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2568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docx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教学计划11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掌握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农药的加工与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与开发能力,农药经营与管理能力,基层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到农业行政、企事业及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岗位从事病虫草鼠害的诊断测报与防治、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新技术开发、农药等生产加工、推广、经营与管理、农药应用性试验研究、绿色食品的生产及检测工作。

三、学制全日制3年。

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

1、掌握本专业必要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应用写作、大学英语、体育等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掌握本专业必要的一定的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3、掌握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控制等方面的方法和技能。

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

6、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7、熟悉与农业生产、植物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能力结构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备较强的写作、演说和交际能力;

2、具备熟练的操作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能力;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5、树立植保经济学观念,有较强的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

6、具有植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诊断、测报和综合治理的能力;

7、农资(农药、化肥、种子等)经营、应用性试验研究及综合管理能力;

8、农作物生产能力。

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认证:

1、全省高职高专英语能力统一考试合格证

2、全省计算机文化基础统一考试合格证

3、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合格证

4、CET3以上合格证

5、考取2种或2种以上国家职业证书等。

如植保工(高级)、农药化学检验工(高级)、园艺工(高级)、农艺工(高级)、蔬菜加工工(高级)、果类产品加工工(高级)、作物种子繁育工(高级)、菌类园艺工等。

(三)、素质结构

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素质、遵纪守法、讲究公德、敬业爱岗,具有法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3、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适应各种艰苦环境,不畏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4、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5、行业适应与自我发展能力。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六大部分:

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一)第一部分(公共基础必修课)共设6门课程。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内容概要:

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一代新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2、大学英语

内容概要:

主要包括英语基础语言知识(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与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两方面的学习。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学生能够达到大学英语三级以上水平。

3、计算机文化基础

内容概要:

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和基本操作技能,Word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实用软件的操作方法,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基础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最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具有PC系列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较为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2000)及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2000的常用组件(Word、Excel、Powerpoint、Acess、FrontPage)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Internet获取和发布信息;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4、体育

内容概要:

根据根据“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从有效地增强体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出发,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并注重体育的综合效益,讲求实效。

同时从学生的爱好和体育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当加大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比重和增加新兴体育项目的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德、智、体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体育在大学阶段的重要意义;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与方法,培养独立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并养成习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专业特点,加强体育锻炼,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

;激发兴趣,发展个性,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和精神文明教育,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内容概要:

主要讲授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6、形势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

内容概要:

本课程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依据,结合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讲授了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与创造意识,职业品质与创业能力,就业政策与就业观念,择业原则与择业决策,求职技巧与求职程序等基本知识。

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学生毕业择业前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求职择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对人的兴趣、性格和能力与职业选择的关系的分析,学会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选择职业;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程序、途径、政策规定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面试技巧和求职的方法。

(二)第二部分(专业基础必修课)共设8门课程

1、基础化学(无机、有机)

内容概要:

本课程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各种水溶液的性质、有关理论和应用,化学反应的规律性及其应用,物质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滴定分析和分光光度法等;主要的有机反应的原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和应用范围;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和异构式;有机物的鉴定,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制备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等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和应用范围;无机、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异构;无机、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合成方法等。

能对常见的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和结构式;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简单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能够选择简单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能够运用官能团的性质提出简单化合物的鉴别方法;能够根据实验事实,运用所学知识,推导简单化合物的结构;能够具备扩大和深化无机、有机化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植物与植物生理

内容概要:

讲授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应用;主要植物的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植物形态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掌握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技能;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学会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并在科学态度、实验技能、独立科研能力等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植物生理学的一般问题。

3、微生物学基础

内容概要:

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有代表性的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微生物的显微观察技术以及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等。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4、土壤肥料学

内容概要:

土壤肥料学包括土壤学和肥料学两部分。

土壤学主要讲解土壤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肥料学主要讲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主要植物必须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化学肥料的成分和性质、化学肥料施入土壤后的变化规律及有效施用方法,以及各种有机肥的性质和施用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鉴别、利用、培肥和改良土壤,掌握合理施肥的技术,为各种植物的丰产栽植、培育奠定基础,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当地有关土壤肥料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5、普通植物病理学

内容概要:

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症状类型;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以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主要病原物的基本概念、形态、分类;植物病害发生原因、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等。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各类病原学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了解植物病害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为下一步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6、普通昆虫学

内容概要:

昆虫形态一般结构、变异特点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昆虫器官的构造特点,掌握昆虫生理代谢过程及生理机制;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昆虫分类系统及其各目之间的亲缘关系;农业大田作物关系密切的十大目主要科的特征;昆虫一般研究方法和技术;标本的采集、整理、制作、保存以及昆虫的饲养。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昆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变异特点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能熟练地掌握各类昆虫的基础知识和鉴别方法。

明确昆虫的一切行为活动的内在机制,以便为害虫防治和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7、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

内容概要:

统计学基本原理,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处理工作中的数据资料的方法;科学的试验设计;培养学生统计学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使用统计方法来处理工作中产生的数据资料,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解释;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学会科学的试验设计。

8、植物栽培学

内容概要:

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规律,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和需水需肥的一般规律,生态环境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的一般规律,栽培措施调控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的普适性技术,以提高学生从事作物研究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能力。

(三)第三部分(专业必修课)共设9门课程

1、农业植物病理学

内容概要:

将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于农作物病害的实践中,通过对基本理论的具体应用,主要讲授水稻、杂粮、小麦、薯类、油料、棉花、蔬菜、果树等作物上多年来发生的重要病害。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作物病害的重要性,初步学会诊断病害的基本技术,掌握重要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并结合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农业昆虫学

内容概要:

农业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大田作物、蔬菜和果树上发生的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分布与为害、年生活史与习性、种群数量变动与生态因素的关系、预测预报与综合治理技术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昆虫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山东省并兼顾全国农业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概况及其发展动态,培养学生从事农业害虫综合治理工作和推广开发的能力。

3、植物化学保护

内容概要: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及综合治理,农药的安全使用和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各大类化学农药的理化性质、毒理、加工剂型及科学安全使用。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农药的理化性质、毒理、加工剂型及科学安全使用等基本知识,便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防治有害生物,并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科学实验。

4、农田杂草与防除

内容概要:

农田杂草的识别;除草剂除草的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大田除草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田杂草的识别和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为今后从事草害防治的技术推广工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5、农药管理与营销学

内容概要:

我国农药管理体系、农药管理内容,农药管理的相关条例法规、具体实施办法;农药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农药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农药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的进行农药登记、生产、经营等相关的农药管理工作的能力。

6、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预报

内容概要:

用系统理论和生态学观点分析植物病害系统的结构、要素和相互关系,学习病害流行过程、预警及综合治理技术。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对植物病害的宏观认识和提高对病害预测、防治和宏观控制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系统论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7、农药分析

内容概要:

包括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分析项目,结合农业行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及《农药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农药分析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药分析的基本方法及行业标准,熟悉相关操作中的技能要求和注意事项,为以后从事农药行业化学检验分析打下基础。

8、农药生物测定

内容概要:

包括利用标准供试生物对农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农药在室内外对病虫草药的测定;农药在动、植物体内残留量的测定,对病虫草抗药性的测定。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生物测定的方法及测定结果的评判及统计分析方法。

9、农业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

内容概要:

昆虫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以及作物害虫调查统计、害虫预测预报等理论和实践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农业害虫防治中预测预报和防治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系统的把握害虫综合治理的植保观念。

(四)第四部分(公共选修课)共设8门课程

1、普通话

内容概要:

普通话声韵调语音基础知识,方言语音、词汇、语法辩正,朗读技巧,演讲技巧;普通话发音、说话、诵读训练。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正确掌握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正确熟练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学习与工作;能够运用普通话诵读经典、传颂经典。

2、音乐欣赏

内容概要:

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法和结构;音乐的风格和流派;中国音乐欣赏:

中国音乐的发展及名作欣赏,中国音乐体裁(民歌、曲艺、戏曲、器乐)与名作欣赏;西方音乐赏析:

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时期的音乐、浪漫时期的音乐、20世纪的音乐、通俗音乐。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从中外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中体会作品所体现的深厚文化意蕴,从而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水平,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3、管理学原理

内容概要:

