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0328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docx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七)-1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6,分数:

100.00)

1.某构件截面为b×h=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试问,下列何项正确?

(分数:

2.50)

 A.fct=0.79N/mm2 √

 B.fcu,k=14.3N/mm2

 C.ftk=1.43N/mm2

 D.Ge=3×104N/mm2

解析:

[解析]C30混凝土的fcu,k=30N/mm2,B错误;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4.1.3条,C30混凝土的ftk=2.01N/mm2,C错误;依据4.1.5条,C30混凝土的Gc=0.4Ec=0.4×3×104=1.2×104N/mm2,D错。

误。

故选择A。

2.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时,所用的刚度B应为下列何项所述?

(分数:

2.50)

 A.短期刚度

 B.长期刚度

 C.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

 D.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 √

解析:

[解析]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3.4.3条、7.2.2条,D正确。

3.关于钢筋混凝土独立梁,下列所述何项不妥?

(分数:

2.50)

 A.独立梁受剪扭作用时,即为独立剪扭构件

 B.独立梁的扭转,不一定是平衡扭转

 C.对独立的支承梁,当取扭矩调幅不超过40%时,按承载力计算满足要求且钢筋的构造符合规范相关规定时,可不必验算相应的裂缝宽度

 D.由于相邻构件的弯曲转动受到支承梁的约束,在支承梁内引起的扭转即为协调扭转 √

解析:

[解析]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5.4.4条的条文说明,扭转分为平衡扭转和协调扭转,协调扭转强调的是开裂引起内力重分布,故D错误。

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由于混凝土徐变的产生的应力变化,下列所述何项正确?

(分数:

2.50)

 A.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增大 √

 B.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减小

 C.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减小

 D.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增大

解析:

[解析]混凝土徐变是指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应变持续增长的现象。

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徐变导致的压应变会使得钢筋的应变增大,而应力等于应变乘以弹性模量,故钢筋的应力会增大。

应力重分布导致混凝土的应力会减小。

故选择A。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

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所示。

已知:

该房屋抗震没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安全等级为二级。

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分数:

15.00)

(1).试问,该防震缝的宽度(mm)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分数:

2.50)

 A.110

 B.140 √

 C.150

 D.180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6.1.4条第1款,应按较低的高度(21m)设置防震缝。

防震缝宽度为

选择B。

(2).关于抗撞墙的布置与设计,下列所述何项正确?

(分数:

2.50)

 A.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一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B.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应大于1/2层高

 C.抗撞墙的抗震等级应比其框架结构提高一级

 D.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6.1.4条第2款,D正确。

(3).经估算,A栋底层中柱KZ1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5490kN,假定该柱混凝土采用C40,剪跨比λ=1.8,箍筋采用10的井字复合箍(非螺旋箍)且未配置芯柱。

试问,该框架柱最小截面尺寸b(mm)×h(mm)选用下列何项时,满足规范最低抗震要求?

(分数:

2.50)

 A.550×550

 B.600×600

 C.650×650 √

 D.700×700

解析:

[解析]A栋房屋高度21m,设防烈度为8度,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表6.1.2,得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依据表6.3.6下注释2,由于剪跨比为1.8<2,轴压比限值降低0.05,成为0.75-0.05=0.70。

根据轴压比可确定框架柱所需的截面积为

若采用方形截面,边长为,因此选择C。

(4).假定,A栋二层中柱KZ1截面尺寸b×h=600mm×600mm,h0=555mm。

柱净高Hn=2.5m,柱上、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计算值分别为、,弯矩均为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

试问,该框架柱的剪跨比λ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提示:

采用公式求解。

(分数:

2.50)

 A.1.7

 B.2.2

 C.2.6

 D.2.8 √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6.2.9条计算。

选择D。

(5).已知:

A栋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A栋底层中柱KZ1的柱净高Hn=2.5m,柱上节点梁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b=360kN·m,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c=320kN·m,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柱轴压比为0.5。

试问,为实现“强柱弱梁”及“强剪弱弯”,按规范调整后该柱的组合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柱上节点处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按平均分配。

(分数:

2.50)

 A.390 √

 B.430

 C.470

 D.470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6.2.2条对KZ1的上端节点进行“强柱弱梁”调整:

依据6.2.3条对KZ1的下端截面进行调整:

依据6.2.5条进行“强剪弱弯”调整:

选择A。

(6).已知:

B栋底层边柱KZ3截面及配筋示意图如图所示,采用C40混凝土,箍筋采用HPB300,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5mm。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压力设计值N=4120kN;柱剪跨比λ=2.5。

试问,从抗震构造要求考虑,下列何项箍筋配筋最为恰当?

