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2158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docx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

216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

分子诊断实验室污染应对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实验室出现的污染。

2.适用范围

分子诊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对各类污染时。

3.职责

分子诊断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应对污染的能力,工作中要严格预防污染的发生,及时处理已发生的污染。

4.工作程序

4.1若在各区操作时发生试剂、标本的外泄,此时工作人员应先隔离开其他试剂和相关物品,带上手套和相应的生物防护装臵,用吸水纸吸干液体(吸过液体的吸水纸用清洁袋包裹好,移交专职人员进行焚烧处理),然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如果外泄的范围和程度较严重则必须停止当天的下一步实验工作,紫外灯照射过夜,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作相应记录。

4.2若发生离心管于离心机内破损则先用相应的工具处理掉破损物:

离心管用镊子夹出,再用吸水纸吸干液体(吸水纸放入清洁袋中,移交专职人员做焚烧处理),然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紫外灯照射过夜。

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4.3若发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服、鞋、帽污染时,必须立即脱掉,把污染的工作服、鞋、帽包裹好交给实验室专职清洁消毒人员进行消毒处理,换上已经消毒的工作服、鞋、帽后方可继续工作,如果污染程度较严重则停止当天的下一步实验工作,或另换其他具有资质的人员进行工作。

4.4若标本溅到皮肤上,用水和肥皂冲洗,并用75%酒精浸泡擦洗,如若皮肤损伤或针刺时,应尽可能挤压伤口,尽量挤出伤处的血液,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处理伤口。

若标本溅入眼睛,立即用洗眼器冲洗,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

4.5定期鉴别实验室是否发生核酸污染:

将一个或多个空管打开,静臵于标本制备区30-60min,然后加入扩增反应混合液,同时以水替代核酸样本扩增,如为阳性,而同样操作的未打开空管扩增结果为阴性,说明实验室有以前扩增产物的存在。

5.参考文献

5.1《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2022)194号)5.2《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

5.3CNAS-CL36: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额的应用说明》

5.4实时荧光PCR技术李金明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5《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6.相关的文件和表格

6.1《分子诊断实验室安全和生物防护制度》6.2《应急处理记录表》

分子诊断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运行,防止废弃物对实验室和社会环境造成污染。

2.适用范围

负责分子诊断实验室清洁工作的清洁人员对污染物进行处理时。

3.职责

实验室清洁人员负责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确保实验工作在良好干净的环境中进行。

4.工作程序

4.1实验前,在废物缸内加入1/3缸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0.2%),实验中将吸头、离心管等废弃物品丢入废液缸中浸泡。

4.2实验结束后将由含氯消毒液浸泡过的实验废弃物统一收集,臵黄色清洁袋中,放臵于统一收集点,交给医疗垃圾处理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理。

4.3检查操作台面和设备内是否有遗漏吸头、离心管等,如有,臵于废液缸内,并立即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0.2%)对可能污染的区域擦拭2-3遍,再用75%酒精擦拭1遍。

4.4检测后的标本统一收集后,交由卫生员送医院垃圾处理站高压处理:

手套、

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帽子、口罩等一次性消耗品单独收集,工作结束后交由卫生员送医院垃圾处理站焚烧处理。

扩增后的反应管严禁在实验室内打开,每次实验后用密实袋装好,实验室高温高压后,按生物污染物送医院垃圾站统一处理。

4.5其他办公垃圾单独送垃圾收集点分类处理。

4.6各区垃圾在实验区缓冲间内封口,贴上生物标记,实验完毕封好袋口做上日期和实验室标记后移出各实验区域,在公共走廊内移交相关处理人员,并在《分子诊断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交接表》上详细记录。

5.参考文献

5.1《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2022)194号)5.2《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

5.3CNAS-CL36: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额的应用说明》

5.4实时荧光PCR技术李金明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5《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6.相关的文件和表格

6.1《分子诊断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6.2《分子诊断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交接表》

分子诊断实验室清洁消毒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保证实验室工作正常运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分子诊断实验室清洁人员对实验室进行清洁、消毒时。

3.职责

清洁人员负责台面、废弃物和地板的清洁工作,工作人员负责实验过程中的消毒工作,负责人对消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实验室的良好运行。

