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0161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改稿).doc

对民爆企业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防范对策

湖南神斧集团湘器公司陈瑜

在新的民爆行业管理政策和管理格局的大调整下,我国民爆企业面临更加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破产实现企业资产重组,支持发展企业集团,使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集中。

民爆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对经营运行中存在经营风险往往感到先天不足,造成了在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中的失利和失误,如何预测和估判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风险、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民爆企业决策层正在思考的敏感问题。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

经营风险时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和衡量,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企业进行经营风险的估判以及提出预警机制并不是为了要完全消除企业的风险,(并且要想完全消除也是不可能的)而是对企业的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识别和评估,以至于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将其有可能产生的危害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的范围内,尽力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一、对企业经营风险估判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树立和加强危机意识。

一是企业不仅面临国内竞争,而且也意味着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参与市场竞争,必须经过国际大风大浪的洗礼和锻炼。

二是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来自于日益成熟和需求多样化的客户、显示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和供应商等。

三是企业内部管理系统风险因素增多,客观上要求企业设立各种监控体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

四是新技术、新发明、新思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信息涌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高,谁就主动,谁的决策反应速度快,谁就抢占良机,企业一步失误可能会遭受致命性的打击。

二、对企业经营风险估判的现实性

1、我国民爆行业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行业格局的大调整促使民爆企业的大重组,企业将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2、我国民爆企业规模上普遍偏小,生产经营集中度低,生产企业工艺设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生命力十分脆弱。

总之,面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竞争环境,面对需求多样化的用户群,面对虎视眈眈的跨国公司,面对国家政策对民爆产品的生产、储运、使用安全的严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预警管理机制迫不及待。

三、民爆企业可能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分析

笔者通过对整个行业四十多年的运行历史分析,借鉴国内其他行业的案例,结合民爆企业在兼并重组后的现状,认为有以下风险值得关注:

1、企业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经营中不懂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管所造成的经济纠纷和涉诉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或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

如债务拖欠,合同诈骗,盲目担保,公司治理结构软化监督乏力,投资不作法律可行性论证,项目运作缺少法定决策程序,企业决策人治化,轻易挪用资金,难以识别保险单、票据、信用证诈骗等等。

主要表现在:

 一是苦于民爆行业安全压力大,积极寻求第二主业,对合作伙伴资信情况考察不细,导致上当受骗。

 二是法律关系不清,对经营活动把握不准,风险增大 。

三是忙于做大集团,乐观签约,缺乏风险评估及保护措施,一旦形成纠纷,损失难免 。

四是对合同履行重视不够,导致后续工作被动。

 五是对应收帐款催讨不力,导致风险或者损失 。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

在当前“信用危机”等不良市场环境下,随着民爆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民爆企业面临价格混乱、信用控制不严格、应收账款管理松散、绩效考核不合理,甚至产生大量的呆账、坏账,销售利润被大量侵蚀等现象,这一切源于企业缺乏规范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3、安全风险。

民爆行业是高危行业,属于国家安全控制行业,风险管理是保障生产施工作业安全的基础工作。

全面识别人、机、料、环境、制度规程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搞好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认真开展施工作业前的风险识别、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是民爆企业解决安全压力的重要措施。

4、产品结构调整风险。

“十五”期间,民爆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政策是鼓励发展系列乳化炸药和性能优良的无锑粉状炸药,限制并逐步淘汰铵梯炸药和其他落后的炸药;鼓励发展性能优良的导爆管雷管、电雷管,限制并逐步淘汰火雷管和其他落后的雷管;鼓励发展高强度导爆管和低能量导爆索等系列化索类产品,限制并逐步淘汰导火索。

如果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跟不上市场发展需要和国家产品结构调整政策要求,就可能被迫对现有传统产品进行限产或停产,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5、政策性风险。

一是税收政策风险。

大多数民爆企业都实行了整体搬迁和安全技术改造,大多数被列入“十五”期间享受三线调迁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目前享受免税、退税政策已经接近尾声,如果税收优惠政策发生改变,将对民爆企业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风险。

