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652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docx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共14页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篇一: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书写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

家兔  (三)实验步骤:

(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

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

如下表9-1所示。

  表9-3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

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

如下表9-2所示  表9-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

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Ⅻ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

凝血因子Ⅻ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

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

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

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

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凝血时间50’’8’15’’2’15’’6’45’’不凝不凝试管10.2ml0.2ml0.2ml2’15’’试管20.2ml0.2ml0.2ml3’45’’试管30.2ml0.2ml0.2ml45’’  罗于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

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血液凝固。

而搅拌过的杯内血液,虽也发生血液凝固过程,但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却不断缠绕到毛刷上,当杯内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全部水解掉后,形成的纤维蛋白也全部缠绕在毛刷上,这时血纤维只能网罗毛刷附近的一些血细胞,在毛刷上见有血凝块。

经水漂洗后,血细胞被冲走,毛刷上剩下的是白色细丝状的纤维蛋白。

搅拌后的杯内血液因纤维蛋白原全部被耗尽,无法再形成纤维蛋白,则搅拌后的杯内血液不发生凝固。

由此可见,血液凝固的过程实际上是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任何一个步骤被破坏,就不会引起血液凝固。

  在血液凝固的两个过程中,它们是有所不同的。

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表9-3所示:

表9-3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  区别点  启动的凝血因子  X因子的激活  参与凝血的凝血因子  凝血过程  凝血时间内源性凝血Ⅻ需要Ⅻ因子复合物数量多,且全部在血管中复杂慢、约数分钟外源性凝血Ⅲ需要Ⅲ因子复合物数量少,Ⅲ因子在血管外,其余在血管内简单快、约几十秒钟  由上可知,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所需的时间短。

在实验结果表9-2中,第1、2试管都是由血小板、生理盐水和CaCl2溶液组成的,参与凝血的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故其凝血过程为内源性凝血。

而第3试管是由血小板、羊肺悬液和CaCl2溶液组成。

在第3试管中含有羊肺悬液,其内含有丰富的第Ⅲ凝血因子。

显然第3试管发生的血液凝固过程主要是外源性凝血途径。

因此第3试管凝血时间最快。

在第1、2试管中虽然所含成分相同,但血小板含量不一样,第1试管血小板含量高于第2试管。

血小板对血液凝固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

①血小板的质膜上吸附有许多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因子V、因子XI等。

②其α颗粒中也含有许多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因子。

③血小板因子为血液凝固过程提供磷脂表面,其激活后能加速血凝;同时其能对一些血凝因子具有保护作用,免受抗凝血酶Ⅲ和肝素的破坏。

可见,第1试管内因含有丰富的血小板,故其凝血时间比第2试管快。

  血液凝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凝血因子的质和量、各种理化因素等。

  棉花给血液凝固提供一个粗糙表面,容易使血小板发生粘着、聚集,然后发生解体,释放许多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子;另外,棉花含许多带负电荷植物纤维,也能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因此放有棉花的试管内血液凝固加快。

试管内壁涂上一层石蜡油时,由于石蜡油表面光滑,不易引起血小板粘着,即不易使血小板发挥促进凝血的作用。

另外石蜡油为绝缘体,其把试管表面所带的负电荷覆盖,不利于凝血因子Ⅻ的激活,因此血液凝固变慢。

  血液凝固实际上是一系列蛋白酶的水解过程。

参与血液凝固的凝血因子大多数是蛋白质酶原,其水解后变成有活性的蛋白质酶,如因子II、因子XI、因子XII等(因子VII是有活性的)。

这些蛋白质酶具有酶随温度升高催化活性加强的特性,也具有蛋白质受热变性的特点。

当温度低时,蛋白质酶的活性下降,而当温度升高到42~45℃以上时,由于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使蛋白质功能受损,蛋白质酶的活性下降或失活。

因此,把血液放入37℃水浴时血液凝固的时间就比放入冰冻水浴时所需时间短。

  体内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等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使这些凝血因子的活性受到抑制或失活,从而达到抗凝作用。

肝素则主要通过与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Ⅲ结合,加强后者的抗凝作用。

此外,肝素还能使血管内壁细胞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溶作用。

因此在试管内  放入肝素时血液不会发生凝固。

  血凝过程中,Ca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其参与了血液凝固的许多环节,当血液中没有Ca2+时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

