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455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模块综合测评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模块综合测评

(满分:

100分;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于2019年10月18日20时在武汉开幕,10月27日闭幕。

下图为历届军运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历届世界军运会举办地(  )

A.多位于发达国家B.均位于中纬度

C.多位于亚欧大陆D.均位于东半球

2.本届军运会开幕时(  )

A.罗马日出东北

B.闻庆的气温降至当日最低

C.伦敦日影朝南

D.图示范围内各地日期相同

3.本届军运会举办期间( 易错 )

A.恰遇中国寒露节气

B.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

C.北京香山漫山红叶

D.澳大利亚为冬小麦播种期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

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

下面为马耳他简图及其著名景点“蓝窗”。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

A.堆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B.地壳抬升、堆积、海水侵蚀

C.海水侵蚀、堆积、地壳抬升

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堆积

5.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深度解析)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附近5千米半径内没有乡镇,25千米半径内只有一个县城。

下图为该球面射电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形成该地独特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

C.风化作用D.冰川作用

7.大窝凼洼地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是(  )

A.岩浆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火成岩

  读欧洲7月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单位:

hPa),回答下面两题。

8.M、N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

A.1018、1014B.1014、1016

C.1016、1016D.1016、1014

9.N等压线内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压带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差异

C.海区内岛屿众多

D.大规模污染物排放

  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

下图为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0.北半球中纬度冬季西风分速比夏季大,主要是由于(  )

A.西北季风 盛行西风B.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C.东北信风 西北季风D.西南季风 东南信风

11.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西风分速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

C.洋流D.地形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某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13.图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补充地下水

②增加下渗量

③解决城市洪灾

④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读甲、乙两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

14.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海域都有利于形成大型渔场

B.乙海域有利于渔场形成,甲海域不利于渔场形成

C.甲、乙两海域都位于大洋东部

D.甲海域位于大洋西部,乙海域位于大洋东部

15.下列关于图中数码表示的洋流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寒流B.都是暖流

C.①②③是寒流,④是暖流D.①③是寒流,②④是暖流

16.图中甲、乙两海域有风海流通过,关于该风海流流经的位置及其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途经a处,自东向西流②途经b处,自西向东流

③途经c处,自东向西流④途经d处,自西向东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自然环境中的各事项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项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项带来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7.上图所示的中心事项“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D.围湖造田

18.上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9.山地垂直带的递变规律是(  )

A.由热量差异造成的B.由水分差异造成的

C.由热量和水分差异造成的D.由海陆分布差异造成的

20.甲、乙、丙、丁四山地纬度最低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3分)

  材料一 北半球部分地区某一时刻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

百帕)。

  材料二 某天气系统示意图。

(1)材料一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能形成材料二图中所示锋面的是    。

(1分) 

(2)材料二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更常见于我国    半年。

(1分) 

(3)根据材料二判断,从性质上划分B是    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2分) 

(4)材料二中的锋面过境时,D地的天气状况是怎样的?

锋面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是怎样的?

(2分)

 

(5)材料二所示天气系统在我国典型天气实例有哪些?

(3分)

 

(6)画出材料一中丁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曲线。

(4分)

22.下面图1是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图2是某地地形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图1

图2

(1)读图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      循环,B环节名称是      。

(2分) 

(2)目前人们可以通过      、      等措施来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2分) 

(3)图1中洋流甲按性质分类属于    ,其对沿岸        (气候类型)起到      的作用。

(3分) 

(4)图1中的世界著名渔场是    渔场。

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图1从欧洲去美洲的①②两条航线中,顺流的是    航线。

并写出该航线经过的洋流名称。

(6分) 

 

23.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1)判断图中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3分)

 

(2)指出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3分)

 

(3)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哪处比较合理?

理由是什么?

(4分)

 

(4)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4分)

 

(5)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哪一个?