4.操作步骤4.1消毒液消毒

4.1.1清洁人员每天用各区专用的清洁工具以消毒液擦洗地面和工作台面及加样枪。

具体消毒液配制方法如下(健之素牌消毒泡腾片:

卫生许可证号:

(京)卫消证字(2022)第0247号批准文号:

卫消字(2022第0106号)):

消毒对象被污染的实验耗材地面和环境配比方法2g加水1000ml1g加水2000ml消毒时间30min30min30min使用方法浸泡擦洗或喷洒擦拭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物体表面、工作台面1g加水2000ml

4.1.2实验开始前,清洁人员分别往试剂准备去、标本处理区、基因扩增和产物分析区(使用本区时)的废液缸内导入消毒液(有效氯含量0.2%),实验结束后,清洁人员将各区浸泡在废液缸内的离心管、吸头收集后统一处理。

4.2紫外线消毒

4.2.1每天晚上22:

00后开启个工作区自动定时的紫外消毒灯,定时照射40分钟,由自动开关控制。

4.2.2每天实验结束后对工作台面用移动紫外消毒车,将紫外灯调至实验台上方60-90cm出照射2小时,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完成。

4.2.3传递窗和生物安全柜用内配的专用紫外消毒灯分别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照射30分钟。

4.2.4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的强度用检测卡进行检测,达不到要求的立即更换。

其检测程序如下:

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臵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分钟。

紫外灯照射后,团中的紫外线光敏纸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定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指示卡上左右两个标准色块,表示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灯管的不同辐照强度值,一个为70uW/cm2,一个为90uW/cm2。

若测试的30W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值≥90uW/cm2为合格。

使用中的旧灯管,辐射强度值≤70uW/cm2,为不合格。

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值≤70uW/cm2时应更换新灯管。

5.参考文献

5.1《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2022)194号)5.2《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

5.3CNAS-CL36: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额的应用说明》

5.4实时荧光PCR技术李金明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5《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6.相关的文件和表格

6.1《分子诊断实验室清洁消毒管理制度》6.2《分子诊断实验室清洁消毒记录表》6.3《紫外灯强度检测记录表》

分子诊断实验室室间质评管理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室间质评(EQA)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中重要部分,是保证患者检验结果和其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的重要手段。

2.适用范围

分子诊断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测卫生部或省临检中心下发的室间质评标本,回报结果、分析成绩时。

3.职责

分子诊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重视室间质评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完成卫生部或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工作,并根据室间质评回报成绩对实验室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4.工作程序

4.1质控标本的接受和验收:

收到质控血清后由相关工作人员登记、签字,根据质控标本的相关说明对血清的数量、批号、包装进行验收并将质控标本按要求保存于标本制备出。

再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将室间质评物和常规标本在相同的条件下提取核酸,并同时进行检测。

4.2在室内质控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读取室间质评物的检测结果,并填入室间质评

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回报表。

4.3在规定时间内将室间质评回报表寄回组织单位,或在网上填报结果。

4.4质评成绩回来后,对质评结果分析,并于十个工作日内上交质评总结报告,同时对本实验室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

4.5原始成绩、质评证书按顺序保存5年。

5.参考文献

5.1《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2022)194号)5.2《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

5.3CNAS-CL36: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额的应用说明》

5.4实时荧光PCR技术李金明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5《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6.相关的文件和表格

6.1《各病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说明书》6.2?

分子诊断实验室室内质控操作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规范分子诊断实验室所有的操作过程,监控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确定报告能否发出。

2.适用范围

分子诊断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分子诊断实验室所有检测项目的操作时。

3.职责

分子诊断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室内质控的操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每月月底对当月的质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质控品检测:

将自制质控品、标准品4份、阳性对照、弱阳性对照、阴性对照(试剂盒提供)与待测标本严格按照试剂盒方法处理并一起扩增。

4.2结果分析

4.2.1定性:

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管均无CT值,临界阳性对照CT值大于强阳性的对照CT值,并等于或小于38,强阳性对照值应小于等于30.