提示:

为简化计算,计算体积配箍率时扣除重叠部分箍筋截面积。

A.10@100/200

B.10@100

C.12@100/200

D.12@100(分数:

2.50)

 A.

 B. √

 C.

 D.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6.1.4条的第2款,防震缝两侧框架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故排除A、C选项。

依据表6.1.2,B栋建筑高度27m,设防烈度8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KZ3的轴压比为4120×103/(19.1×600×600)=0.60。

依据表6.3.9,一级、复合箍、轴压比0.6,得到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v=0.15。

柱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限值为

满足一级时[ρv]最小为0.8%的要求。

充分10@100计算体积配箍率,为

故选择B。

某钢筋混凝土T形悬臂梁,安全等级为一级,混凝土采用C30,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RB335,不考虑抗震设计。

荷载简图及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梁上作用有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局部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集中恒荷载标准值Pk。

(分数:

5.00)

(1).已知:

gk=15kN/m,qk=6kN/m,Pk=20kN,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4,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7。

试问,构件承载能力设计时,悬臂梁根部截面按荷载效应组合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分数:

2.50)

 A.580

 B.600

 C.620 √

 D.640

解析:

[解析]悬臂梁根部弯矩由3部分组成:

均布恒荷载引起的弯矩标准值:

15×62/2=270kN·m

集中恒荷载引起的弯矩标准值:

20×6=120kN·m

局部活荷载引起的弯矩标准值:

6×4×(6-4/2)=96kN·m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3.2.3条进行组合。

由于(270+120)/96=4.06>2.8,因此,只需要考虑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MA=1.35×(270+120)+1.4×0.7×96=621kN·m

选择C。

(2).假定,悬臂梁根部截面按荷载效应组合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850kN·m,as=60mm。

试问,在不考虑受压钢筋作用的情况下,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As(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分数:

2.50)

 A.3500

 B.3900

 C.4300 √

 D.4700

解析:

[解析]悬臂梁根部为负弯矩,所以,此时按照宽度为400mm的矩形截面计算。

h0=h-as=900-60=840mm

由于x<ξbh0=0.55×840=462mm,故

按照最小配筋率计算

As,min=ρminbh=0.00215×400×900=774mm2

故选择C。

钢筋混凝土梁底有锚板和对称配置的直锚筋所组成的受力预埋件,如图所示。

构件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混凝土采用C35,直锚筋为616。

已经采取防止锚板弯曲变形的措施。

所承受的荷载F作用点位于锚板表面中心,力的作用方向如图所示。

(分数:

5.00)

(1).当不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该预埋件可以承受的最大荷载设计值Fmax(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预埋件承载力由锚筋面积控制。

(分数:

2.50)

 A.170

 B.180 √

 C.190

 D.200

解析: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剪力V=Fcos30°=0.866F,N=Fsin30°=0.5F。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9.7.2条,可得

式中,由于剪力方向只有两层锚筋,故αr=1.0。

,取为0.64

由于已经采取防止锚板弯曲变形的措施,取αb=1.0。

6根直径16mm锚筋截面积为1206mm2。

于是得到

解方程得到F≤182.9×103N。

选择B。

(2).在Fmax作用下且直锚筋未采取附加横向钢筋等措施时,上图中的数值a(mm)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分数:

2.50)

 A.50

 B.70

 C.100 √

 D.120

解析:

[解析]题目中的a相当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图9.7.2中的c1。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9.7.4条确定c1的取值。

预埋件受拉且受剪,受拉时c1不应小于3d=48mm和45mm;受剪时c1不应小于6d=96mm和70mm。

因此,选择C。

5.某工地需要使用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采用冷拉方法调直。

试问,对于HRB335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下列何项数值?

(分数:

2.50)

 A.0.5%

 B.1% √

 C.1.5%

 D.2%

解析:

[解析]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局部修订版)的5.3.3条,HRB335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选择B。

拟在天津市河西区建设一幢7层的住宅楼,房屋高度22m,平面和立面均规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框架柱均采用异形柱。

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倾覆力矩的26%。

(分数:

5.00)

(1).试问,异形柱框架应按下列何项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分数:

2.50)

 A.一级

 B.二级 √

 C.三级

 D.四级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A.0.1,天津河西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

房屋高度22m,查《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的表3.3.1,框架-剪力墙、7度(0.15g)、高度22m、Ⅲ类场地,异形柱框架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为二级。

选择B。

(2).试问,上述异形柱结构,除了应在结构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外,至少还应对与主轴成多少度的方向进行补充验算?

