏,画面声音融合之完美达到了一种审美的境界,但在审查后全部被剪掉。

本片播出后获得普遍的好评,还在国外获奖。

 

《黑白》最初这部作品是北影资深编剧叶式生创作的,原名《生死瞬间》,被退稿,由于制片人刘军的努力,让我看到了剧本。

剧本切入点独特、吸引人,内容触及当代社会现实,有典型意义,剧本没有理由放弃。

如何叙述得精彩成为后来剧本创作的焦点,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进展。

制片人找来上影厂年轻女导演李虹,剧作者也换了位年轻人杨葵,作品人物清晰了,故事丰富了,进入投拍,年轻的歌手艾敬饰演女主角。

当第一次看到成品的时候,完全出乎意料。

几乎每一幅画面都在追求着不同以往的构图造型,人物也没有通常在外表上的装饰和戏剧化的表演,一种特别的压抑甚至诡异的气氛笼罩着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叙事变得滞重。

对一切都极尽追求个性化表达之方式,我有点无所适从,隐隐感到完成片与剧作初衷发生了裂变。

 

压力来自各方面,最大的是担心作品被判“死刑”,因为它太“另类”了。

我可以选择的就是说服导演把故事讲得让常人更能理解一些。

李虹没有坚持修改到审查通过,我只好与制片人刘军等人在机房一次次熬夜,修改到我们都对作品麻木了。

作品终于通过,名字改为《黑白》。

 

记得当时我对李虹说:

艺术创作是互动的,年轻导演应向老导演学习一些有益的经验,李虹的回答很干脆:

艺术不必借鉴老经验。

显然,李虹要标新立异。

作品在法国获奖,我又重温《黑白》思考它当时带给我的裂变感觉,忽然发现剧本初衷是对事件的描述,即对一张获奖作品引发出的一个案件的交代;而李虹在导演创作中关注的是人,是女主人公走向犯罪复杂的内心矛盾。

这次审视使我发现自己曾经的失语是由于作品打破传统的表达带来的心理障碍造成的。

 

上影厂年轻导演郑大圣一连做了两部电视电影《王勃之死》和《古玩》,使电视电影在名著改编和话剧改编上卓有成绩。

《王勃之死》改编自冯梦龙的小说《三言二拍》,小说提供的素材太少了,全凭剧作的想像力来填充。

有意思的是郑大圣在他的电视电影《阿桃》中,把情节平淡的作品拍得不平淡,而在《王勃之死》这个在剧作阶段一直追求故事的传奇性的作品中,淡化了戏剧性的传奇色彩,使影片生长出浓厚的中国诗歌、水墨画文化传统的韵味。

专家评价这部作品颇得中国文化传统之精髓,并以其镜头语言诗化的意境,在中国古装片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古玩》改编自人艺同名话剧,郑大圣在此片创作上赌了一回。

在电视电影中大量的台词被浓缩,大量的人物被省去。

代之而起的是鬼市、集市、送葬等场面的铺排,黑山的自行车、集市上的碰瓷、叶秋山寺庙作画等动作的介入,隆金两家古玩的展示及叶家古画的点缀,把隆爷和金爷的明争暗斗又同仇敌忾的生死命运在广阔而丰富的空间起伏跌宕地展示出来,视听艺术被大大强化了。

 

这一年的名著改编因这两部作品而成绩斐然。

这之后的几年每年都有一些名著搬上电视电影,《为奴隶的母亲》又将名著改编推向新的境界。

 

由于电影频道的不懈努力,2001年出现了电视电影整体艺术水准的提高,在年产量百部中好作品超过三分之一,而且题材样式分布广泛。

如历史片有《活着可要记住》、《情归天尽头》、《第十三个名字》、《少奇过渭水》;古装片有《王勃之死》、《古玩》;战争片《血浴羊山》、《绥远之光》;灾难片《大沙暴》;警匪片《情不自禁》、《黑白》、《极度危险》;喜剧片《生命列车》、《旧夫新婚》;青春片《8点35分》、《晚安重庆》、《梅雨季节》、《爱情魔镜》;生活篇《冬日细语》、《龙套》、《爱情是蓝色的》;农村片《法官老张轶事》、《不安夜晚》;部队生活片《兵哥》、《我和连长》;少数民族题材《白魂灵》、《生生长流》;儿童片《我真棒》、《男孩向前冲》;系列片《****张玉贵》、《杨门女将》……电视电影好作品数量如此之多,又如此集中地在这一年出现,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

 

2001年电影频道为鼓励电视电影创作,创立了电视电影百合奖,让优秀之作获得更多的利益,推动制片公司的创作积极性。

 

2001年电视电影终于敲开了中国电影最高奖金鸡奖和华表奖的大门,《劲舞苍穹》和《杨守敬与吕蓓卡》获得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上车,走吧》和《王勃之死》获得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2002年:

电视电影走过大年 

新年伊始,电影频道主任阎晓明提出:

从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和电影技术发展前景以及电影频道的未来考虑,电视电影采用高清数字技术拍摄。

这是经过反复论证和大量调查研究之后做出的有远见的决策。

从最初采用标准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拍摄到部分采用16毫米胶片摄影机拍摄,到转向用高清数字摄像机拍摄,电视电影制作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2002年,电视电影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制作一批影片迎接党的16大召开。

每一个国家、民族在每一个时代都要有代表国家最高利益、代表民族整体精神的艺术力作,这是艺术的责任。

能够把艺术创造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并最大限度地接近观众,是艺术上的成熟。

几年来电视电影在这方面的努力一直是自觉的并且不遗余力。

把热情歌颂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电视电影拍出新意、拍得让观众喜爱,成为这批作品创作的鲜明旗帜。

