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60326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docx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docx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

  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1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接触生本后的课堂上,我尽量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收效甚微。

在缺乏约束的课堂上,孩子们似乎还有些放肆。

郭教授指出:

  “教育的本质——是儿童发展”。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

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

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不过,如何有效践行郭教授的观点,我仍然不知所措。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

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

  “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

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

  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专家们的许多的观念是新潮,值得我们学习。

但我个人认为,我们也只能做到与时俱进,取其中的精华为自己所用。

因为其中的许多观点不是老师们学习了就都可以践行的。

一,教师自身素质差异较大,要个个达到专家的水平简直是天方夜谭。

二,因地域差异,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所给的学习价值取向不一样,教师的教学重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例如,“生本教育”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走出短期应试教育的框架,在我们这样的教育大省,你觉得可能吗?

现在我们小学都有月考了。

这是我们教师学习“生本教育”能解决的现状吗?

  尽管我有如此多的困惑,遇到的’阻碍也是重重,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

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

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2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

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波的学术专著。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极坚实的进步”。

  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美国教育崇尚创造性,不注重对儿童的规定和限制,特别是不重视作为社会的或规范那样一些工具性知识;我国的传统教育崇尚循序渐进,强调对儿童的规范,不注重儿童天性的发挥。

  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我们的任务是,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建立使人回归自然的教育。

  教学方式“自然的,也是最好的,自然的,也是最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