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0852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③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④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⑦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⑧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包含着“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尽的希望”的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chóu__密②wěi__琐

三、选择题

3.下列各项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了那些动物们滑稽的表演,再加上训导员夸张的动作,真令大家忍俊不禁。

B.面对父母的质问,他语无伦次,也不知如何解释。

C.李文与同学相约周末同去买书,他们果然在新华书店不期而遇了。

D.决战的时刻到了,他屏息凝神地盯着对手,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间的史事。

B.“说”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它可以叙事,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C.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D.“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朝人,欧阳修等六位是宋朝人。

5.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肯”号在追击传说中的“独角鲸”时,遭到猛烈撞击,教授、孔塞伊和捕鲸人不幸落水,后来成了“鹦鹉螺”号的俘虏。

B.“鹦鹉螺”号上一切机械的灵魂是电,而且它发电并不依靠地下金属,而是依靠开采海底的煤矿提炼海水中的钠完成的。

C.由于遇到了大浮冰,“鹦鹉螺”号虽经过几十次的冲击,却完全不能动了,导致他们最终无法抵达南纬90度的南极。

D.“鹦鹉螺”号在托雷斯海峡撞上暗礁搁浅,后来海水涨潮潜艇顺利地脱了险。

四、名著阅读

6.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

可以投奔的,可依靠的,人,在他心中,只有两个。

打算努力自强,他得去找这两个——小福子与曹先生。

……

祥子出了曹宅,大概有十一点左右吧,正是冬季一天里最可爱的时候。

这一天特别的晴美,蓝天上没有一点云,日光从干凉的空气中射下,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气。

……

祥子的心要跳出来,一直飞到空中去,与白鸽们一同去盘旋!

什么都有了:

事情,工钱,小福子,在几句话里美满的解决了一切,想也没想到呀!

祥子为什么这么开心?

小福子后来的命运如何?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___

(2)山门圮于河____

(3)阅十余岁____

(4)棹数小舟____

8.翻译句子。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①曰:

“马。

”二世笑曰:

“丞相误邪?

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

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

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章邯等军数败②,上书请益助。

自函谷关以东,大抵尽畔③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④。

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二世:

秦二世胡亥。

②项羽、王离、章邯,人名。

③畔:

同“叛”,背叛。

④乡:

同“向”,先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赵高欲专秦权____

(2)左右或默____

(3)因阴中诸言鹿者____

(4)诸侯咸率其众西乡____

10.翻译句子。

(1)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

(2)乃谢病,不朝见。

11.由选文来看,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暮立

白居易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注释)时诗人服母丧居下渭村,四十岁刚过,贫苦多病,好友元稹分俸禄济其困乏。

(1)从全文来看,“黄昏”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作用?

(2)“槐花”“蝉”本是夏天的景物,但诗人为什么在结尾却要说是“秋天”呢?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玉簪子

王秋珍

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

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

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

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

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髫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

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

奶奶终日愁眉紧锁。

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

“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回来找吧。

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

”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

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五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

父亲回家了。

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

父亲宽慰道:

“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

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

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

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

玉簪子丢之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

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

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

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

“两天不见,又长大了。

”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

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

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

“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

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

”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

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水灵呀。

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

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

奶奶问:

“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

”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

“记得记得。

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进谗言,要宰相比干挖心表忠诚。

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立即策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

比干照着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

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

奶奶点了点共,说:

“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

”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

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老房子里。

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

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

这些年,奶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去擦拭一番。

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放过。

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

“咱们东阳的土布没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

”父亲不由得感叹道:

“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

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

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打开它。

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

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

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

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

“就是用这把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

是您带着我向人家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新玻璃。

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

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

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

一只玉簪子!

一只剔透的玉簪子!

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

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

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

玉簪子怎么会掉到樟木箱子里?

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

奶奶总是笑而不语。

一旁的父亲搔了搔头皮,说:

“是啊,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7期)

13.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将“找簪子”的情节补充完整。

不见簪子→____→让父亲寻找→在田垄上找→____→____→找到簪子。

1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味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15.请根据内容概括“奶奶”形象的两个特点,并找出对应的内容或细节加以印证。

16.小说最后三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九、未知

17.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

“餐桌上的故事”

要求:

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内容真实具体,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个人、班级等信息;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1.①会当凌绝顶②凭君传语报平安③烟笼寒水月笼沙④不问苍生问鬼神⑤自缘身在最高层⑥濯清涟而不妖⑦正入万山圈子里⑧青草池塘处处蛙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凌”“苍”“缘”“濯”等字词的书写。

2.稠猥

【解析】

【详解】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稠”与“猥”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再如“猥琐”:

举止扭捏、拘束、不自然;或形容人体貌、气质不佳。

注意据义定形。

3.C

【解析】

【详解】

C项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不期而遇: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期:

