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003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docx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

保健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保健食品是促菌生长的培养基,因此,卫生管理是实施《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重点,卫生管理涉及原料控制、生产加工过程、产品的储存及运输等方面。

做好卫生管理意味着应从物净、人净、环境净、工艺过程净做起,并将卫生的理念一赶延伸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为了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保健食品企业应当建立各种卫生标准操作规格(Sanitaion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简称SSOP),对原料的卫生状况、工艺用水状况、人员的清洁状况、生产环境、工艺设备的清洁/消毒、产品的灭菌及储运实施有效监督,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第一节原料及工艺用水的卫生管理

一、原料的控制

中国几千年来“药食同源”的实践和习惯对现代保健食品的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所周知,许多保健食品的原料直接取动物、植物或它们的提取物。

与化学合成不同,保健食品的原料容易受微生物、农药等污染,保健食品的卫生应当从源头抓起。

品质管理部门应当和采购部门一起,通过质量审计的方式对原料供货商进行调查,确认原料的质量状况及供货质量的可信度,通过审计,由品质管理部门确定并批准审计合格的单位为正式供货单位。

采购部门只从批准的单位进货,是实现原料卫生管理的重要措施。

保健食品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SSOP,驿原炎的微生物污染加以控制。

应有原料取样计划,规定取样的频率、数量、取样的操作要求、控制指标及检验结果超标时的处理措施,如清洁、消毒。

对严重污染变质无法使用的原料应予拒收。

二、工艺用水的控制

保健食品工艺用水主要是饮用水及纯化水。

它们是保健食品生产的重要原料。

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市政工程的自来水作为本企业保健食品生产用水。

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一般企业都建造数百吨或更大容量的水池,设增压泵站,自来水首先进入水池,然后由本企业的增压泵站,将自来水送到生产车间和其他使用点。

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同一水源,自来水一般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进入工艺过程。

这类系统存在一定的水污染风险,如当节假日时,水池中自来水中的游离氯已耗尽,造成了微生物滋长的有利条件;此外,有些企业为了节约占地面积,将水池建成地下水池的形式,因不便清洁而长期不予清洗。

保健食品企业应当制定SSOP,对饮用水系统加以管理,如定期监测微生物及其他指标,定期清洗等。

由于纯化水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食品的生产,加上保健饮料、口服液的工艺用水量都比较大,而纯化水系统又是个冷水系统,容易长菌,因此,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十分关注纯化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

美国药典26版在纯化水一节中有这样的阐述:

“在制水及些后的储存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好氧菌总数加以监控。

应建立适当的警戒及纠偏措施标准,以及时发现系统的各个不良趋势。

一般情况下,纠偏措施标准是100个菌/ml(采用膜过滤法,琼脂培养基,30~35OC下培养5天)。

”……“纯化水的储存及分配均应有防止微生物污染及其他污染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没有规定纯化水的微生物控制指标,但在2001年卫生部生活饮用水规范中规定,细菌总数为100CFU/ml;总大肠菌群为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标准为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作为工艺用水的纯化水,其卫生学指标当然不低于饮用水的标准,保健食品企业可参照这类标准制定本企业的SSOP,确保生产用水的卫生状况。

第二节环境的卫生管理

一、概述

由于保健食品生产的特殊性,卫生管理的跨度很大,卫生要求较低的品种如蜜饯类产品的生产,其要求与食品生产不相上下,而无菌灌装类产品的要求则与非最终灭菌的药品处在同一水平,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重点在产品的暴露区。

保健食品的环境由外部环境及生产环境组成,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厂区内生产车间的外部环境;

(2)一般管理区,如仓库和一般包装材料检验室、一般化学实验室;

(3)洁净管理区(有人员更衣、物料缓冲和净化空调系统,参照洁净区管理,但对环境只进行自检,不作洁净区项目日常监测的区域);