分析其区位优势。

(3分)

 

2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7分)

  黑龙江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为研究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暑假的时间开展了研学旅行。

甲组同学一路西行到新疆,乙组同学一路南下到海南。

他们在研学旅行中拍摄了不少自然景观的照片,绘制了①(26°N,105°E)、②(42°N,128°E)、③(43°N,90°E)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下图)。

(1)甲组同学在向西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沿线植被景观的变化为:

森林、    、荒漠,植被景观的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

(2分) 

(2)影响①地与②地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热量”或“水分”)。

(1分) 

(3)③地山麓自然地带一般是(2分)(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荒漠带

(4)乙组同学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天有四季”的自然环境变化,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该种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的纬度地带是哪里?

(2分)

 

全书综合测评

1.C

2.D

3.C

4.A

5.D

6.A

7.B

8.C

9.B

10.A

11.B

12.D

13.A

14.B

15.C

16.D

17.C

18.C

19.C

20.B

一、选择题

1.C 读图可知,举办地多位于发展中国家,A错;里约热内卢、海德拉巴位于低纬度,B错;举办地多位于亚欧大陆,C对;里约热内卢位于西半球,D错。

2.D 军运会开幕时间为北京时间10月18日20时,此时罗马时间约为13时,且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罗马不可能日出东北,A错;闻庆位于东九区,此时约为21时,一天中一般日出前后气温最低,B错;伦敦位于中时区,此时为12时,太阳位于当地南方天空,日影朝北,C错;此时0时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全球只有一个日期,图示范围内各地日期相同,D对。

3.C 寒露在10月8日左右,本届军运会举办期间已经过了寒露节气,A错;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应为北半球的夏季,B错;该季节正处于北半球秋季,北京香山漫山红叶,C对;澳大利亚冬小麦播种期应为当地的秋季(一般为3—5月),D错。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农事安排表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小麦种植

犁地(忙碌)

播种

(忙碌)

生长季节

收割(忙碌)

绵羊饲养

在牧场上放牧

配种

(忙碌)

剪羊毛

(忙碌)

在收割后的

麦田上放牧

4.A 根据材料“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可知,景点“蓝窗”基岩为石灰岩,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堆积。

“低丘”说明“蓝窗”经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

“蓝窗”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沿海,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形成“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先为堆积,再经地壳抬升,出露海面后,受到海水侵蚀。

故选A。

5.D 结合上题分析,“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可能是海水侵蚀。

“蓝窗”位于地中海,当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海浪较小,海水侵蚀作用较弱;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因此冬季受外力破坏最强。

故选D。

  “蓝窗”基岩为石灰岩,石灰岩由于其组成岩石的物质为碳酸钙,容易受到外力物理侵蚀和化学侵蚀双重侵蚀,因此景观变化速度较快。

6.A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故选A。

7.B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洼地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广泛分布的岩石是石灰岩,从岩石成因看,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故选B。

8.C 伊比利亚半岛和地中海纬度相当,由于海陆热力差异,7月,伊比利亚半岛和地中海分别会形成一个局部的低压和高压,即M等压线内气压低,则M等压线的数值为1016,N等压线内气压高,则N等压线的数值为1016,C正确。

9.B 7月为北半球夏季,海洋比热容大,升温较陆地慢,气温相对较低,形成高气压,故N等压线内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B正确。

10.A 读图,北半球中纬度(30°—60°)西风分速冬季比夏季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该纬度范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大;二是由于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快,为高压,海洋降温慢,为低压,大陆东岸盛行西北季风,加大了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

故选A。

11.B 读图可知,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南半球的西风分速均远大于北半球,主要原因在于南半球在该纬度范围内缺少陆地,以海洋为主,摩擦力较小,所以西风分速更大。

与太阳辐射、洋流、地形等关系不大。

故选B。

12.D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蒸发量减少,对降水量影响不大,故D正确。

13.A 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缓解城市内涝,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故A正确。

14.B 由图中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①②流经海域等温线向低纬凸,为寒流,故甲海域位于大洋的东部,有寒流交汇,因此不利于渔场的形成;乙海域位于北半球,③流经海域等温线向低纬凸,为寒流,④流经海域等温线向高纬凸,为暖流,故乙海域位于大洋西部,有寒暖流交汇,因此有利于渔场形成。