约定时间。

不期:

未经约定。

此词与“李文与同学相约”矛盾。

4.A

【解析】

【详解】

A项“《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5.C

【解析】

【详解】

C项“完全不能动了,导致他们最终无法抵达南纬90度的南极”关于《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原文是“鹦鹉螺号上来十几号人,他们拿着镐头,把船周围的冻冰敲碎,不一会儿船身便松动了。

幸好刚冻不久,冰层浅薄,破冰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我们大家回到船舱里面。

常备储水罐灌满了流动的海水。

鹦鹉螺号抓紧时间潜入海里”,“好吧,我,尼摩船长,我来了,1868年3月21日抵达南纬九十度的南极圈内,我业已占领了地球的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居世界公认的各大洲的第六位”。

6.曹先生不仅愿意继续雇佣祥子拉车,而且也接纳小福子住在他的家里,并让她帮工小福子被卖到了白房子,然后上吊死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阅读《骆驼祥子》,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一问,祥子开心是因为曹先生答应祥子还拉包月,而且愿意把小福子也一并接来。

祥子觉得生命又有了希望,他又从死里活了过来。

二问,祥子带着这个好消息去找小福子,可福子两月前因不堪娼妓的非人生活上吊死了。

7.

(1)靠近、面对

(2)倒塌(3)经过(4)用船桨划

8.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解析】

7.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阅”:

经过。

“棹”:

用船桨划。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圮”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尔辈”:

你们。

“物理”:

事物的道理。

“是”:

这。

“木杮”:

木片。

“岂”:

怎么。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

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

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

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

”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9.

(1)独揽

(2)有的,有的人(3)暗中(4)全都

10.

(1)从此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议论他的过错。

(2)(赵高)就推托生病不出来,不去朝见皇帝(或二世)。

11.阴险狡诈、欺上瞒下、目光短浅、不敢承担责任。

【解析】

9.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赵高欲专秦权”:

赵高想独揽秦的大权。

专:

独揽。

“因阴中诸言鹿者”:

于是暗中借法令陷害那些明说是鹿的人。

阴:

暗中。

理解好句子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0.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莫”:

没有人。

“过”:

过错。

“谢”:

推托,推辞。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11.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可分析“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等句,说明赵高是一个阴险狡诈、欺上瞒下的人。

“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等句,可看出赵高是一个目光短浅、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点睛】

翻译:

赵高想独揽大权,但又担心群臣不服,便先进行试验,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

“这是马啊。

”二世笑道:

“丞相错了吧,怎么把鹿叫马?

”就询问侍立左右的大臣们,群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以迎合赵高,有的则说是鹿。

赵高于是暗中借法令陷害那些明说是鹿的人。

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谈他的过错。

赵高以前曾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大事”,待到项羽俘获王离等人,而章邯等人的军队也多次被打败,上书请求增兵援助。

自函谷关以东,大体上全都背叛秦朝官吏,响应诸侯,诸侯也都各自统率部众向西进攻。

八月,刘邦率几万人攻打武关,屠灭了全城。

赵高恐怕二世为此发怒,招致杀身之祸,就托病不出,不再朝见二世。

12.

(1)营造了一种落寞(冷清、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愁苦)的感情基调。

(2)诗人内心孤苦或因母亲去世引发的哀伤,虽是写夏天之景,但依然觉得像“秋天”那般悲凉、伤感。

【解析】

【详解】

(1)考查诗句中词语的表现力。

“黄昏”表面上写一天的傍晚,实际上营造了一种落寞的氛围,用以反映了当时的心境,身心之苦,一遇萧瑟的黄昏,就会更加令人愁肠满腹。

由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夏日的景色本来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但在作者眼里,就像来到了秋风萧瑟、万木衰落、令人肠断的秋天。

时诗人服母丧居下渭村,年龄四十刚过,颇贫病,元稹分俸济其困乏。

答此题,读懂诗句后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13.爷爷寻找菜地里找老屋里找

14.运用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看儿子的眼神的温柔与慈爱;表现了奶奶对亲人的牵挂/关心;希望儿子能常回家看看的心理。

15.①勤劳能干:

菜地在奶奶的打理下,水灵、整齐、时时擦拭织布机等;②干净整洁:

发髻梳得整整齐齐;③讲原则(规矩)、教导有方:

带打破玻璃的孩子登门道歉并更换新玻璃;④对儿子充满慈爱与思念、珍视亲情(收藏孩子的旧时物品、藏起玉簪子让孩子赶回来相见等)。

16.不能删去。

①交代了奶奶要父亲回家的真正原因,情节更加完整;②深化主题:

老人需要子女更多的关爱,子女应该常回家陪伴老人;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④结尾产生了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解析】

