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193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docx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施工组织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工程施工范围共两栋楼分别是8栋洋楼、12栋别墅。

****停车场收费及一卡通门禁系统区。

整个小区工程要求在功能上一次设计到位,满足先进性(技术上适当超前),实用性(符合现有的需求),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经济性等,从而达到实用性,可实施性、超前性,独创性等工程目标。

1.2实施方案设计依据

《家居布线标准》TIA/EIA570-A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GA/T74-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民用建筑电信布线系统标准》ANSI/EIA/TIA-568A

《电信走道和空间的民用建筑标准》ANSI/EIA/TIA-569

《民用建筑电信设备的管理标准》ANSI/EIA/TIA-606

《民用建筑电信设施接地标准》ANSI/EIA/TIA-607

《UTP布线现场测试标准》TSB-67

《电信布线系统标准》ISO/IEC1180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72:

97

《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施工总则

所有施工必须遵守安全守则,认真执行工程进度,按计划完成工程,当实际进展和计划不符时,应及进提出修改计划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服从甲方、监理公司、管理公司的协调和指挥;确保与甲方、设计院、监理公司、管理公司、其它施工单位等之间合作愉快。

确保在进场前完善、细化投标时编写的施工方案,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方案,若总监理工程师提出修改意见,应认真考虑并予以修改。

3、工程施工组织结构

3.1项目主管及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荔城花园一期智能化工程质量优良,进度满足要求,我司成立一个具有丰富工程设计、实施及项目管理经验的精干人员组成的系统工程项目组(以下简称广州捷安视智能化工程项目部),全面负责设计、组织、协调工作。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及本公司的具体情况,我司组建如下组织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

广州捷安视智能项目组的工程总指挥:

由公司主管工程的总项目经理亲自担任,全面组织,协调各种资源,服务于荔城花园一期智能化工程系统工程项目;下设项目经理、设计技术总监;项目经理下设现场工程分部和工程技术分部;现场工程分部下设工程技术组、质量管理组、项目管理组等3个小组。

工程技术分部下设各专业组。

具体为:

项目经理1人,技术总监1人,工地经理1人,专业工程师2人,安检工程师1人,材料采购1人,项目管理人员1人,施工班长1人。

熟练操作工人(大工)人数为5人(包括名电焊工和施工班长),小工(杂工)5人。

(详见人员结构图)

3.2岗位素质要求、分工及职责

3.2.1工程总指挥

工作内容:

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包括技术、行政、安全、质量、进度和对外协调、下达月工程任务等工作;

任职资格:

公司董事或副总经理、有相关工程丰富的管理经验、谙熟劳动法规、有很好的领导能力、极强的办事能力;作风正派、办事干练果断。

3.2.2项目经理

工作内容:

协同总指挥进行管理,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负责;负责协调解决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负责与总包方及相关人员的协调工作;

任职资格:

工程部经理或副经理,有多次大型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熟悉各个专业工程技术,取得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职称,有很好的协调领导能力。

3.2.3技术总监

工作内容:

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工作,包括本工程技术、指导预结算、协同项目经理对外协调。

任职资格:

公司总工程师,有多个大型项目总工工作经验,熟悉各个系统工程调试,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有很好的协调领导能力。

3.2.4工地经理

工作内容:

负责组织本项目实施方案设计,以及现场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

任职资格:

主任工程师,具有大、中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实施经验,丰富的技术知识和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2.5专业工程师

工作内容:

负责各个系统工程的施工技术指导工作;每天向技术主管工程师汇报有关工作;计算有关工程量以配合材料部门采购有关物料;

任职资格:

有3年以上施工经验、参加过同类型项目的施工、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取得工程师职称。

3.2.6材料设备采购人员

工作内容:

负责本项目中所需材料及设备的采购,保证其质量可靠,设备性能稳定;

任职资格:

有多年采购经验,为人老实忠厚,遵守法纪,有极强的责任感。

熟悉各系统工程所需的材料规格、设备特点,

3.2.7质量管理工程师

工作内容:

