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364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docx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9015

 

建设项目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监理实施细则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目录

一、专业工程概况3

(一)工程概况3

(二)工程特点及设计要求3

二、编制依据4

三、监理工作流程4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目标值及控制要点5

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11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二)专业工程特点及设计要求:

塔楼筏板厚度为1200~1300mm,设计图纸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标号C35,防渗等级p8,要求水泥强度不应低于42.5Mpa,水泥品种采用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泵送混凝土入泵塌落度为120mm~160mm之内,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大体积混凝上施工规范GB50496-2009标准的要求,并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并掺入减水剂等外加剂;

2)、在炎热季节,采用降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

3)对于厚板承台等构件,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管道进行水冷散热;

4)采取保温保湿养护。

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

5)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5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4.《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JGJ155-2011

5.《普通混凝土中所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3-92

6.《普通混凝土中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GBJ63-2006

8.《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GB8076-2008

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1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DG/T50146-2014

11.《大体积砼施工规范》GB50496-2009

12.本工程的监理规划

三、监理工作流程

1、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不合格

合格

 

 

2、工程隐检、预检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程序

各项设备材料质

量保证资料齐全

隐、预检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分别验收签认完成

分部分项工程自检合格、隐蔽工程完成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填报验申请表及隐验记录、

检验批报项目监理部

施工单位

1、审核各项质量保证资料是否齐全

2、检查隐、预验及分部分项工程是否完成

3、检查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否合格

项目监理部各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

验收合格

验收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目标值及控制要点

1、质量控制目标值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确定,达到规范验收合格标准。

2、质量控制要点及方法

2.1、研熟图纸以便更好地了解工程结构特点,认真学习有关标准规范及相关技术资料。

2.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注意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无针对性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宜根据结构特点采用跳仓分段分层施工,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措施应确保施工质量。

2.3、施工单位应委托法定有资质试验室,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工程结构特点,施工现场情况、施工设备情况设计施工配合比,水泥宜采用中热或低热水泥,选择适宜的外加剂,选择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粗骨料优先采用自然连续级配,细骨料采用中、粗砂,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5%,砂不大于2%。

2.4、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以外,关键在于控制温度变形裂缝开展的方面。

2.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对结构某些部位作构造处理:

①在基岩或垫层与基础的接触面上涂刷热沥青加铺油毡一层,以减少约束;在底板的地梁、集水沟、集水井等部位可设30~50mm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垂直隔离。

2.6、控制石子和水的温度是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的主要措施,在炎热天气时,采用简单的遮阳射水雾的办法,而拌制用水,可采用冰块冷却水或采取地下储水井自然冷却水。

2.7、改进搅拌工艺采用二次投料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搅拌方法,可有效地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界面的集中,使硬化后的界面过渡层的结构致密,粘结加强。

2.8、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层进行(层厚0.5~2.0m),混凝土应沿高度均匀上升,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宜超过27℃。

2.9、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温度应控制在设计范围以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

2.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其他规定可按《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4.15~4.1.5.17相关适合内容。

2.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现场水电、机械配套设施是否正常,材料是否充足,混凝土运输线路有无保障,泵送管线布置是否已完成,雨季施工时的防雨措施。

2.12、在砼内设置循环水管,可以缓解水化热,准备好覆盖材料,以便对浇筑后的砼进行覆盖淋水养护,当夜间温度稍低时,则应揭开覆盖物;淋水过早会增加裂纹,终凝后2~3小时淋水较为适宜。

2.13、大体积砼要求确保支模刚度,牢固。

2.14、如属转换层,大梁支模时应设置包裹形式作内外保温,设循环水管降低温度。

2.15、编写大砼体内扎钢筋施工方案时,一定要考虑抗位移、抗变形,加强支模的刚度。

2.16、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事中过程控制要点与方法。

2.17、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应优先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较普遍采用42.5号水泥),且应对所用水泥按现行国家《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标准要求进行水化热检测,7天的水化热值不宜大于250kj/kg,粗骨料含泥量应不大于1.5%。

