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059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docx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位置

工程名称:

重庆市涪陵区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工程位置:

重庆市涪陵区红旗水库位于涪陵区惠民乡大丛村,坝址所在河流系乌江一级支流蒲江河中游的一个支沟~清溪沟。

(二)、工程布置

红旗水库枢纽由一座均质土坝、明渠式溢洪道及涵卧管式放水设备组成。

1、大坝

红旗水库自1957年开始动工兴建,逐年完善,1966年12月竣工达到现有规模。

大坝为均质土坝,以粘性土填筑而成。

出险加固工程整治前最大坝高13.00m,坝顶高程759.80m,坝顶长104.00m,坝顶宽3.2m,坝底最大宽度72.25m。

上游边坡系数从坝顶至坝脚分别为1:

1.88、1:

2.09、1:

2.7,第一变坡处以马道(宽度为l.65m)连接,高程为755.66m,第二变坡处直接相连,高程为753.13m。

下游边坡系数从坝顶至坝脚分别为l:

1.9、l:

1.73、l:

5.61、1:

3.36、1:

2.5、1:

1.5,第一级变坡和最后一级变坡处以马道相连接,马道宽度分别为313m、7.56m,高程分别为755.24m、751.26m,其余变坡处直接相连,变坡处高程分别为753.41m、752.80m、751.92m。

2、放水设施

放水设备为涵卧管分层取水型式,钢筋砼与浆砌条石结构。

平面布置在左坝端及左岸坡上。

卧管长16.7m,内空尺寸0.8m(宽)×0.8m(高),设计坡降为1:

2.5,侧墙、底板及盖板厚均为0.30m;消力池内空尺寸2.35m(长)×0.8m(宽)×1.2m(高),侧墙及盖板厚0.40m、底板厚0.30m;涵管进口高程751.88m。

放水孔共布设9个,其中在斜坡上共设3个放水孔,为旋转闸门式,放水孔孔径0.45m,垂直高差1.5m,顶孔高程756.58m;在消力池盖板上布设5个放水孔,为木契式,放水孔孔径0.20m,在高程753.08m处设置2孔,在高程752.78m处设置1孔,在高程752.48m处设置1孔,底孔高程752.18m(死水位)。

涵管为浆砌条石结构,内空尺寸设计为0.6m(宽)×0.8m(高),长度50m。

3、溢洪道

溢洪道平面布置在距右坝端30.0m的山体上。

为明渠自由出流。

明渠横断面为矩形,内空尺寸3.00m(宽)×1.30m(高)。

已成渠长58.00m(其中进口段长23.30m已用浆砌条石衬护)。

渠道进口底板高程为758.50m,渠底坡降

=1/500。

最大下泄流量为1.488m3/s。

复核洪水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红旗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

(一)型水库。

设计总库容224.89万m3。

兴利库容151.92万m3。

设计灌面0.98万亩。

工程占地680亩,有水产养殖水面420亩。

现实际担负着惠民、马武、酒店等3个乡镇共32个村107个村民小组、9800亩农田灌溉和大坝下游3000亩农田以及涪(陵)南(川)公路(长200m)的防洪安全任务。

红旗水库坝址控制集雨面积2.91km2,集雨区呈矩形状,主河道长3.00km,河床比降7.78‰。

区内森林植被较好。

据涪陵气象资料统计,该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42.2℃,最低气温-2.7℃,最大风速6~16m/s。

全年无霜期长达240~280天左右。

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600mm,年降雨量在800~1400mm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mm,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冬半年(11~4月)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21.2%,夏半年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78.8%。

大坝坝基为侏罗系蓬莱镇组(J3p)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和泥岩互层,其中左坝肩在约766m高程以上为泥岩,该高程以上及右岸和河床坝基均为砂岩,浅表砂岩风化严重,裂隙发育;岩层产状315°∠18°,倾下游偏左岸。

下游坝坡右坝端与岸坡接触带有多处渗水点,下游坝坡坡面有散沁。

浆砌条石放水涵管建在长石砂岩上,基础稳定,但砌缝灰块已脱落,局部出现垮塌现象,渗漏较严重。

(四)、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重庆市水利局《关于梁平胜利等153座水库三类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的通知》(渝水总〔2008〕6号)文件,经专家组现场与书面核查,鉴定涪陵区红旗水库为三类坝。

根据《重庆市水利局关于涪陵区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渝水农复〔2008〕77号)文件,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为:

1、大坝

(1)、上游坝坡。

坝坡由原1∶1.88、1∶2.09和1∶2.7调整为1∶2.25和1∶2.7。

在变坡点754.80m高程设C20砼齿墙兼作灌浆平台,顶宽1.0m,以上采用0.05m厚砂垫层+复合土工膜+0.4m厚粘土保护层+0.1m厚碎石垫层+0.1m厚C15砼预制块护坡,周界设固埋体。

(2)、坝顶。

宽由原3.2m加宽至4.0m,坝轴线向上游平移0.58m,坝顶上下游侧设C20砼路缘石,中间采用0.2m厚块石垫层+0.1m厚碎石过渡层+0.15m厚C20砼护顶。

