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503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docx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项目策划建议书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项目单位情况

1、项目名称:

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工程项目

2、承办单位概况:

(1)单位名称:

淮阳县城乡建设委员会

(2)法定代表人:

3、建设单位基本概况

淮阳县城乡建设委员会是主管全县建设工作的县政府工作部门。

设4个内设机构:

办公室、城乡规划管理办公室、人事股、城市建设管理股。

主要职责

(1)研究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建设事业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制定具体措施办法及相关发展战略、改革方案和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指导组织实施。

(2)组织实施并监督指导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国家标准、全国统一定额和行业标准,以及由省、市制定并发布的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地方标准、全省统一定额和行业标准。

(3)负责管理和规范建筑市场;综合管理全县工程监理工作;负责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安装、建筑装饰、建筑防腐行业管理;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4)负责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起草关于城乡规划管理地方性规定,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执行情况;负责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查和报批工作;负责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审批工作;负责城市设计和城市景观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参与研究制订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参与编制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各项专业规划;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规划管理工作,对确定安排在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核发选址意见书;负责规划区内各项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工作,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负责城市雕塑和建筑小品规划管理与审批工作;负责各乡镇总体规划审查与报批,指导村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检查和指导乡镇业务工作,按权限审批或指导乡镇大、中型建设项目选址;参与建设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和土地出让、转让、评估及招商等工作;参与对城市国有土地出让计划和供应管理;参与制订城市建设项目近期目标和年度计划;组织对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检查,受理有关城乡规划管理行政复议;配合查处违法建设。

(5)负责城市建设、城市综合开发,组织实施城市供水、节水、计划用水、污水处理排放工作;负责城市燃气、热力、园林、市政设施、城市雕塑管理工作。

(6)负责城乡规划、建设工程测绘,市政工程测量及其它重要项目的测绘工作。

(7)组织起草本地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方针政策;组织编制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关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方针政策;指导、监督、检查墙体材料管理机构实施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墙体材料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监督检查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执行情况。

(8)负责全县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室内装饰装修管理,监督管理装饰装修市场;监督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装饰装修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员执业资格。

(9)制定全县建设行业科技发展规划、计划和技术经济政策,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指导与管理技术引进工作。

(10)制定全县建设行业人才培养规划,组织指导职工队伍培训和继续教育。

(11)组织协调建设企业参与工程承包和建筑劳务合作。

(12)管理委属单位组织人事、劳动工资工作;指导行业体制改革、劳动工资、劳动标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工作;指导委属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13)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淮阳县城的南关巷、水利医院巷、东关小稻圩巷、财政巷、东方浴池巷、教委家属楼东巷、关帝庙巷、老濉河东岸巷、老溪河乡巷、求实中学北巷、农林巷、滨河中路、文明巷、市政巷、兴华西巷、五金巷、职高东巷、汴河路人行道、老政法巷。

2、建设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淮阳县城的城镇化水平,增强聚集人口、聚集产业的功能,增强项目承载能力,逐步改善淮阳县城面貌,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条件。

淮阳县城乡建设委员会提出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工程项目。

本项目建设内容是对位于淮阳县城的南关巷、水利医院巷、东关小稻圩巷、财政巷、东方浴池巷、教委家属楼东巷、关帝庙巷、老濉河东岸巷、老溪河乡巷、求实中学北巷、农林巷、滨河中路、文明巷、市政巷、兴华西巷、五金巷、职高东巷、汴河路人行道、老政法巷等19条道路升级改造。

改造内容包括:

巷道路面的修改、下水道的疏通与改造、照明设施的安装、旱厕改造等建设工程。

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

项目工程建设计划投资1352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工程建设计划投资1352万元,全部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

3、项目建设期为4个月。

(三)编制依据、研究范围及过程

1、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本报告的编制依据主要有:

(1)国家发改委与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安徽省建筑工程概预算指标及有关费用标准;

(4)《关于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5)《淮阳县城市总体规划》;

(6)《淮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7)《淮阳县统计年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9)《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工程项目初步方案》;

(10)委托方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2、研究范围

参照省内县级中学塑胶跑道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淮阳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客观实际,研究工作的范围为: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建设条件及需求预测;

(3)项目构成与建设内容、规模;

(4)工程技术方案;

