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974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90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 综合拓展题.docx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综合拓展题

2013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综合拓展题

(2013河南中考)21.在城乡建设中,推土机发挥着巨大作用。

图15为某型号履带式推土机,额定功率为2.0×105W。

请回答并计算.

(1)推土机安装履带,是为了在松软的土地上作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推土机在湿滑的土地上作业时,履带上凸出的棱则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当推土机在平直场地上以额定功率进行推土作业时,在1min内匀速前进了120m,求推土机受到的阻力。

(3)若推土机发动机的效率为40%,工作一段时间消耗柴油50L,求此过程中推土机做的功。

已知柴油的密度为0.8×103kg/m3,热值为4.0×107J/kg。

【答案】

(1)(2分)减小压强增大摩擦

(2)(3分)推土机做功W=Pt=Fs

由于推土机匀速运动,则推土机受到的阻力Ff=1.0x105N

(3)(3分)消耗的柴油质量m=ρV=0.8×103kg/m3×50×10-3m3=40kg

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mq=40kg×4.0×107J/kg=1.6×109J

推土机做的功W=Qη=1.6×109J×40%=6.4×108J

【评析】本题考查了了力学,热学知识。

(1)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压力不变,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2)根据受力平衡知识的,阻力等于牵引力,再根据功,功率计算公式即可;(3)柴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总功,再结合机械效率算出推土机所做的功。

(2013河南中考)22.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16所示。

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U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17所示。

闭合开关S,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衔铁被吸合。

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Ω。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

请你判断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L1”或“L2”)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质量大于或等于20t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

(g取10N/kg)。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4)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明超载的一项危害。

【答案】

(1)(1分)L2

(2)(4分)压力F=G=mg=2×104kg×10N/kg=2×105N由图像可知,此时对应的电压为l.0V

则R=R总-R线圈=50Ω-20Ω=30Ω

(3)(3分)当R调为0时,输出电压最小

最小电压U0=IR线圈=0.02A×20Ω=0.4V

由图像可知,此时对应的压力为8.0×104N

故车辆的最小重力为8.0×104N

(4)(1分)压强大,易损坏路面(或惯性大,不易刹车)

评分标准:

参考以上标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同样给分。

【评析】此题考查电学基础知识和力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题目考查不难,但需要细心审题,看好题目要求,取得本题满分就不难。

(2013天津中考)21.综合考虑下表中几种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市场价格,选用做学生实验用组导线比较适宜(选填金属名称):

高压输电线一般用铝制成,其原因是。

金属

密度/103kg·m-3

熔点/℃

导电性能1最强,9最弱

市场价格/元·吨-1

19.3

1063

3

88000000

10.5

961

1

1365000

8.9

1083

2

17700

2.7

660

4

16000

钢钛

7.9

1540

7

2200

11.3

327

9

4900

【答案】铜导电性能较强、密度较小、价格较便宜。

【解析】密度相关知识。

(2013重庆中考)1.(2013•重庆)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正常人lmin脉膊的次数约为10次

C.重庆夏天最高气温约为70℃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1000W

考点:

长度、时间、温度和电功率的估测。

专题:

估算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正确

B、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0次.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B错;

C、重庆夏天最高气温一般在40℃左右,不会达到70℃,故C错;

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故D错;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2013重庆中考)19.电动车以其轻便、实用、环保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已知一辆电动车的质量为40kg,速度最大可达36km/h。

该电动车每次充电,能储存电能3×106J,其中有72%的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假设该电动车一直行驶在平直路面上,当它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30N。

(1)该电动车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电动车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大?

(2)该?

考点:

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能量转化的应用;速度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1)根据P=Fv求出电动车牵引力的功率

(2)根据W机=W电×72%求出可获得的机械能,再利用W机=Fs=Fvt即可求出电动车充一次电,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最多可连续行驶多长时间.

解答:

解:

(1)电动车的最大速度为v=36km/h=0m/s

电动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P=F牵v=fv=30N×10m/s=300W.

(2)W机=W电×72%=3×106J×72%=2.16×106J

又由W机=Fs=Fvt可得:

2.16×106J=30N×10m/s×t

所以t=7.2×103s=2h

答:

(1)电动车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电动车牵引力的功率300W;

(2)电动车充一次电,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最多可连续行驶2h;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速度、功、功率的计算和能量的转化,关键是公式和规律的灵活运用,以及利用好W机=W电×80%是本题的关键;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013重庆中考)20.图l6甲为一款有高、低温两档的家用蒸汽电熨斗,其电路原理如图16乙所示,R1、R2为电热丝,其额定电压均为220V。

电路的工作原理是:

当S,闭合,S2断开时,电熨斗处于低温档;当S1、S2都闭合时,电熨斗处于高温档。

正常工作时高温挡的电功率为1980W。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不计电热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电熨斗正常工作时,在高温档状态下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大?

(2)若电热丝R2的电阻为44Ω,则电热丝R1的电阻为多少?

