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2362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docx

化学与生活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选择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沿海城市建筑时直接从海洋里取用海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B.“地沟油”禁止使用,但处理后可以制生物柴油和肥皂

C.乙醇溶液、双氧水均可用于杀菌消毒,但原理不同

D.维生素C和铁粉是常用的抗氧化剂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B.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

答案及解析:

2.B

【考点】绿色化学.

【分析】A.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B.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

C.碳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D.加入少量的石灰石,二氧化硫可转化为硫酸钙.

【解答】解:

A.我国把营养强化剂也归为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包括对人体有益的某些氨基酸类,盐类,矿物质类,膳食纤维等,故A错误;

B.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正确;

C.碳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加入少量的石灰石,二氧化硫可转化为硫酸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

B.

3.

化学与资源、环境、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可变为洁净燃料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常用于纸张、食品的增白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答案及解析:

3.A

A项,煤气化是一个化学过程,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煤液化就是把煤裂化,再利用催化剂向那些小分子中加入氢,以得到与石油产品成分相近的燃料油,是化学变化,正确;B项,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物理变化,错误;C项,二氧化硫有一定毒性,不能用于食物漂白,错误;D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错误。

4.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可用于食品、羽毛和织物等的漂白

B.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C.燃放烟花是利用了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D.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答案及解析:

4.A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焰色反应;铝的化学性质.

【分析】A.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B.氧化铝为致命的结构,但氯离子存在时,结构被破坏;

C.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会出现不同的色彩;

D.Al比铁活泼,但氧化铝为致密的氧化物.

【解答】解:

A.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不能用于食品、羽毛和织物等的漂白,故A错误;

B.氧化铝为致命的结构,但氯离子存在时,结构被破坏,所以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故B正确;

C.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会出现不同的色彩,节日燃放的烟花即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故C正确;

D.Al比铁活泼,但氧化铝为致密的氧化物,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故D正确;

故选A.

5.

化学与资源、环境、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PM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的存在一定能够形成丁达尔效应

B.煤燃烧时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可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

C.将造纸废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节约成本

D.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及解析:

5.B

【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A.如果粒子直径大于100nm,则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煤燃烧时加入少量的石灰石,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CaO,可与SO2反应;

C.造纸的废水中含有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

D.聚乙烯塑料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会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解:

A.PM2.5不一定形成胶体,若粒子直径大于100nm,则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CaO,可与SO2以及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发生的反应为:

2CaCO3+2SO2+O2

2CO2+2CaSO4,减少废气中SO2的量,故B正确;

C.造纸的废水中含有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将造纸废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污染土壤、地下水资源,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错误;

D.聚乙烯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其分子中不存在不饱和的化学键,则聚乙烯塑料不会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6.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害

B.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消毒原理相同,都利用了强氧化性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是SiO2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或燃油

答案及解析:

6.D

A.Ba2+是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但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经人体排出体外,不会引起Ba2+中毒,错误;B.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都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乙醇破坏了蛋白质中原有的氢键而使蛋白质变性,错误;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是单质硅,错误;D.“地沟油”中主要含油脂,还含有有害物质,不能食用,但可用来制肥皂(碱性条件下水解)或燃油(油脂能燃烧),正确。

答案选D。

7.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B.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相似

C.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D.奥运会中采用的新型氢动力计程车可以降低PM2.5的排放,减小大气污染

答案及解析:

7.D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A.纸张久置变黄因为纸张纤维间的空隙中会渗入很多霉菌之类的真菌孢子,苹果久置变黄是因为所含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

B.活性炭因吸附而具有漂白性,臭氧具有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

C.铜活泼性弱于氢,不能置换氢气;

D.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

【解答】解:

A.纸张久置变黄因为纸张纤维间的空隙中会渗入很多霉菌之类的真菌孢子,苹果久置变黄是因为所含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二者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

B.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是发生吸附属于物理变化,用臭氧漂白纸浆,是因为臭氧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有机色素,属于化学变化,二者原理不同,故B错误;

C.铜活泼性弱于氢,不能置换氢气,所以铜制品能发生吸氧腐蚀不能发生析氢腐蚀,故C错误;

D.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故D正确;

故选D.