(4)规范规定的洁净级别区(3000000级、100000级、10000级、局部100级区)。

由于我国的洁净标准尚没与国际接轨,我国10000级通常按品种的情况,将10000级分为无菌控制的10000级和非无菌控制的10000级。

前者为无菌灌装产品百级的背景条件,后者又称万级辅助区,用于无菌灌装产品配渍、设备清洗、灭菌准备等操作。

应当指出,生产环境是为生产工艺服务的,生产环境的卫生控制不只是根据级别,还需考虑品种的特点,以无菌灌装的保健饮料及热灌装保健饮料为例来讨论,无菌灌装产品直接暴露局部区为百级,背景条件为万级,热灌装产品的灌装间也是万级。

但这两个万级的管理要求因产品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区别,无菌灌装保健饮料的万级有以下特殊要求:

①不设置水池及地漏;

②更衣室、物料缓冲间通常设连锁装置或报警装置,防止污染空气倒灌;

③设压差表,规定压差范围,正常生产中如压差超过规定范围,气流方向发生变化即作偏差论处,须调查处理;

④人员进入,必须穿无菌衣(防静电服并经灭菌)、无菌鞋、无菌手套及无菌口罩,严格遵循无菌区进入的书面规程;无菌操作区人员离开无菌操作区再次进人无菌操作区时,不应穿已用过的灭菌工作服;

⑤所用消毒酒精须除菌过滤;

⑥清洁用水必须除菌或灭菌处理;

⑦压缩空气应安装除菌过滤器;.

⑧所用的清洁工具必须经清洁、消毒或灭菌,无菌操作区清洁结束后,应立即从无菌区取出。

换言之,与其他低级别的洁具间不同,在无菌操作间/区只保留干燥、已灭菌的清洁工具或必要的消毒剂,不允许保留湿的清洁用具,以避免长菌,带来污染;I

⑨所用容器、工器具、过滤器均须灭菌或消毒;

⑩瓶盖必须灭菌后进人灌装区;

保健料液经除菌过滤进入无菌操作间/区;

如采用传送带形式传送产品,须分段设置传送带,在无菌操作区内的部分需定期清洁、消毒,在非无菌操作(万级外)一侧的传送带,须定期清洁;

除菌过滤用过滤器通常使用串联方式(2只过滤器串联),确保除菌过滤安全;

无菌操作间的空气质量(动态指标)、关键设备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操作人员的手、工作服的卫生状态须进行监控;监控结果要进入批档案,作为品质管理部门评估产品无菌状态的重要依据;

每年须通过培养基灌装的方式对无菌操作区的洁净状态进行再验证。

对热灌装产品灌装间万级的卫生管理要求,比无菌灌装的大体上要低一个级别,没有必要因为总体环境都属万级,就采用完全相同的清洁、消毒及其他保证产品免遭污染的卫生管理措施。

无菌灌装保健饮料灌装区提到的上述卫生管理措施,仍属一般原则,各个企业的设备情况不同、产品不同、人员素质不同,卫生管理的具体做法当然也不相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情况的SSOP。

二、常用清洁剂及消毒剂

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人员使用的清洁与消毒剂很多,应注意,在使用清洁剂及消毒剂时,与产品接触的清洁剂与消毒剂不得对产品造成污染。

因此,与产品接触表面的消毒剂通常用酒精及其他无毒、无残留的产品。

保健食品生产常见的清洁及消毒剂如表8-1。

表8-1保健食品生产中常见的清洁及消毒剂

品名

组成、配制方法或说明

备注

75%(体积分数)乙醇

由95%乙醇(药用)与水按比例配制而成液:

95%乙醇39.5L,注射用水(冷)10.5L

供手、墙和设备消毒用

含0.5%醋酸洗必泰的70%(质量体积分数)乙醇液

系95%乙醇、水和洗必泰醋酸盐按比例配制液:

95%(体积分数)乙醇37L注射用水(冷)13L醋酸洗必泰0.25kg

洁净室和设备消毒用;手消毒用时可加入2%的甘油

0.1%新洁尔灭(笨甲溴铵)

 

系5%新洁尔来灭与水按比例配制液:

5%新洁尔灭500ml注射用水(冷)24.5L

属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兼有净洁和杀菌作用,可用于洁净室、生产用具和没备的清洗和消毒灭菌

本品与普通肥皂或洗衣粉接触时能使灭菌效果消除或减弱

不能用于饮用水消毒

杜灭芬(消毒宁)

