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0130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4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docx

中级消防设施练习题库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

一,判断题

1,国家标准GB门4968一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V)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丁)

3,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X)

4,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J)

5.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X)

6、煤油引起的火火属于C类火灾。

(X)

7.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

(丿)

8,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V)

9,“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火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一一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V)

10.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而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丁)

二.选择题(四选一)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亿元以上直接财

产损失的火灾属于(A)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

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或者5加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B)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般火灾

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

者m(加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C)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

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加0万元以下直

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D)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般火灾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B)

(A)汽油

(B)乙烘

(C)木板

(D)铜粉

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

灾的是(A)

(A)木材

(B)煤油

(C)氢气

(D)金属钠

7.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

灾的是(C)

⑷乙醇

(B)氯乙烯

(C)赛璐珞片

(D)金属葩

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

灾的是(A)(A)甲醇

(B)半水煤气

(C)黄磷

(D)金属钠

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

类火灾的是(D)

⑷甲醇

(B)氤化氢

(C)硝化纤维胶片

(D)金属锂

10.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

类火

灾的是(D)

⑷甲苯

(B)环氧乙烷

(C)绸布

(D)铝粉

1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

灾的是(C)

⑷己烷

(B)水煤气

(C)赤磷

(D)金属钾

12.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B类火灾

的是(A)

(A)乙瞇

⑻乙烷

(C)电视机

(D)锌粉

13,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

灾的是(C)

⑷甲醇

(B)丁二烯

(C)纸盒

(D)铁屑

14,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吋厲于B类

火灾的是(A)

⑷丙酮

(B)氨气

(C)面粉

(D)金属铝

1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火属于C类火

火的是(B)

(A)石脑油

(B)硫化氢

(C)硝化棉

(D)金属钙

1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

灾的是(B)

(A)氨气

(B)乙醯

(C)秫秸

(D)银粉

17,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火属于A类火

灾的是(C)

(A)天燃气

⑻白洒

(C)干草

(D)金属锂

1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

灾的是(B)

(A)麦秸

⑻汽油

(C)液化石油气

(D)金属钾

1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火灾

类的是(D)

(A)二硫化碳

⑻乙烷

(C)铝粉

(D)棉纱

20,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

灾的是(C)

(A)纸张

⑻乙醇

(C)乙烘

(D)变压器

2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

灾的是(B)

(A)橡胶制品

(B)沥青

(C)黄磷

(D)金属钙

2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23,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A)负责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各主管单位

(C)县以上人民政府

(D)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蹤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

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丿)

2,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X)

3,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火危险件的主要依据。

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

(X)

4,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

燃烧

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X)

5,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火灾过程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气。

(V)

6,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

助燃物和引火源。

(V)

7,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

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X)

8,凡是能与空气巾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X)

9,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J)

10,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X)

11,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

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J)

12,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V)

13,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丁)

14,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

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丿)

15,燃烧产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J)

16,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V)

17,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J)

18,热对流不嗇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X)

19,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而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丁)

20,冷却法就是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J)

21,窒熄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X)

22,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灭。

(X)

23,化学抑制法是指通过干扰抑制游离基,中断燃烧的链反应。

(丿)

二,选择题四选一。

1、燃烧是可燃物与(A)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2、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

(B)。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3、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A)o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4、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A)o

⑷引火源

(B)助燃物

(C)点火能

(D)火源

5、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B)o

(A)闪点

⑻闪燃

(C)燃点

(D)爆燃

6、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

(C)。

(A)燃点

⑻闪燃

(C)着火

(D)爆燃

7、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B)o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8、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D)o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9、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B)。

⑷>28°C

(B)<28°C

(C)$28°C

(D)W28°C

10、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液体,其闪点(C)。

⑷>28°C

⑻<60°C

(C)M60°C

(D)W28°C

11、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B)。

⑷闪燃

⑻阴燃

(O分解燃烧

(D)表面燃烧

12、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D)。

(A)热传播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辐射

13、由于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称为(B)

(A)物理爆炸

(0粉尘爆炸

(B)化学爆炸

(D)核爆炸

14、阴燃是(A)的燃烧特点。

⑷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15、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质的温度降低到(A)以下。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0°C

16、窒息灭火其主要灭火机理是(C)o

(A)减少可燃物

(B)降低温度

(0降低氧浓度

(D)降低燃点

17、(D)是衡量可燃固体物质燃烧难易程度的主要参数。

A燃点

B自燃点

C闪点

D氧指数

18、可燃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D)而产生热量并枳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19、热辐射是以(B)形式传递热量的。