本课程主要阐述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基本职能和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管理系统、管理思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内容。

本课程以基层、中层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按照“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基层、中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教学目的:

通过理论学习和管理实践,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基本职能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与管理素质。

4、大学生心理健康

内容概要: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常见心理疾病及障碍,常见心理疾病和障碍的调解方法,心理咨询及其常用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5、食品安全健康

内容概要:

食品中的不安全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膳食结构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食品及膳食结构中的不安全因素有一个整体了解,提高膳食风险的评估和防御能力,形成良好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6、现代农业

内容概要:

现代农业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及类型,生态农业,农业信息化与精准农业建设,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新型农民培养,农业市场化和科学管理,农产品营销和农产品物流等。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把握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发展趋势,全面了解国内外现代农业建设先进经验与发展模式,掌握有关高新技术、科学管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努力探索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7、公关与礼仪

内容概要:

礼仪概述,日常交往礼仪,常用通讯礼仪,位次排序礼仪,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求职面试礼仪,餐饮礼仪。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礼仪的特征与遵循的原则,掌握现代人际交往的常用礼仪行为规范,理解仪容、仪表、仪态等礼仪规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及要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准,培养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8、国学纲要

内容概要:

“经、史、子、集”的介绍、概括、评价。

十三经概况;二十五史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成书过程以及作者情况;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代表人物的思想、学说;具有代表性的诗、辞、曲、赋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作者生平。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国学的基本知识,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个人文化素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五)第五部分(专业基础选修课)共设4门课程

1、农业推广学

内容概要:

党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方针、任务;农业推广的原理、体系、方式、方法和技能。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党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方针、任务,系统掌握农业推广的原理、体系、方式、方法和技能,从而指导农业推广实践。

2、食用菌栽培技术

内容概要:

食用菌生物基础理论,菌种的选育制作原理和基本技术,主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食用菌栽培相关知识,掌握菌种分离、培养技能与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以便在今后实践中运用于新产业的开拓。

3、资源昆虫学

内容概要:

药用昆虫、食用昆虫、工业原料昆虫、传粉昆虫、观赏昆虫、实验材料昆虫、环保昆虫、法医昆虫等不同种类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养殖与保护开发利用现状,人工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资源昆虫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4、农业气象学

内容概要:

气象学和微气象学的基本理论,天气、气候和小气候的基本知识,以及气象观测和计量的基本方法等。

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围绕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不断认识和解决生产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的最优气象条件和措施。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天气、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有关的农业气象问题。

(六)第六部分(专业选修课)共设5门课程

1、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内容概要: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其优越性,生物防治的方法及其发展前景;生物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种类、作用机理、筛选、生产和应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农药的种类、其作用机理、生产和应用技术。

2、储藏物害虫与防治

内容概要:

储藏物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分布与为害、年生活史与习性、种群数量变动与生态因素的关系、预测预报与综合治理技术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储藏物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山东省储藏物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概况及其发展动态,培养学生从事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工作和推广开发的能力。

3、农田鼠害及防治

内容概要:

鼠类的外部形态、重要种类的分布与发生为害特点;主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常见鼠种的分类鉴别、农田害鼠的调查与预测预报;鼠害的防治方法等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山东主要害鼠种类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为害情况及适用于山东鼠害的调查方法及防治措施等知识,使学生具备控制鼠害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

4、土壤消毒与活化技术

内容概要:

高效快速杀灭土壤中真菌、细菌、线虫、杂草、土传病毒、地下害虫、啮齿动物的技术,解决高附加值作物的重茬问题。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型、环保的高效土壤消毒与活化技术,掌握解决高附加值作物连作障碍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技术。

5、农药剂型与加工

内容概要:

农药主要剂型与制剂、农药主要助剂、农药载体及农药加工设备;有代表性的农药剂型的加工方法及生产工艺;新剂型的发展及加工、应用技术。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农药加工的重要性,掌握不同农药剂型的加工方法及应用技术。

六、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的掌握、素质的培养起其着重要的作用。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分布于各课程的课程实践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其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军事训练等。

(一)课程实践(主干课程)

课程实践的形式和目的要求

1、基础化学(无机、有机)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使学生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