0.05%~0.1%水溶液消毒

消毒皮肤,冲洗伤口及橡皮、塑料、棉织物的消毒

2%(质量体积分数)

用于不耐热物品的消毒,如精密仪器等也用于洁净室墙、天花板、门窗和地面、地漏清毒

加入0.3%碳酸氢钠可杀灭芽孢

避免接触皮肤、黏膜、发生意外,应用大量水冲洗

续表

氢氧化钠溶液

用氢氧化钠与水配制

通常使用的有10%、2%、0.2%,或0.1mol/L等

“白猫”洗洁精

清水中加入数滴本品,浸洗,最后用清水洗净

管道、设备油渍处理

地板、墙面的油渍处理

“威猛先生”玻璃洗剂

玻璃、镜子清洁剂

距清洁物20cm喷射,再用布擦试即可

珠光液体皂

市售

清洁皮肤,适用于淋浴、洗手等

37%甲醛①

市售品浓度约为37%

熏蒸,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浸泡,物品表面消毒

过氧乙酸②

0.2%~0.5%水溶液

可用做皮肤、塑料、织物等消毒

二氧化氯(CIO2)

CIO2原液:

柠檬酸=10:

1,活化10~15min

空气消毒:

浓度2000×10-6,20~25ml/m3雾化1h

乙醇抗霉剂③

 

A.75%乙醇10kg自配

B.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尼泊金)21.5g

C.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尼泊素)8.6g

具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常用来灭霉菌

①用于空气消毒时,以每m3空间用量约20ml计算,关闭门窗,加热蒸发,一般需6~12h。

需要时,可在操作前按每m3空间用25%氨水12ml,加热蒸发,除去残留甲醛。

本品对上呼吸道、皮肤及眼睛有强烈刺激性。

操作时注意戴好手套、护目镜。

一旦皮肤及眼睛按触到本品,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产品须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②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的醋酸臭味,具弱酸性、易挥发,有腐蚀性。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醋酸。

稀释液易分解,宜使用配制。

本品为强氧化剂,其水溶液为广谱、高效、速效灭菌剂,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对被消毒物品表面无残留物,毒性低、无公害、应用较广。

0.5%溶液对空气喷雾30ml/m3,可用于空气消毒,0.1%~0.5%溶液用于器械和皮肤消毒。

③在高级别区,霉菌通常被看做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如无菌操作区检出霉菌,说明空气污染状况令人担忧,有必要立即采取纠偏措施。

三、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为了做好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除生产环境本身的清洁、消毒外,还应十分关注保证生产环境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制定相关的管理和操作规程,为卫生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

(1)厂房维修规程;

(2)防鼠、防虫及其他动物进入仓库及生产区的规程;

(3)净化空调系统运行监控规程;

(4)高效过滤器送风口和层流台管理规程;

(5)地漏及洁具间的清洁管理规程;

(6)工作服及清洁工器具清洁规程;

(7)消毒剂和清洁剂使用指南;

(8)实验动物清洁管理规程;

(9)有毒物品管理规程;

(10)生产废弃物管理规程,等等。

应制定生产车间的外部环境、一般管理区、洁净管理区和洁净级别区的清洁卫生规程。

生产车间外部环境(厂区环境)、一般管理区的清洁卫生比较简单。

企业应规定车辆停放处、货物临时堆放处,保证厂区内道路畅通、无积水、无污染源等。

做好厂区绿化工作,定期修剪、除杂草、杀虫。

定期组织全厂大扫除,清除垃圾、疏通下水道、灭蚊、灭蝇、灭鼠。

生产车间、仓库要采取必要的防虫防鼠措施。

洁净级别区SSOP的内容因洁净级别不同而异,通常应规定所用的清洁设备、清洁用具的存放要求、清洁用具的清洁及消毒要求、所使用的消毒剂及清洁剂、清洁的方法及记录等内容。

万级非无菌控制区清洁卫生击规程参见本章第四节的示例1。

四、洁净区环境的监控

环境监控是保持洁净区生产环境良好卫生状态的必要条件,监控发现不良趋势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使生产环境处于受控状态。

保健食品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制定相关的环境监控计划,比如:

(1)洁净区(室)中空气悬浮粒子监测规程;

