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902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

一、判断题:

1.奥氏体与渗碳体均为面心立方晶格。

[]

2.F与P是亚共析钢中室温时的主要组成相。

[]

3.金属的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

4.钢淬火时的冷却速度越快,马氏体的硬度越高。

[]

5.合金中,一个晶粒内的成分不均匀现象称枝晶偏析。

[]

6.一种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Ⅱ+(α+β),它由三相组成。

[]

7.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Ac1和Ac3之间的温度时,将获得由铁素体和奥氏体构成的两相组织,

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氏体的碳含量总是大于钢的碳含量。

[]

8.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成分为%C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晶反应。

[]

钢比T12钢的碳含量要高。

[]

10.再结晶能够消除加工硬化效果,是一种软化过程。

[]

11.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的存在使钢的硬度和塑性均上升。

[]

12.正火是将钢件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

是合金调质结构钢。

[]

14.回火索氏体的性能明显优于奥氏体等温冷却直接所得到的片层状索氏体的性能。

[]

10A和60号钢均属于高碳钢。

[]

16.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

17.位错是实际金属晶体的一种面缺陷。

[]

18.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为74%。

[]

19.塑性变形指的是外载荷撤销后变形不能恢复的变形。

[]

20.当过冷度较大时,纯金属晶体主要以平面状方式长大。

[]

21.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

22.一般来说,钢的强度高于铸铁的强度。

[]

的淬透性比65号钢的淬透性差。

[]

24.从C曲线中分析可知,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A1-550℃的范围内发生贝氏体转变。

[]

25.共析反应就是在某一温度时,从一种固相中同时结晶析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

26.包晶偏析可以通过回火的热处理方法消除。

[]

27.所谓本质细晶粒钢就是一种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发生粗化的钢。

[]

28.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Ⅱ+(α+β),它由两相组成。

[]

29.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是一种扩散型转变。

[]

钢比T12钢的碳含量要高。

[]

31.标识为100HBS的材料硬度大于标识为60HRC的材料硬度。

[]

32.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体积要收缩。

[]

33.再结晶过程是有晶格类型变化的结晶过程。

[]

34.当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在冷却发生珠光体转变时,温度越低,其转变产物组织越粗。

[]

35.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在转变过程中,碳原子能进行扩散,而铁原子不能

进行扩散。

[]

36.不论碳含量高低,马氏体的硬度都很高,脆性都很大。

[]

37.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

38.经退火后再高温回火的钢,能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

39.由于球墨铸铁中的石墨为球形,因而铸铁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接近于钢。

[]

40.因为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的淬透性比40号钢的淬透性差。

[]

42.变形铝合金的塑性优于铸造铝合金。

[]

43.正火是将钢件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后水冷的热处理工艺。

[]

44.冷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下的塑性变形加工。

[]

45.晶界是实际金属晶体的一种线缺陷。

[]

二、填空题:

1.铁素体的晶体结构为;奥氏体的晶体结构为。

2.细化晶粒可以通过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途径实现。

3.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过渡为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而把金属从一种固态晶体结构过渡为另一种固态晶体结构的转变称为____。

4.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其组成相是和。

5.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分别为:

、、。

6.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和;线缺陷是。

7.用显微镜观察某亚共析钢,若估算其中的珠光体含量为80%,则此钢的碳含量为。

8.金属材料热加工和冷加工划分是以再结晶温度为界限的。

已知铁的T再=600℃,铅的T再=-33℃,那么在室温下,铁的变形加工称为加工,铅的变形加工称为加工。

9.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向(填“左或右”)。

牌号中“HT”表示,数字”200”表示。

1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特征呈状,而下贝氏体则呈状。

12.金属凝固时,与之间的差值称为过冷度,冷却速度愈大,凝固时过冷度就愈。

13.奥氏体是___________的间隙固溶体,马氏体是________的过饱和固溶体。

14.合金钢的______________比碳钢大,其原因是大部分合金元素都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__________。

15.按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类。

牌号中“QT”表示,数字”600”表示,”3”表示。

1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根据含碳量的多少,马氏体的组织特征有状和状,其中

的力学性能要好。

18.衡量金属材料的塑性好坏有和两个参数。

19.渗碳体是___________的间隙化合物,珠光体的本质是_______。

20.铸铁中的石墨有球状、团絮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

21.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其组成相是和。

22.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和。

23.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和两种。

其中的韧性较好。

24.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类型有、、三种。

25.对合金钢按性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三种。

是一种,主要用来制作。

三、单项选择题:

1.制造弹簧应选用:

[]