(3)、下游坝坡。

坝坡调整为1∶2.0、1∶2.5,在高程756.00m设一级宽4.1m马道,内设排水沟,两侧设C20砼路缘石,中间采用0.25m厚块石垫层+.01m厚碎石过滤层+0.2m厚C25砼护面;高程751.26m以下为排水棱体平台,宽7.37m,内侧设排水沟,棱体采用干砌条石护面,边坡1∶1.5。

下游坝坡设排水沟和人行梯道。

(4)、白蚁治理。

结合坝体工程治理白蚁。

2、帷幕灌浆

沿高程754.80m平台平行坝轴线布置1排坝基帷幕灌浆孔。

于两侧沿土工膜两侧边界上升至两坝端,再向左右坝肩分别延伸13.5和42.0m,孔距1.5m,灌浆深度至基岩相对不透水层(按5Lu控制),灌浆材料采用水泥浆,灌浆压力、浓度等指标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3、溢洪道

在原址改扩建溢洪道。

改扩建后溢洪道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和消能段组成,全长107.87m。

喇叭型进水口长8.0m,底宽由10.0m渐变为7.0m;控制段长5.0m,宽顶堰,堰顶高程由原758.50m降至757.80m,底宽由原3.0m增宽至7.0m;泄槽段长80.67m,由10.0m收缩段(底宽由7.0m渐变为3.0m)、44.67m直段和26.0m弯道段组成;消力池长14.2m,池深1.3m,底板高程744.98m。

边墙采用M10浆砌条石重力墙,其高度:

控制段2.0m,泄槽段1.8~1.0m,消力池段2.7m;底板采用0.3m厚C20钢筋砼浇筑。

底板下设排水,每10.0m长分缝设止水,并设防滑齿墙。

在0+045m处建C25钢筋砼板桥,桥面宽4.0m,净垮3.0m。

4、放水设施

拆除原涵管,在原址上重建放水涵管。

涵管采用0.3m壁厚C20钢筋砼浇筑,在首段间隔8.0m设截流环两处,截流环高1.0m,厚0.5m。

5、大坝安全监测设施

增设水库水位、降雨量以及大坝变形、渗漏等安全监测设施。

6、附属工程

完善管理设施,改建进坝防洪公路1.2km,购置防汛抢险车1辆以及必要的生产办公设施。

根据《重庆市水利局关于涪陵区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渝水农复〔2008〕77号)文件,施工总工期为8个月,于2008年7月底前开工,2008年12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实际开工时间于2009年3月8日正式开工,2010年3月20日完工,总工期为13个月。

 

二、质量监督工作

1.监督手续办理及监督人员配备

经过项目法人涪陵区红旗水库管理所的申报,2007年7月25日,重庆市涪陵区水利电力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站签发了《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监督书编号为:

2007-17),完善了质量监督手续。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由涪陵区水利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监督,质量监督站站长蔡舒,成员徐新生,负责质量监督事宜。

2.质量监督工作与方式

本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以巡监抽查为主,采取不定期地到工程现场随机抽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方式。

抽查施工记录、质量检测资料验收记录资料;核查项目法人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检查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工程实体质量等。

在质量监督工作中,质量监督站制定了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对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的质量体系进行了核查;对项目法人报送的质量评定项目划分原则进行了确认,并指导了单元工程的细化工作;抽查了已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情况;检查了工程施工现场实体质量。

 

三、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制实行业主负责、监理控制、施工方保证和政府监督的管理体制。

建设单位工程处下设施工科,代表建设单位协助监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面管理;监理单位实行总监牵头下的现场管理,对工程施工实行全过程监理;施工单位设置了专职质检机构,实行了工程质量三检制,进行了自检和初评;质量监督站采取了巡视和抽查的方式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了跟踪监督检查。

1.项目法人:

红旗水库管理所;法定代表人:

吕文华;红旗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管理处人员,处长:

吕文华;副处长:

彭洪祥、左明;技术负责人:

汤志红。

2.设计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甲级);法定代表人:

李家伦;项目负责人:

颜睿。

3.监理单位: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甲级);法定代表人:

杨勇翔;总监:

赵兴忠。

4.施工单位:

(1)重庆市天地人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黎开全;项目经理:

黎开云。

(2)重庆市友利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研究所(白蚁防治);法定代表人:

叶秀荣;项目经理:

林利。

5.验收检测单位:

重庆市涪陵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站;负责人:

石胜。

四、工程项目划分确认

涪陵区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根据建设内容,经项目法人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研究后进行工程项目划分,2009年3月8日业主单位上报涪陵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审批,2009年9月1日下达了《关于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划分的批复》(涪水电质监[2009]12号),共划分单位工程1个:

涪陵区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分部工程由灌浆工程分部、放水设施整治工程分部、坝体整治工程(上游坝坡整治)分部、坝体整治工程(下游坝坡整治及坝顶整治)分部、溢洪道分部5个分部工程组成。

灌浆分部工程划分14个单元工程,放水设施整治分部工程划分31个单元工程,坝体整治(上游坝坡整治)分部工程划分26个单元工程,坝体整治(下游坝坡整治及坝顶整治)分部工程划分21个单元工程,溢洪道分部工程划分45个单元工程;共计划分137个单元工程。

