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0158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探索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实施原则

任课教师负责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的原则;学生个性塑造与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促进的原则。

三、学时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2个学分、32学时。

以一门课程一个学分至少保证社会实践教学2课时为标准,该门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至少保证4课时,总课时为28+4。

同时,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理论教学中的2—4个课时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安排。

该门课程教学任务一学期完成。

四、实施形式及要求

(一)实施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分为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创新项目三类:

1.规定项目:

1个,所有学生必须完成。

项目一:

红色之旅参访。

保定现有七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是以人民战争闻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二是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三是阜平城南庄革命纪念馆;四是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五是以中国近现代军事家的摇篮保定军校;六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七是保定直隶总督署。

学生可利用节假日任选其中一个进行参观走访,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体会或考察报告,具体题目自定,择优交流或院刊发表。

2.自选项目:

共五个,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完成。

项目一:

我看历史风云人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中国近代或现代一名历史风云人物的ppt。

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思想体系、历史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

通过收集资料及分析整理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增进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二:

课前十分钟:

历史上的今天,评述历史事件

尽量收集历史上今天的事件,拓展知识量。

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尊重历史,客观评价效果与启示客观正视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学生自己组织材料,编写课件,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增强对近代史的印象。

项目三:

近现代历史经典影片观评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讲内容观看一部相关影视或历史资料片,写一篇较深刻的观后感作为汇报。

如观看《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建国大业》等历史经典影片,活动结束后,联系思想写出观后感。

在期末实践成果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四:

经典名篇选读

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选取教材中各章后所列书目中的某2篇原著进行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基本内容、年代背景、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或写出读书心得报告,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教学网上交流。

项目五:

史论结合研讨

查阅相关资料,史论结合,重点“中国近代的农民问题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教学网上交流。

3.创新项目:

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自主设计创新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主要包括:

实践目的、内容、方法、要求,最后以社会实践项目策划书的形式完成,择优录入《优秀社会实践项目》丛书,并加分。

此项目不要求所有学生参加。

五、时间安排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动员

开课第一周,下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指导书,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动员,使每一个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方法、步骤和考核方法,以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第二阶段:

确立项目和人员

开课第二周,从网上下载教研室提供的实践项目,自主选择确定,并填写《实践活动选项登记表》。

同时,确定项目参加人员,一般规定项目,应以集体活动为主,可组建3-4人的实践小组开展活动;自选项目和创新项目即可以个人为主,也可以集体活动为主。

第三阶段:

制定活动方案

实践项目活动实施方案(计划)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制定方案时,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活动整体方案要力求具体细致,活动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活动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最好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第二,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

要从交通、物力、财力、时间、安全等多个方面对活动方案进行审视。

第三,制定方案时要关注小组成员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优势、特长分配任务。

第四阶段:

按计划展开实践活动。

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创新项目要求在结课前两周完成。

第五阶段: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六、考核要求

(一)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占平时成绩50%,其中规定项目为20分;自选项目为20分,创新项目为10分。

(二)规定项目,主要是红色之旅参访,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考察报告、观后感等;考核内容为审查报告主题确立依据、社会实践过程和数据的真伪、结论的真实、科学与可靠性;成绩评定采取20分制。

(三)自选项目,其中经典阅读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读书笔记、感想;考核内容为审查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的主题、阅读过程、观点结论的真伪、虚实、收获大小、多少;

观看影视片的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观后感想;考核内容为审查学生感想的主题、观看过程、观点结论的真伪、虚实、收获大小、多少;

各类论文及征文的考核内容为:

考查学生调查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技能。

课前十分钟的考核内容为:

课件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课堂表现力等。

同时计算参加活动次数。

(四)创新项目,考核对象为学生为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践项目是否新颖。

 

附件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指导书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精神和《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实践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了规范社会实践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制定本指导书。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院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探索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与要求

(一)社会实践的目的

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法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促进学生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和完善个性品质。

