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0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8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docx

孵化器控温控制课程设计

孵化室控温控制电路设计

1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1设计目的:

1、了解温度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电工电子学、单片机、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2、初步掌握常用测温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选择合适方法应用于本设计。

 3、通过学习,具体掌握所选择测温方法和传感器等的使用特点和方法。

1.2基本要求

1、孵化室对温度有一定要求,温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孵化效果,为此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主要指标如下:

孵化室温控制在36-42℃,温度低时启动电热器加热,温度高时,启动空调冷却。

报警指示,当温度大于42℃或低于36℃时,用声光报警。

2、要求设计相关的硬件电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温度显示系统。

3、要有相应的控制算法(软件流程图)。

1.3发挥部分

自由发挥

2设计过程及论文的基本要求:

2.1设计过程的基本要求

(1)基本部分必须完成,发挥部分可任选;

(2)符合设计要求的报告一份,其中包括总体设计框图、电路原理图各一份;

(3)设计过程的资料、草稿要求保留并随设计报告一起上交;报告的电子档需全班统一存盘上交。

2.2课程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参照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打印,包括附录中的图纸。

项目齐全、不许涂改,不少于3000字。

图纸为A4,所有插图不允许复印。

(2)装订顺序:

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设计思路、设计框图、各部分电路及相应的详细的功能分析和重要的参数计算、工作过程分析、元器件清单、主要器件介绍)、小结、参考文献、附录(总体设计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3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2014.3.3

讲解主要设计内容,查阅相关资料。

打分

2

2014.3.4

检查资料查阅情况,听取学生方案。

打分

3

2014.3.5

检查学生初步方案的合理性,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打分

4

2014.3.6

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框图的设计

打分

5

2014.3.7

检查并指导学生进行传感器和主要元器件的选取

打分

1

2014.3.10

检查并指导学生进行原理图的设计

打分

2

2014.3.11

检查框图及初步原理图完成情况,讲解及纠正错误

打分

3

2014.3.12

检查逻辑图并指出错误及纠正;讲解原理图绘制及报告书写

打分

4

2014.3.13

继续修正逻辑图,指导原理图绘制方法,布置答辩

打分

5

2014.3.14

答辩、修改上交报告

打分

沈阳工程学院

孵化室控温控制电路设计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系(部):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评价

内容

具体要求

权重

评分

加权分

调研

论证

能独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能制定课程设计方案和日程安排。

0.1

5

4

3

2

工作能力

态度

工作态度认真,遵守纪律,出勤情况是否良好,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0.2

5

4

3

2

工作量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适宜。

0.2

5

4

3

2

说明书的质量

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0.5

5

4

3

2

指导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12)

加权分合计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审意见

评价

内容

具体要求

权重

评分

加权分

查阅

文献

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

0.2

5

4

3

2

工作量

工作量饱满,难度适中。

0.5

5

4

3

2

说明书的质量

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0.3

5

4

3

2

评阅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8)

加权分合计

评阅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中文摘要

传感器一般处于研究对象和监测控制系统的最前端,是感知,获取与检测各种信息的窗口。

传感器所获得和转换的信息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测控系统的性能,所以它是检测与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传感器技术室现代信息产业的支柱之一。

信息的有效获得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

当今时代是一个自动化时代,生产、养殖等好多行业的设备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

目前在中国,绝大部分的养殖场的温度的检测还停留在人工测量和记录的水平上,没有一个科学的高技术的测试系统。

因此,一个好的养殖场的温度的控制系统,将给养殖场带来该方面的技术革新。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片机在仪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单片机将中央处理器、程序储存器、定时器/计数器、并行串行输入输出口和中断部件等单元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使系统的体积缩小,价格便宜,性能可靠。

单片机与传感器的结合也必然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本次设计中,我课程设计的内容孵化室控温控制电路设计,使孵化室的温度控制在36~42℃,温度低时启动加热器加热,温度高时,启动制冷器冷却。

报警指示,当温度大于42℃或低于36℃时,用声光报警;控制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湿度低则加湿,高则加湿器停止工作;同时将温度传感器来采集温度的变化,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A/D转换,将输入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量输出;显示模块直接连接数码管构成,显示实际测量值。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单片机A/D转换液晶显示数据采集

 

1.设计任务描述

1.1设计题目

孵化室控温控制电路设计

1.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2.1设计目的:

1.了解温度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电工电子学、单片机、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2.初步掌握常用测温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选择合适方法应用于本设计。