(分数:

2.50)

 A.15°

 B.30°

 C.45° √

 D.60°

解析:

[解析]根据《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的4.2.4条第1款,7度(0.15g)时尚应对与主轴成45°方向进行补充验算。

选择C。

6.某多层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结构平面立面均规则,抗震等级为三级,以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底层某双肢墙有A、B两个墙肢。

已知A墙肢截而组合的剪力计算值Vw=180kN,同时墙肢B出现了大偏心受拉。

试问,A墙肢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分数:

2.50)

 A.215

 B.235

 C.250

 D.270 √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6.2.7条第3款,任一墙肢为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

依据6.1.10条,底层必然为底部加强部位。

再依据6.2.8条,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还应乘以增大系数1.2。

于是,成为V=1.25×1.2×180=270kN,选择D。

7.某钢筋混凝土梁,同时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作用,不考虑抗震设计。

梁截面为4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内配置四肢箍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

经计算,Ast1/s=0.65mm,Asv/s=2.15mm,其中,Ast1为受扭计算中沿截面周边配置的箍筋单肢截面面积,Asv为受剪承载力所需的箍筋截而面积,s为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试问,至少选用下列何项箍筋配置才能满足计算要求?

A.8@100

B.10@100

C.12@100

D.14@100

(分数:

2.5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在间距100mm范围,所需总的箍筋截面积为2×65+215=345mm2,今412可提供总截面积452mm2>345mm2,满足要求。

对412@100验算最小配箍率,也满足要求。

另外,12单肢可提供截面积113.2mm2,大于受扭所需的单肢截面积65mm2。

410可提供总截面积314mm2<345mm2,不满足要求。

故选择C。

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安全等级为二级。

梁截面尺寸250mm×600mm,C30混凝土。

梁顶与梁底均配置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箍筋采用HPB300级。

取as=a"s=35mm进行计算。

提示: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5。

(分数:

5.00)

(1).已知:

梁顶面配置了216受力钢筋,梁底面钢筋可按需要配置。

试问,如充分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此梁跨中可以承受的最大正弯矩设计值M(kN·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分数:

2.50)

 A.455

 B.480

 C.519 √

 D.536

解析:

[解析]所谓“充分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就是按A"s达到屈服建立平衡方程。

此时,对As合力点取矩,可得

当ξ=ξb时,上式取得最大值。

于是

Mu,max=14.3×250×5652×0.55(1-0.5×0.55)+300×402×(565-35)

=519×106N·mm

选择C。

(2).已知:

梁底面配置了425受力钢筋,梁顶面钢筋可按需要配置。

试问,如充分考虑受拉钢筋的作用,此梁跨中可以承受的最大正弯矩设计值M(kN·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分数:

2.50)

 A.280

 B.310 √

 C.450

 D.770

解析:

[解析]A"s用量越大,梁截面可以承受的弯矩设计值Mu越大,对应的受压区高度x越小,当x<2a"s,规范规定取x=2a"s,此时对应Mu为最大值。

对A"s合力点取矩建立平衡方程,为:

Mu,max=fyAs(h0-a"s)=300×1964×(565-35)=312×106N·mm

选择B。

8.某钢筋混凝土方形柱为偏心受拉构件,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C30混凝土,截面尺寸400mm×400mm。

柱内配置4根角筋,角筋为HRB335级。

as=a"s=45mm。

已知:

轴向拉力设计值N=250kN,单向弯矩设计值M=31kN·m。

试问,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不考虑抗震),角筋的直径(mm)至少应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分数:

2.50)

 A.25

 B.22 √

 C.20

 D.18

解析:

[解析]偏心距e0=M/N=31×103/250=124mm<0.5h-as=200-45=155mm,为小偏心受拉。

由于对称配筋,故对A"s取矩确定纵向钢筋截面积。

采用4根钢筋,每边2根钢筋,需要单根钢筋截面积750/2=375mm2,直径22mm时可满足要求。

故选择B。

9.某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位于非抗震设防区,房屋高度9m,钢筋混凝土墙厚度200mm,配置双层双向分布钢筋。

