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265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

贵州省六盘水七中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考试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迷路》

汪曾祺

 我不善于认路。

有时到一个朋友家去,或者是朋友自己带了我去,或者是随了别人一同去,第二次我一个人去,常常找不着。

在城市里好办,手里捏着地址,顶多是多问问人,走一些冤枉路,最后总还是会找到的。

一敲门,朋友第一句话常常是:

“啊呀!

你怎么才来!

”在乡下可麻烦。

我住在一个村子里,比如说是王庄吧,到城里去办一点事,再回来,我记得清清楚楚是怎么走的,回来时走进一个样子也有点像王庄的村子,一问,却是李庄!

还得李庄派一个人把我送到王庄。

有一个心理学家说不善于认路的人,大都是意志薄弱的人。

唉,有什么办法呢!

  1951年,我参加土改,地点在江西进贤。

这是最后一批土改,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土改。

参加的人数很多,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有干部、民主人士、大学教授、宗教界的信徒、诗人、画家、作家……相当一部分是统战对像。

让这些人参加,一方面是工作需要,一方面是让这些人参加一次阶级斗争,在实际工作中锻炼锻炼,改造世界观。

  工作队的队部设在夏家庄,我们小组的工作点在王家梁。

小组的成员除了我,还有一个从美国回来不久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一个法师。

工作队指定,由我负责。

王家梁来了一个小伙子接我们。

  进贤是丘陵地带,处处是小山包。

土质是红壤土,紫红紫红的。

有的山是茶山,种的都是油茶,在潮湿多雨的冬天开着一朵一朵白花。

有的山是柴山,长满了马尾松。

当地人都烧松柴。

还有一种树,长得很高大,是梓树。

我第一次认识“桑梓之乡”的梓。

梓树籽榨成的油叫梓油,虽是植物油,却是凝结的,颜色雪白,看起来很像猪油。

梓油炒菜极香,比茶油好吃。

田里有油菜花,有紫云英。

我们随着小伙子走着。

这小伙子常常行不由径,抄近从油茶和马尾松丛中钻过去。

但是我还是暗暗地记住了从夏家庄走过来的一条小路。

南方的路不像北方的大车路那样平直而清楚,大都是弯弯曲曲的,有时简直似有若无。

我们一路走着,对这片陌生的土地觉得很新鲜,为我们将要开展的斗争觉得很兴奋,又有点觉得茫茫然,--我们都没有搞过土改,有一点像是在做梦。

不知不觉的,王家梁就到了。

据小伙子说,夏家庄到王家梁有二十里。

  法师法号静溶。

参加土改工作团学习政策时还穿着灰色的棉直裰,好容易才说服他换了一身干部服。

大家叫他静溶或静溶同志。

他笃信佛法,严守戒律,绝对吃素,但是斗起地主来却毫不手软。

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把我佛慈悲的教义和阶级斗争调和起来的。

花腔女高音姓周,老乡都叫她老周,她当然一点都不老。

她身上看不到什么洋气,很能吃苦,只是有点不切实际的幻想。

她总以为土改应该像大歌剧那样充满激情。

事实上真正工作起来,却是相当平淡的。

  我们的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

阶级情况摸清楚了,群众不难发动。

也不是十分紧张。

每天晚上常常有农民来请我们去喝水。

这里的农民有“喝水”的习惯。

一把瓦壶,用一根棕绳把壶梁吊在椽子上,下面烧着稻草,大家围火而坐。

水开了,就一碗一碗喝起来。

同时嚼着和辣椒、柚子皮腌在一起的鬼子姜,或者生番薯片。

女歌唱家非常爱吃番薯,这使农民都有点觉得奇怪。

喝水的时候,我们除了了解情况,也听听他们说说闲话,说说黄鼠狼、说说果子狸,也说说老虎。

他们说这一带出过一只老虎,王家梁有一个农民叫老虎在脑袋上拍了一掌,至今头皮上还留着一个虎爪的印子……到了预定该到队部汇报的日子了,当然应该是我去。

我背了挎包,就走了,一个人,准确无误地走到了夏家庄。

回来,离开夏家庄时,已经是黄昏了。

不过我很有把握。

我记得清清楚楚,从夏家庄一直往北,到了一排长得齐齐的,像一堵墙似的梓树前面,转弯向右,往西北方向走一截,过了一片长满杂树的较高的山包,就望见王家梁了。

队部同志本来要留我住一晚,第二天早上再走,我说不行,我和静溶、老周说好了的,今天回去。

  一路上没有遇见一个人。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青苍苍的暮色,悄悄地却又迅速地掩盖了下来。

不过,好了,前面已经看到那一堵高墙似的一排梓树了。

  然而,当我沿梓树向右,走上一个较高的山包,向西北一望,却看不到王家梁。

前面一无所有,只有无尽的山丘。

我走错了,不是该向右,是该向左?