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钢经淬火后中温回火

2.为消除T12钢中的网状碳化物,选用的热处理为[]

a.球化退火b.正火c.调质处理d.回火

3.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

a.非扩散型转变b.扩散型转变c.半扩散型转变

4.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a.回火马氏体b.回火屈氏体c.回火索氏体。

5.淬硬性好的钢[]

a.具有高的合金元素含量b.具有高的碳含量

c.具有低的碳含量。

6.制造手用锯条应选用[]

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钢经淬火后中温回火

7.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相同。

[]

a.溶质b.溶剂

c.不同于溶剂和溶质的其它晶型都有可能

钢的含碳量为[]

a.0.10%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

a.退火后进行b.正火后进行c.淬火后进行

10.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

a.降低b.提高c.不改变

11.挖掘机的挖斗要求表面具有高耐磨性和高的疲劳强度,最好应选用[]

12.铁碳合金中,随着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增加,强度。

[]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13.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

a.低塑性.高强度b.高塑性.高强度

c.高塑性.低强度d.低塑性.低强度

14.钢经低温回火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

a.回火马氏体b.回火屈氏体c.回火索氏体

不锈钢中的含Cr量为:

[]

a.0.18%%。

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

a.索氏体b.下贝氏体c.上贝氏体d.珠光体。

17.为消除T10A钢中的网状碳化物,选用的热处理为:

[]

a.球化退火b.正火c.调质处理d.回火

18.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是:

[]

a.扩散型转变b.非扩散型转变c.半扩散型转变

19.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

a.回火马氏体b.回火屈氏体c.回火索氏体。

20.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

[]

四、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

2.热硬性(红硬性):

3.调质处理:

4.加工硬化:

5.马氏体:

6.变质处理:

7.冷加工:

8.相:

9.残余奥氏体:

10.本质晶粒度:

11.固溶体:

12.淬硬性:

13.奥氏体:

14.铁素体:

15.同素异构转变:

16.枝晶偏析:

17.晶体:

18.晶界:

19.石墨化

五、选择材料题:

请将下列十种金属材料牌号所对应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a.低合金结构钢:

[]b.铸造铝合金:

[]

c.灰口铸铁:

[]d.碳素铸钢:

[]

e.弹簧钢:

[]f.黄铜:

[]

g.冷模具钢:

[]h.热模具钢:

[]

i.调质钢:

[]j.不锈钢:

[]

六、简答题:

1.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坐标图上填写状态左下角的全部内容;

②分析T10A碳钢自1000℃缓冷至常温的组织转变过程;

③绘出该钢常温下平衡显微组织示意图;

④计算该钢平衡组织中渗碳体与珠光体的相对量。

 

1000

800

℃600

400

200

 

C%

 

T10A钢平衡显微组织示意图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坐标图上填写状态左下角的全部内容;

②分析含碳%的碳钢自1000℃缓冷至常温的组织转变过程;

③绘出该钢常温下平衡显微组织示意图;

④计算该钢平衡组织中铁素体与珠光体的相对量。

⑤试比较45钢和T12钢的机械性能差别并说明原因。

1000

800

℃600

400

200

 

C%

 

45钢平衡显微组织示意图

3.某汽车重负荷齿轮选用合金渗碳钢20CrMnMo材料制作,其工艺路线如下:

下料→锻造→热处理① →切削加工→热处理②→热处理③→热处理④→喷丸→磨削加工。

试分别说明上述①②③④四项热处理工艺的名称、目的及热处理后的组织。

4.试各举出一类钢材,说明通过热处理方法,可在室温下得到下列组织:

①粒状珠光体②针状马氏体③回火索氏体④回火马氏体

5.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有何异同?

6.下列零件或工具用何种碳钢制造,说出其名称.至少一个钢号以及其热处理方法:

手锯锯条.普通螺钉.车床主轴.弹簧钢。

7.用一根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当出炉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

8.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①金属模浇注与砂型浇注;

②变质处理与不变质处理;

③铸成薄件与铸成厚件;

④浇注时采用震动与不采用震动。

9.何谓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

试比较这三种反应的异同点。

10.以共析钢为例,说明过冷奥氏体在高温(A1—550℃).中温(550℃—Ms).低温(Ms以下)三个温度阶段等温转变时,转变的组织及性能特点。

11.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为珠光体+渗碳体(网状),其中珠光体占93%,问此碳钢的含碳量大约为多少?

12.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

13.珠光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

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

14.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

①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②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

③加工硬化与变质处理;

④热脆与冷脆。

15.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

16.钢在淬火后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回火才可使用?

按回火温度的高低可将回火分为哪三类?

各自的所对应的回火组织是什么?