 

这批电视电影中有:

描写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王忠诚》,叙述百年老厂改革步履维艰的《中国桥》,描写农民命运的《老油坊》,还有涉及环保题材的《欢乐树》,等等。

这批作品在党的16大召开期间播出后,收视率都在电影频道当周排行榜的前十名,且都在2个百分点以上。

这个成绩出人意料,更有价值的是:

其一,为拍摄主旋律作品积累了经验;其二,为档期制作电视电影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除了献礼片创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之外,还表现在另外两方面:

 

一方面2002年电视电影收视率跳高。

从1999年春节播出第一部电视电影《岁岁平安》到此时已播出电视电影400多部,按黄金档首播的收视率分析,以2个百分点为衡量标准,1999年播出的20部电视电影中只有两部达到2个百分点以上,占播出总数的10%;2000年播出量增至74部,达到2个百分点以上的仅有12%左右;2001年播出76部,2个百分点以上的明显增加到24%左右,其中有一部超过3个百分点;2002年播出量增加到110部,2个百分点以上的作品竟然一下提高到近70%,其中有17部超过3个百分点,还有3部超过4个百分点。

与2001年比收视率达到2个百分点的作品翻了近两番,而且有几部影片重播后收视率还继续攀高,如《情不自禁》、《生命列车》、《大沙暴》等首播时都是2个百分点以上,重播时竟超过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2002年电视电影在国内各种大型电影评奖中全面获奖。

从2000年起电视电影开始参加国内的电影评奖,只有《阿桃》在上海电视节获得白玉兰奖评委会特别奖;2001年各有两部电视电影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华表奖,2002年则有13部电视电影在全国获得17个奖。

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法官老张轶事》受到评委们的由衷喜爱,影片获得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饰演法官老张的演员马恩然以精湛的表演技艺不仅为影片锦上添花,也为自己赢得了表演生涯中的第一个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

《情归天尽头》和《大沙暴》获得华表奖。

年轻导演高希希的《大沙暴》则是一部用快节奏加大量电脑特技展示当代中****人用忠诚和热血解救人民生命和国家资财的英雄壮举的作品,影片大沙暴的灾难场面令人颤栗,凸现了直升飞机穿过沙暴,其情其景令人震撼,在电视电影的低成本创作中,这是一个奇迹。

上海第九届国际电视节上,电影《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的导演王瑞执导的电视电影《冬日细语》是唯一一部夺得白玉兰奖影视剧奖的中国作品。

此外著名导演塞夫、麦丽丝执导的《白魂灵》和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蒲剑执导的《生生长流》获得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优秀电视电影奖;另外两位年轻导演范建会的《半碗村传奇》和金舸的《不安夜晚》获得了第八届神农奖金奖和铜奖。

 

2002年第九届大学生电影节对参评的十几部电视电影反响强烈,一下子评出7个奖:

最佳电视电影奖《情不自禁》、《****张玉贵之队长生活》,电视电影最佳观赏效果奖《大沙暴》,电视电影最佳导演郑大圣(《王勃之死》、《古玩》),电视电影最佳演员王学圻(《****张玉贵之队长生活》)、潘粤明(《情不自禁》),电视电影最佳拍档奖江珂、范明(《我和连长》)。

 

2002年电视电影走过大年。

 

    2003~2004:

系列化策略 

2003年初遭遇非典,其势汹汹,但国民们因灾难而万众一心、而无畏、而高尚。

因为这份感动,许多创作者创作了此类题材的剧本。

于是,电视电影出现了5部这一题材的作品并及时播出,成为全国电视台中最早与观众见面的抗击非典的影视剧作品。

 

党的十六大之后,文化的产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

在这个大思路下思考电视电影几年来的运作,有一点发现。

从2002年电视电影获得较全面的肯定说明电视电影的运作较为成功,除了所有参与者在艺术上的努力之外,有一点应属于电影频道指挥者的智慧——坚定不移地坚持小投资、大制作或精制作的制片策略。

表面看起来这完全不可能,是一个违反常规,一厢情愿的想法,坚持不了多久制片方就该全线退出了。

但年复一年,电视电影的制作越来越精良,有志于这个事业的人后浪推前浪。

这是一个基本属于电影频道独家经营并基本只在电影频道播出的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如何在自身内的运作中获得良性循环是电视电影一直探索的问题。

电影频道节目需求量尤其是好节目的需求量是大的,但资金投入是有限的。

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实现利益最大化,即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所有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对于自产自销的电视电影的经营就更重要了,因为是自己向自己要利益最大化。

电视电影许多作品制作之精良被人认为是如此小的投资难以想像。

依据这一思路,电视电影要进一步发展,要符合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提倡拍摄系列电视电影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策略。

从2001年起,电视电影就已经开始制作系列片,《杨门女将》是最早的系列片制作。

影片在精忠报国“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英气中,添上了诙谐幽默的色彩,再加上功夫片的运动感,使影片很有观赏性。

这个系列播出后收视率一路标高,超过4个百分点,创造电视电影有史以来的最高收视率纪录。

这部系列片的成功给电视电影系列片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有示范意义。

2003年以后又推出了古装系列片“三言二拍”系列、“大汉风”系列、“陆小凤”系列以及“聊斋”系列。

因为这些都是古装片,在制作成本高,系列化不但缩小了制作成本,而且还有利于融资。

在这样一种运作之下,这些系列片的制作十分顺利,“三言二拍”尽管在艺术上还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但收视率在电影频道仍然是名列前茅。

“大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