8.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B.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两种放射性核素131I与137Cs(铯)的中子数相等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答案及解析:

8.A

A.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难溶于水也难溶于酸,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正确;B.131I的中子数为131-53=78,137Cs(铯)的中子数为137-55=82,不相等,错误;C.不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铝只能用电解氧化铝冶炼,错误;D.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只能除去其中的悬浮物,不能使海水淡化,错误,故选A。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的一种重要因素

B.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本身是难于氧化的物质

C.含SO42﹣的澄清溶液中不会含Ba2+

D.凡溶于水能电离出H+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答案及解析:

9.A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

B.抗氧化剂应具有还原性;

C.依据溶度积规则解答;

D.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

【解答】解: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故A正确;

B.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本身是易被氧化的物质,故B错误;

C.含SO42﹣的澄清溶液中可以含Ba2+,只要硫酸根离子浓度与钡离子浓度乘积小于硫酸钡溶度积常数即可,故C错误;

D.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NaHSO4溶液中也能电离出氢离子,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雾霾的成因、食品的防腐原理、溶度积规则、酸的概念,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0.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居民传统膳食以糖类为主,淀粉、脂肪都是糖类物质

B.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C.长期烧水的水壶内壁容易形成一层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

D.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答案及解析:

10.C

【考点】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脂肪不是糖类物质,属于油脂;

B.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水解为氨基酸;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

D.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解答】解:

A.脂肪不是糖类物质,属于油脂,故A错误;

B.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水解为氨基酸,故B错误;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的有效成分是醋酸,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故C正确;

D.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涉及人体基本营养物质、醋酸的性质、明矾净水的原理,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11.

下列与生活实际或常见的现象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利用燃气烧饭

古代制取陶瓷技术

萃取得到玫瑰精油

铁制品容易生锈

燃料的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

用黏土制取陶瓷的原理属于化学变化

玫瑰花中萃取玫瑰精油属于化学变化

在船身上装锌块可避免船体遭受腐蚀

答案及解析:

11.C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A.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黏土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变化;

C.萃取属于物理变化;

D.Zn、Fe形成原电池时,Zn作负极被腐蚀.

【解答】解:

A.燃料的燃烧,有氧气参加,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黏土中的硅酸盐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用黏土制取陶瓷的原理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玫瑰花中萃取玫瑰精油,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在船身上装锌块,Zn、Fe形成原电池时,Zn作负极被腐蚀,Fe作正极被变化,所以可避免船体遭受腐蚀,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以及原电池原理.

1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SO2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会变色

B.硅胶多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和催化剂的载体

C.用灼烧和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D.氯气处理饮用水,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答案及解析:

12.D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是二氧化硫结合有色物质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B.硅胶能做干燥剂和催化剂的载体;

C.纯毛织物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氯气在高温下溶解度小.

【解答】解: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是二氧化硫结合有色物质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用SO2漂白过的草帽辫不能长久持白,故A正确;

B.硅胶多孔,吸附能力很强,所以硅胶用作干燥剂、吸附剂,也可用作催化剂载体,故B正确;

C.纯毛织物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纯棉织物在灼烧时的气味不同,故可以区别,故C正确;

D.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低,故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夏天的消毒效果比冬天差,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也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明确二氧化硫漂白原理、蛋白质、硅胶、氯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3.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B

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C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84”消毒液可用于环境消毒

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及解析:

13.B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A.依据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解答;

B.耐火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熔点;

C.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

D.依据84消毒液成分及次氯酸钠性质解答;

【解答】解:

A.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低温下能够使铁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所以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故A正确;

B.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熔点高,与两性无关,故B错误;

C.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所以可以用于环境消毒,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钝化属于化学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14.

