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625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完整word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迎宾路改造工程,起于朝阳广场,终于欧阳海大道,道路呈东西走向,全长2641.154m,起点接朝阳广场桩号为K-0-363.917,终点接欧阳海大道桩号为K2+277.237,沿线与春陵大道相交成”T”路口,与金叶路、向阳路相交成“Y型路口”,定义为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红线宽度朝阳广场至春陵大道段为60m、春陵大道至金路广场(金叶路)段为40m、金叶广场至欧阳海大道段(向阳路段)为26m。

[注:

K1+967.541(金叶广场)-K2+277.237(欧阳海大道)段路名为向阳路)。

受桂阳县政府委托,我司于近期对迎宾路改造工程进行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本阶段为施工图设计。

本次改造设计范围为:

K-0-363.917(朝阳广场)至K2+277.2378欧阳海大道段。

2、地理位置与交通区位

桂阳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湘江支流的舂陵江中上游。

地理座标为东经112°13′26″至112°55′46″,北纬25°27′15″至26°13′30″,东邻郴州市北湖区,西接嘉禾县、永州的新田县,北面与耒阳、常宁、祁阳、永兴县相接,南面毗邻临武县,境域总面积为2953.67平方公里,是郴州市面积最大的县。

桂阳县是郴州至嘉禾、临武、出永州、往广西的交通要道,县城距郴州市区31.7公里,县境内有过境省道3条,分别是S214(常宁-临武)、S322(郴-桂-嘉高等级公路)、S323(桂阳-新田),总长161.843公里。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气候条件

桂阳县地处南岭山脉北侧,地貌南北高中间低,因高低差别大,气候各异。

桂阳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节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66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5摄氏度,南北山区与中部丘岗山地气候略有不同。

县境内降水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以舂陵江为界,南多北少较明显,南部降水量为1200-1600毫米,北面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时间分布也不均匀,春少、夏多、秋干、冬旱的特点比较突出。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56毫米。

桂阳十年九旱,汛期4-9月,干旱地带以舂陵江以北偏西的流峰、板桥、塘市、飞仙等十几个乡镇最为严重。

桂阳县的暴雨与洪涝年交替出现,且持续时间长,多以山洪暴发成灾。

3.2、水文条件

桂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535毫米,径流总量约220420万立方米。

县内河流较多,主要有舂陵江、湖屯水、白水、神堂水和宜水5条,其支流218条,除神堂水南流注入武水汇珠江外,其余水系全部汇入湘江。

5条水系集雨面积(含客水)大于5000km2的一条,大于500km2的一条,其它三条都在100km2以内。

洪峰流量一般出现在4-6月间,此期为丰水期。

境内最大河流是舂陵江,发源于蓝山县,主流长115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41.81亿立方米,流域境内面积2244.3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5%,支流153条。

次是湖屯水,又称西水,民间习惯叫官溪河,发源于清和乡罗汉涧。

该水集大小支流32条,主流长41公里,境内流域面积461.07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15.41亿立方米。

境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与地表水同步变化的规律。

80年代中期,宝山铅锌矿井巷开采造成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致使县城原供水的48井到2000年有45井干枯,蒙泉井、五云观井和盐行街井虽有泉水涌出,但水量较10年前大为减少。

工程名称

湖南省桂阳县迎宾路改造工程

图号

DL-01

图名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日期

2012.11

3.3、地质地貌

桂阳的地质构造自元古代震旦系以来,历经多次构造运动,主要形成径向构造和新华夏构造。

桂阳县境内的岩石有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10余种。

沉积岩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84%,是桂阳岩石分布最多、分布最广的矿物质。

桂阳县地处南岭山脉北侧,地貌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形,中间为广阔的丘陵岗地。

县境内山地面积1131.59平方公里,分南、北中低山区两大片。

泗洲山海拔最高(1428.3米)。

境内丘陵顶部浑圆,总面积780.95平方公里,岗地地势起伏和缓,面积592.54平方公里。

境内河谷两岸的平缓地或溶蚀洼地成为大小不一的平坦地面,面积467.72平方公里,平原坡度一般小于5度,海拔高度在200~250米之间。

二、道路现状概述

1、迎宾路段及向阳路段现状概述

1.1、道路现状横断面

K-0-360至K-0-050段现状横断面为一块板型式:

水泥砼机动车道(21.25m)+沥青砼机动车道(15.5m)+绿化带(5m)+人行道(6.5m)=48.25m;K-0-050至K1+967.541段现状横断面为三块板型式:

人行道(沿建筑边线成不规则宽度)+非机动车道(约4.5m)+绿化带(约1.5)+机动车道(约18m,双四车道)+绿化带(约1.5)+非机动车道(约4.5m)+人行道(沿建筑边线成不规则宽度)。

K1+967.541至终点段现状横断面为一块板型式:

人行道(东侧约3m)+机动车道(约18m)+人行道(西侧约5m)=26m

1.2、平面线型

本项目路段全线共设3处平曲线,1个“T”型交叉口及1个“Y”型交叉口。

1.3、主要交叉口

相交道路

交叉口类型

交叉口特点

信号灯控制

渠化方式

春陵大道

T型交叉口

无交通岛渠化

地面标线渠化

金叶路

Y型交叉

Y型交叉口上有一个三角型建筑,交通组织相对混乱

地面标线渠化

各交叉口均无展宽及渠化岛设计。

附图:

“Y”型交叉口

1.4、沿线出入口

根据现场踏勘发现迎宾路北侧沿线商铺有大量的是用于做汽车维修,沿线私自开设的路口较多,严重影响了出行安全及道路美观。

设计段内沿线也有较多的单位出入口。

现有的单位及商铺出入口处路缘石设置基本为直角转弯。

1.5、车行道、人行道路面结构及侧石等构筑物

本设计段内道路车行道均为水泥砼路面,路面出现裂缝、破损、拱起及坑洞等外观病害较为严重。

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现象严重,非机动车道当成停车道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非机动车道的通行。

 

工程名称

湖南省桂阳县迎宾路改造工程

图号

DL-01

图名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日期

2012.11

附图:

现状车行道路面

现状人行道主要为彩色砼铺装,沿线铺砖破损、松动、拱起、沉陷现象较为严重,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辆现象随处可见。

路侧石为混凝土预制块。

路侧花坛侧石为青石条,表面污染较重,石面颜色已较深。

附图:

现状人行道

1.6、现有道路照明

现有路灯灯高与灯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不满足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路灯灯型存在单挑臂、双挑臂多种灯型,灯型不统一。

现有路灯外观污损、灯具老化,不美观。

-

1.7、现有沿线交通及安全设施

本设计段内除有两侧分隔的绿化带外,无其它物理分隔设施,两侧分隔带约每30米有一断口,断口较多,人行随意穿越马路现象随处可见。

Y型交叉口无信号灯控制,上下行车辆混乱。

现有的标志牌、护栏污损、不规范、内容不统一。

地面标线超期使用,已磨损非常严重,无法看清车道。

1.8、现有道路排水系统

根据现场调查:

排水体制:

本设计段内道路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

工程名称

湖南省桂阳县迎宾路改造工程

图号

DL-01

图名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日期

2012.11

排水走向:

迎宾路段雨污水均从南向北排入下游;向阳路雨污水均从东向西排入下游。

排水设施:

道路在迎宾路的北侧及向阳路的西侧设有排水盖板涵,盖板涵沿线检修口基本被遮盖;雨水口为多为单箅雨水口且破损及堵塞较为严重。

1.9、现有综合管线

根据现场调查迎宾路西侧有给水、燃气、国防光缆;南侧有空高压线、国防光缆、通信。

向阳路北侧现有燃气、雨水、架空高压线。

1.10、现有公用附属设施

现有的道路两侧都有消防栓给水管接口,但多数缺少消防栓接合器,且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现有的果皮箱数量少、破损多,间距较大。

现有的公交站无站台设计,站牌与广告牌共杆设置。

1.11、现状道路绿化

迎宾路道路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均有绿化分隔带,两侧人行道上各有一列行道树,间距约5m。

