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0404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 全国版精编.docx

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解析卷全国版精编

【2019赢在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十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

透镜成像是中考主要内容,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和探究性实验。

尤其是探究性问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注意问题:

如图所示。

物距u: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1.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⑤凸透镜焦距太大。

3.口诀记忆: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实像总是两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4成实像时,物上移,像下移;物左移,像右移。

5.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是完整的,但是亮度变暗

6.成实像时,透镜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不需调整,像的大小发生变化。

7.当v>u时成放大的像(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当v

8.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

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在光屏上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像和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且一定是倒立的。

虚像:

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且一定是正立的。

9.凸透镜成像原理:

光的折射。

一、透镜成像作图

利用透镜三条主要光线作图。

作图时要注意图中给出的是入射光线还是折射光线,具体要求是什么;无论要求是什么,都必须遵照折射规律和三条主要光线。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2.牢记凸透镜成像规律(见考前速记)。

把像距、物距、焦距之间的关系和成像虚实结合起来。

三、透镜探究性实验

透镜探究性实验主要分为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探究像的虚实与物距之间关系、探究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探究物距位置对像的影响、探究物距变化对像的方向(正立、倒立)的影响等。

解答凸透镜探究性实验,只要大家弄清楚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般情况下不难解答。

一、透镜

1.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

2.透镜与面镜区别:

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镜分类:

透镜分为和。

(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镜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

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

(1)是透镜光路示意图。

(1)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主轴),用“CC/”表示,透镜的几何中心叫光心,用“O”表示。

a.凸透镜光路

b.凹透镜光路

(1)透镜光路示意图

(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焦点,用“F”表示,如图

(2)a所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其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一点,这是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如图

(2)b所示。

a.凸透镜光路概念

b.凹透镜光路概念

(2)透镜光路概念

(3)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用“f”表示,图

(1)中就是“OF”之间的距离。

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4)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

(5)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

二、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3)所示。

图(3)过光心的光线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如图(4)所示。

图(4)平行于主轴的光线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5)所示。

图(5)过焦点的光线

4.透镜的作用:

凸透镜有会聚光线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作用,所以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如图(6)是常见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见表

(1)。

(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成像条件物距(u)

成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图(6)a)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图(6)d

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图(6)b)

u=f

不成像

射出的是平行光线

0﹤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v﹥f

放大镜(图(6)c)

a.u﹥2f

b.f﹤u﹤2f

c.0﹤u﹤f

d.u=2f

图(6)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需要牢记,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其规律。

也可以背下下面口诀:

“物大焦,倒立实,物越大,像越小;物小焦,正立虚;物为焦,不成像”。

这里的“物”指物距,“像”指像距,“焦”指焦距。

注意:

(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四、透镜应用

1.照相机:

镜头是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

2.投影仪:

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透过平面镜使倒立,放大的像再倒立一次,这样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一个正立的实像了。

注意:

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4.眼睛: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1)眼睛的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节,所以近视镜是凹透镜。

(3)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节,所以远视镜(花镜)是凸透镜。

5.: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

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6.望远镜:

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

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一、凸透镜成像作图

【典例1】(2017·德州)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解析】

(1)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来作出入射光线;

(2)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来作;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2)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答案】如图。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典例2】(2017·南通)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此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果物体放在透镜前30cm处,物距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应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三、凸透镜应用

【典例3】(2016•深圳)下面的光学设备中,利用了图中原理的是()。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潜望镜

【解析】从图中可知,凸透镜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从给出的四个答案看,只有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图中给出的相同,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一、凸透镜成像作图

1.(2017·滨州)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解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

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的;过光心的.根据每一条特殊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的特点画出对应的出射光线。

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答案】如图所示。

2.(2017•聊城)如图所示。

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解析】

(1)根据光的发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图;

(2)根据凸透镜三条特殊关系作图。

(1)图中给出了通过平面镜发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是30º,反射角是60º,所以入射角为60º。

(2)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故是凸透镜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轴。

答案如图所示。

【答案】如图所示。

3.(2017•郴州)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解析】在作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答案】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4.(2017•邵阳)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

【解析】利用凸透镜三条主要光线作图。

图中给出了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轴,根据凸透镜三条主要光线,入射光线一定是通过凸透镜左侧焦点的光线(或是由左侧焦点发出的光线)。