17.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

18.某工厂仓库积压了许多碳钢(退火状态),由于钢材混杂,不知道钢的化学成分,现找出其中一根,经金相分析后,发现其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其中铁素体占80%,问此钢材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10.××√×√×√××√11-20.×√×√×√××√×21-30.√√××√××√××

31-40.××××√×××√×41-45.×√×××

二、填空题:

1.体心立方,面心立方;2.增大过冷度.加入变质剂;3.结晶.同素异构转变;4.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5.表面细晶粒区.中间柱状晶区.内部粗大等轴晶;6.晶界和亚晶界,位错;%;8.冷.热;9.右;10.灰口铸铁.最低抗拉强度;11.羽毛状.针状;12.理论结晶温度.实际结晶温度.大;在γ在α-Fe;14.淬透性.降低;15.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16.球墨铸铁,最低抗拉强度,延伸率;17.板条状,针状,板条状;18.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和C具有复杂结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20.片状.蠕虫状;21.莱氏体.奥氏体.渗碳体;22.滑移,孪生;23.板条状,阵状,板条状;24.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25.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26.合金渗碳钢、齿轮。

三、单项选择题:

,,。

四、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

在合金中,随溶质原子的加入发生晶格畸变,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

2.热硬性(红硬性):

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3.调质处理:

淬火加高温回火。

4.加工硬化:

金属塑性变形时,随变形度的增加,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5.马氏体:

碳原子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6.变质处理:

在液体金属中加入孕育剂或变质剂,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的处理方法。

7.冷加工:

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变形加工方式。

8.相:

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9.残余奥氏体:

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马氏体转变结束后剩余的奥氏体。

10.本质晶粒度:

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小时)后测定的钢中晶粒的大小。

11.固溶体:

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后形成的固相的晶格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的相同,这种相称为固溶体。

12.淬硬性:

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最高硬度。

13.奥氏体:

奥氏体是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

14.铁素体:

铁素体是碳在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

15.同素异构转变:

由于条件(温度或压力)变化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转变,称同素异构转变。

16.枝晶偏析:

由于结晶时原子的扩散不能充分进行,造成一个晶粒内化学成分的不均匀现象。

17.晶体:

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体。

18.晶界:

晶粒与晶粒之间的接触界面。

19.石墨化:

铸铁中碳原子析出并形成石墨的过程。

 

五、选择材料题:

请将下列十种金属材料牌号所对应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a-3;b-10;c-9;d-6;e-7;f-8;g-2;h-5;i-1j-4。

 

六、简答题:

第1题

答题要点:

②:

T10A为过共析钢,在1000℃时其组织为A,冷却下来遇到Acm线时开始析出Fe3CⅡ,继续冷却到共析线时,开始发生共析转变,在共析线以下,其组织为P和Fe3CⅡ自1000℃缓冷至常温的组织转变过程如下图所示。

 

③:

T10A钢平衡显微组织示意图。

 

④:

该钢平衡组织为Fe3C和珠光体P,其相对量可利用杠杆定律求得,为:

-1

P(%)=×100%=96%

3C1-96%=4%

第2题

答题要点:

①:

 

②:

45号钢为亚共析钢,在1000℃时其组织为A,冷却下来遇到GS线时开始析出F继续冷却到共析线时,开始发生共析转变,在共析线以下,其组织为P和F。

③:

45号钢平衡显微组织示意图。

 

④:

该钢平衡组织为F和珠光体P,其相对量可利用杠杆定律求得,为:

P(%)=×100%=58%

1-58%=42%

⑤:

45号钢的含碳量为%。

T12钢的含碳量为%,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

所以T12钢的硬度高于45号钢,塑性,韧性差于45号钢。

由于T2钢存在网状的二次渗碳体,所以强度不如45号钢。

第3题

答题要点:

①正火的目的:

使网状碳化物分解;细化晶粒使组织正常化;消除应力。

正火后的组织:

索氏体。

②渗碳的目的:

提高工件表面含碳浓度,经过淬火和回火处理,从而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使心部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渗碳不改变组织

③淬火加热的理论温度:

Ac1以上30-50℃。

淬火后的组织:

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④低温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应力和提高韧性;

低温回火后的组织:

回火马氏体。

第4题

答题要点:

液体金属中加入孕育剂或变质剂,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的处理方法。

1粒状珠光体:

T12A等过共析钢,球化退火

2针状马氏体:

65等高碳钢,淬火

3回火索氏体:

45等调质钢,调质处理

4回火马氏体:

T10等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

第5题

答题要点:

都是一种奥氏体,

奥氏体:

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过冷奥氏体:

处于临界点以下的不稳定的将要发生分解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残余奥氏体:

M转变结束后剩余的奥氏体。

第6题

答题要点:

手锯锯条采用碳素工具钢制造,如T10A,采用淬火+低温回火;

普通螺钉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制造,如Q235,在热轧状态下使用;