(二)社会实践的要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认真贯彻以育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主要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由提供课题的老师担任,学生也可以邀请任课老师或具有某方面特长的老师担任。

指导老师负责制定实习指导书,作社会实践动员,检查社会实践情况,组织实践总结,审定学生实践成绩。

四、时间安排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动员

开课第一周,应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动员,使每一个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方法、步骤和考核方法,以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第二阶段:

确立项目和人员

开课第二周,从网上下载教研室提供的实践项目,自主选择确定,并填写《实践活动选项登记表》。

同时,确定项目参加人员,一般规定项目,应以集体活动为主,可组建3-4人的实践小组开展活动;自选项目和创新项目即可以个人为主,也可以集体活动为主。

第三阶段:

制定活动方案

实践项目活动实施方案(计划)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制定方案时,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活动整体方案要力求具体细致,活动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活动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最好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第二,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

要从交通、物力、财力、时间、安全等多个方面对活动方案进行审视。

第三,制定方案时要关注小组成员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优势、特长分配任务。

第四阶段:

按计划展开实践活动

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创新项目要求在结课前两周完成。

第五阶段: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五、考核要求

(一)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占平时成绩50%,其中规定项目为20分;自选项目为20分,创新项目为10分。

(二)规定项目,主要是红色之旅参访,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考察报告、观后感等;考核内容为审查报告主题确立依据、社会实践过程和数据的真伪、结论的真实、科学与可靠性;成绩评定采取20分制。

(三)自选项目,其中经典阅读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读书笔记、感想;考核内容为审查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的主题、阅读过程、观点结论的真伪、虚实、收获大小、多少;

观看影视片的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观后感想;考核内容为审查学生感想的主题、观看过程、观点结论的真伪、虚实、收获大小、多少;

各类论文及征文的考核内容为:

考查学生调查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技能。

课前十分钟的考核内容为:

课件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课堂表现力等。

同时计算参加活动次数。

(四)创新项目,考核对象为学生为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践项目是否新颖。

 

附件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项目

社会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分为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创新项目三类:

1.规定项目:

1个,所有学生必须完成。

项目一:

红色之旅参访。

保定现有七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是以人民战争闻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二是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三是阜平城南庄革命纪念馆;四是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五是以中国近现代军事家的摇篮保定军校;六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七是保定直隶总督署。

学生可利用节假日任选其中一个进行参观走访,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体会或考察报告,具体题目自定,择优交流或院刊发表。

2.自选项目:

共五个,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完成。

项目一:

我看历史风云人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中国近代或现代一名历史风云人物的ppt。

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思想体系、历史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

通过收集资料及分析整理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增进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二:

课前十分钟:

历史上的今天,评述历史事件

尽量收集历史上今天的事件,拓展知识量。

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尊重历史,客观评价效果与启示客观正视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学生自己组织材料,编写课件,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增强对近代史的印象。

项目三:

近现代历史经典影片观评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讲内容观看一部相关影视或历史资料片,写一篇较深刻的观后感作为汇报。

如观看《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建国大业》等历史经典影片,活动结束后,联系思想写出观后感。

在期末实践成果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四:

经典名篇选读

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选取教材中各章后所列书目中的某2篇原著进行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基本内容、年代背景、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或写出读书心得报告,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教学网上交流。

项目五:

史论结合研讨

查阅相关资料,史论结合,重点“中国近代的农民问题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教学网上交流。

3.创新项目:

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自主设计创新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主要包括:

实践目的、内容、方法、要求,最后以社会实践项目策划书的形式完成,择优录入《优秀社会实践项目》丛书,并加分。

 

附件3: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活动选项登记表

姓名

性别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实践项目

分数

 

实践教学作业标题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教师签名:

年月日

所填作业题目可与实践项目完成后,最终所提交作业有所差别。

附件4:

实践课程作业标准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程作业

 

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程作业

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