(3)若电热丝R2烧毁了,要使电路恢复正常工作,小楠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

小楠方案:

用两根都是“220V550W”的电热丝并联替代R2。

请你通过计算和分析,对小楠的方案作出评价。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

(1)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电源电压一定,由P=

可知,电路电阻越小,功率越大,功率大,电熨斗处于高温挡,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结构,判断高温挡时,开关S1、S2都处于闭合状态;

(2)由欧姆定律可求出R2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1的电流I1,再由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1的阻值

(3)由题意知,改造后电熨斗的功率不变,通过用两根都是“220V550W”的电热丝并联替代R2来实现,由功率公式及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出是否符合要求。

解答:

解:

(1)电熨斗工作时,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热量,对水加热,使水汽化为蒸汽,因此电热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由电路图知,当闭合S1、S2闭合时,两电阻丝并联,电路电阻最小,电源电压U一定,由P=

可知此时电路功率最大,电熨斗处于高温挡;

由P=UI可得,1800W=220V×I,所以在高温档状态下电路中的总电流I=9A

(2)由电路图知:

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R1和R2组成的是一个并联电路;

U=U1=U2=220V

I2=

=

=5A

I1=I-I2=9A-5A=4A

R1=

=

=55Ω

(3)小楠方案:

用一根都是“220V550W”的电热丝的电阻为R3

R3=

=

=88Ω

用两根的电热丝R3并联后总电阻是44Ω,其总功率为1100W,正常工作时符合要求。

但当其中一根的电热丝烧坏,电路仍能工作,但P3=550W<1100W,且不能及时发现加以排除,可见小楠方案也不是最佳方案。

故答案为:

(1)电熨斗正常工作时,在高温档状态下电路中的总电流是9A;

(2)若电热丝R2的电阻为44Ω,则电热丝R1的电阻为55Ω;

(3)通过计算和分析,对小楠的方案不是最佳方案。

虽然符合要求,但当其中一根的电热丝烧坏,电路仍能工作,但P3=550W<1100W,且不能及时发现加以排除,可见小楠方案也不是最佳方案。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熨斗的工作原理、求电熨斗的工作电流、电阻丝电阻、电熨斗产生的热量、电晕斗的改造等问题,分析电路结构,知道什么状态下电熨斗处于高温挡、什么条件下处于低温档是本题的难点,也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分清电路结构、熟练功率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应知道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1.(3分)(2013•长沙)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

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考点:

能源的分类;半导体的作用;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应用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像水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

(2)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对于没有空气的情况下的信息传递一般都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

(3)电磁波和电流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电磁波的应用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

(4)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

解:

A、对于太阳能等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北斗”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B错误;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能源、半导体、电磁波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内容的考查,比较简单.

10.(3分)(2013•长沙)普通电瓶车耗电一度,最多能够跑40km,2013年5月由湖南大学学生发明团队研制的超级节能赛车,一度电可跑250km,该赛车质量仅为50kg,运动时“贴地”而行.关于该节能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车身采用密度较小的碳纤维材料,车架采用轻质高强度铝材,以减轻车的质量

 

B.

零部件间摩擦很小,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C.

车外观呈线条流畅的水滴形,以减小风阻力

 

D.

车的重心高,不容易翻倒

考点: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重心.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要减小电瓶车行驶时与地面的摩擦力,需要尽可能地减轻质量,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②克服机械摩擦做的是额外功,减小摩擦可以少做额外功,机械效率相应提高;

③车辆外观多呈流线型,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④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越低,物体稳定性越强.

解答:

解:

A、车身采用密度较小的碳纤维材料,车架采用轻质高强度铝材,以减轻车的质量,减小车身对地面的压力.此选项正确;

B、零部件间保持良好润滑,摩擦很小,赛车骑行过程中克服零部件摩擦做的额外功较少,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此选项正确;

C、车外观呈线条流畅的水滴形,可以有效减小骑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此选项正确;

D、赛车运动时“贴地”而行,说明重心很低,可以增强骑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以中学生最熟悉、喜爱的赛车为素材设计题目,考查了密度、稳度、减小摩擦力的措施等知识,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14.(4分)(2013•长沙)某电热壶的电阻为40Ω(假定恒定不变),工作时电流为5A.一标准大气压下,用该电热水壶将0.5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最少需要吸收热量 1.68×105 J,电热水壶至少要工作 168 s.

考点: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专题:

计算题;电和热综合题.

分析:

(1)知道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根据Q=cm(t2﹣t1)求出水最少需要吸收的热量;

(2)根据P=I2R求出电热壶的加热功率,当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被水吸收时所用的加热时间最小,根据Q=W=Pt求出最小加热时间.

解答:

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2﹣t1)

=4.2×103J/(kg•℃)×0.5kg×(100℃﹣20℃)=1.68×105J;

(2)电热壶加热时的功率:

P=I2R=(5A)2×40Ω=1000W,

当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被水吸收时所用的加热时间最小,则最小加热时间:

t==

=

=168s.