负责工地施工安全,检查督促工地上的任何人员按照有关安全规程进行施工管理、操作,负责协调系统安装调试的设备检验与工程验收工作;

任职资格:

有3年以上施工安全管理经验,有上岗培训经历,极强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熟悉安全法规;熟悉工地环境;并熟悉相关技术执行标准及验收标准。

熟悉弱电系统工程的工程特点、技术特点及产品特点,

3.2.8项目管理人员

工作内容:

负责信息(含资料、工程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方面管理工作,以及和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合同文件及相关协议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管理工作。

任职资格:

具有行政管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及责任心,负责荔城花无一期智能化工程工程项目的日常行政事务工作。

3.2.9施工班长

工作内容:

负责调配人力,同时参加施工;每天向技术主管工程师汇报有关工作;下达当天工作任务;同时参加施工等;

任职资格:

有5年以上的施工经验,完全可以看懂施工图纸,取得施工员证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较好的领导能力,关于解决处理问题,能和施工工人打交道,熟悉各方面操作技术,能与上级沟通良好等。

3.2.10施工工人

工作内容:

参加施工操作;

任职资格:

有多年施工操作经验,有本岗位证书,有较强制责任感,吃苦耐劳,团结工友,尊重上司,服从管理等。

4、系统施工方案及主要系统安装方法

系统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是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设计把业主要求转化为设计技术文件。

系统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依据是业主列明的技术要求及有关标准、规定。

完善后的设计方案,经评审征得业主确认后,即可据此开展工作。

4.1工程施工前期实地勘测

根据已确认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案,与业主确认系统工程的有关土建资料,并进行实地勘测。

确认工程所需的辅材情况及进场前的准备。

4.2施工图纸设计

根据经业主确认后的设计方案及实地勘测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方案等深化设计——施工图的设计。

施工图是保证工程顺利如期完成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工程的施工图(包括系统结构图和施工平面布置图)必须在进场施工前完成设计、制作、送审等;各设备安装大样图亦必须在上述施工图送审完毕后一个月内完成设计、制作、送审。

我司会成立以主任工程师为首的设计小组,确保15天内完成设计任务,力争在5天内完成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设计后将由荔城花园一期智能化工程智能小组组织设计院、设计单位、其它施工单位一同会审,并达成统一的会审意见后即可施工;对于需要修改的地方待设计出来重新会审后方可实施。

4.3施工前准备

施工准备通常包括:

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物资、机具、劳力准备以及季节施工准备,此外也有思想工作的准备等。

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的同时完成施工管槽等材料的采购、施工人员上岗培训、施工机具准备、工地临时设施搭建、协调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等工作。

4.3.1熟悉和审查图纸

熟悉和审查图纸包括学习图纸,了解图纸设计意图,掌握设计内容及技术条件,会审图纸,核对土建与安装图纸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明确各专业间的配合关系。

(1)可视对讲系统

W4街28+1家居工程实施内容必须与土建、管道、装修工程等配合与施工上衔接。

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与土建、管道、装修等工程同步进行,

在施工平面图上应标明线路走向,引入线方向及配线方式,还应标明安装高度、安装方法以及出于安防需求而特定的线路敷衍方式。

图纸会审,应由弱电工程总包方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商、施工安装承包单位,有步骤地进行,并按照工程的性质、图纸内容等分别组织会审工作。

4.3.2材料采购、制作与运输

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均应在实施之前列出详细的清单,根据预先编制好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好材料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必须经过各专业系统工程师的确认和技术主管、工程总指挥的审核后方能交付采购部负责。

所需提前购置的施工材料:

镀锌电线管及其配件,镀锌电线槽及其配件,电线管施工所需辅助材料如电焊条等,总之材料采购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表定下的时间进行(并须充分考虑到订货周期),其每次购置数量及其规格由现场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提供购置报告并交技术主管工程师审核后交给采购部负责。