普通弹簧采用弹簧钢制造,如65Mn,采用淬火+中温回火;

车床主轴中碳调质钢制造,如45,采用调质处理。

第7题

答题要点:

冷拉钢丝绳是利用加工硬化效应提高其强度的,在这种状态下的钢丝中晶体缺陷密度增大,强度增加,处于加工硬化状态。

在1000℃时保温,钢丝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组织和结构恢复到软化状态。

在这一系列变化中,冷拉钢丝的加工硬化效果将消失,强度下降,在再次起吊时,钢丝将被拉长,发生塑性变形,横截面积减小,强度将比保温前低,所以发生断裂。

第8题

答题要点:

①金属模浇注比砂型浇注晶粒细小;

②变质处理晶粒细小;

③铸成薄件的晶粒细小;

④浇注时采用震动的晶粒较细小。

第9题

答题要点:

共晶反应:

指一定成分的液体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成分和晶格均不相同的两种晶体的反应。

包晶反应:

指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外一种固相的反应过程。

共析反应:

由特定成分的单相固态合金,在恒定的温度下,分解成两个新的,具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固相的反应。

共同点:

反应都是在恒温下发生,反应物和产物都是具有特定成分的相,都处于三相平衡状态。

不同点:

共晶反应是一种液相在恒温下生成两种固相的反应;共析反应是一种固相在恒温下生成两种固相的反应;而包晶反应是一种液相与一种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一种固相的反应。

第10题

答题要点:

高温转变组织为珠光体类组织,珠光体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相间的片层状组织,随转变温度的降低片层间距减小,分别生成这三种组织的片层粗细不同,片层越细,强度硬度越高;

中温转变产物为B,B是含碳过饱和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非片层状混合物,按组织形态的不同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下贝氏体的强度硬度高于上贝氏体,塑韧性也较上贝氏体要好。

低温转变产物为马氏体,马氏体是含有大量过饱和碳的α固溶体,马氏体分为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强度硬度很高但很脆,板条马氏体强度硬度高而塑韧性也较好。

第11题

答题要点:

属于过共析钢。

Wp=93%=WC)/则:

WC=%

第12题

答题要点:

①采用的方法:

增大过冷度,钢模铸造以及在砂模中加冷铁以加快冷却速度的方法来控制晶粒大小。

②变质处理:

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

③机械振动。

④搅拌方式。

第13题

答题要点:

①三种。

分别是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

②珠光体是过冷奥氏体在550℃以上等温停留时发生转变,它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

成的片层相间的组织。

索氏体是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

氏体是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

珠光体片间距愈小,相界面

积愈大,强化作用愈大,因而强度和硬度升高,同时,由于此时渗碳体片较薄,易随铁

素体一起变形而不脆断,因此细片珠光体又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塑性。

第14题

答题要点:

①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拆去后前者可恢复原来的形状及尺寸,而后者却不能。

②前者在断裂前产生了大量的塑性变形;且在正应力的作用下,金属晶体常发生脆性断裂;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则发生韧性断裂。

③前者是由于变形使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后者使晶粒细化,使强度硬度提高,且塑性韧性增加。

④热脆:

S在钢中以FeS形成存在,FeS会与Fe形成低熔点共晶,当钢材在1000℃-1200℃压力加工时,会沿着这些低熔点共晶体的边界开裂,钢材将变得极脆,这种脆性现象称为热脆。

冷脆:

P使室温下的钢的塑性.韧性急剧降低,并使钢的脆性转化温度有所升高,使钢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第15题

答题要点:

①晶粒越细,强度硬度逾高,这是因为晶粒越小,单位面积上晶粒的数量越多,晶界的总面积越大,因晶界变形的抗力较大,所以整个金属的强度水平较高。

②晶粒越细,塑性韧性逾好,这是因为晶粒数愈多,金属的总变形量可分布在更多的晶粒内,晶粒间的变形不均匀性减小,使塑性较好;晶界的影响较大,晶粒内部和晶界附近的变形量差减小,晶粒变形也较均匀,所以减小了应力集中,推迟了裂纹的形成和发展,使金属在断裂之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③由于细晶粒金属的强度较高,塑性较好,所以断裂时需要消耗较大的功,所以韧性较好。

第16题

答题要点:

①钢在淬火后由于:

a、零件处于高应力状态,在室温下放置或使用时易引起变形和开裂;

b、淬火态是亚稳定状态,直接使用中会发生组织、性能和尺寸的变化;

c、淬火组织中的片状马氏体硬而脆,不能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②按回火温度的高低可将回火分为三类:

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③各自的所对应的回火组织是:

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

中温回火——回火屈氏体;

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

第17题

答题要点:

一次渗碳体:

由液相中直接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