民爆器材及爆破工程业务的发展状况对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业等行业的依赖性较强。

而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业又是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极高。

三是行业管理风险。

民爆企业科研、生产、销售、储运和使用各个环节,须遵守国家一系列管理法规和制度。

在国家行业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会受到影响。

5、企业运行风险。

一是受主管部门限制较多。

民爆行业属于特种行业,除了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和证照管理制度外,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规模、合同生效、产品定价、生产投资等方面均受到政府主管部门严格的行政管制。

二是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变动风险。

如果遇能源紧张,煤、天然气涨价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民爆产品成本将提高,效益下降。

三是对主要客户依赖的风险。

民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较稳定的客户群。

企业的销售收入对其形成较大依赖。

四是整合风险。

由于行业政策的调整,各省民爆企业纷纷都进行了整合和重组,如果整合不力,就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负面影响,效益下降。

五是管理风险。

目前国内大多数民爆企业都是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股份公司,在由国有企业向社会公众公司过渡的过程中,其管理模式、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还需不断完善。

六是市场分割、业务受区域市场限制的风险。

当然,企业在市场运作中还远远不止上述所列风险,根据企业实际,正确预知可能出现的影响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的各种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是民爆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怎样才能提高企业预防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呢?

四、民爆企业估判和规避经营风险的对策

1、建立严密有效的组织机构。

最根本的风险控制在于体制,体制的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所有者对经营者如何控制和制衡、如何防止经营者滥用权力就是一个大的问题。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形成这样的机制:

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在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

为了适应新体制的规范运作,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不断健全完善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的同时,把建立企业董事会决策程序制度作为实施战略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管理者首先要去分析和确定风险,即通过对经营政策、运营程序及以往事故的调查报告研究分析并结合与员工、顾客以及有关专家的广泛交流来确定自己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

企业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经营风险的研究、分析、监控,并进行风险控制的组织、指导等工作,从组织上、力量配置上保证风险控制的系统性和足够的工作力度。

机构的设置要坚持合理分工,相互制衡。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可以对经营风险的防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安全生产制度、会计控制制度、授权报批制度、资产负债比例控制制度、关键岗位的业务规程等关系风险控制的基本制度都是关键。

建立完整而严密的控制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每一种可能的风险因素都有监控,每一种业务都有管理规范,如企业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流动风险,作业风险,法律风险,会计风险,信息风险,策略风险等。

制定完成的各种制度,还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修订和改正,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防范风险的效能。

 按照国际惯例和资本市场的要求,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加强信息披露,规范信息披露的制度和内容,及时、真实、透明地披露生产经营信息和重大投资项目情况。

加强对生产经营有长远影响因素变化动向(如政策环境、金融市场等)的研究,及时掌握和了解国际资本市场以及投资者对股份公司的反应和要求,改善和拓展股份公司与国内外证券监管机构、投资者、中介机构等的经常联系渠道,主动向他们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努力改善外部经营环境。

3、建立灵敏的信息、预警系统。

借助先进的装备和信息管理技术,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对民爆企业来说,在安全生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履行严格的规章、程序。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即对于反映经营、资产状况的重要指标,如国内外形势、行业态势、企业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等,根据历史数据及与同行的比较,确定合理的警戒线。

企业预警风险管理和预警组织是企业预警风险、分解风险、降低风险,化风险为优势的重要职能部门。

企业风险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的具有自我纠错防错功能的组织,专司风险管理系统的监测、识别、诊断与矫正,承担企业风险管理功能的实现,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执行管理进行监测、识别、诊断与风险管理的功能。

    企业预警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发生前的预防,而非发生后的处理。

为此,首先,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预警管理程序是必要的:

    

(1)企业内部组建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应尽可能选择敢于创新、善于沟通、严谨细致、处乱不惊、具有亲和力等素质,熟知企业和本行业内外部环境,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和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员参加。