试问,墙体双层水平分布钢筋的总配筋率最小值,以及双层竖向分布钢筋的总配筋率最小值,分别与以下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分数:

2.50)

 A.0.15%、0.15% √

 B.0.20%、0.15%

 C.0.20%、0.20%

 D.0.30%、0.30%

解析:

[解析]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9.4.5条,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5%,故选择A。

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分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

(分数:

5.00)

(1).试问,罕遇地震下弹塑性位移验算时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max及特征周期值Tg(s),应分别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分数:

2.50)

 A.0.08,0.35

 B.0.12,0.40

 C.0.50,0.40

 D.0.50,0.45 √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表5.1.4-1,7度(0.1g)、罕遇地震,αmax=0.50。

依据表5.1.4-2,第二组、Ⅱ类场地,Tg=0.40s。

根据5.1.4条,计算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应在表5.1.4-2数值基础上增加0.05s,故应取0.45s。

选择D。

(2).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以下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分数:

2.50)

 A.0.08 √

 B.0.09

 C.0.10

 D.0.12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表5.1.4-1,7度(0.1g)、多遇地震,αmax=0.08。

依据表5.1.4-2,第二组、Ⅱ类场地,Tg=0.40。

折减后自振周期为T1=0.5×0.8=0.4s。

依据图5.1.5确定α1。

由于阻尼比为0.05,η2=1.0。

由于T1=Tg,故α1=η2αmax=1.0×0.8=0.8。

选择A。

10.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中间层框架中柱配筋示意见图,已知箍筋直径为10mm,且加密区箍筋间距为100mm。

试问,该框架柱非加密区箍筋间距最大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不考虑柱截面尺寸、剪跨比对箍筋配置的影响。

该柱不需要提高变形能力。

(分数:

2.50)

 A.150

 B.180 √

 C.200

 D.250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6.3.9条第4款,柱箍筋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

依据表6.3.7-2,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大间距为min(8d,100)=min(8×18,100)=100mm,则非加密区宜不大于200mm。

同样是6.3.9条第4款还规定,柱箍筋非加密区的间距,二级时不应大于10倍纵筋直径,即10×180=180mm。

综上,柱箍筋非加密区采用箍筋间距180mm,选择B。

11.某2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浴室的简支楼面梁,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属面积为13.5m2,计算跨度为6.0m,梁上作用恒荷载标准值gk=14.0kN/m(含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梁上活荷载标准值pk=4.5kN/m。

如图所示。

试问,梁跨中弯矩基本组合设计值M(kN·m)、标准组合设计值Mk(kN·m)、准永久组合设计值Mq(kN·m),分别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分数:

2.50)

 A.M=105,Mk=83,Mq=71 √

 B.M=104,Mk=77,Mq=63

 C.M=105,Mk=83,Mq=63

 D.M=104,Mk=83,Mq=73

解析:

[解析]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表5.1.1,浴室为第10项。

依据5.1.2条,应采用与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办公楼为1

(1)项,当楼而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折减系数为0.9,现从属面积为13.5m2,不折减。

(1)基本组合

依据3.2.3条、3.2.4条进行荷载组合。

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7,由于14.0/4.5=3.11>2.8,因此,永久荷绒控制设计。

M=(1.35×14+1.4×0.7×4.5)×62/8=104.9kN·m

(2)标准组合

依据3.2.8条进行荷载组合。

Mk=(14+4.5)×62/8=83.3kN·m

(3)准永久组合

依据3.2.10条进行荷载组合。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为0.4。

Mq=(14+0.4×4.5)×62/8=71.1kN·m

综上,选择A。

12.假定,该梁两端均与框架柱刚接,当进行截而抗震验算时,试问,该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剪力设计值VGb(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假定重力荷载对该梁抗震不利。

(分数:

2.50)

 A.40

 B.50

 C.60 √

 D.65

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5.4.1条确定VGb。

依据5.1.3条,作用于梁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4+0.5×4.5=16.25kN/m。

于是,视为简支梁得到

VGb=1.2×16.25×6/2=58.5kN

选择C。

13.某6度区标准设防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房屋高度为22m,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其中一根框架角柱,分别与跨度为8m和10m的框架梁相连,剪跨比为1.90,截面及配筋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试问,该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可不复核柱的最小配箍特征值。

(分数:

2.50)

 A.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