材料的采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公司质量控制管理办法中有关材料采购的规定来实施。

采购的产品必须是通过正当渠道采购的,要有出厂证明、产品合格证及有关质量检测部门的相关检测报告。

需要自行加工制作的部件如:

角铁支架、常用紧固件等,所采用的材料必须是优质的原材料,产品的制作的流程、施工工艺必须符合国家建筑安装相关规范和标准。

产品、材料的运输严格按照产品对运输的要求分别对待,切实注意运输过程中某些产品的防重压、防倒立、防腐蚀等问题。

产品运输到施工现场时,应保证包装没有破损。

要会同建设方与监理方共同进行材料、设备进场验收。

4.3.3施工人员和场地的准备

施工人员的培训:

各专业工程师对施工员、班长、领工员等的技术培训、安检工程师对各专业工程师、领工员、班长、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技术主管工程师对各专业工程师的技术培训、项目总指挥对所有施工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的动员培训等。

施工机具的准备必须在进场施工前完成。

临时设施的搭建包括工人住宿所需的临时工棚、工程材料堆放保管所需的仓库、施工班工具房、办公室及办公用品等。

其他如食堂、卫生间、冲凉房等希望汇景新城W4街28+1家居工程在工地上统一协调安排。

施工用水用电请业主统一协调安排,并由施工协助的单位与我司签定配合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为向我司提供用水用电和大型机具的使用等,我司根据协助单位配合的内容向有关单位支付一定的配合费用等。

其它开工需要办理的一切手续应由业主相关规定统一办理。

4.4.线管、线槽、线缆施工

首先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有关楼层的施工图纸(经过批准施工的图纸),以便人力安排和解决有关施工技术总是每次施工前,各领工员和班长必须抽所有工人交代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进行人力调配;各技术工程师必须在工地巡查以解决有关施工中的问题;安检工程师在工地巡查有关安全隐患并及时解决;技术主管工程师必须协有关专业之间的冲突和下达每周工作计划书等。

管线室内敷设

室内线路的布线设计和施工短捷、安全可靠,尽量减少与管线的交叉跨越,避开环境条件恶劣的场所,便于施工维护。

对安全防范系统的传输线路要注意隐蔽保密。

施工时需要遵守下列规定:

(1)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质塑料管线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优选穿钢管或电线管。

传输线路采用耐压不低于250V铜芯绝缘多股电线。

(2)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采用不燃或阻燃性材料制成。

(3)报警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暗敷在非燃烧或吊顶里,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4)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敷设于封闭或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50%。

(5)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6)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宜与强电电缆的坚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电和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7)管内或线槽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管内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锉平,管口应刮光。

(8)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小截面导线连接时可以绞接,绞接匝数应在五匝以上,然后搪锡,用绝缘胶带包扎。

(9)敷设在多尘或潮湿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加橡胶垫等)。

(10)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二个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三个弯曲时。

(11)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

在吊顶内敷设时,盒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12)在吊顶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用支撑物固定。

(13)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置吊点或支点。

(14)在下列部位也应设置吊点或支点:

●线槽接头处;

●距接线盒0.2m处;

●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

●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15)管线经过建筑物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16)导线敷设后,应对每个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工程中相同线路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17)分线箱(盒)暗设时,一般应预留墙洞。

墙洞大小应按分线箱尺寸留有一定余量,即墙洞上、上边尺寸增加20∽30mm,左、右边尺寸增加10∽20mm。

分线箱(盒)安装高度应满足底边距地0.5∽1m。

(18)过路箱一般作暗配线是电缆管线的转接或接续用,箱内不应有其他管线穿过。

(19)为了确保用电安全,室内管线与其它管道最小距离为:

A、平行敷设

管内穿线

明敷导线

煤气管

0.1m

1m

乙炔管

0.1m

1m

氧气管

0.1m

0.5m

蒸汽管

1m/0.5m

1m/0.5m(电线管在上面/电线管在下面)