    

(2)常规性的调查分析征兆。

危机总会在不同阶段和领域表现出一些征兆,应从生产部门、研发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经销商及同业竞争者等渠道收集显性和隐性的危机信息,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开列清单,预先予以警示。

    (3)建立灵敏准确的外部环境监测系统。

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外部环境监测系统,密切关注其具体状况及变化趋势。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首先要对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状态。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密切注意与本企业相关的各种因素,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目标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变化发展趋势,从因素变化的动态中分析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

    (4)拟定预警管理计划,进行风险管理的模拟训练。

定期确定危机主题,进行危机处理训练,这不仅可以提高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还可以监测已拟定的管理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确立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建立风险处置的预案库,并根据经营、环境等的变化,不断充实或更新,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持适当的资源储备,确保风险损失发生时能够做出及时有力的反应,有效地控制风险损失。

4、加强风险教育,提高企业风险意识。

对于各类风险案例要经常向员工宣讲,特别是企业管理者,对于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因素和安全隐患,要经常提醒员工注意。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

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努力杜绝因企业内部因素造成风险损失。

企业应树立全员风险管理意识。

即在风险发生前,企业全体员工对风险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要有足够认识,将风险预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列入管理程序;面对风险,临危不惧,积极主动迎战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最终消除风险。

无锡小天鹅公司推行“末日管理”,将风险意识变成全体员工的理念,保证了企业健康、快速地成长。

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面对着市场和竞争,都要理解竞争,时刻充满危机感,都要理解企业有末日,产品有末日。

昨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成功,企业最好的时候往往是最不好的开始。

“末日”往往就是这样开始的。

企业危机意识应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识,理念支配行动,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始于市场,终于市场。

5、善于利用法律法规解决问题。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法与企业越来越密不可分,民爆企业要善于利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利益受损、造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充分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是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建立兼职或者专职的法律顾问队伍,加强对合同签订、履行的法律审查。

企业可根据本单位人员和业务量等状况,设立专职或者兼职法律顾问,具体负责对合同签订、履行的法律审查和诉讼代理工作。

未经法律顾问审查同意,不得签订和变更合同。

三是认真审查合作方的资信情况,谨防上当受骗。

签订合同前,要对合作方的工商登记、资产、信誉及经营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对于公民个人开办或控制、无资产、操作不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要尽量规避。

对于资信情况不明朗,但确有合作必要的,要通过严格财物控制、同时履行、对方提供担保等方式予以防范和化解风险。

四是密切关注合同履行过程,确保合同履行善始善终。

五是慎重开展紧密型、法人型联营业务,预防联营风险。

在紧密型、法人型联营中,有的是联营各方组成新的法人企业,有的是以一方企业的名义对外经营,对紧密型、法人型联营项目要慎重。

对于有些项目确实需要联营的,尽量采取协作型联营即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约定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各自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六是加强应收帐款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应收帐款管理的长效机制。

加强财务部门日常对应收帐款的统计和分析,及时报告应收帐款情况,控制应收帐款规模;定期召开有主管领导、经营管理人员、法律顾问、财务人员参加的企业经营活动及应收帐款情况分析会,对合同的履行、资金回收、存在的风险等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应对措施。

对于没有还款诚意,有较大风险的应收帐款,应及时向法院起诉,以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制定应收帐款的催收、签认、资料保管等具体操作规范,保全证据,完善法律手续;把应收帐款作为考核企业及经营管理人员业绩的主要内容,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充分调动企业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追究制度,对于不尽职责、滥用权利、贪图私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或者法律责任。

从而形成应收帐款管理、回收的长效机制,有利有节的开展工作。

七是视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和对债务的态度,确定清欠方案。

当发生纠纷时,通过协商解决,实行各方利益的双赢,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是,必须有通过诉讼手段解决纠纷的心理和技术准备,一旦出现对方以种种理由推脱,迟迟不予落实,或避而不见;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有停产停业可能;债务人欠债较多,有可能被起诉;或已经涉及重大诉讼,且诉讼进程表明其将败诉等情况,应及时启动诉讼程序,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6、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所谓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经营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及相关法律的遵循等组织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其实施者为公司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