细骨料宜用天然砂,含泥量不大于2%,外加剂和混合料的使用具体由试验确定。

2.18、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采用分层连续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泵送时分层厚度不宜大于600mm,非泵送时分层厚度不宜大于400mm,混凝土浇筑先后顺序要合理,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必须将其次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可参考《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附录,如果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施工时,水平施工缝处理方法;①清除表面浮浆,软弱层及松动的石子,使粗骨料均匀露出;②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③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2.19、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槽温度等方面的要求:

①在炎热天气施工时,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及降温措施;②当采用自备搅拌站时,搅拌站应尽量靠近混凝土浇筑地点,以缩短水平运输距离;③混凝土泵送施工时,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车的数量应满足连续浇筑的要求。

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②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15天,且应逐步分层拆除保温层;③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④保温材料可用塑料薄膜、草袋、麻袋覆盖混凝土和模板,严寒天气可搭设保温棚;⑤在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进行监测,根据实测结果调整保温措施以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⑥养护过程中,不得采用强制,不均匀的降温措施;⑦对标高位于±O.OO以下的部位,应及时回填土,±O.OO以上部位应及时加以覆盖,不宜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⑧在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应采取措施预防寒潮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燥等情况发生。

2.20、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系指混凝土振捣后,位于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100mm深处的温度,每工作班测试温度应不少于2次。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温度监测点的布置方式:

①以混凝土浇筑块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测点呈平面布置;②在测温区内,温度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③在基础平面半条对称轴线上,测点的点位宜不少于4处;④沿混凝土浇筑块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5点;⑤保温养护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⑥混凝土外表温度以表面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⑦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的温度以底表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2.21、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测温元件安装必须浸水24小时后,进行筛选,测温元件安装位置应准确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导体绝热,元件的引出线应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在浇筑、振捣混凝过程中避免直接冲击元件及引线;测温仪表温度记录的误差±1℃。

2.22、当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以上时,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利用混凝土60天的后期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工程交工验收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2.2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事后控制要点。

2.2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宽度一般控制在不超过0.3mm,有抗渗要求时不超过0.2mm。

当裂缝产生时,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等有关部门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实际情况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同时,有关单位派专人跟踪检查裂缝宽度发展情况,当危害结构安全时,应及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对于一般性裂缝可采用压力或自动压力灌浆修补。

一般质量问题注意事项:

3.1、大体积砼浇筑完成之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所放出的热量使砼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砼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表面与内部砼收缩不一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砼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极易出现砼的表面裂缝,夏季要采取降温、冬季要有保温措施以减少砼内外温差。

3.2、在原有厚大的老砼上或岩石地基上浇筑大体积砼基础墙体时,必须设置隔离措施,避免产生收缩裂缝又产生外约束裂缝。

3.3、大体积砼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专人检测表面强度与结构中心温度,测温时间不少于14d,前7d每隔4h测温一次,后7d每隔8h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温差大于25℃时(重要结构20℃)要采取有效措施,如覆盖保温等,当温差少于25℃时,可停止测温。

3.4、大体积砼浇筑时,易使钢筋产生位移,浇筑砼过程应随时复核钢筋的位置,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位置正确。

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一).质量控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国工程建设的一贯方针,日前,对本工程我项目监理部采用动态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实行预控、检查、验评三结合,严格执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1、认真参加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审查各专业施工图的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设计失误造成的损失,同时做好技术文件复核工作。

2、查承建单位资质、质量保证体系的同时,注意检查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关键工种的操作人员是否具有上岗证书,同时有关人员必须及时到岗、到位,不得随意更换或抽调,如有必须更换的,事先报项目总监同意,项目经理更换必须经业主同意。

3、在材料、构配件订货前,由施工单位提出产品资料,经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才可订货进场,材料进场后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材料试验单等资料,并报我单位,经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抽查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建设工程。

新材料的购置必须有试验报告和推广证书,符合试验要求。

4、对施工机械及设备的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和操作要求三方面予以审查,同时检查机具数量以满足施工要求。

5、对专业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