2009年12月4日业主单位上报了关于红旗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单位工程补充部分项目划分的请示,涪陵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于2009年12月5日进行了批复(涪水电质监[2009]13号),大坝除险加固单位工程原为五个分部工程,另增加以下两个分部工程:

1、观测设施分部工程(10个单元工程);

2、白蚁防治分部工程(9个单元工程)。

 

五、工程质量检测

工程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按标准进行检测试验,所有送检材料必须送到质监站指定的具有水利水电检测资质的涪陵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站进行。

对大坝回填密实度采用了灌水法试验,对基础工程采用了联合验收方式。

以上检测手段和方法,不仅强化了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测,也对工程实体进行了抽查,消除了隐患,确保了工程安全。

1、主要质量指标统计综述

(1)、放水设施整治工程共31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合格率100.0%,其中2个单元达优良工程,优良率3.8%。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验结果为:

开挖体型同设计体型一致,C20砼配合比试验1组,C15砼配合比试验1组,水泥检测1组,砂检测1组,碎石检测1组,钢筋焊接检测2组,钢筋力学性能检测2组,土方压实度检测4组,C15砼抗压检测1组,C20砼抗压强度检测2组,均为合格。

(2)、灌浆工程共分为14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合格率100.0%。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验结果为:

水泥检测1组,土质检测1组,均为合格。

(3)、坝体整治工程(上游坝坡整治)共分为26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合格率100.0%,其中11个单元达优良工程,优良率42.3%。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验结果为:

开挖体型同设计体型一致,C15砼配合比试验1组,水泥检测1组,砂检测1组,碎石检测1组,土方压实度检测2组,C15砼抗压检测9组,复合土工膜检测2组,均为合格。

(4)、坝体整治工程(下游坝坡整治及坝顶整治)划分为21个单元,均全部合格,合格率100.0%,其中5个单元达优良工程,优良率23.8%。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验结果为:

开挖体型同设计体型一致,C25砼配合比试验1组,C15砼配合比试验1组,水泥检测1组,砂检测1组,碎石检测1组,C15砼抗压检测5组,C25砼抗压强度检测2组,均为合格。

(5)、溢洪道整治工程共分为45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合格率100.0%,其中4个单元达优良工程,优良率8.9%。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验结果为:

开挖体型同设计体型一致,C20砼配合比试验1组,C25砼配合比试验1组,水泥检测1组,砂检测1组,碎石检测1组,钢筋焊接检测2组,钢筋力学性能检测2组,C20砼抗压强度检测5组,C25砼抗压强度检测1组,均为合格。

(6)、观测设施工程共分为10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合格率100.0%,其中1个单元达优良工程,优良率10.0%。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验结果为:

开挖体型同设计体型一致,C20砼配合比试验1组,水泥检测1组,砂检测1组,碎石检测1组,钢筋力学性能检测2组,C20砼抗压强度检测2组,均为合格。

(7)白蚁防治工程共分为9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合格率100.0%。

六、工程质量核备与核定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以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规定,我站于2010年12月29日对涪陵区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共7个分部工程质量资料进行了核备,于2010年1月25日对该单位工程外观质量及单位工程验收质量结论进行了核定。

七、工程质量事故和缺陷处理

本工程从开工至今未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和缺陷。

八、工程质量结论意见

1、分部工程评定结果

本工程共7个分部工程。

(1)灌浆工程共分为14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重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均为合格,施工中未发生质量事故,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合格,该分部评定为合格;

(2)放水设施整治工程共31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重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均为合格,施工中未发生质量事故,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合格,该分部评定为合格;

(3)坝体整治工程(上游坝坡整治)共分为26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重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均为合格,施工中未发生质量事故,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合格,该分部评定为合格;

(4)坝体整治工程(下游坝坡整治及坝顶整治)划分为21个单元,均全部合格,重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均为合格,施工中未发生质量事故,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合格,该分部评定为合格;

(5)溢洪道整治工程共分为45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重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均为合格,施工中未发生质量事故,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合格,该分部评定为合格。

(6)观测设施工程共分为10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重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均为合格,施工中未发生质量事故,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合格,该分部评定为合格。

(7)白蚁防治工程共分为9个单元工程,均全部合格,施工中未发生质量事故,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合格,该分部评定为合格。

2、单位工程评定结果

涪陵区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共有分部工程7个,重要分部工程合格,施工中未发现质量事故,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均合格,其中砼优良,外观得分率为87.2%,施工质量检验资料齐全,评定为合格工程。

3、工程项目质量评定

重庆市涪陵区水利电力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站在监督检查本合同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抽查工程施工质量、核查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并组织参建各方进行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后认为:

(1)、涪陵区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总体上能按照有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认真处理。

本合同工程共有7个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合格率100%。

施工中无任何质量、安全事故。

(2)、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

(3)、外观质量评定得分率为87.2%。

(4)、施工质量检测资料齐全。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有关规定,核定本合同工程施工质量等级为合格,可以提交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

九、附件

1、有关该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人员情况表

2、工程建设工程中质量监督意见(书面材料)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