局部路段两侧分隔带被拆除,局部路段人行道上有绿化带,以上现象大部分在道路的北侧。

三、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设计合同;

●现状1:

1000地形图;

●《桂阳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向阳路相关图纸;

●春陵大道相关图纸;

●朝阳广场相关图纸;

●建设单位有关意见和要求。

●其它相关资料

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CJJ1-200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

●国家现行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3、设计内容

3.1.本次改造设计内容

本次的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管线工程(雨水、照明、电力)、附属设施工程、绿化工程等,施工图共四册,第一册:

道路、附属工程、第二册:

管线工程、第三册:

交通工程、第四册:

绿化工程。

工程名称

湖南省桂阳县迎宾路改造工程

图号

DL-01

图名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日期

2012.11

本次道路提升改造从道路现状使用的弱点着手,对症下药。

现状道路两边建筑已形成,为减少拆迁,故设计中基本不改变道路线型。

本次工程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朝阳广场至春陵大道段,结合现有K-0-363.971至K-0-050段东侧横断面型式将此段道路改造成双向八车道道路,改造后标准横断面型式为:

人行道(6.5m)+两侧分隔带(5.0m)+机动车道(15.5m)+中央分隔带(6.0m)+机动车道(15.5m)+两侧分隔带(5.0m)+人行道(6.5m)=60m。

(2)春陵大道至金叶广场段,调整道路现有标准横断面型式,拓宽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改造后标准横断面型式为:

人行道(3.5m)+骑行带(2.0m)+两侧分隔带(3.0m)+机动车道(23m)+两侧分隔带(3.0m)+骑行带(2.0m)+人行道(3.5m)=40m。

向阳路段保留现有横断型式。

(3)根据现场调查,对K-0-363.971至K+065段(除K-0-363.971至K-0-050段东侧外)、K0+140至K0+340段、K0+940至K1+140段现状水泥砼路面进行破除新建沥青路面,对沿线其余路段现状水泥砼路面局部破损路段进行路面修补后,全线加铺沥青面层。

(4)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5)封闭不需要的单位出入口,并改造单位出入口,创造规范化管理道路出入口的基础条件。

(6)道路中心增设乙型隔离护栏,完善交通设施,合理划分车道,设置规划化指路标志牌、指示警示标牌。

(7)废除原有雨水口,根据改造后道路情况设置雨水口,对无雨水管的路段增设雨水管道。

(8)整合、迁移现有电力管线,设置电力管沟,确保原有架空线统一入地。

(9)更新路灯照明系统,采用集中化路灯供配电系统、新的路灯、灯具、灯杆。

(10)增加果皮箱、规范设置消防栓等公用设施。

本册为第一册:

道路、附属工程,其它专业详见各专业图纸。

4.主要技术指标

采用主要技术标准入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技术标准

1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路

2

计算行车速度

40km/h

3

单车道标准宽度

3.75/3.5m

4

车道数

朝阳广场至春陵大道段

春陵大道至金叶广场段

向阳路段

双向8车道

双向6车道

双向4车道

5

道路红线宽

60m

40m

26

6

道路标准轴载

BZZ-100

7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10g

8

路面类型

4%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9

路面设计使用年限

15年

 

工程名称

湖南省桂阳县迎宾路改造工程

图号

DL-01

图名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日期

2012.11

5.道路工程

5.1道路平面设计

本次改造不改变道路线型,道路中心线按原有道路中心线拟合(除朝阳广场至春陵大道段按朝阳广场设计中心接顺外),项目起点与朝阳广场已施工段接顺,终点接至与欧阳海大道相交路口(路口不在本设计范围内),设计全长2641.154m。

全线设平曲线3处,平曲线半径分别为JD1:

300m、JD2:

2000、JD3:

7000m,道路在起点接顺朝阳广场段接朝阳广场圆曲线有一段缓和曲线,圆曲线半径为460m。

详见:

道路平面图。

5.2道路纵断面设计

5.2.1纵断设计概要

1)依据现况道路的路面高程,控制新建及加铺厚度,尽量保证纵坡长度;

2)考虑与相交道路标高的衔接,考虑现有建设物的高程协调;