(2)空气中浮游菌监测规程;

(3)洁净室内(区)沉降菌监测规程;

(4)表面微生物监测规程;

(5)操作人员手套和操作服表面微生物监测规程,等等。

此外,还应制定相关监控仪器的操作规程,如空气悬浮粒子计数仪操作规程。

监测洁净环境的仪器应定期校准,保证测试数据正确有效。

监控的要求视生产保健食品的品种和形式而定,如一般固体口服液产品的生产,其环境要求较低,无菌灌装保健饮料生产的环境要求就严格得多。

应当指出,在厂房验证时,虽然进行了测试,有较多的数据说明净化空调系统的能力,但这种测试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一则我国规定的测试标准为静态,生产操作时的动态测试数据一般要比静态差一个数量级,二则当净化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过滤器会累积尘埃,操作人员的情况也在变化。

因此,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环境监控计划,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控,这对生产环境要求高的企业尤为重要。

当洁净区环境超过规定限度并有可能危及产品质量时,应及明采取纠偏措施,保证生产运行处在良好的清洁卫生状态。

洁净室(区)环境监控计划,见本章第四节的示例2。

洁净室(区)空气悬浮粒子的监测规程,见本章第四节的示例3。

洁净室(区)空气沉降菌监测规程,见本章第四节的示例4。

第三节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

一、人员卫生

在保健食品生产中,人员被认为是重要污染源,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个人卫生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人员对保健食品的污染。

在第三章厂房设计与设施设备中,已对人员更衣、缓冲、洗衣房及更衣程序作了阐述,这里不再重复。

应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不同要求,制定相应的人员卫生规程,比如:

——洁净管理区的个人卫生规程;

——十万级区个人卫生规程;

——万级区个人卫生规程等。

此外,应当对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

在人员的卫生规程中,应对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手的卫生等作出详细规定。

十万级区人员卫生规程,参见本章第四节的示例5。

对操作人员的监控主要通过手套和操作服表面的微生物来实现。

操作人员手套和操作服表面的微生物监测规程参见示例6。

二、设备清洁

不同保健食品生产的设备差别很大,应制定设备使用后的清洁卫生规程。

一般说来,要求比较低的口服固体产品,如边疆生产同一产品,批与批之间不需要特别的清洁。

当生产品种需要更换时,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具体要求视品种而异。

本书第九章第四节对清洁验证已有专门阐述。

清场是卫生管理的一项内容,所谓清场,是指在某一批产品生产结束后,将该批生产所用的物料、产品、生产废弃物(如已打印批号的标签、废产品)、记录文件等生产的现场清理出去,以避免与下一批产品发生混淆。

清场是GMP的要求,适用于所有品种。

保健食品生产中,目检清洁方法最简单,也最实用。

如目检都看到了不清洁的状况,则清洁显然没有达到要求。

这种检查方法对蜜饯类产品尤其适用。

对于其他一些产品来说,通过清洁验证确定清洁方法,制定详细的SSOP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与药品生产有所不同,清洁合格标准的重点往往不是在残留上,而是在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上,因为功能成分与药品的作用有所不同,用某些药品生产验证采用的0.1%的残留标准来要求一般的保健食品,显然不适合的,那样做就忽视了二者的重要区别。

清洁合格的标准由企业根据品种的具体情况去定,但设备微生物污染带给产品污染的风险应予足够重视。

在制定标准时,务必考虑这一因素。

一些液体产品,如口服保健饮料,无论是配制罐、灌装机、制瓶机、保健食品料液过滤器等,均有一个清洁、消毒或灭菌的问题。

这类SSOP规程的制定均应通过适当通过适当的验证。

不管是何种清洁方法,目检清洁仍是清洁达标的一项指标。

三、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是保健食品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保证保健食品卫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中华人共和国药典》2000版收载了5个灭菌法,湿热灭菌、辅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和过滤灭菌法。

它们可在保健食品生产的不同场合下使用。

除过滤灭菌外,其他4个灭菌法达到的标准均是污染菌存活的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即经灭菌后,每一批产品中存在污染产品的概率不得大于百万分之一,灭菌合格的这一量化标准在1973年前即在食品行业中广泛采用,1980年正式收载进入美国药典和英国药典。