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证据。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无机物和大多数有机物

B.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

D.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在上述方法中都有化学反应发生

答案及解析:

14.B

试题分析:

A.水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但不能溶解所有的无机物,如碳酸钙不溶于水,而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如烃类,错误;B、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正确;C、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可得电子表现氧化性,氧元素为-2价,可失电子表现还原性,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错误;D、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在上述方法中不都发生化学反应,如蒸馏法为物理变化,错误。

15.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

答案及解析:

15.A

试题分析:

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正确;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错误;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错误;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

16.

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及解析:

16.B

试题分析:

温室气体包括CO2、CH4等,A项正确。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产生大量CO2气体及SO2气体等,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SO2会导致酸雨,B项错误。

液化石油气中主要含烃类,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所以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C正确。

CO是有毒气体,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正确。

考点:

考查燃料燃烧,环境污染与防治等知识。

1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及解析:

17.D

试题分析: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与人造纤维灼烧的气味不同,故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

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多种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B正确。

高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C正确。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错误。

18.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

A.燃烧煤炭供热B.利用风力发电

C.增加植被面积D.节约用水用电

答案及解析:

18.A

试题分析:

A、煤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正确;B、利用风力发电能减少CO2的排放,错误;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错误;D、我国的能源主要来自燃煤发电,节约能源,会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错误。

答案选A。

19.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B.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D.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及解析:

19.D

试题分析:

A、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导致臭氧空洞,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与粉尘污染、汽车尾气有关,A错误;B、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B错误;C、汽油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而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C错误;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缓解温室效应,D正确。

答案选D。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安装燃煤“固硫”装置,可以降低酸雨发生率

B.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C.研发易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答案及解析:

20.B

【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根据安装煤炭“固硫”装置,降低酸雨发生进行解答;

B、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是氮的固定;

C、根据塑料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进行解答;

D、铝易被氧化成氧化铝覆盖在铝的表面.

【解答】解:

A、安装煤炭“固硫”装置,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酸雨发生率,故A正确;

B、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是氮的固定,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是氮的固定,植物也能固氮,故B错误;

C、塑料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所以研发易降解的塑料,防止白色污染,故C正确;

D、铝易被氧化成氧化铝覆盖在铝的表面,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目是一道化学和生活相结合的题目,要求学生熟记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2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B.地沟油经过处理,可用来制造肥皂

C.煤炭燃烧过程安装固硫装置,可有效提高煤的利用率

D.发生地震后,防疫人员在震区周围撒石灰,进行环境消毒,防止灾后出现疫情

答案及解析:

21.C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

B.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用来制肥皂;

C.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是为了减少硫的化合物的排放;

D.石灰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解答】解:

A.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故A正确;

B.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故B正确;

C.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减少污染,故C错误;

D.石灰可使病菌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起到环境消毒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涉及乙烯、油脂、空气污染以及消毒剂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2.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馏制成,浓度通常是75%

B.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利用了其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C.“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D.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及解析:

22.C

试题分析:

A、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浓度大或小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工业酒精含有甲醇,对人体是有害的,故说法正确;B、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使蛋白质能够变性,失去活性,故说法正确;C、明矾只是净化水,除去水中的杂质,但对淡化无影响,故说法错误;D、这是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故说法正确。

2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发生了氧化反应

C.食品脱氧剂(含铁粉、氯化钠、炭粉等)的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

答案及解析:

23.A

试题分析:

A、吃的是碘酸钾的食盐,但不能多吃,或者说富含碘元素的食物,故说法错误;B、水果能产生乙烯,乙烯和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故说法正确;C、食品中脱氧剂和钢铁的吸氧腐蚀都是形成原电池,故说法正确;D、地沟油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矿物油在碱性条件下不水解,故说法正确。

24.

食品添加剂关系到大家健康,下列物质中的添加剂作用不正确的是

答案及解析:

24.A

试题分析:

A、加碘防止甲状腺,故说法错误;B、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强化铁酱油能够补充铁元素,故说法正确;C、白砂糖有甜味,属于甜味剂,故说法正确;D、NaNO2具有防腐作用,延长食品保质期,故说法正确。

25.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答案及解析:

25.C

试题分析:

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B正确;C.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