3)考虑周围建筑物散水标高。

纵断设计标高为道路设计中线处路面标高,横断面上各点高程均以纵断设计高程为基准进行推算。

与现况路口相接处设置高程接顺段以保证路口高程平顺,接顺段长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2.2厚度处理原则

施工前必须对现况路面进行纵坡横坡调查,以校核路面设计高程和道路标准横坡,纵横断面的测量区间为10米。

处理可依照下列原则进行:

1)新建沥青路段:

1.1)、纵断设计高程-现况地面高程=H;

1.2)、上面层4%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不变、中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7cm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厚度调整。

1.3)、纵断设计高程与现况道路标高的高差H范围为6-8cm时,采用减少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厚度进行调平;纵断设计高程与现况道路标高的高差H范围为小于6cm时,采用减少5%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进行调平;纵断设计高程与现况道路标高的高差H范围为大于6cm时,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进行调平。

2)加铺沥青路段:

2.1)、纵断设计高程-现况地面高程=H;

2.2)、上面层4%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不变、中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7cm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厚度调整。

2.3)、纵断设计高程与现况道路标高的高差H范围为10-12cm时,采用减少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厚度进行调平;H小于10cm时,采用多凿除水泥砼面层进行调平;纵断设计高程与现况道路标高的高差H范围为大于10cm时,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进行调平。

5.2.3纵断面设计

本次纵断面设计考虑到现有两侧建筑及周边用地情况,尽量按现有纵断进行拟合,使拟合后的纵断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及本次设计需求。

最小纵坡为0.3%,最大纵坡为5%。

详见:

道路纵断面图。

5.3道路横断面设计

本次改造横断面如下:

1)朝阳广场至春陵大道段拓宽现有机动车道变成双八车道,结合已建设的K-0-363.971至K-0-050段东侧横断面型式,具体布置如下:

6.5m(人行道)+5.0m(两侧分隔带)+15.5m(机动车道)+6.0m(中央分隔带0+15.5m(机动车道)+5.0m(两侧分隔带)+6.5m(人行道)=60m。

2)春陵大道至金叶广场段拓宽现有机动车道由双四变成双六车道,废除原有绿

工程名称

湖南省桂阳县迎宾路改造工程

图号

DL-01

图名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日期

2012.11

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重新布设,具体布置如下:

3.5m(人行道包括树池)+2.0m(骑行带)+3.0m(两侧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11.5m(机动车道)+3.0(两侧分隔带)+2.0m(骑行带)+3.5m(人行道包括树池)=40m

3)向阳路段保留原有横断布置型式:

3.0m(南侧:

人行道)+18m(机动车道)+5.0m(北侧:

人行道)=26m。

5.4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现场调查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局部路段外观破损严重,局部路段外观比较完好,因缺乏实地路基路面检测资料,暂考虑如下路面结构类型:

1)、对于外观大面积路面破损路段破除旧水泥砼面层后,保留基层并拓宽机动车道后新建沥青路面,(如基层有破损,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后,再新建沥青路面)。

2)按水泥砼路面拓宽机动车道后,在拓宽路面及旧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加铺层;

3)、原路面面层或路基局部存在质量缺陷则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后加铺沥青面层。

4)、具体结构如下:

4.1)新建沥青路面段:

旧路破除新建:

4%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7cm

5%水泥稳定碎石20cm

现状水泥稳定层保留暂定35cm

总厚度67cm

拓宽机动车道段:

4%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7cm

5%水泥稳定碎石20cm

4%水泥稳定碎石(分层铺筑)35cm

总厚度67cm

4.2)加铺沥青路面段

旧路加铺:

4%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7cm

(采用白加黑复合路面防止反射裂缝处治工艺处理接缝)

现状水泥砼面层24cm

现状水泥稳定层保留暂定35cm

总厚度71cm

拓宽机动车道段:

4%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7cm

(采用白加黑复合路面防止反射裂缝处治工艺处理接缝)

C35水泥砼面层24cm

5%水泥稳定碎石17cm

4%水泥稳定碎石18cm

总厚度71cm

 