内控制度是企业为有效实现其目标而设计的内部制度安排,它是为整个企业而设计的系统,企业不应该有任何人能脱离该系统的控制而自由运作。

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公司的风险来自于内控制度的缺失或形同虚设。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就是授权和监督。

公司所有人的权限都是在这个组织中被授予的,并要得到有效监督。

整体而言,企业要建立内控制度的知识管理平台,将内控手册电子化、规范意识普及化;将企业内控规范与日常业务运作结合,并实现实时监控;建立企业重大风险事项的内控预警平台,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的集团管控体系,加强对分子公司重大风险事项的监控;建立有效长期的内控审计监督机制,持续跟踪改进内控风险管理体系。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内控环境。

企业要建立明确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设立专门机构,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日常运行,保证审计独立,并且注意加强文化建设、法制观念,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

二是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上,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董事、监事、经理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组织机构、经营管理、资产管理和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财务因素等内部因素。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外部的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等经济因素,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社会信用、用户行为等社会因素。

三是内部控制活动。

首先要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实行销售预收款、采购与付款、资产报关与记录分开;其次要实施授权审批控制和会计系统控制;还要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的财产保护控制;另外,实行全面预算,明确各职责权限,规范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四是信息与沟通。

注意内外部信息收集与整合和信息系统全面应用和协同,并建立反舞弊机制和投诉与举报机制。

五是内部监督。

保证内部审计独立,设立常规监督与专项监督。

7、推行经营风险审计,客观评估企业风险,防患于未然。

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称为经营风险审计,通过专门的审计方法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区别于传统的财务审计。

审计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错报,而是通过对企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经营策略、企业法律环境等方面的测试,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

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越来越被许多国家所重视。

美国sox法案404条款要求公司管理当局在报送财务报告时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声明,由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随着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新的审计方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运用中的日趋成熟,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已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的相关准则,简称"风险审计准则"。

我国也正在借鉴国际审计准则和其他国家审计准则的经验,积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审计"相关准则。

8、把安全风险估判作为民爆企业的重点工作。

认真按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有关要求,强化安全风险管理。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打“三非”(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防“三超”(生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营)活动。

二是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重大隐患实行挂牌整治;构建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常态机制。

三是着力推进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技术支撑、信息、教育培训、宣传文化、应急救援、投融资、安全目标责任八大支撑体系建设,夯实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基础。

四是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责任,确保其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到位。

五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行业有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作为安全评价、执法检查和资质审查依据,作为新增经营项目、招投标的重要依据。

建立企业安全资质、从业人员安全资格淘汰机制,建立高危行业员工安全信息卡制度,将员工基本情况、安全培训、违章情况等信息记入安全档案,用人单位可随时查阅员工安全信息。

六是深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建立事故隐患风险控制机制,治理老隐患,防止新隐患,形成一套事故隐患排查、建档、整治的常态机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继续推进全员、全过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健全职工群众安全生产维权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基础管理。

七是继续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治本机制。

要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规定》,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防控的责任主体,要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制度,鼓励支持职工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八是培育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实施“人才兴安”。

启动安全基础教育工程,拓展培训覆盖面,拓宽培训范围,坚持安全培训“归口管理、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统一证件”原则,依法开展企业领导和安全监管人员安全法律法规培训,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安全技术的培训、考核、发证,不断提升安全生产从业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九是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全面贯彻2007年11月1日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强化预测预警、监测监控、信息报送、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应急救援网络体系。

建立完善协作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和快速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安委会综合协调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指导、信息综合和督促检查。

  市场经济的残酷,不仅要求我们要有识别这些风险的能力,还必须增强危机风险意识,居安思危、临危思变,领导层要理性决策、沉着应对,与时俱进、智慧经营,未雨绸缪,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已是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