热力灭菌在保健食品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灭菌方法有多种应用形式,如保健饮料的最终灭菌(灌封后再灭菌)、将保健食品料液先加热到137~141OC,经15S,再冷却到85OC进行热灌装形式的灭菌等。

此外,将灌装机的部件拆洗后的灭菌、将配液罐及相关管道在线灭菌、将保健食品容器的灭菌;将工作服、口罩、过滤器放入器械灭菌的灭菌等等。

发酵、益生菌类产品生产过程中也都需要一定形式的消毒和灭菌。

不管采用保种形式和何种设备灭菌,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消毒、灭菌程序应予验证。

参见第九章第四节有关内容。

除物理手段外,验证还采用生物指标剂的形式,如将高浓度嗜热芽孢杆菌或梭状芽孢杆菌(一般均超过106个菌)加入产品,或将装有这类芽孢菌的安瓿(市售品)与产品一起灭菌,看芽孢是否全部杀灭,以评估灭菌程序的可靠性。

为了区分已灭菌品和未灭菌品,除采用双扉灭菌柜形式外,有些企业还采用化学灭菌指标带,如3M的灭菌指示带是不干胶形式的,上面可写产品名称、批号和日期,经灭菌后,批示带原来白色的条纹变成了黑色,所写产品名称、批号和日期仍清晰可认。

这也是一种卫生管理措施。

因此,可以将消毒、灭菌等看做实现保健食品卫生必不可少的手段,SSOP的内容由此延伸到了灭菌,比如:

XXX在线灭菌规程;

XXX产品灭菌规程;

XXX干热灭菌规程;

XXX消毒规程。

四、产品密封的可靠性

保健食品中有不少产品属灭菌产品,它们在加工过程中均经过适当的灭菌,并有一定的保持期。

不难理解,产品密封的可靠性一旦出现问题,产品的使用安全就受到威胁。

美国FDA在1994年的《人用药品生产企业及兽药厂上报灭菌验证文件掼》中,明确要求将产品的密封形式详细列入上报文件,并要求对密封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FDA不受理没有密封可靠性验证的上报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灭菌法中也提到防止产品二次污染的问题,中心是产品密封的可靠性。

卫生管理应包括产品密封可靠性的内容。

有些小装量的灭菌产品可彩检漏法,在灭菌完成后,将其放入水中,抽真空,加压一窒时间,然后看产品是否存在密封缺陷,经检漏试验后,将有缺陷的产品挑出、丢弃。

此情况下,应制定产品检漏SSOP规程。

一些大装量的产品或有色产品,难以采用这一方式进行检查,它们的密封可靠性须通过验证,然后以严格控制工艺条件的形式来保证产品密封的可靠性。

企业应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方法,对产品密封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产品储运中的卫生管理参见第六章第三节有关内容。

第四节示例参考

卫生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本节仅列举了洁净要求较高的例子,如前所述,保健食品卫生管理的要求与产品相关,有些产品的要求仅高于普通食品,有些则与药品的无菌操作要求相似,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需要的SSOP。

示例1十万级及万级区清洁卫生规程(SSOPXX—XXXX)

1、内容

阐述十万级及非无菌万级区卫生工作的最低要求,以使十万级及非无菌万级区符合并维持相应的洁净水平。

2、一般要求

在区域的入口处须标有“十万级”及“万级”的标记;在人流通道入口处标有如何更衣的简要说明。

每个级区必须配有各自的清洁设备,清洁工具不得跨区使用。

投料或产品暴露操作时不宜进行清洁工作,主要的清洁工作应在操作完成后进行。

3、清洁设备

1带轮小车及塑料桶,配有挤干拖把纱的工具;

2拖把纱;

3刮水用刮板;

4纱布;

5喷洗瓶;

6窗户玻璃刮水器;

7万向擦(一种工具可紧扣住塑料刷块,适用于墙面和天花板的清洁);

8用于擦拭不洁表面的塑料块;

9尼龙布、一次性抹布及多次使用的抹布等;