工程名称

湖南省桂阳县迎宾路改造工程

图号

DL-01

图名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日期

2012.11

4.3)人行道结构设计如下:

麻石步砖4cm

1:

3水泥砂浆2cm

C15混凝土15cm

总厚度:

21cm

4.4)骑行带结构设计如下:

细粒式彩色沥青混凝土(AC-13C)3.5cm

5%水泥稳定碎石20cm

总厚度:

23.5cm

4.5)旧路路面局部破损板块处理

详见:

路面结构设计图。

4.6)白加黑复合路面防止反射裂缝处治工艺

(1).路面处理:

(1.1)清扫路面:

用吹风机清除路面上砂石及杂物。

(1.2)打磨:

以接缝(含裂缝)为对称轴,用铣刨机将缝两侧各50mm宽的路面打磨成宽度100mm深度7-8mm的矩形凹槽。

(1.3)吹净:

用吹风机将缝中及缝两边道面上的灰尘、沙石及杂物吹净。

(2).材料施工:

(2.1)涂刷第一种材料:

将刚性的聚合物涂层材料涂刷在凹槽的两壁及底面上,并养护0.5~1小时,使接缝两旁的水泥砼能得到加固(养护时间长短取决于施工场所的环境温度)。

(2.2)涂刷第二种材料及铺设加强层材料:

将第二种柔性的聚合物材料涂布在已完成养护后的第一种刚性材料的涂层上,使其覆盖第一种涂层,其涂布厚度1~2mm。

涂布完成后,立即将80mm宽的无纺布或玻纤布以缝为对称覆盖在第二种涂层上,使无纺布或玻纤布与第二种涂层紧密贴合。

(2.3)淋布聚合物材质的“应力吸收功能材料”:

将聚合物材质的“应力吸收功能材料”淋布在无纺布或玻纤布的表面上,并完全覆盖,使其成型后的材料压条厚度均匀、截面呈矩形,对称分布在缝的两侧。

其压条的上表面至路平面的垂直高度为2mm左右。

(2.4)表面撒布细砂:

涂布“应力吸收功能材料”15~30分钟后(时间长短取决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将花刚石细砂均匀洒布在“应力吸收功能材料”表面上并用小型压路设备沿缝将应力吸收功能材料上的花刚石细砂压实,使其与“应力吸收功能材料”完全粘合,并与路面相平。

(2.5)养护2~3小时后,用吹风机将“应力吸收功能材料”表面上未粘接牢固的浮砂吹净即可。

(2.6)由于白加黑复合路面防止反射裂缝处治工艺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建议聘请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

5.5路面结构层施工及验收要求:

1)面层结构施工必须满足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的相关要求。

1.1)、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

粗集料应选用碎石。

粗集料应用无风化、微风化的石料轧制而成,不含土和杂质,石料坚硬、表面粗糙、洁净,轧成碎石形状方正。

粗集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5级;其他情况粘附性不宜低于4级。

当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通过掺入适量的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等措施,提高粘附性等级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

工程名称

湖南省桂阳县迎宾路改造工程

图号

DL-01

图名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日期

2012.11

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2中其他等级公路的要求。

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中的要求。

1.2)、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

细集料可采用石屑。

细集料应具有一定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要求。

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是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其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3的要求。

1.3)、沥青混合料中的填料

矿粉必须采用石灰石等碱性石料磨细的石粉,不得使用酸性岩石等其他矿物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

若需利用拌和机回收的石粉时,掺入比例不应大于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0.1中其他等级公路的要求。

1.4)、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面层应具有坚实、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质,同时,还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损害以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

(1)、沥青砼的空隙率要控制在3%~5%以内,压实度以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压实度为95%以上。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推荐级配范围,采用马歇尔试验法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其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3.3-1中一级公路、中等交通(气候分区1-4)的要求,并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5.3.3规定二级公路宜参照一级公路的技术标准执行。

(3)、沥青混合料以动稳定度(次/mm)来评价其高温稳定性。

本设计中普通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1000,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2800。

当沥青混合料达不到技术指标的要求时,应采取调整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提高沥青稠度等技术措施,以提高热稳性。

(4)、沥青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