(5)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

(6)项目运营与实施计划;

(7)投资估算与实施计划;

(9)效益分析;

(10)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研究工作过程简述

受项目单位委托,我所与各有关方面共同配合进行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实地踏勘等工作,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充分注意到淮阳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淮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投资估算、经济分析,提出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1、淮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淮阳县位于安徽省北部,东临宿州市,南接蒙城县、怀远县,西连涡阳县,西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东北依淮海市。

总面积1987平方千米。

总人口106万人(2007年)。

全县辖10个镇、1个乡。

地处淮海平原中部,东北角有丘陵,最高点海拔363米。

澥、浍、沱、濉诸水流经县境。

年降水量852.4毫米,年均气温14.5℃。

主要矿产有煤炭、铁矿石、铜、金等。

工业以酿酒、采煤、化肥、炼铝为主。

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特产有口子酒,口子糕点,老城羊肉汤,临涣棒棒茶、包瓜、腐乳,变蛋,水煎包,烧饼,鏊子烙馍,小磨香油等。

濉阜铁路穿境而过,有多条矿区专用铁路。

202、203、303、305省道纵横境内,内河航运有新汴河。

距徐州观音机场50千米。

名胜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涣古城遗址,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等。

纪念地有临涣集文昌宫和祁集东的小李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和双堆集烈士陵园。

特色文化有纺织画、淮海花鼓戏、淮海琴书、泥塑李、泗洲戏、刻绫画等。

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带动下,淮阳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先发展工业经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工程,投资总额近300亿元的临涣煤焦化电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

投资额120亿元,年产甲醇170万吨的南坪煤化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投资额100多亿元的淮海煤电基地建设如火如荼,11对新建煤、铁矿井正拔地而起。

新加坡、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合作、投资兴业,恩远铝业、杭淮钢构、顺发食品、鲁王制粉、金沙纺织、巨成化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以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及新型建材、针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具有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

2、淮阳县城背街小巷现状

背街小巷是指与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相连的小巷,作为城市化不彻底的历史遗留问题,几乎在每一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县城一级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其存在“背”、“支”、“小”等特点,所以极易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被忽视。

但是,这些地方又通常是城市居民的聚集区,故而常常由于环境卫生状况差、路面破损严重、坑洼积水、交通不畅而成为居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淮阳县由于财力有限、管理力量不足,截至目前,仍有一批背街小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境卫生差。

背街小巷均未建设垃圾站,同时,由于垃圾箱、垃圾桶的设臵密度较小,加上保洁力量薄弱,造成垃圾无处倾倒、收集困难大、清运不及时,个别地方甚至长期无人清运,积累如山。

如南市场文殊寺附近的厕所前面,生活垃圾堆常常绵延几十米长。

 

二是道路交通堵。

部分狭长的支路小巷,特别是非统一规划建设的城中村,由于部分居民建筑私自挤占道路,造成道路越来越窄。

同时,由于乱停乱放现象的存在,道路通行能力差,汽车很难通过。

 

三是排水能力弱。

我县城区支路背街小巷多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多是居民聚集区,供水管网相对比较完善。

但是,排水设施很不健全,大部分排水管道多是用砖砌筑,加上超期服役,排水能力有限,夏季偶遇暴雨,堵塞、积水现象十分普遍。

如建安路,因排水不畅,路面已全部损坏,时常泥泞不堪。

 

四是两侧建筑乱。

支路背街小巷两侧房屋绝大多数为居民群众自发建造,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加上不临主干道,较为隐蔽,监管缺失,致使两侧建筑高度不一、质材不同、颜色各异,样式极不统一,杂乱无章,视觉效果不佳,大部分城中村道路属于这种情况。

 

五是整体品位低。

在支路背街小巷硬化、亮化、绿化方面,只有17条实现了硬化,刚刚超过一半,亮化率更小,绿化(这里指的是行道树以外的道路绿化)几乎空白,造成白天没有景观,夜晚漆黑难行,与我县主干道的风格风貌形成很大反差。

 

