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0601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docx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

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浅谈

摘要:

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国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村不断向前发展。

虽然前进的道路崎岖不平,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前途是光明的,农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关键词:

农村现状农民和农村问题惠农政策发展

一、引言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跟随芳草社二团到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下乡活动。

开始,我对滁州的印象是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而来的,“环滁皆山也”,脑海中就是茫茫的一片山,雾气缭绕,我怀着十分好奇和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滁州半塔这片热土。

当我们坐着车在一座一座的山上环绕时,我们远眺这里的景色,小山上雾气腾腾,村落在山间若隐若现。

偶尔可见羊儿在路边吃草,水牛在小河中享受着他们的自由自在。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犬吠声在村落间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说老实话,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时,我是由衷地喜欢。

在这几天对农村的参观过程中,我是真正看到了农村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之中。

首先我们能够看到在镇上,许多人家都住上了崭新的楼房,而且柏油路是通到了基本上村里的每条主干道上,农民们都很朴实热情。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置换政策给这个小村子带来了切实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把住房统一集中到一起,把以前的住地变成耕地,从而使得农民的平均耕地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篮球架、桌球台等公共设施也都迅速建设起来。

我切身感受到农村在渐渐变得富裕,农民的生活渐渐幸福起来。

同时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农村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比如说,留守老人的问题,许多老人的子女长年在外面打工,甚至过年都难得回来一次,老人孤独地守在家里,辛勤地耕耘好几亩地。

更加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子女根本不关心老人的生活,老人在物质上,精神上,心理上都得不到很好的照顾。

有许多小青年很早就放弃上学而选择出外打工,而且这在当地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由其对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来说,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他们退学打工的年龄更加的早,可以说这对当地的长期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重中之重

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民主革命时期,已被我党领导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道路所证实,可以说,这已成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识。

但是,在工业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大中城市日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邓小平同志指出:

中国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

这一科学论断,集中地反映了一个伟大真理:

广大的农村是我国稳定的基础,繁荣与发展的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无农不稳,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稳定。

三、现阶段农村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劳动力总量较大,特别是农村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转移情况复杂。

从1990年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以及从业劳动人数一直在增加,到2004年底,农村劳动力总数达49695.3万人,比2003年同比增长2.1%。

与此相对应的是,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

据专家测算,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占现有农业劳动力的31%,即我国目前还有约69%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

从劳动力质量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2001年在我国4.82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0%,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

此外,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

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状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差异性;转移渠道单一、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务工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体力型、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环境条件差、安全保障系数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高,如农民进城务工至少需要“六证”:

暂住证、就业证、务工证、健康证、消防证、婚育证等,合计每人每年要缴费600-1000元。

究其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素质低下及对城市外来劳动力行业限制。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坚持“适度转移、机构优化、合理布局、效益互补”的原则,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拓展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空间,以循序渐进方式逐步缓解农村就业的压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飞跃。

具体说来,有如下的解决对策:

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进一步重视劳务输出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及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农民本地就业机会。

2、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形势严峻

我国由于人口较多,教育底子薄弱,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加紧建设的重点。

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原因,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也落后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关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儿童教育、女童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

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代课教师尚占一定比例,教师负担较重,师生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为了升学,许多地区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人为的留级、变相的体罚、分数至上、升学第一的思想十分普遍,使得学生厌学情绪十分严重,从而导致留级率高,辍学率高、普及义务教育步伐缓慢。

另外,为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有所改观,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城市、农村教师交流及支援,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将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学校,克服农村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同时,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对于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应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农村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及教学环境。

我国的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就导致教育经费十分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低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而这有限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没有投入到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之中。

(3)、加强农村女童教育,提高农村未来科技人才数量。

在我国农村地区,女孩失学问题还十分严重。

以广西隆林县的某些乡镇为例,04年女孩不入学率和辍学率达55%。

分析根本原因,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认为“女孩读书没用,反正将来是嫁人”。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少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打工妹的行列。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及有效实施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这中间要通过国家资金投入的加大、教师进修机会、教育资源支援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步伐。

同时还需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上去了,农民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才能加大投入。

这一举措具有重大的建设意义。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

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

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2、国家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企业用工增加较多,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紧缺,给春耕生产特别是春季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带来较大困难。

另外,从支撑农业的条件看,一些“三农”学者认为,6年来全国粮食面积恢复增加了1.44亿亩,继续扩大面积的空间有限,基础脆弱、科技薄弱、后劲不足的问题凸显。

由于这些原因,国家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从2003年至今是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创新时期。

除了已有的政策继续执行并加大力度外,提出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补贴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国债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变财政支农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改革农业税制。

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农业补贴,而且额度越来越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

工业化初期,由于工业落后,比如一个农民可以生产100单位的粮食,他可以用10单位来换一辆自行车。

那么他还有90单位的粮食,所以农民相对比较富裕。

工业生产率由于是指数化的增长,30年前,生产一辆自行车的人工,现在可以生产5辆摩托车,但是农业生产可不会亩产万斤的,一亩地的粮食产量没多大增长,而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增长,那么农民需要用90单位的粮食,才能换回一辆摩托车,也就是说农民需要90单位的粮食,才能过30年前相对地位的生活水平。

所以,越发展,农民就会越贫穷,这就叫《悲惨性增长》。

所以,没有内需,摩托车也卖不出去,农民也不愿意再种田了,就需要粮食进口,没有消费,工业也不能发展,摩托车也不生产了,你想会是什么后果?

就是经济崩溃,饿殍遍野,国家垮台。

3、新农保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新农保”的概念,并明确规定了基本原则和筹资结构。

直到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启动实施。

建立新农保制度意义深远:

第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经初步具备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条件,以使亿万老年农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让广大农民群众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更好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二,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

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农保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迫切任务。

第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推动农村减贫的客观要求。

200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有1.67亿,占人口总数比重达12.5%,农村约占三分之二,而且农村老年贫困化的现象日益突出。

4000多万农村低保人口中,老年人占28.8%。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解决农村老年贫困化和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之策。

第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增加农民收入、解除农民养老等后顾之忧,是扩大农村需求的前提。

  建立普惠与激励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使8亿农民有了养老保障,是我国继免除农业税、实行农村直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惠农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城乡社会和谐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一大德政。

五、结束语

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才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次调研中,农民群众各有各的观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都感受到祖国的进步,自己的日子正过得越来越好。

我爱我的祖国,爱她的一草一木,爱她的一山一水,爱她勤劳的人民。

祖国有进步,我们欢欣鼓舞;社会有问题,咱们勇敢面对,认真解决。

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的栋梁,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起着顶梁柱的作用。

我们将会以这次三下乡的收获作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周总理说过一句话:

“我爱我的祖国,这是我们自信的源泉。

”我们将会以这种自信的力量面对挑战,绝不退缩,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我坚信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的未来必定更加美好,我们的祖国也必将越来越富强,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赵馨蕾,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M].西南教育出版社,2000,6.

[2]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2005.6

[3]李立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民出版社,200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