我回到梓树前面,向左走了一截,到高处看看:

没有村庄。

  是我走过了头,应该在前面就转弯了?

我从梓树墙前面折了回去,走了好长一段,仍然没有发现可资记认的东西。

我又沿原路走向梓树。

  我从梓树出发,向不同方向各走了一截,仍然找不到王家梁。

  我对自己说,我迷路了。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除了极远的天际有一点暧昧的余光,什么也辨认不清了。

  怎么办呢?

  我倒还挺有主意:

看来只好等到明天早上再说。

我攀上一个山包,选了一棵树(不知道是什么树),爬了上去,找到一个可以倚靠的枝杈,准备就在这里过夜了。

我掏出烟来,抽了一枝。

借着火柴的微光,看了看四周,榛莽丛杂,落叶满山。

不到一会,只听见树下面悉悉悉悉悉……,索索索索索……,不知是什么兽物窜来窜去。

听声音,是一些小野兽,可能是黄鼠狼、果子狸,不是什么凶猛的大家伙。

我头一次知道山野的黑夜是很不平静的。

这些小兽物是不会伤害我的。

但我开始感觉在这里过夜不是个事情。

而且天也越来越冷了。

江西的冬夜虽不似北方一样酷寒,但是早起看宿草上结着的高高的霜花,便知夜间不会很暖和。

不行。

我想到呼救了。

  我爬下树来,两手拢在嘴边,大声地呼喊:

“喂--有人吗--?

  “喂--有人吗--?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传得很远。

  然而没有人答应。

  我又喊:

  “喂--有人吗--?

  我听见几声狗叫。

  我大踏步地,笔直地向狗叫的方向走去。

  我不知道脚下走过的是什么样的树丛、山包,我走过一大片农田,田里一撮一撮干得发脆的稻桩,我跳过一条小河,笔直地,大踏步地走去。

我一遇到事,没有一次像这样不慌张,这样冷静,这样有决断。

我看见灯光了!

  狗激烈地叫起来。

  一盏马灯。

马灯照出两个人。

一个手里拿着梭镖(我明白,这是值夜的民兵),另一个,是把我们从夏家庄领到王家梁的小伙子!

  “老汪!

你!

  这是距王家梁约有五里的另一个小村子,叫顾家梁,小伙子是因事到这里来的。

他正好陪我一同回去。

  “走!

老汪!

  到了王家梁,几个积极分子正聚在一家喝水。

静溶和老周一见我进门,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

他们的眼睛分明写着两个字:

老虎。

(节选《汪曾祺文集》,人民出版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点明“我不善于认路”,总领全文,既统率“我”在城市里和在村里迷路的情况,同时又为后面“我”从队部回王家梁的迷路理下伏笔。

B.“有一个心理学家说不善于认路的人,大都是意志薄弱的人”一句充满了自嘲,同时为自己的经常迷路找到了理论依据,其中有很重的辩解意味。

C.小说所写内容十分生活化,描写细腻、真实,如文中对农民“喝水”习惯的描写,既写到了烧水的工具,又写到了人们“喝水”的状态。

D.结尾写静溶和老周看到“我”时,“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眼睛里分明写着两个字:

老虎”,文笔灵动,既写出了他们的吃惊,也暗示出“我”的狼狈样子。

2.“我”从队部走回王家梁时一不小心就迷路了,试简要分析“我”迷路前后的心理活动及表现。

(6分)

3.小说的语言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移动支付,也称之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新兴支付工具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

《移动支付安全与实践》一书披露了一组数据——2020年,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为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2.62亿笔,金额为105.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3%和106.06%。