A光波

B电磁波

C介质流动

D物体接触

20、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热传导的性能.它们的强弱顺序为

(A)o

A固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

B气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固体物质较弱。

C液体物质最强,固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

D液体物质最强,气体物质次之,固体物质较弱。

21、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A)。

A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22、利用消除助燃物的原理,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等,

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B)。

A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23、利用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

威胁的可燃物质等。

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C)。

A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24、利用中断燃烧链反应的原理,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履盖火焰.中断燃烧等。

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D)。

A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25、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根据液体的(C)分类的。

A燃点

B自燃点

C闪点

D凝固点

26、可燃气体爆炸属于(B)。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蒸气爆炸

27、蒸汽锅炉爆炸属于(A)。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蒸气爆炸

28、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A)o

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充分、燃烧

D猛烈燃烧

29、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

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但有些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的颜色。

如(B)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的。

A磷

B硫磺

C钾

D钠

30、根据闪点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A)。

A大

B小

C强

D低

31、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过程。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传播

32、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B)。

A分解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溅燃烧

D动力燃烧

33、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

(C)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热传播

34、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

热后易发生(C)

A燃烧

B自燃

C阴燃

D闪燃

35、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C)

A蓝色

B白色

C蓝白色

D黄色

36、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氧量有关。

当含氧量达到(B)%

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火焰几乎无光。

A30%

B50%

C60%

D80%

37、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碳量也有关。

当燃烧物的含碳量达到

(D)以上,火焰就显光,而且带有大量黑烟,会出现烟熏。

A10%

B30%

C40%

D60%

38、可燃物质,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现象,称为(C)。

A阴燃

B受热自燃

C本身自燃

D闪燃

39、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C)。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40、棉、麻、煤等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发生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D)。

A闪燃

B轰燃

C爆燃

D阴燃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危险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V)

2、易燃固体措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V)

3、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

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J)

4、自燃液体指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液体。

(V)

5、自燃固体指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固体。

(X)

6、氧化性液体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

(丁)

7、氧化性固体指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

(X)

8、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

另外.它们可能易干爆炸分解:

迅速燃烧:

对撞击或摩擦敏感:

与其他物质发生危险反应。

(丁)

9、爆炸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当它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

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X)

10、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

(J)

选择题(四选一)

1、根据国家标准《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称之为(A)。

A爆炸物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

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2、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烟火物品虽然不放出气体.但也纳入(C)范畴。

A易燃液体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爆炸物

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3、易燃气体指在(C)°C和101.3kPa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A30

B25

C20

D15

4、即使没有氧(空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

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称为。

(D)

A易燃液体

B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D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

D爆炸物

5、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A)o

A黄磷

B金属钠

C高猛酸钾

0氯酸镀

6、属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B)o

A黄磷

B金属钠

C三氯化钛

D氯酸镀

7、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岀现磨擦、撞击等,因为它具有(A)的危险特。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

8、由于易燃固体的热解温度较低,在储存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散潮,是因为它具有(D)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

9、许多易燃固体严禁与酸、氧化剂接触。

是因为它具有(B)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

10、有些自燃物品起火时不能用水或泡沫扑救。

是因为它具有(B)的危险特性。

A遇空气自燃性

B遇湿易燃易爆性

C积热自燃性

D以上都不对

11、硝化纤维及其制品,当堆积在一起或仓库通风不好时,会发生自

燃。

是因为它具有的危险特性。

(C)

A遇空气自燃性

B遇湿易燃易爆性

C积热自燃性

D以上都不对

12、下列不具有腐蚀毒害性的气体是(B)

A氢气

B氧气

C氨气

D硫化氢

13、下列不具有窒息性的气体是(C)

A二氧化碳

B氮气

C压缩空气

D氨气

14、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A)。

A高度的易燃易爆性

B蒸发性

C热膨胀性

D流动性

15、下列属于易燃固体的是(A)。

A纸张

B氢化钾

C金属钠

D黄磷

16、下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的是(D)。

A纸张

B氢化钾

C金属钠

D黄磷

17、下列属于氧化性物质的是(A)。

A氯酸钱

B过氧化苯甲酰

C氢化钾

D三氯化钛

18、下列属于有机过氧化物的是(B)。

A氯酸镀

B过氧化苯甲酰

C氢化钾

D三氯化钛

19、下列不属于毒害物质的是(D)o

A氧化钠

B碑化物

C化学农药

D病毒蛋口

20、易燃固体指(B)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沸点

第四章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水有三种状态:

固体,液体和气体。

液体与固体的主要区别是液体容易流动,液体与气体的主要区别是液体体积不易压缩。

(J)

2、处于流动状态的水不易结冰。

因此,为不使水带内的水冻结成冰,在冬季火场上,当消防队员需要转移阵地时不要关闭水枪。

(J)

3、粘滞性是水在管道或水带内流动产生水头损失的内因。

(V)

4、水的体积随水温升高而增大的性质称为水的膨胀性。

(J)

5、水取用方便,分布广泛,同时由于水在化学上呈中性,无毒,且冷却效果非常好,因此,它是最常用,最主要的灭火剂.(V)

6、水与锌粉、镁铝粉等金属粉末接触,在火场高温情况下反应较剧烈,会助长火势扩大和火灾蔓延。

(X)

7、锂、钾、钠、總、钾钠合金等活泼金属与水化合时,夺取水中的氧原子,放岀氢气和大量的热量,使释放出来的氢气与空气中氧气相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发生自燃或爆炸.(V)

8、凡与水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严禁用水扑救。

(V)

9、高压水流经过直流水枪喷岀,形成的射流称为密集射流。

(X)

10、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380mm圆孔处的一

段射流长度称为充实水柱。

(J)

(四选一)

1,液态水具有易流动性和粘滞性,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粘滞性在液体静止或平衡时是不显示作用的

(B)粘滞阻力不能阻止静止液体在切向力的作用下开始动

(0液体运动时的粘滞阻力能够使液体的流动缓慢下来

(D)液体运动时的粘滞阻力能够使液体的流动加快起来

2,若将1L常温的水(20°C)喷洒到火源处,使水温升到100°C,则要吸收热量(B)kJ

(A)300

(B)336

(0460

(D)560

3,水蒸汽占燃烧区的体积达(D)时,火焰就将熄灭。

(A)15

(B)25

(030

(D)35

4、水在4°C时容重为(B)N/m2.

(A)9806

(B)9807

(09801

(D)9789

5、水枪上的开关突然关闭时,会产生一种水击现象。

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就必须考虑水的(B)

(A)粘滞性

(B)压缩性

(0膨胀性

(D)溶解性

6、水的体积随着水温升高而增大的性质为水的(C)

(A)粘滞性

(B)压缩性

(0膨胀性

(D)溶解性

7、灭火时消防射流触及高温设备,水滴瞬间汽化。

当水蒸汽温度上升超过

1500°C以上时,水蒸汽将会迅速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相互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在高温下极易发生(B)

(A)物理性爆炸

(B)化学性爆炸

(C)着火

(D)闪燃

8、水与磷酸钙、磷化锌等磷化物接触,生成磷化氢,磷化氢在空气中能(B)

(A)着火

(B)闪燃

(C)自燃

(D)爆炸

9、水与硅化镁、硅化铁等接触,会释放出自燃物(C)

(A)AL(0H)3

(B)NaOH

(C)SiH4

(D)CaC2

10、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引起燃烧爆炸的是(A)

(A)某些非金属,如氢、硫

(B)某些活泼金属,如锂、钾、钠

(0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氢化钠

(D)硅金属化合物,如硅化镁、硅化铁

11、根据水的性质,水的作用有很多种。

其中,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汽化热高,有较好的导热性质,而具有灭火作用的是(A)

(A)冷却作用

(B)室息作用

(0稀释作用

(D)分离作用

12、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

其中,由于水的汽化将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的性质,而具有的灭火作用是(B)

(A)冷却作用

(B)室息作用

(C)稀释作用

(D)分离作用

13、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

其中,由于水本身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水溶性,降低可燃物浓度的性质,而具有的灭火作用是

(C)

(A)冷却作用

(B)室息作用

(0稀释作用

(D)分离作用

14、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

其中,由于经灭火器具(尤其是直流水枪)喷射形成的水流有很大的冲击力,能够使火焰分离的性质,而具有的灭火作用是(D)

(A)冷却作用

(B)窒息作用

(0稀释作用

(D)分离作用

15、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称为充实水柱(又叫有效射程)(A)

(A)38

(B)125

(0380

(C)480

16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

其中,由于非水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