13.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

如第5段写爷爷寻找,第11段写菜地里找,第13段写老屋里找。

14.欣赏文句。

“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运用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慈爱的目光;表现了奶奶对亲人的关心;怕父亲又长时间离开她的心理。

分析作答时,一定要答出描写方法对表现人物心理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根据文章中对人物的叙述描写,以及人物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概括。

本题要求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奶奶的形象。

可分析文章中奶奶所作所为。

比如根据文中写菜地里的菜在奶奶的打理下,水灵、整齐、时时擦拭织布机等可以看出奶奶的勤劳能干;根据文章对奶奶的描写,说奶奶发髻梳的整整齐齐,一切大打理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说明奶奶干净整洁;根据文章中写奶奶细心收藏着孩子的旧时物品、藏起玉簪子让孩子赶回来相见等,说明奶奶对儿子充满慈爱与思念、珍视亲情。

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分条概述,各条之间不要互相包含。

16.文章中的语段能否删除,要根据文章的材料和主旨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一般来说,不能删除,要结合主旨作综合的分析和考量。

如小说最后三段丰富的文章内容:

交代了奶奶要父亲回家的真正原因,悬念揭开,情节完整。

深化了文章主题:

子女应该常回家陪伴老人(可分析“是啊,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

所以不能删除。

17.餐桌上的故事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把酒言欢,聊家常谈人生,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是每个人的理想。

我家的餐桌略有不同,有时还弥漫着“硝烟”。

又是一个平凡的晚上,正在疯狂刷题的我听到妈妈喊“开饭喽”,一下子蹿到了餐桌旁。

可我看到的是一坨绿绿软软的东西粘在盘子上,那东西像一只只蠕动的大绿虫子,我一脸嫌弃地把它推到了一边,抓起一个馒头干嚼起来。

妈妈见我这样,表情立刻凝固了,又把那盘菜堆到我面前,眉头紧锁,双眼一瞪:

“必须吃!

每次都是因为这个,好吧,我挑食。

因为挑食,妈妈不知道跟我急过多少次,看来今天又要“硝烟”弥漫了。

我小心翼翼用筷子把那盘菜戳了戳,确定它不会动,才将信将疑地夹了一口送到嘴里。

千分之一秒内,我辨认出是我最不喜欢的茄子,只是这次变成绿色的了。

我连尝味的程序都没开启,就一下子吐了出来。

妈妈又急了,只听“啪”一声,她把筷子按在餐桌上,我看到餐桌被筷子砸出的坑。

她正了正身子,脖子一挺,想要发火,却耐着性子低头凑近我:

“你倒是尝尝再决定吃不吃呀,这绿茄子是我小时候经常吃的,跟别的茄子不一样,而且为了做得好吃,还特地上网查了茄子的做法,费了很大的劲才做好的孩子,你挑食本来就不对,我变着法儿给你做,你还不给个面子?

既然妈妈都放大招了,这么用心地为我做了那么多,我要是在顽固抵抗,真有点说不过去了。

我硬着头皮,在妈妈期盼的目光下,忍者天生对茄子的反感,硬生生把那坨绿色的东西吃了下去。

还好,虽然卖相不大好,味道还说得过去,我的筷子又一次伸向那盘茄子,妈妈的眼神变得无比温柔,微笑着拍拍我的肩:

“看,我的手艺还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吧!

想想也是,妈妈为了我营养全面,挖空心思,想尽办法,也嚷过也急过,现在还自学厨艺,真可谓用心良苦。

看出来了吧,这餐桌上弥漫的硝烟,分明是妈妈对我的关爱呀。

【解析】

【详解】

作文标题“餐桌上的故事”。

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抓住餐桌上这特定场景。

在我们家的餐桌上总会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

文章内容应与在饭桌上吃饭相关。

文章不一定要写“爱惜粮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等相关的事情,但我们所选的事一定要有意义,可直接写在饭桌上发生的事件,在桌上吃饭时看到的、想到的事,从中能给人以启示。

我们可以写直接在饭桌上发生的一些事件,如:

我吃饭掉饭粒,爸爸或爷爷教导我;老爸炒菜,我不吃,被老爸教训后才动筷;吃鱼时妈妈总爱吃鱼头等。

写在饭桌上谈论的事,如:

吃饭时爸妈说物价上涨;吃饭时老爸问我的考试情况。

也可写也可写在桌上吃饭时看到的、想到的事,如:

吃饭时看到电视上的难民、乞丐等吃饭时想到妈妈做饭的辛苦、想到去世的奶奶等。

要有条不紊,写好当时饭桌上的情形。

如果写发生在饭桌上的事,可以写一写大家后来回忆这件事时的情景。

如果写饭桌上听来的故事,可以写一写大家听故事时以及听完故事后的反应。

写人记事,一定要重视细节描写的作用。

【点睛】

中考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第一:

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第二:

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

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第三:

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第四:

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

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

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