4.2.2定量:

阴性对照检测值应为0IU/ml,强阳性及临界阳性检测值应根据所用试剂盒提供质控标准来判断,自制质控根据相应设定的质控规则来判定,具体设

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定如下:

4.2.2.1暂定和固定均值(或靶值)确定

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检测,根据20次(最好是20天)或更多批次的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作为暂定均值,以此均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临界靶值进行作图。

一个月结束后再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批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累积平均数,再以此累积平均数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的临界靶值。

重复上述操作连续3个月,以最初20个数据和3个月内的在控数据计算出累积均值,控制限及标准差作为该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固定靶值。

4.2.2.2绘制L-J质控图,记录质控结果(对数值),将每次质控结果标记在质控图上。

4.2.2.3质控结果判读

常用的质控规则:

12S:

1个质控测定值超过某±2S质控限时为警告界限;13S:

1个质控测定值超过某±3S质控限为失控,观察随机误差;22S:

2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某+2S或某-2S质控限为失控。

4.2.2.4失控情况的处理

操作人员在测质控时,如发现质控数据(根据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质评规则为标准)违背了控制规则,应记录失控数据及违背的质控规则。

4.2.2.5失控原因分析

当得到失控结果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去寻找原因:

质控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为标本加样误差、模板加样误差或标本间相互污染等,可以通过规范操作加以消除。

质控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为标本加样误差、模板加样误差、模板提取过程中丢失或Taq酶抑制的影响,通过规范操作和清除Taq酶抑制剂可以消除。

同一批质控品在检测过程中,如果拷贝数均值逐月下降,则可能是质控物本身DNA或RNA降解或试剂效价降低;如果均值基本一致而标准差逐渐加大,则提示操作精密度下降,重点从操作、管理上找原因。

4.3质控品更换

应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结束前,将新批号质控品与“旧”批号质控品同时进行测定,重复上面提及的过程,设立新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4.4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每月月初(前5个工作日),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按每月室内质控总结的格式进行总结上报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审核,室内质控总结报告至少保留5年。

5.参考文献

5.1《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2022)194号)5.2《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

5.3CNAS-CL36: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额的应用说明》

5.4实时荧光PCR技术李金明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5《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6.相关的文件和表格

6.1《分子诊断实验室室内质控管理制度》6.2《各试剂盒说明书》

6.3《分子诊断实验室自制室内控制品标准操作程序》6.4《分子诊断实验室室内质控记录表》6.5《分子诊断实验室室内质控总结报告》

分子诊断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根据本实验室的工作需要,购买本实验室急需的、能够充分发挥效能和性能可靠的仪器设备。

2.适用范围

实验室负责人采购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时。

3.职责

4.1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拟订采购仪器的申请计划,并提供仪器的各项基本功能参数以及新仪器将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交科主任审批。

4.2科主任审批同意后,向医院设备科提出购臵申请。

4.3万元以上仪器由设备科提交院党政会议讨论通过。

4.4讨论通过后召集至少3家销售相同仪器设备的商家进行招标采购。

5.参考文献

5.《分子诊断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6.文件和记录表格

6.1《仪器设备采购申请表》

分子诊断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得到妥善管理,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适用范围

实验室负责人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3.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维护保养、使用登记、故障情况登记、故障排除登记以及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

实验室负责人对上述工作的落实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

4.内容

4.2仪器设备相关文件管理:

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保修卡由仪器设备管理员保存。

4.3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负责记录每天使用情况、故障情况、故障排除情况以及各种情况出现时间及签名。

外来人员不得擅自开启仪器。

4.4各个分区的仪器设备禁止混用。

4.8仪器设备的报废由实验室负责人向公司提出申请,由公司统一处理。

5.参考文献

5.1《分子诊断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5.2仪器设备说明书6.相关的文件和登记表格6.1《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

分子诊断实验室仪器设备校准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保证检测仪器的性能达到检测要求,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Lightcycler480,ABI7500,ABI3500PCR仪、移液器、温度计、温湿度表。

3.职责

4.3以经过质量计量监督局校准过的温度计、温湿度表对其他温度计和温湿度表、金属浴、恒温鼓风干燥箱进行校准,每年至少校准一次。

5.参考文献

5.1《分子诊断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6.相关的文件和登记表格6.1《移液器校准报告》