此外,市场主体积极打造移动支付生态圈,推动业务量加速向移动端迁移;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融合,继续提升了移动支付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便捷性。

《2020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2%和40.2%。

以上应用场景下的移动支付使用多数较2020年有显著提升。

摘自《移动支付:

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更好平衡》

材料二:

进入5月,包括银联、支付宝、京东金融、微信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

北京地铁此前宣布全面试运行扫码支付进站;5月11日,中国银联山东分公司宣布与济南公交总公司全面合作;几乎同时,京东支付也宣布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推出“车牌零感付”,在线开通ETC产品,正式进入高速支付领域。

此外,微信方面也透露,继广州和深圳实现乘车码乘坐公交与地铁后,北京和上海也已在合作中。

新一轮百城场景争夺在2020年愈演愈烈。

(摘自《经济参考报》2020年05月17日)

材料三:

“移动支付风险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风险类型。

”中国银联年初发布的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通常使用二维码扫码支付,近五成人群即使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仍会因为优惠信息扫码。

“一些消费者扫了‘李鬼’二维码被钻了空子,有的扫了来路不明的二维码被嵌入木马病毒,还有人贪图扫码注册账户的赠品而导致个人信息被盗。

”中国银联云闪付事业部张凉说。

人民银行支付工具管理处副处长翁泉表示,移动支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前提是安全、便民和创新,其中安全是支付业务的首要目标。

人民群众用得不放心,便民惠民就无从谈起。

“监管机构对待创新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市场机构在创新中也要负起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市场机构颇为重视的风控方案。

招商银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刘衍波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支付机构可以掌握消费者支付的时间和地点、登录的移动设备和时长、浏览的习惯和喜好,更高效地判断“你就是你”。

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场景合作处处长谢翔表示,以前,银行想通过电子证书和密码器这种强认证方式把风险拦在支付前端,但安装硬件大大影响了客户的支付体验。

“现在,各家机构在安全方面都尽量希望做到无感,对涉案账户进行黑名单管理,加强中后台的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发现可疑交易。

“在大数据时代,移动支付的安全离不开数据隐私保护。

”蚂蚁金服安全管理部总监郑亮表示,从数据储存、数据展示到数据使用,再到数据核算,需要全链路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危害消费者支付安全。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06月0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

与2020年相比,2020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的移动支付金额增长28.80%

B.调查显示:

2020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比如网络下载付费音乐、影片等。

C.当用户扫二维码支付时,移动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较为准确的判断扫码支付的用户是不是用户本人。

D.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

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讯网路的发展,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的研发等,都是助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移动支付的多元化,既体现为移动支付工具的多元化,也体现为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多元化。

B.进入5月,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折射出移动支付巨头们竞争激烈的程度。

C.支付机构在安全方面都尽量希望做到无感。

这说明:

用户体验是移动支付产品的首要因素,产品没有好的用户体验就没有好的市场。

D.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减旧的风险,但也将带来新的风险。

比如移动支付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在为移动支付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带来可能的数据泄露的隐忧。

6.移动支付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可是移动支付风险也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风险类型。

你认为移动支付如何做到既高效又安全呢?

请结合材料说明。

(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49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

刚质性方直,常慕史䲡、汲黯之为人。

仕郡功曹。

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

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

“臣闻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

陛下宜昭然觉悟,内和亲戚,外绝邪谋。

”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

“刚所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

其罢归田里。

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

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

刚说之曰:

“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

将军宜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

嫌疑之事,圣人所绝。

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

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

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

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

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

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

诚愿反复愚老之言。

”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微刚。

刚将归,与嚣书曰: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

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德乐义。

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

”嚣不纳。

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

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廼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

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

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

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摘编自《后汉书·卷二十九第十九申屠刚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B.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C.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D.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贤良方正: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

和孝廉一样,它也为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

B.尚书令:

秦汉时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唐以后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

C.功曹:

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

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协助处理选用人员等事。

D.外家:

泛指皇族的外戚,一般是指皇帝母亲家族。

文中指平帝母亲家的冯、卫两族人。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屠刚性格刚直,直言敢谏。