作图如图所示。

【答案】如图。

5.(2017•吉林)请在图中画出折射线。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解答】如图。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6.(2017•乌鲁木齐)家用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  )

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像距一定大于物距;D.像距一定小于焦距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

【答案】A: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D:

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由此可得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像距一定大于物距;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2017•广州)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解析】由题意可知,蜡烛经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倒立、缩小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是倒立缩小的一定是实像,并且像距小于物距。

图中画出的蜡烛在20cm处,即物距为20cm,故像距小于20cm。

折射光线经过透镜在右侧20cm处于主轴相交,这样以来像距就大于物距,不会成缩小的实像,图中光路是错误的。

蜡烛的像要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焦距应该小于

,否则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或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或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8.(2017•宜昌)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

A.倒立缩小;B.倒立等大;C.倒立放大;D.正立放大

【解析】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利用其可制成照相机。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利用其可制成幻灯机或投影仪。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其可制成放大镜。

【答案】由图象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2017·广东)如题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

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偏离光屏中心。

(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

①;②。

【解析】

(1)凸透镜焦距是12cm,由图可知物距是15cm,此时凸透镜成像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光屏需要在大于65cm刻度线右侧,此时的成像和生活中的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

(2)蜡烛变短,会使烛焰的像往上移动。

(3)用蜡烛做发光物体主要的不足有:

烛焰位置会发生变化;烛焰遇风会晃动,对观察成像有影响。

答案为:

(1)放大、以65刻度线为界;

(2)上;(3)①烛焰位置会发生变化,②烛焰晃动对观察成像有影响。

【答案】

(1)放大、以65刻度线为界;

(2)上;(3)①烛焰位置会发生变化,②烛焰晃动对观察成像有影响。

10.(2017·遵义)小红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实验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解析】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这种情况制成了照相机;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据此制成了投影仪、幻灯机;

(2)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案】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30cm,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此时的物距是减小的,说明该眼镜对关系具有会聚作用,故是凸透镜。

故答案为:

照相机、凸。

11.(2017·鄂尔多斯)小雯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焦距变小,抽水时焦距变大)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凸透镜,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雯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调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小雯接着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移至光具座  cm刻度处,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像。

然后,小雯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中向外抽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小雯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水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解析】

(1)掌握焦距的概念;

(2)分析物距和焦距的关系,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据此得出结论;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解答;(3)当把“水凸透镜”水向外抽取时,使其变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原来像的后方.

解答如下:

(1)由焦距的概念知,f=60.0cm﹣50.0cm=10.0cm。

(2)由图可知,u=40.0cm﹣10.0cm=30.0cm,u>2f,物体处于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55.0cm﹣40.0cm=15.0cm,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透镜移至距蜡烛即u'=15.0cm时,此时v'=30.0cm,即透镜移至光具座10.0cm+15.0cm=25.0cm处,可在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3)当把“水凸透镜”水向外抽取时,使其变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原来像的后方;因此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

(1)10.0;

(2)缩小、25、远离。

【答案】

(1)10.0;

(2)缩小、25、远离。

12.(2017•东营)(8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作用。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1)10.6(10.2~10.8均可得分)

(2)照相机左变小(3)没有(4)发散前方(或前面、前边)

【解析】

(1)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

(2)当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小于物距;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3)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解答如下: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f=40.0cm﹣30.0cm=10.0cm。

(2)由图乙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将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要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像变小。

(3)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将完好,但亮度会变暗,所以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答案是:

(1)10.0;

(2)照相机、左、变小;(3)没有;(4)发散;前方。

【答案】

(1)10.0;

(2)照相机、左、变小;(3)没有;(4)发散;前方。

13.(2017·临沂)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填序号)。

A.28cm;B.18cm;C.8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

(2)中未调整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填序号)。

【解析】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可简记为“物在外,像在间”“物在间,像在外”(“外”指二倍焦距外;“间”指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图甲中蜡烛成缩小实像,可判断蜡烛在2倍焦距外,想应该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即:

,所以选B。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向左,离凸透镜远了,像就靠近透镜,应向左移动光屏。

(3)如果不移动光屏,应该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形成的像向后移动,还成在光屏上。

(4)将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是在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选图A。

答案是:

(1)B;

(2)左;(3)凹;(4)A。

【答案】

(1)B;

(2)左;(3)凹;(4)A。

14.(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解析】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距小于焦距,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故A正确。

在2f>u>f,情况下,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虚像无法再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