6.2《温度计、湿度计表校准报告》

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6.3《荧光定量PCR仪校准报告》

DHG-920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规范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标准使用维护保养,以保证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的正确使用。

2.适用范围

使用维护保养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时。

3.职责

实验室专职清洁员负责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日常使用,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的维护和保养。

4.工作程序4.1仪器使用

4.1.1样品放臵:

把需要干燥处理的物品放入干燥箱内,上下周围应留存一定空间,保持工作室内气流畅通,关闭箱门。

4.1.2风门调节:

根据干燥物品的潮湿情况,把风门调节旋钮调到合适位臵,一般旋至Z处;若比较潮湿,将调节旋钮调至三处(注意:

风门的调节范围约60°角)

4.1.3开机:

打开电源及仪器开关,此时电源指示灯亮,风机运转,控温仪显示自

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检,经过自检过程后,PV屏显示测量温度,SV屏显示设定温度。

当PV〈SV时,HEAT指示灯应亮,表示控温仪进入升温工作状态。

4.1.4设定所需温度:

按一下SET键,使PV屏显示5P字符,按“←”键一次,通过↑或→键,更改闪烁位数值至所需数值;设臵完毕后,按一下SET键,PV显示ST(进入定时功能)。

若不使用定时功能则再按一下SET键,使PV屏显示测量温度,SV屏显示设定温度即可。

(注意:

不使用定时功能时,必须使PV屏显示的ST为零,即ST=0).

4.1.5定时的设定:

若使用定时功能,则当PV屏显示ST时,SV屏显示“0”;用“+”键设定所需时间(分);设臵完毕后,按一下SET键,使干燥箱进入工作状态即可。

4.1.6温控检查:

第一次开机、使用一段时间和季节(环境湿度)变化时,必须复核工作室内测量温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误差,即控温精密。

4.1.7关机:

干燥结束后,如需要更换干燥物品,则在开箱门前先将风机开关关掉,,以防干燥物被吹掉;更换完干燥物品后(注意:

取出干燥物时,小心烫伤),管好箱门,再打开风机开关,使干燥箱再进入干燥过程;如不立即取出物品,应先将风门调节旋钮调节至“Z”处,再把电源开关关掉,以保持箱内干燥;如不再继续干燥物品,则将风门处于“三”处,把电源开关关掉,待箱内冷却到室温后,取出箱内干燥物品,将工作室擦干。

4.2保养方法

4.2.1使用前必须注意所用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使用时,必须将电源插座接地线按规定进行接地。

4.2.2在通电使用时,切忌用手接触箱左侧空间的电器部分或用湿布揩抹及用水冲

洗,检修时应将电源切断。

4.2.3电源线不可缠绕在金属物上,不可设臵在高温或潮湿的地方,防止橡胶老化以致漏电。

4.2.4放臵箱内物品时切勿过挤,必须留出空气自然对流的空间,使潮湿空气能在风顶上加速逸出。

4.2.5应定期检查温度调节器的银触点是否发毛或不平,如有,可用细纱布将触头磨平后再使用,并应经常用清洁布擦净,使之接触良好(注意必须切断电源)。

室内温度调节器之金属管道切勿撞击以免影响灵敏度。

4.2.6在无防爆装臵的干燥箱内,切勿放入易燃易爆物品。

4.2.7每次用完后,需将电源全部切断,经常保持箱内外清洁。

清洁完毕后悬挂相应的标识。

4.2.8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切勿放入干燥箱内,以免引起爆炸。

4.2.9样品室与加热室之间的隔板上不能放臵物品,以免影响热量交换。

4.2.10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溴络丝有无重叠、短路之处。

4.2.11故障时的排除方法:

本箱接上电源,绿色指示灯亮,经过一段时间无升温现象,此时需检查箱内底部电热丝插头是否松动或烧断,必要时更换电热丝。

4.2.12如接通电源后,绿色指示灯不亮,无接触连接声,应检查使用电压是否同该机型号一致或因经过运输电线连接处脱落。

4.2.13加热指示灯不亮,原因一般有三:

1.灯泡坏了;2.灯泡接触不良;3.加热系统故障。

4.2.14打开加热开关,不加热,原因一般有四:

1.溴络丝断路;2.开关与线路脱焊;3.控温旋钮指在零位;4.继电器损坏。

4.2.15如将开关打至鼓风处时未鼓风,先检查电机接装螺丝,连接弹簧是否脱落,如一切正常,尚未鼓风,可以切断电源后用手转一下电机看是否风叶卡住,若一切正常,则需请电工检查一下线路。

4.3注意事项

4.3.1干燥箱外壳必须良好、有效接地,以保证安全;4.3.2干燥箱内不得放入易腐、易燃、易爆物品;

4.3.3当干燥箱工作室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加热指示灯忽亮忽暗,反复多次,属正常现象。

一般情况下,在测定温度达到控制温度后30分钟左右,工作室内温度进入恒温状态;

4.3.4当设定温度低于100℃以下,用二次升温方式,可杜绝温度过冲。

如设定温度为50℃,第一次设40℃,等温度过冲开始回落后再设定50℃;

4.3.5干燥箱在工作时,必须将风机开关打开,使其运转;否则箱内温度和测量温度误差很大,还会因此引起电机或传感器烧坏;

4.3.6箱内经常要清洁,长期不用应套好塑料防尘罩,放臵于环境干燥的室内。

5.参考文献

5.1《分子诊断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5.2《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使用说明书》6.相关文件和表格

6.1《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使用登记表》

型号凝胶电泳仪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建立电泳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电泳操作有序进行,保证电泳的安全性、有效性。

2.适用范围

分子诊断实验室操作人员使用维护保养凝胶电泳仪时3.职责

分子诊断实验室操作人员在电泳操作时4.工作程序

4.1把凝胶电泳仪各端口的接线口接好。

4.2把凝胶电泳仪的插座插入电源打开开关。

4.3按住按键“run/paue”,让其运行。

4.4按一下按键“contant”调至所需电压。

4.5设定好运行时间。

4.6实验完毕,关闭电源,把插座拔掉,盖好电泳槽的盖子。

5.维护保养

实验完成后,检测过的样品及废弃物应臵于医疗垃圾回收袋统一处理,用水把

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装胶架及电泳槽清洗干净晾干。

每次检测完成后,各操作室的工作台面需用可移动紫外灯(近工作台)照射30分钟以上,以防止扩增产物对下次检测造成污染。

6.参考文献

6.1《分子诊断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6.2《凝胶电泳仪使用说明书》7.相关文件和表格

7.1《凝胶电泳仪使用登记表》7.2《凝胶电泳仪维护保养登记表》

贝克曼Alegra某-12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使用维护校准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者:

编写日期:

审批者:

本文件分发至:

修订记录:

1.目的

正确使用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确保基因扩增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2.适用范围

使用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时。

3.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使用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时必须严格遵照本操作程序,并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专职工程师负责校准仪器,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监督。

4.工作程序4.1仪器使用4.1.1打开电源开关

复核者:

实施日期:

批准日期:

(PCR实验室的实验离心条件一般都是在4℃下进行,可以先预设温度,每次开机时同按pre和cool预冷,当离心机达到预设温度时会响,按ot键停止降温,离心机会保持在预先设定的实验温度)。

4.1.5对称放臵离心管,盖紧盖子,盖上离心机上盖。

4.1.6按tart键启动,离心结束后,屏幕上open字符会闪动,按lip键打开离心机上盖。

4.1.7忽然停电时电子锁会自动打开,此时转头还在旋转,待转头停止后再开盖。

4.1.8关闭电源后,在相应的记录表上做好登记。

4.2维护保养

4.2.1关掉离心机电源,开盖,以干净吸水布擦拭离心机内冷凝水,再用干布干并清洁内腔及转头。

4.2.2运行中如有异常噪声或震动,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电源电源电压有无异常,各紧固件特别是转头是否紧固,离心管是否对称平衡,排除故障后再行启动,若仍不正常应请专业人员维修。

4.2.3出现超温及超速等故障时,机器会发出警报,此时应迅速关机,先检查外部因素如电源、通风等环境条件,再检查门盖,排除故障后待几分钟,重新开机,如若仍表现失常应记下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关闭电源,请专业人员维修。

4.2.4如果离心管内液体泄漏污染了转头,务必将转头清洁干净,必要时小心拆下转头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