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008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学案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走进生活

目标导航

  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身患重病,忍着剧痛坚持工作,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五十年来,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始终在感染、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

思考 焦裕禄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提示 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他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启发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他忍着剧痛工作,启示我们要有顽强拼搏精神,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正确分析人生价值的实现。

2.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重点)

3.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难点)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2.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1.判断

(1)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与“自我实现”是可以的。

(  )

提示 错误。

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与“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一个人在劳动中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  )

提示 正确。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3)有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  )

提示 错误。

良好的社会条件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但若不加以利用,也不能实现人生价值。

2.思考: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理想就会自动转化为现实吗?

提示 不会。

理想是一种意识,只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会自动转化为现实,必须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和主观努力才可能转化为现实。

探究点一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探究导引

他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他身患晚期胃癌,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

“我叫丛飞,是深圳的一名普通文艺工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深圳义工。

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

”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站在哪个舞台上,丛飞都会使用这段同样的开场白。

丛飞,每一个深圳人都熟悉的名字,他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位深圳人。

可也有些人认为丛飞不值,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

(1)你认为丛飞是不幸的还是幸福的?

(2)他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吗?

他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吗?

答案 

(1)丛飞是幸福的,他不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2)丛飞的幸福是因为他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奉献。

作为一个普通人,丛飞在自己心爱的舞台上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用自己的劳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在他的资助下,更多的孩子走上成材之路,他们的劳动也为社会创造了的价值。

在丛飞精神的感召下,有更多的人投入到义工的行列中来,使深圳义工的队伍日益壮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为社会创造了更多更大的价值。

他为此感到快乐和幸福。

因为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核心归纳

全面把握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个人和家人的利益。

人生价值有两个方面内容的要求:

既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名言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关爱别人,快乐自己”启示的人生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B.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也会看到有黑点

C.我的生活依赖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来报偿别人

D.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名言体现了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包含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C项符合材料哲理。

A、B两项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D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探究点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探究导引

邰丽华,当代聋人舞蹈家。

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担任演员队队长、团长助理,同时兼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这位两耳失聪的女孩,用生命演绎的舞蹈感动了无数国人。

邰丽华说,我深深地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残疾人演员,没有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没有艺术家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给我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是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们,托起了我们残疾人的梦想。

我国特殊艺术的成就,是华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1)邰丽华是成功者,但仅靠她个人的奋斗能成功吗?

为什么?

(2)有人认为:

“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 

(1)不能。

因为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2)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核心归纳

“个人奋斗”离不开社会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奋斗,但“个人奋斗”与“自我实现”必须以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为前提,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前提,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脱离社会、集体和人民的需要的“自我实现”是注定要失败的。

典型例题

例2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

“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这种人生价值取向(  )

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②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关系 

③表明个人就是社会,社会也是由个人组成的

④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和索取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季羡林的话表明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季羡林的这种价值观显然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①②正确。

③中“个人就是社会”的说法错误;④表述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探究点三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探究导引

有人说:

“实现人生价值是有条件的。

董存瑞能实现其人生价值,赶上了解放战争;欧阳海能实现其人生价值,是因为惊马跑上火车道;孔繁森能实现其人生价值,是因为组织上把他派到了西藏最艰苦的阿里地区。

这些条件我都不具备,所以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我们人生价值实现的基础,但它是唯一的条件吗?

(2)人生价值的实现还需要什么主观条件?

答案 

(1)人生价值不仅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更需要我们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备的主观条件: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核心归纳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条件,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全面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把握机遇,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典型例题

例3 江苏省灌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和守岛民兵王仕花夫妇,为了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28年如一日,以海岛为家、与海水为邻、与孤独为伴,把人生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用信念和执著书写了精彩人生。

这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

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在实践中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③社会提供客观物质条件为保障 ④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和守岛民兵王仕花夫妇把人生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①正确;“用信念和执著书写了精彩人生”,体现了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才能的提高及社会提供的条件,②③不选;本题选B。

1.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

这表明(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退休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①④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故应选B。

2.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和平艺术家”称号。

耄耋之年的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发展与繁荣,为了这个共同的世界,他生命不息、艺术不止。

他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③个人活动既是个体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

④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向导

A.①③B.③④

C.①④D.①②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因素,而非客观因素,舍去②;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向导,④说法错误,舍去;①③符合题意。

故应选A。

3.“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

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

”正因为郭明义以助人为快乐、以奉献为幸福,使他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献工、献血、捐钱、捐物,甘之如饴,乐此不疲。

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与回报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制约作用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但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③错误;①颠倒了二者关系;②④符合题意,故应选C。