10真空吸尘器。

4、清洁设备的储存

清洁设备必须储藏在专用通风房间内,洁具间应设在相应的洁净区内且有明显标记。

5、清洁设备的管理

清洁设备所用小车,每周至少用消毒剂(6中的①或②)喷淋消毒一次;桶在使用后必须刷洗干净,喷上消毒剂(6中的①或②),然后倒置存放;可反复使用的材料(如:

拖把纱、纱布)在每次使用后应收集在专门的收集袋中,送至洗涤机内进行洗涤、干燥后存放于清洁的塑料袋内,送入生产区。

6、消毒剂

170%—75%乙醇;

2用70%乙醇配制的0.5%洗必泰溶液;

3季铵盐化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成的溶液。

比如:

0.1%新洁尔灭;

437%甲醛。

消毒剂①、②和③可交替使用。

消毒剂①4—5天/周;消毒剂②1天/周。

7、清洁剂

①1%新洁尔灭,用于清洁和消毒,同消毒剂③。

②用70%乙醇配制的0.5%洗必泰溶液;

③玻璃清洁剂;

④2%(质量分数)NaOH溶液。

配制方法:

取20gNaOH(分析纯)加水至1000ml(20—30OC)。

8、通则

按规定精确配制消毒剂和清洁剂。

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清洁效果不佳并有损坏作用,此时应用热水加以稀释。

9、清洁方法及频率

正常生产时,十万级区和万级区的清洁方法和计划见表8—2。

清洁频率取决于该区域的生产活动情况,工段长和管理员负责清洁计划的调整消毒剂应经常更换,15L清洁液所探洗的地面面积不得大于2。

5m2。

10、一般规定

洁净区的清洁工作一般由操作人员完成,以强化责任并减少生产区人员的出入,减少污

表8—2十万级区和万级区的清洁、消毒

对象

方法

试剂

工具

频率

地面

清洁剂刷洗后用水冲洗并刮干,再用消毒剂消毒

清洁剂②及消毒剂①、③交替使用

万向擦、刮板、拖把纱

1—2次/天,或必要时及更换产品前

门、窗、墙和设备

湿擦墙至窗户上方

清洁剂①②④及消毒剂①③交替使用

纱布

1—2次/;或必要时

洗涤盆、洗涤台、洗涤槽

清洁剂刷洗后用水冲洗并刮干再用消毒剂消毒

清洁剂②及消毒剂①③

纱布

1—2次/;或必要时

高效滤器送风口

湿擦

消毒剂①

纱布

1—2次/;或必要时

排风口

湿擦

消毒剂①

纱布

1次/天

地面排水口

刷洗

消毒剂②

塑料擦块

1次/天

地漏内

浸泡

消毒剂③

塑料擦块

1次/月

全区(墙、门窗设备、地面)

彻底清洁消毒

消毒剂①②④

消毒剂①

万向擦、刮板拖把纱等

全区(空间)

熏蒸

消毒剂④

熏蒸

1次/周

走廊、电梯

湿拖或擦洗

消毒剂①②

消毒剂①

万向擦、刮板拖把纱

1次/天

内更衣室及更衣柜

湿拖或擦洗

消毒剂①②

消毒剂①

万向擦、刮板拖把纱

1次/天或必要时

办公室内

温拖或擦试表面

消毒剂①②

消毒剂①

拖把纱

1次/周

染的风险。

在清洁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①用蘸有消毒剂①或②的湿布探洗门把手、扶手、门、窗、配电柜外表面等(擦配电柜时,不得太湿,以免水渗入电柜内);

②更换废物袋,每天至少一次。

并且,每天至少清洁废物桶一次;

③除去室内窗户和镜子上的污点;

④用消毒剂①或③湿拖地板;

⑤检查已灭菌口罩、手套等的备用量应充足,超过使用期限的此类物品应重新灭菌;⑥盛放容器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⑦每天加满70%—75%乙醇及液皂的喷洗瓶,并注意每半个月倒空一次。

11、记录

清洁、消毒工作结束后,应在规定的记录上做好记录,该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

示例2洁净室(区)环境(动态)监控计划见表8—3

表8—3洁净室(区)环境(动态)监控计划

监控区级别

功能间

频率

监控项目

10000

称量间

每周一次

空气悬浮粒子①

空气沉降菌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