故选B。

15.C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②③是寒流,④是暖流,C正确。

16.D 由上面两题分析可知,甲海域的风海流受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影响形成,自东向西流,途经a处,①对、②错;乙海域的风海流受北半球中纬度盛行西风的影响,自西向东流,途经d处,③错、④对。

故选D。

17.C 温室效应增强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人类大量排放热量、大量砍伐森林有关,而人类大量排放热量不会使水旱灾害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与水土流失加剧无关,故“甲”应为森林破坏。

图中各地理事项都与森林破坏有关,故C选项正确。

18.C 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引起其他地理事项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9.C 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所以山地垂直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和水分差异造成的。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水分差异造成的。

故选C。

20.B 海拔相同的山地,纬度越低,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乙山地垂直带数目最多,垂直带谱最完整,说明其纬度最低,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 

(1)丙

(2)冬

(3)冷 C

(4)阴天、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5)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春季的沙尘暴、冬半年的寒潮。

(6)

解析 

(1)结合材料二可知,该锋面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冷锋。

锋面形成于低压槽中,材料一中甲、乙为高压脊,不能形成锋面;丙、丁为低压槽,可能会形成锋面,根据北半球低压中心气流运动的方向判断,丙处形成冷锋,丁处形成暖锋。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材料二中的天气系统为冷锋,更常见于我国冬半年。

(3)B气团位于锋线以下,属于冷气团;图中E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D地位于锋面过境时,C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对比三者,C地气温最高。

(4)材料二中的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带来阴天、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天气转晴,但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5)材料二中的天气系统为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半年的寒潮、春季的沙尘暴等都属于冷锋天气。

(6)结合以上分析,材料一中丁天气系统为暖锋,暖锋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阴雨天气,多为连续性降水(降水集中在锋前);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据此便可绘出丁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曲线。

22.答案 

(1)海陆间 水汽输送

(2)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3)暖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增温增湿

(4)纽芬兰 寒暖流交汇 ② 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解析 

(1)图中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是海陆间循环。

B环节箭头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

(2)目前人们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来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3)读图分析可知,该大洋环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洋流甲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4)该渔场位于北大西洋西部,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引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聚集,所以寒暖流交汇处常会形成大的渔场。

图1从欧洲去美洲的①②两条航线中,②航线可以顺着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到达美洲,①航线逆北大西洋暖流。

23.答案 

(1)背斜。

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2)外力侵蚀。

(3)A处。

水库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狭窄出口处,且水流可以顺流至甲地;在B处建水库可能会淹没甲镇(建在石灰岩地区,库区水容易下渗)。

(4)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聚落在谷地中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5)甲。

地形平坦开阔;处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解析 

(1)据图可知,该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说明地质构造为背斜。

(2)甲地是在背斜的基础上形成的谷地,其形成过程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松散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3)修建水库时,要考虑库址、坝址,以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在不考虑地质条件的情况下,重点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二是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或峡谷最窄处,以减小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

(4)该区域聚落主要受山地或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易在谷地中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5)区位优势应从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治、军事、科技、旅游等。

图中显示甲聚落位于山间盆地,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交汇处,有充足的水源;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故甲聚落区位条件优于乙聚落和丙聚落,容易发展成较大的城市。

24.答案 

(1)草原 从沿海向大陆内部

(2)热量

(3)D

(4)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中纬度地带。

解析 

(1)从黑龙江到新疆,降水越来越少,受水分条件的影响,沿线植被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植被景观呈南北向延伸、东西向更替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2)从经纬度可以判断,①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较高,②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较低,故影响①地与②地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3)从经纬度可以判断,③地地处我国新疆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山麓自然地带应为荒漠带。

故选D。

(4)从黑龙江到海南,纬度越来越低,热量条件发生变化,故乙组同学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天有四季”的自然环境变化,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中纬度地带热量条件差异大,这种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