3、淮阳县城支路背街小巷突出问题产生的根源 

综合分析淮阳县城支路背街小巷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城市发展未注重支路背街小巷的同步规划,致使很大一部分背街小巷规划处于真空和半真空状态,建设处于群众自发和无序状态,与城市主干道规划建设的市政设施、附属设施建设不能有机衔接,支路背街小巷在分担主干道路功能、延伸主干道路风貌、方便群众生活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是贫困县,可用财力有限,对支路背街小巷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此外,部分改造任务较大、涉及住户较多的背街小巷由于居民意见不统一,难以通过自筹的方式实施改造,造成亮化、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备,与城市主干道路反差越来越大。

 

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县支路背街小巷管理还没有真正形成规范的日常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造成有关部门职能缺失,管理措施不到位、人员不到位,对支路背街小巷的管理,还仅限于对生活垃圾的清理。

 

四是市民城市意识不强。

由于我县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文明素质正处于觉醒期和上升期,城镇居民的公共卫生意识较差,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相互挤占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

4、项目的提出

为了彻底改变淮阳县城淮阳县城支路背街小巷脏乱差的现状,进一步发挥淮阳县城的区位优势,增强淮阳县城的集聚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创建文明城市。

加快淮阳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工程项目势在必行,为此淮阳县城乡建设委员会提出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工程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背街小巷联系千家万户,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其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发挥淮阳县城的区位优势,增强淮阳县城的集聚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创建文明城市。

在构建城市大动脉、塑造城市新形象的同时,疏通城市的“毛细血管”,全面加强主城区支路背街小巷的改造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2、项目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

淮阳县城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差问题很突出。

本项目建设就是对淮阳县城背街小巷的街道道路进行巷道路面的修改、下水道的疏通与改造、照明设施的安装、旱厕改造等。

彻底改善淮阳县城背街小巷环境,让人民群众过上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美好生活。

3、项目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

淮阳县因古濉河和溪河在此交汇而得名,为淮海市唯一辖县。

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和畜禽生产基地,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淮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春秋时期政治家华元、秦相蹇叔、东汉哲学家桓潭、竹林七贤之首的稽康等均为淮阳人。

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

多次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城镇建设提速。

淮阳县城与淮海市城区连为一体、县城建成区已达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

淮阳县正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努力打造文明县城、园林县城。

本项目建设是淮阳县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具体落实,也是淮海市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具体落实,是淮海市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主要组成部分。

三、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1、选址原则

(1)应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应方便群众,交通便利。

(3)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

(4)应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5)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2、项目选址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淮阳县城的南关巷、水利医院巷、东关小稻圩巷、财政巷、东方浴池巷、教委家属楼东巷、关帝庙巷、老濉河东岸巷、老溪河乡巷、求实中学北巷、农林巷、滨河中路、文明巷、市政巷、兴华西巷、五金巷、职高东巷、汴河路人行道、老政法巷。

(二)建设条件

1、地理位置、交通条件

项目区所在地淮阳县。

淮阳县地处淮海市南部,市县相距5公里左右,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北与淮海毗邻,东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宿州、阜阳两市接壤。

位于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北侧,独特的地理位置兼有南北气候之长,水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气候清新宜人。

淮阳县交通条件较好,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

铁路符夹线横穿境内、南接京沪、北接陇海,青阜线西连京九;公路四通八达,105国道、202省道穿境而过,正在建设中的合徐高速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距县城仅为10公里和15公里,内河运输经淮河直贯长江;徐州观音机场距淮阳县仅50公里。

2、资源状况、社会条件

淮阳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淮海市唯一市辖县,县城依市而建,全县辖11个县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9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

淮阳承东启西,区位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

    淮阳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市、县连为一体的城市建设格局,热、电、气一体化的能源供应,以及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大展宏图的空间。

举全县之力打造的省级开发区--淮阳经济开发区,七通一平全面实现,服务配套设施已经完成。

一个以开发区为主体,县镇工业集中区和创业园区为两翼的投资载体和开放平台已经构建。

一条龙服务制度、一站式审批制度、县级领导联系协调制度、投诉举报监督制度和投资优惠政策日臻完善。

    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

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省会合肥、东进海滨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

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

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

    淮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历代不乏俊才名士,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华元,秦相蹇叔,东汉哲学家桓潭的故里。

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在此结庐,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乾隆皇帝惠我南黎的御敕金匾折射出淮阳昔日的繁华。