故答案为:

1.68×105;168.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与热量的综合题,要注意当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被水吸收时所用的加热时间最小,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22.(6分)(2013•长沙)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2013年5月1日2时34分,无动力飞行大师杨龙用两分钟的时间,依靠无动力三角翼从湘江东岸滑翔至西岸.杨龙飞的起飞点在湘江边某高楼50层楼楼顶,起飞高度仅有200米.准备工作就绪后,在起跳环节,只见杨龙飞带着一副无动力三角翼,通过一阵急促的助跑动作后,从起飞平台一跃而起,于是他整个人向前跨出楼顶平台.刚开始,我们看到杨龙飞在空中快速下坠,好惊险!

专家分析,如果挑战者不能快速精准寻找气流支撑,以保持一定高度滑翔,就极有可能一头栽下直至坠毁.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杨龙迅速调整姿态和角度,3秒后,就像鸟儿一样在天空滑翔起来.他感觉风呼呼的从脸庞刮过,倍感凉爽,美丽的山水洲城景色从眼下快速掠过.挑战成功!

杨龙飞成为全球城市高空无动力飞行第一人,现场观众纷纷为他欢呼,声音响彻湘江沿岸…

(1)按要求填写表中空白

物理现象(摘取原文)

物理知识

杨龙飞在空中快速下坠

 受到重力的作用 

 通过一阵急促的助跑动作后,从起飞平台一跃而起 

利用惯性

(2)请根据文中所给信息提出一个有关声现象、物态变化、力学或能量转换等方面的物理问题,并作出回答.注:

不与表中内容重复.

示例:

问题:

杨龙飞看见景色从眼下掠过,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

答案:

自己.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惯性.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地面及其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判断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来比较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是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解答:

解:

(1)①杨龙在空中快速下坠,是因为他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②杨龙通过一阵急促的助跑动作后,从起飞平台一跃而起,起跳之前的助跑是利用了惯性;

(2)①声现象:

现场观众纷纷为他欢呼,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答案:

观众的鼓掌声是手掌撞击振动产生的.

②物态变化:

他感觉风呼呼的从脸庞刮过,为什么会倍感凉爽?

答案:

风加快了他脸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③力学方面:

杨龙就像鸟儿一样在天空滑翔起来,为什么能在空中滑翔?

答案:

利用了空气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④能量转换方面:

刚开始,我们看到杨龙飞在空中快速下坠,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答案:

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故答案为:

(1)①受到重力的作用;②通过一阵急促的助跑动作后,从起飞平台一跃而起.

(2)见解答部分.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以重大事件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2分)(2013•娄底)一年四季,花开花谢,鲜花妆点了我们的世界,绚丽了我们的生活.下列关于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是因为不同的花本身的颜色不同

 

B.

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C.

花瓣匀速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

花凋谢时,零落的花瓣飘向地面,是因为花瓣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考点:

物体的颜色;重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分子的运动.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的颜色来决定的.

(2)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物体的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它的高度有关;

(4)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受重力作用,将改变运动状态,最终落回地面.

解答:

解:

A、不同的花能反射不同的色光,花所反射色光的颜色就是花的颜色,我们看到花朵是五颜六色的,是因为不同的花反射的色光不同,故A错误;

B、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B正确;

C、花瓣匀速下落过程中,花瓣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花瓣的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

D、花凋谢时,零落的花瓣飘向地面,是因为花瓣受到重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分子扩散、影响物体动能与势能的因素、重力的作用,试题较简单,要认真分析.

4.(2分)(2013•娄底)“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施救

 

B.

打雷下雨时,不能站在大树下避雨

 

C.

严禁攀爬输电铁塔

 

D.

许多家用电器在没有三孔插座的情况下,可以把三脚插头上最长的插头去掉,插入二孔插座中使用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2)当雷雨天,人如果在高处打伞行走,雷电电流通过伞就会传下来.在传下来的过程中电弧放电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传到地下去,而这样就造成了雷电灾害;

(3)输电铁塔输送的是高压电甚至是超高压电;

(4)三孔插座的接地线一定要接入地下,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解答:

解:

A、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正确;

B、雷雨天,人不能在高处打伞行走,否则可能会被雷击中,正确;

C、输电铁塔输送的是高压电甚至是超高压电,盲目攀爬可能引起触电,正确;

D、大功率及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接好地线,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错误.

故选D.

点评:

(1)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应当切断电源.

(2)三孔插座一定要接地线,带三脚插头的用电器切不可使用两孔插座.

(3)注意防雷.

5.(2分)(2013•娄底)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B.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kg

 

C.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90℃

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80cm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利用生活经验和所学长度,速度,温度,质量物理知识进行估测,选出最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

解:

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

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0g=0.5kg,故B不符合实际;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

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7.(2分)(2013•娄底)以下关于物理知识的几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防止电流的热效应带来的危害

 

B.

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C.

原子的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冬天手冷向手“哈气”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考点:

电热;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A、为了防止电热的危害,在电视机后盖上留有很多小孔,有助于散热;

B、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为保证安全,拦河大坝横截面建成上窄下宽的梯形;

C、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

做功与热传递.

解答:

解:

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防止电流的热效应带来的危害,故A正确;

B、由于液体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因此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故B错误;

C、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故C错误;

D、冬天手冷向手“哈气”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热危害的防止、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原子结构、改变内能的方式,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8.(2分)(2013•娄底)某校新购进一辆校车,车上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车上配有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校车的观后镜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