3.通过学习,具体掌握所选择测温方法和传感器等的使用特点和方法。

1.2.2基本要求

1.孵化室对温度有一定要求,温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孵化效果,为此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主要指标如下:

孵化室温控制在36-42℃,温度低时启动电热器加热,温度高时,启动空调冷却。

报警指示,当温度大于42℃或低于36℃时,用声光报警。

2.要求设计相关的硬件电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温度显示系统。

3.要有相应的控制算法(软件流程图)。

1.2.3发挥部分

自由发挥

 

2.设计思路

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是孵化器控温系统设计,我采用控制的方式为通过单片机将温度传感器采集来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分析,显示,进而控制电热器和风扇是温度保持在36-42℃。

首先,我选择用的温度传感器是LM56,对温度进行测量,理论上是将温度控制在36度到42度之间,这样设定的理由一是减小计算阻值时的误差,而是对温度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通过继电器来控制加热器和风扇的启动与停止。

其次,我选择用单片机来控制电热器和风扇,选择的单片机为C8051F020。

当温度大于42度时,通过程序比较开中断,是电扇打开;当温度小于36度时,程序比较后使电热器打开,这样就把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

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而在单片机上有A/D转换,能够使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显示在液晶显示器。

最后通过计算机系统就能显示出当前温度值和相对湿度值,同时还能看到温度值和相对湿度值的波形。

通过计算机来观察孵化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免去了到现场观察数据的麻烦,同时也节约了人力物力,只需极少的人力即可监控数十个或者更多孵化室的温度与湿度。

 

3.设计框图

室内温度

 

数据采集

单片机

C8051F020

空调制冷

加热器加热

液晶显示

 

温度大于42度温度小于36度

程序控制

 

4.各部分电路及相应的功能分析及参数计算

4.1测温电路

4.1.1测温电路的实现

 

图4.1.1

图4.1.1的电路为室内温度测量,使用的是LM35温度传感器。

该电路由传感器LM35,运放,电阻,电容构成。

4.2温控电路

4.2.1温控电路的功能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的温度控制器为LM56。

LM56是一个高精度、低功耗的温控器,其温度门限(

)是由三个外部电阻对内部的1.25V带隙基准电压的方法产生的。

LM56有两个数字输出OUT1和OUT2,当温度超过T1时,OUT1变低;而当温度低于(T1-

)时,OUT1又变高;同样地,当温度超过T2时,OUT2变低;而当温度低于(

)时,OUT2又变高。

内部设置为

内置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表达式为

其电路图为4.2.1

 

 

图4.2.1

4.2.2参数计算

LM56的部分接线图如图4.2.1所示,因为VT1=1.250Vx(R1)/(R1+R2+R3),VT2=1.250Vx(R1+R2)/(R1+R2+R3),(R1+R2+R3)=27kΩ,VT1orT2=[6.20mV/°CxT]+395mV,R1=VT1/(1.25V)x27kΩ,R2=(VT2/(1.25V)x27k)Ω–R1,R3=27kΩ−R1−R2。

由于计算阻值时会产生误差,还有就是温度有缓冲时间,为了将孵化室的温度控制在36℃到42℃之内,故留出0.5℃,即理论温度范围是36.5℃到41.5℃。

由此可得:

4.3显示电路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运用单片机连接数码管,是得到的温度显示出来。

其电路图如4.3

 

图4.3

 

4.4A/D转换电路

 

图4.4

图4.4为A/D转换器为ADC0809,由于测量的信号为模拟信号,而要求需要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温度,所以进行A/D转换。

ADC0809与单片机相连,这样能够使温度转换后直接在液晶显示上显示出来。

4.5报警电路

 

图4.5

图4.5是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是由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实现声光报警的,温度高于或者低于设定为温度二极管和蜂鸣器同时报警。

4.6软件设计部分

4.6.1主程序

下面是实现室内温湿度监测基本功能相关程序的一些基本定义,包括程序的主程序以及程序的管脚定义和常量、变量定义等。

$INCLUDE(C8051F020.INC)

ORG0000H

LJMPMAIN

ORG007BH

LJMPADISR

ORG0100H

MAIN:

MOVAMX0CF,#00

MOVAMX0SL,#00

MOVXBR2,#40H

MOVP1MDOUT,#00H

MOVEIE2,#02H

SETBEA

ORLADC0CN,#10H

LCALLSTOP

LCALLSYSCLK_Init

LCALLPORT_Init

AJMP$

主程序部分主要是关狗,设定输入方式为单端输入,开使能位,输出方式为漏极开路

4.6.2BCD转换程序

BCD2:

CLRA

MOV41H,A

MOV40H,A

MOV39H,A

MOV38H,A

MOV37H,A

MOVR5,#16

H2B:

CLRC

MOVA,31H

RLCA

MOV31H,A

MOVA,30H

RLCA

MOV30H,A

MOVA,41H

ADDCA,41H

DAA

MOV41H,A

MOVA,40H

ADDCA,40H

DAA

MOV40H,A

MOVA,39H

ADDCA,39H

MOV39H,A

DJNZR5,H2B

MOVA,41H

MOVB,#16

DIVAB

MOV38H,A

MOV37H,B

MOVA,39H

MOV41H,A

MOVA,40H

MOVB,#16

DIVAB

MOV40H,A

MOV39H,B

RET

此程序是将十六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转换城的最大数值是4096,这个程序转换完之后放到了41H,40H,39H,38H,37H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41H中的数始终是0。

4.6.3显示程序

STOP:

LCALLSYSCLK_Init初始化系统时钟

LCALLPORT_Init交叉开关和通用I/O口初始化

LCALLDelay延时

LCALLDelay

LCALLDelay

LCALLLCD_InitLCD初始化

LCALLDelay

MOVDPTR,#NCDdataDPTR指向要送去显示的字符串地址

Linel:

CLRA

MOVA,40H

MOVCA,@A+DPTR查表,取ASCII码

MOVP7,A字符送数据口P7

MOVP6,#05H写数据操作

MOVP6,#04H结束写操作

LCALLDelay

MOVP7,#0C0H换行

MOVP6,#1H写命令

MOVP6,#0H结束写命令

MOVDPTR,#NetdataDPTR指向要送去显示的字符串地址#Netdata

Line2:

MOVA,38H

MOVCA,@A+DPTR

MOVP7,A

MOVP6,#05H

MOVP6,#04H

LCALLDelay

LCALLDelay

CLRC

MOVA,38H

SUBBA,#06H

JCLL

MOVA,#0FDH

MOVP1.1,A

LCALLDELAY

LCALLDELAY

LL:

MOVA,37H

MOVCA,@A+DPTR

MOVP7,A

MOVP6,#05H

MOVP6,#04H

LCALLDelay

LCALLDelay

LCALLDelay

LCALLDelay

LCALLDelay

LCALLDelay

MOVA,37H

MOVCA,@A+DPTR

MOVP7,A

MOVP6,#05H

MOVP6,#04H

LCALLDelay

LCALLDelay

MOVA,#0DH显示温度标志C

MOVCA,@A+DPTR

MOVP7,A

MOVP6,#05H

MOVP6,#04H

LCALLDelay

LCALLDelay

LJMPSTOP

RET

系统初始化时钟

SYSCLK_Init:

MOVOSCICN,#05H系统时钟初始化为片内的4MHZ时钟

RET

通用I/O口及交叉开关初始化

PORT_Init:

CLRA

MOVXBR0,A没有选择数字外设

MOVP74OUT,#0F0HP4口-P7口设为推拉方式

RET

LCD初始化,写命令操作

LCD_Init:

LCALLDelay

MOVP7,#038H

MOVP6,#01H

MOVP6,#0H

LCALLDelay

MOVP7,#0EH

MOVP6,#01H

MOVP6,#0H

LCALLDelay

MOVP7,#06H

MOVP6,01H

MOVP6,#0H

LCALLDelay

MOVP7,#01H

MOVP6,#01H

MOVP6,#0H

LCALLDelay

RET

延时程序

Delay:

MOVR7,#04H

Delay1:

MOVR6,#08H

Delay0:

MOVR5,#00H

DJNZR5,$

DJNZR6,Delay0

DJNZR7,Delay1

RET

Netdata:

DB30H,31H,32H,33H,34H,35H,36H,37H,38H,39H,2EH,20H,63H,57H

END

显示器显示的是ASCII码,显示程序用的是查表方式

4.6.4.报警程序

温度报警程序

CLRC

MOVA,38H

SUBBA,#06H

JCLL

MOVA,#0FEH

MOVP1.1,AL1灯亮

LCALLDELAY

LCALLDELAY

LL:

MOVA,37H

MOVCA,@A+DPTR

MOVP7,A

MOVP6,#05H

MOVP6,#04H

LCALLDelay调用延时程序

LCALLDelay

LCALLDelay

LCALLDelay

LCALLDelay

LCALLDelay

RETI

这里介绍的报警部分,都是与第一位比较,所以说这两个报警程序都是大于3时进行报警,标志就是相应的灯亮

 

5.工作过程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有测温,控温,显示,A/D转换,报警和程序设计六部分构成,实现了孵化室的温度控制。

使温度保持在36-42℃,温度低时启动电热器加热,温度高时,启动空调冷却。

报警指示,当温度大于42℃或低于36℃时,用声光报警。

首先由测温传感器LM35进行温度测量,将测量的温度信号传进温控器LM56中,再将温度信号传进A/D转换器,使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进入单片机后,由程序控制温度是否在范围之内,决定是否进行报警以及加热器加热或者空调制冷

 

6.元器件清单

名称

型号

数量

温度传感器

LM35

1

电容

4

电阻

11

发光二极管

1

转换器

1

数码管

4

单片机

C8051F020

1

运算放大器

1

A/D转换器

ADC0809

1

蜂鸣器

1

继电器

4

温度控制器

LM56

1

三极管

4

空调

1

加热器

1

 

7.主要元器件介绍

7.1温度传感器

LM35是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

由于它采用内部补偿,所以输出可以从0℃开始。

图7.1:

LM35封装

LM35有多种不同封装型式。

在常温下,LM35不需要额外的校准处理即可达到±1/4℃的准确率。

其电源供应模式有单电源与正负双电源两种,其引脚如图一所示,正负双电源的供电模式可提供负温度的量测;两种接法的静止电流-温度关系,在静止温度中自热效应低(0.08℃),单电源模式在25℃下静止电流约50μA,工作电压较宽,可在4—20V的供电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非常省电。

工作电压4~30V,在上述电压范围以内,芯片从电源吸收的电流几乎是不变的(约50μA),所以芯片自身几乎没有散热的问题。

这么小的电流也使得该芯片在某些应用中特别适合,比如在电池供电的场合中,输出可以由第三个引脚取出,根本无需校准。

目前,已有两种型号的LM35可以提供使用。

LM35DZ输出为0℃~100℃,而LM35CZ输出可覆盖-40℃~110℃,且精度更高,两种芯片的精度都比LM35高,不过价格也稍高

传感器参数

供电电压35V到-0.2V,输出电压6V至-1.0V,输出电流10mA,指定工作温度范围,LM35A-55℃-+150℃。

7.2继电器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

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

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

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

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图7.2:

继电器

7.3单片机

下面列出了一些主要特性;

1.高速、流水线结构的8051兼容的CIP-51内核(可达25MIPS)

2.全速、非侵入式的在系统调试接口(片内)

3.真正12位(C8051F020/1)或10位(C8051F022/3)、100ksps的8通道ADC,带PGA和模拟多路开关

4.真正8位500ksps的ADC,带PGA和8通道模拟多路开关

5.两个12位DAC,具有可编程数据更新方式

6.64K字节可在系统编程的FLASH存储器

7.4352(4096+256)字节的片内RAM

8.可寻址64K字节地址空间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接口

9.硬件实现的SPI、SMBus/I2C和两个UART串行接口

10.5个通用的16位定时器

11.具有5个捕捉/比较模块的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阵列

12.片内看门狗定时器、VDD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

13.具有片内VDD监视器、看门狗定时器和时钟振荡器的C8051F020/1/2/3是真正能独立工作的片上系统。

C8051F020/1/2/3单片机所有模拟和数字外设均可由用户固件使能/禁止和配置。

FLASH存储器还具有在系统重新编程能力,可用于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并允许现场更新8051固件。

片内JTAG调试电路允许使用安装在最终应用系统上的产品MCU进行非侵入式(不占用片内资源)、全速、在系统调试。

该调试系统支持观察和修改存储器和寄存器,支持断点、观察点、单步及运行和停机命令。

在使用JTAG调试时,所有的模拟和数字外设都可全功能运行。

图7.3:

元件管脚分布图

 

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孵化室控温控制电路设计,了解了温度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电工电子学、单片机、传感器等相关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并能够将测得的模拟电压值能够转换成为数字电压,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并通过外部中断来控制量程。

孵化室温控制在36-42℃,温度低时启动电热器加热,温度高时,启动空调冷却。

报警指示,当温度大于42℃或低于36℃时,用声光报警。

我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