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于百善文昌宫运筹帷幄,指挥了淮海决战。

    淮阳物华天宝,资源富饶。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达60亿吨,铁、铜、金矿9700万吨。

国家级特大型企业淮海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14对矿井座落在淮阳境内,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县属煤矿年产原煤百万吨以上。

    电力供应充足,电力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

    农业资源优势明显,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为淮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可耕地面积220万亩,待开发的塌陷地7.2万亩,种养业种类多、产量大,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常年产量稳定在90万吨左右,牛、猪、羊、兔等家畜饲养量300万头左右,鸡、鸭、鸽等家禽饲养量2200万只以上。

    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全县有剩余劳动力10-15万人,是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劳动力成本较低,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淮阳厚积薄发,活力四射。

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带动下,淮阳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先发展工业经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工程,投资总额近300亿元的百善煤焦化电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

投资额120亿元,年产甲醇170万吨的南坪煤化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投资额100多亿元的淮海煤电基地建设如火如荼,11对新建煤、铁矿井正拔地而起。

新加坡、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合作、投资兴业,恩远铝业、杭淮钢构、顺发食品、鲁王制粉、金沙纺织、巨成化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以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及新型建材、针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具有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

淮阳,这颗镶嵌在淮海大地上熠熠生辉的明珠,正以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国内外有识人士的青睐。

3、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淮海市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日照时数为2315.8小时,日照度为52.2%,无霜期202天。

年均气温:

14.5℃

极端最高气温41.1℃

极端最低气温:

-21.3℃

年均相对温度:

70%

主导风向:

东北风

平均风速:

3.1m/s

风压:

343kn/平方米

年最高降雨量:

1441.1mm(1964年)

年均降雨量862.9mm

日最大降雨量:

249.7mm(1957年7月14日)

最大冻土深度:

20cm

地震烈度:

6度

(2)水文条件

淮海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淮海平原中部。

淮海市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619.72×104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55.09×104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枯丰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

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

全市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

(3)地质地貌

淮海市地处淮海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为广阔平原。

其主要类型是:

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

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偏东,系泰山余脉,海拔在60~400米之间,余者皆为一望无际的平原。

其海拔高度23.5~32.4米,面积235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5%。

以横贯平原中部的古隋堤(今宿永公路)为界,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区,土壤肥沃,地面平整,地下水丰富;南部为古老河湖沉积平原,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地瘦质差,但增产潜力大。

封闭型湖洼地主要分布在四铺、百善、铁佛等地区,全系耕地。

总面积为86.67平方公里。

淮海市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

由于煤炭的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积水而形成湖泊。

至1992年底,全市辖区内形成大小塌陷湖泊30余个,常年积水面积7.98平方公里,占总塌陷面积的38%,多年平均蓄水量为3040万立方米,占全市平均地表蓄水量的34.4%。

塌陷湖泊水质好、浮游生物多、污染少,适合鱼类生长。

(4)工程地质条件

淮海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

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

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

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

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

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淮海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

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

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

②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

③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

④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0米未揭穿。

层厚不详。

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在140KPa以上。

4、施工条件

施工场地平整开阔,施工运输可利用现成的铁路、公路和城市道路。

高标号水泥、砂石、石灰等建筑材料当地产量可观,能满足供应,运距短、价格便宜。

其它建筑材料在当地市场上容易购得。

施工用水、用电、通讯可以利用开发区已有设施就近解决。

四、项目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

(一)项目规划

1、项目规划建设的原则

(1)政府引导、群众参与。

要注重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

(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立足自身实际,确定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既要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搞好长远规划,统筹谋划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等各项事业发展,又要根据情况,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4)循序渐进,务求实效。

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导,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5)讲究科学,突出和谐。

按照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

2、规划方案

按照县城建设方案整体规划要求,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品位,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总体规划。

根据《淮阳县2014年县城建设方案》及《2014年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工程方案》。

本项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进行升级改造,巷道

路面的修改、下水道的疏通与改造、照明设施的安装、旱厕改造等建设工程。

(二)主要建设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淮阳县城的城镇化水平,增强聚集人口、聚集产业的功能,增强项目承载能力,逐步改善淮阳县城面貌,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条件。

淮阳县城乡建设委员会提出整修淮阳县城背街小巷工程项目。

本项目建设内容是对位于淮阳县城的南关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