王莽专政之时,对皇亲国戚也施行暴政,而申屠刚不顾个人安危,向朝廷上书,建议皇上不要受王莽胁迫,要遵守五常之教,接纳至亲。

最终被王莽罢官归田。

B.申屠刚宁折不弯、一生无悔。

申屠刚每每极力劝谏,宁死不屈。

他多次提出让皇太子进入东宫,但光武帝都不同意,最终因为他的直谏而被外放。

C.申屠刚执著韧性,不屈不挠。

在王莽篡位后,申屠刚为了免遭其祸害,就躲避到河西、巴蜀之地,长达二十多年。

终于到建武七年,他被朝廷征召为侍御史,后升为尚书令。

D.申屠刚深谋远虑,锲而不舍。

申屠刚分别两次当面游说隗嚣,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其已经投降公孙述之后,还反复劝说其要顺应天命,顺应民心,归顺汉帝,不要一意孤行。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30分)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实词的含义(本题共10小题,20分)

①秦伯说,与郑国人盟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④有碑仆道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

⑥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⑦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

⑧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⑨七月既望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1、翻译下列句子(本题共2小题,10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居住地的地理条件和恶劣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

(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学运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来,木栅动物园里的国王企鹅的“大名”可谓__________,尤其在一对企鹅生蛋之后,对他们孵蛋过程的关心与报道,更是达到“举国若狂”的地步。

这对企鹅夫妻原本__________,相处融洽,但自从母企鹅产下企鹅蛋后,__________的企鹅爸爸便抢着孵蛋,甚至为了争蛋,不惜与企鹅妈妈大打出手。

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奇迹。

如此超级新好爸爸,(            ),尝到小企鹅未出生便夭折的__________。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耳熟能详   鹣鲽情深   盼子心切   丧子之痛

B.耳熟能详   比翼双飞   喧宾夺主   丧子之痛

C.深入人心   比翼双飞   盼子心切   切肤之痛

D.深入人心   鹣鲽情深   喧宾夺主   切肤之痛

1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记录。

B.在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记录。

C.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开创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奇迹。

D.在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开创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奇迹。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自然的力量让他彻底崩溃

B.他被大自然的力量彻底打垮

C.大自然的力量却把他打败

D.却仍然不敌大自然的力量

16.以下是某同学读完王老师的论文《浅谈<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之后给老师发的短信,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5分)

您的高足已将拙作斧正,受益匪浅。

我也认为朱先生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传统文化的典型人物。

明天早上到寒舍拜访您,我想当面垂询。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

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

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

不少于800字。

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B("其中有很重的辩解意味”分析有误,这里只是陈述“我”的心理状态。

2.①自信。

“我”很有把握,记得很清楚;②疑惑。

“我”不知向右还是该向左,向不同方向各走了一截;③虽无奈但冷静。

迷路后“我”只能选择到枝杈上过夜;④怯意。

天越来越冷,怕冻坏,只好求救;⑤希望。

“我”听见几声狗叫,大踏步地笔直地向狗叫的方向走去;⑥放心。

见到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我”认识的小伙(每点1分,共6分)

3、①喜用日常口语、方言,如“啊呀!

你怎么才来”;②多用“俏皮”的词语,体现其独特的幽默感,如“有一个心理学家说不善于认路的人,大都是意志薄弱的人”,充满了自嘲;③运用诗化语言和叠词,具有韵律感,如三次的“喂一一有人吗___”“悉悉悉悉悉....索索索索索....”等;④运用修辞手法,如“听听他们说说闲话,说说黄鼠狼、说说果子狸,也说说老虎”等真切体现了人们聊天的惬意。

(每点2分,共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答案:

B解析:

网络下载付费音乐、影片不属于生活类场景,而属于娱乐业务类下载场景。

(材料一第三段)

5.答案:

C解析:

用户体验是移动支付产品的首要因素错误,首要因素是安全。

6.答案:

①.监管机构负起监管责任,对待创新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合理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②.市场主体(支付机构)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做好数据隐私保护。

③.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识辨能力,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移动支付。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7.A

8.D(外家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皇族的外戚,一般指皇帝外祖母、母亲和妻子的家族。

文中的冯指冯昭仪,平帝祖母;卫指卫姬,平帝母亲。

9.D(第二次没有当面,只是写信。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实词的含义(本题共10小题,20分)

①秦伯说,与郑国人盟高兴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旁边

④有碑仆道道路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⑥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享

⑦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

回头看

⑧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考虑

⑨七月既望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