4.“如果你是一滴水,你就得滋润大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就得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就得哺育生命……”,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②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贡献物质财富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阅读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一滴水”滋润大地体现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不分物质还是精神财富,③说法不准确;④与题意无关;故应选A。

5.“重城市,轻职业”的价值取向使得众多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大城市扎堆,而缺少人才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则少有人愿去、愿留,这种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为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使他们懂得(  )

①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②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是不可取的 ③物质条件与实现人生价值没有关系 ④只要努力奉献社会,在哪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

题干强调大学生应该面向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④正确,②③说法错误。

一、选择题

题组一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2016年12月5日是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全国上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践行“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

志愿者们用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放弃自身的一些利益 ②人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人生价值就在于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志愿者本身就意味着奉献,但不一定放弃自身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①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说法错误;故应选B。

2.“只有在突破自我关切的瓶颈,进而关切全人类的福祉时,人生才算真正开始。

”马丁·路德·金这句话表明(  )

A.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C.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D.奉献人类社会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答案 D

解析 审题时抓住“突破自我关切的瓶颈”与“关切全人类的福祉”,体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项是正确的;A、B、C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

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样强调的原因是(  )

A.实践能决定认识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高尔基说的话为载体,考查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B两项说法正确,但不属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4.总后勤部2015年度“道德模范”评选揭晓,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复合伤研究所程天民院士荣获总后“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程院士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66年来,为我国防原医学发展作出了开拓性、奠基性的重要贡献。

这说明(  )

A.劳动着并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B.劳动着的人是最伟大的人

C.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D.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大多数人的利益

答案 A

解析 程院士为我国防原医学发展作出了开拓性、奠基性的重要贡献,获得“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荣誉称号,A符合题意;仅仅劳动着却没有作出贡献的人不是最伟大的人,B说法错误;C说法不符合题意;D不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必备条件。

题组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5.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国家领导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这启示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突破客观条件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到农村就业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得到政府的倡导和支持,同时需要我们改变就业观念,做好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准备,②③符合题意;“突破客观条件”说法错误,舍去①;④说法太过绝对化,舍去;故应选B。

6.生长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当代青少年,应该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把握好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是因为(  )

A.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B.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C.机遇可遇而不可求

D.机遇总是光顾有准备的头脑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C、D与题意无关。

7.易卜生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这表明(  )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③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 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不准确,良好的社会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利条件,但也有很多人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人生价值;③不正确,它割裂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应选②④,即D。

题组三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这句话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③只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升自身素质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②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③说法错误;故应选C。

9.“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

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

”这首诗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

①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取决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主要体现了奋斗的艰辛与快乐以及坚持不懈、不断进取的精神,故选C项;①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③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 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第一境界反映了成大业者必须有崇高的人生理想,①符合题意;第二、三境界反映了在追求理想的人生道路上要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②符合题意;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可能自然转化,③错误;④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11.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

A.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人的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C.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良好的客观环境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答案 D

解析 漫画中强调“首先,你必须是一棵如诗如歌的树”,旨在强调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D符合题意;舍去其他三项。

12.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

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

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

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这表明(  )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知识。

材料强调他人提供的有利条件对匡衡成长的积极影响,①④符合题意;②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观点错误;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个人在实践和劳动中能否对社会有所贡献,③观点错误;故应选C。

二、非选择题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时下中国道德的力量正在强劲涌动着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伸臂去接坠童的“最美妈妈”,护在伤者身前挡住车流的“最美女孩”,不收盲人出租车费的“最美的哥”,放弃了学校期末考试去北京义捐骨髓的“最美大学生”……他们的义举不仅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也诠释着人性的真善美。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创造“最美”人生。

答案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我们青年学生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考查价值观的有关知识,题目类型为措施类,问题指向我们创造最美人生的措施。

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不要陷入知识误区,本题很容易被圈在价值观自身,但实际创造最美人生,就等价于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后从个人角度回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即可。

14.有两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到农村养猪场担任技术总监后,大力推广适用生态养猪和中草药防疫技术,使养猪场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他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针对本镇农民收入低的实际,在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脱贫致富的方案,提交镇人大常委会讨论。

方案通过后,他们不辞辛苦,组织党员,带领农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并进行蔬菜包装深加工。

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镇农民的收入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答案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他们深入群众,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起草了脱贫致富的方案,带领农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和包装深加工,增加了农民收入。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由于他们坚持了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价值观,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析 本题以两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到农村养猪场担任技术总监这一事例为载体,考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

本题材料比较典型,学生只要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即可;要注意明确知识范围,结合材料进行取舍,然后扣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