暖水管

0.3/0.2m

0.3/0.2m

B、交叉敷设

管内穿线

明敷导线

煤气管

0.1m

0.3m

乙炔管

0.1m

0.5m

氧气管

0.1m

0.3m

蒸汽管

0.3m

0.3m

暖水管

0.1m

0.1m

(20)而系统中探测信号传输线,图像、声音复核传输线,不得与照明线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

(21)工程中视频信号的传输,如果传输距离较短,宜用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基带信号的视频传办方法。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的不平坦度、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的不平坦度大于3dB时,应采用电缆均衡器;在大于6dB时,应加电缆均衡放大器。

(22)系统的功能遥控信号采用多芯直接传输的方法。

微机控制的大系统,可将遥控信号进行数据编码,以一线多传的总线方式传输。

而同轴电缆暗敷时,一般宜穿钢管;路径安排尽可能短些,配管不能急弯;弯管半径宜大点,通常为管径的10倍。

(23)建筑物内横向布放的暗管管径不宜大于G25,天棚里或墙骨水平、垂直敷设管路的管径不宜大于G40。

4.5设备安装

此步骤工作所遵循的步骤如下:

备料(所有从仓库中提取的材料必须是经过甲方验收同意使用的材料和符合现有的技术规范;准备此次施工所需的设备器件及其辅助材料);

按照施工平面图、有关大样图、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

安装完毕后的设备房必须门上设锁保护;其余场所如墙上插座等设专人巡查保护;

每完成一个楼层(或按甲方要求的区域)设备安装,必须在甲、现场监理、设计工程师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验收签字。

1、设备的选择

同一工程中,各种设备如对讲主机要采用固定的型号和专门生产厂家的产品,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也为日后的保修和维护带来方便。

2、端口分配

将设备接口,按标准《外接设备端口分配表》做出分配规划。

此表作为系统的重要原始资料,一份电脑存档,一份现场施工。

两份均应妥善保存,以便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有据可查。

3、芯线定义

根据购买电缆的色组,定义各条芯线的功能,填写《NDT外接设备端口分配表》相应的芯线定义栏。

同一工程芯线定义必须保持一致。

4、标签制作

按《外接设备端口分配表》登记的编号,制作两份相应的线头不干胶标签,以便在布线施工时标识线路使用。

(1)端子板与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二根。

(2)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3)导线应绑扎成束。

(4)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5)设备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电源连接,严禁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6)设备的接地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7)设备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以下要求:

(8)设备的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9)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Ω。

(10)当采用联合接地时,应使用专用接地线,由控制室引到接地体。

专用接地干线应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其芯线面积不应小于16mm2;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电缆,不得用镀锌扁钢或金属软管。

(11)由控制室引到其它各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件线,其芯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

(12)由控制室引到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钢管或其它坚硬的保护管。

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由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13)工作接地线应与保护接地线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14)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应及时做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测接地电阻,并作记录。

●查验应提交的技术文件。

●审查施工质量。

(15)设备安装包括各种插座、开关、各系统器件、各系统设备房设备、卫星天线等;这个步骤的工作必须配合土建装修、其他专业和在上述步骤完成到一定程度后进行。

致于对土建装修和其它专业的详细要求请见另外章节;与有关步骤的配合时间请见施工进度表。

4.6系统调试

4.6.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电源检测。

合上监控台上的电源总开头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电源装置的电压表读数、线路排列等。

合上各电源分路开关,测量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端的极性,确认无误后,给每一回路送电,检查电源指示灯等。

检查各设备的端电压。

(2)线路检查。

对控制电缆进行校线,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采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绝缘进行测量,其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线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测量,其线芯间、线芯与地线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3)接地电阻测量。

线路中的金属保护管、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线钢管和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地线连接,保证可靠的电气通路。

系统接地电阻值通常应小于1Ω。

4.6.2布线测试

测试要求

布线完毕后,应按《UTP测试标准》(TSB67)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

97)提出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项目及其指标如下:

铜缆:

应按主干及水平子系统分别进行测试,进行水平子系统的测试时,既要测基本链路的指标,也要测其信道指标。

铜缆的测试项目如下:

▲连线图测试

▲长度测试

▲衰减测试

▲近端串扰测试

▲衰减串扰比(ACR)测试

必须对信息点进行100%的测试,测试指标要求如下:

连线图测试结果无反接、绕接、线对分离及其它接线错误。

长度测试结果基本链路长度小于94米,信道长度小于100米。

基本链路衰减指标要求如下表

频率(MHZ)

3类(dB)

4类(dB)

5类(dB)

1.0

3.2

2.2

2.1

4.0

6.1

4.3

4.0

8.0

8.8

6.0

5.7

10.0

10.0

6.8

6.3

16.0

13.2

8.8

8.2

20.0

9.9

9.2

25.0

10.3

31.25

11.5

62.5

16.7

100

21.6

基本链路的近端串扰指标要求如下表(最近线对之间)

频率(MHZ)

3类(dB)

4类(dB)

5类(dB)

1.0

39.1

53.3

60.0

4.0

29.3

43.3

50.6

8.0

24.3

38.2

45.6

10.0

22.7

26.6

44.0

16.0

19.3

33.1

40.6

20.0

31.4

39.0

25.0

37.4

31.25

35.7

62.5

30.6

100.0

27.1

最小ACR限值表

频率(MHZ)

5类(dB)

4.0

40

10.0

35

16.0

30

20.0

28

31.25

23

62.5

13

100.0

4

验收

验收是工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进行。

验收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CECS89:

97进行。

验收的内容包括线槽、线管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接地是否良好;缆线的布放是否按设计路由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机架安装是否牵固,位置是否便于今后维护管理,接地是否良好;信息插座的位置及外观,标地是否齐全,螺丝是否拧紧,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各类跳线是否整齐美观。

验收还包括测试文档及竣工技术文件的验收。

测试文档分二类:

一是测试数据记录,含铜缆、系统接地各项目的测试;二是测试报告,含所用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所测点数及测试结论。

竣工技术文件包括:

安装工程图、工程说明、设备器材明细表、竣工图、工程变更检查记录、施工过程中更改设计或采取相关措施的记录,由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双方洽商记录、随工验收记录、隐蔽工程签证。

布线对环境的要求

为保证布线良好的运行,对楼层配线间及设备间的环境要求如下:

空间要求:

房内净高大于2.4米,门高大于2米,门宽大于0.9米,楼层配线间的面积大于1.8平方米(1.2米×1.5米),设备间的面积大于14平方米。

消防要求:

楼层配线间及主设备间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1小时的防火墙。

所有室内装修材料必须采用阻燃材料。

在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墙壁覆盖防火胶合板。

对于电子设备不应采用喷水系统进行灭火,而应采用干粉灭火系统或其它的替代灭火系统来实施灭火。

环境要求:

温度在摄氏100C~270C之间,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

照明要求:

室内照度不低于150Lx。

防静电要求:

主设备间的地面采用防静电地板,保证机架及主要设备的良好接地。

电源要求:

由独立支路送电,至少两个双口电源插座。

楼层配线间的电源容量不小于15A,设备间的电源容量不小于60A。

防雷问题

现代化的办公建筑必须仔细考虑防雷电保护系统,传统的防雷主要设计为保护建筑物的,并未考虑对建筑物内易受干扰和破坏的电子设备提供保护,故传统防雷措施存在效能不可靠、引雷时存在感电和侧向跳火的危险和难以避免感应破坏弱电设备的致命缺点。

现代化的防雷电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系统:

建筑物的防雷系统、电源的防雷电系统、弱电设备信号的防雷系统。

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传统的建筑物本身的防雷保护主要采用建筑物顶部用普通钢筋铺设避雷针和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