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328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历史期中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期中考试.docx

《历史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期中考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期中考试.docx

历史期中考试

泰安三中、新泰二中、宁阳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苏洵在《田制》中指出: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C.租佃式经营D.田庄式经营

2.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

自耕农

佃农

工场工人

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自然经济已经瓦解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③

3.“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的兴起

C.欧洲的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的开展

4.17—18世纪荷、英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④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

5.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6.“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

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

7.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

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企业的诱导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8.鸦片战争之后,“竞尚洋装”现象的出现说明

①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不可阻挡

②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③近代服饰的变化便利了人们生活,有利于社会进步

④当时国人一味崇洋的病态心理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列宁认为:

“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10.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分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单位:

1000海关两)

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

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11.1930年3月6日,美国各大城市125万失业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B.向国外输出劳动力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推行“以工代赈”

1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A.推行国有化企业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制定经济计划D.加大科技投入

1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混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其中“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A.未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C.未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D.来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14.读表1,据此可知(  )

表1西汉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

项目

数量(钱)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支出

田租(上交实物)

283

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人头税(上交货币)

406

 

徭役与兵役

2200

部分兵役,农民亲身应役,

其他以货币代役

开支

4918

以战国时期的数据为参考

2732

祭祀等

300

A.西汉农民的收入主要供给官府                     

B.西汉农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

C.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D.西汉农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15.下列文物或老物件见证了历史变迁,其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料、史实

结论

A

兰州出土的“东汉书信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厚薄均匀,便于书写。

“蔡侯纸”完全取代绢帛成为书写材料

B

清代御窑督陶官唐英创制的《陶成图瓷板》,描绘了拉坯成型、彩绘上釉、入窑装烧、束草装桶等工序。

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产品制作精美

C

西班牙在南美殖民地制造的“西班牙银元”,明朝后期流入中国,为《南京条约》赔款所用货币单位。

西班牙银元曾是国际流通的货币之一

D

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全面的干预

美国放弃了自由企业制度

16.据历史学家估算,战国时粟的亩产量大约将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粟的亩产量时提高到93市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多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

在古代中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                                      B.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

C.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                                      D.农民的长期辛勤劳动

17.史载:

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材料反映了(  )

A.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得到巩固                      B.男子是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

C.小农经济没有绝对的性别分工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18.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轨道上滑行。

这表明明清时期(  )

A.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                  B.国家在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                  D.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

19.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

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

……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这有利于(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

C.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

20.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  )

21.“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

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资本的是(  )

A.灌钢法制作的钢刀                                B.精美的青铜酒器

C.艳丽柔和的粉彩瓷                                D.胎质细洁的白瓷

22.明代《织工对》记载:

“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

……进而问之……工对曰:

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

”材料表明在明代(  )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23.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

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                    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D.人类历史迈人工业文明时代

24.“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

对材料中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                    B.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了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使人变得贪婪

25.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的基础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商品化趋势明显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26.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

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D.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27.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

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     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

③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      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8.下表为1688—1863年英国的财富结构,反映的本质是

英国的财富结构(1688—1863年,单位:

百万英镑)

年份

可再生资本

土地

储备、金银具、铸币等

总计

1688年

112

180

28

320

1800年

665

825

250

1740

1832年

1112

1438

293

2843

1863年

3749

1864

500

6113

注:

“可再生资本”包括住房及其他社会设施建筑、工商业设备投资与建筑、运输系统线路与工具等。

(资料引自C.H.范斯坦《大不列颠的资本形成》)

A.工业革命使英国财富结构发生变化           B.产业结构的变化

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工业化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29.“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

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傲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受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国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

与此评价一致的是

A.新政开启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大门,成为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之弊病的良方

B.新政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危机,更能解决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

C.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经济制度,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的寿命

D.新政干预经济就是搞社会主义,对资本家进行掠夺

30.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

GD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A.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数字的变化与“新经济”有关

C.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D.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1.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3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C.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D.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33题16分,34题22分,35题14分,共52分)

33.(16分)研究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既要了解近代政府的经济政策,还要细察外因和潜在的内变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

……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

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向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

……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

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

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局部)

时间

条例名称

主要内容

1937年

《工厂迁移案》等。

组织企业有序向大后方迁移。

1939年

《矿产品运输出口管理规则》、《川康铜业管

理规则》等。

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

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

1941年

《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管理工业机器、

化工材料细则》、《管理液体燃料规则》等。

扩大国营,联合民营;部分企

业实行收归国有。

——据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编制

请回答:

33.

(1)据材料一,洋务工业是如何将“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经济“归于失败”的外因。

(2分)材料二认为“政府之无扶植诚意”,你是否赞同?

请阐述理由。

(2分)

 

(3)据材料三,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

(6分)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2分)

 

34.(22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 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三  考察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

(二)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三)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止发展时期;(四)1978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

 

材料四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

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

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请回答:

34(22分)

(1)从经济的角度,结合材料一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第

(一)、(四)阶段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4分)“

35、(14分)国家制度和政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

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

……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

“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找工作……部分地可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

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

(2分)造成这一效应的有哪些主要制度和政策?

(4分)

 

(2)材料二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结合所学指出变化后的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内容?

(2分)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新政对世界的影响。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