在试管内放有草酸钾时,由于草酸钾与血液中的Ca2+发生化学  2+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使血液中没有Ca,故血液不会发生凝固。

  (六)结论:

  通过本实验可知:

①血液凝固过程可分为三个互相联系的主要阶段,任何一个阶段被破坏,凝血过程就终止,而血液凝固的过程实际上是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②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途径不同,可把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所消耗的时间比外源性凝血途径长。

③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具有发挥促进作用。

④血液凝固除受凝血因子的质和量影响外,还受接触面、温度等理化因素的影响。

血液接触面粗糙、适当加温能加速血凝,而血中加肝素等抗凝剂、以及除去血中游离钙离子等可延缓血液凝固。

2+  篇二:

生理学影响血液凝固因素的实验报告模板  生理学影响血液凝固因素的实验报告模板  篇三:

【实验报告】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五: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人:

  同组人:

  【实验目的】  1.学习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2.了解加速或延缓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实验原理】  血液凝固是一个酶的有限水解激活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多种凝血因子参与。

根据凝血过程起动时激活因子来源不同,可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是指参与血液凝固的所有凝血因子在血浆中,外源性激活途径是指受损的组织中的组织因子进入血管后,与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共同作用而启动的激活过程。

  【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  清洁小试管7个、小烧杯2个、竹签、秒表、试管架、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动脉夹、塑料动脉插管、线、棉花、水浴槽、冰盒液状石蜡、肝素、草酸钾1~2mg、脑匀浆液0.1ml、生理盐水  【实验过程】  1、动物麻醉及颈部手术(此部由助教老师  操作)  取一只动物,称重。

按1g/kg体重的剂量将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观察动物肌张力、呼吸与角膜反射的变化。

动物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剪去颈部手术野的毛,沿颈正中线在喉头上一指至锁骨上一指的地方作一5~7cm的皮肤切口。

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

2、颈总动脉插管(此部由助教老师操作)  在气管两侧辨别并分离颈总动脉,颈总动脉下方穿两条线备用。

在左侧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夹一动脉夹,在动脉夹远心端距动脉夹约3cm处结扎。

用小剪刀在结扎线的近侧(结扎线与动脉夹之间)沿向心方向剪一小斜口(约占管径的一半),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插管,由备用的线结扎固定。

取血时将动脉夹松开即可。

3、血液凝固的加速和延缓观察  1.2.3.4.  5.6.  打开兔颈总动脉夹,血液从动脉插管流出,弃去第一份1mL动脉血后,向每个试管中注入1mL兔动脉血,并摇匀。

自血液流出动脉插管开始计时。

除第1管外,其他各管每隔15秒钟将试管倾斜一次,观察液面是否倾斜即血液是否流动,直到试管内血液不再流动为止,记录凝血时间。

当第2管已经凝固时,再倾斜第1管看血液是否凝固,若尚未凝固则按上述方法每隔15秒钟倾斜一次,直到血液凝固为止,记录凝血时间,即为该兔血的凝固时间。

以第2管为对照,各管观察其他各管中血液凝固时间。

向第9管中滴加2%氯化钙2滴,观察血液是否凝固。

取出第5管中的玻棒,用水洗净,观察附着在玻棒上的纤维蛋白。

  注意事项:

  a)  b)c)d)取放试管时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试管的上端,不要握住试管的底部,以免手的温度影响结果。

每支试管口径及采血量要尽量一致,不可相差太大。

记录凝血时间要准确。

判断凝血的标准要前后一致。

一般以倾斜试管达45°时,试管内血液不见流动为准。

  【实验结果及相关讨论】  机体凝血系统包括凝血和抗凝两个方面,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正常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  失的关键。

机体的正常止凝血,主要依赖于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正常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

其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是生理性止凝血的重要成分,(见图1)。

抗凝系统不仅包括抗凝因子,还包括纤溶系统。

  BT出血时间CFT束臂试验CRT血块收缩试验BPC血小板计数CT凝血时间RT复钙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PF3血小板第3因子TF组织因子Fb纤维蛋白TXA2血栓素A25-HT5-羟色胺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  图1正常止血机制及血栓与止血常用筛选试验检测环节  血小板的作用:

  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并不与内皮细胞表面或其他细胞发生作用,而是沿着毛细血管内壁排列,维持其完整性,血管局部受损伤时,血小板的止血兼有机械性的堵塞伤口和生物化学性粘附聚集作用。

止血时,首先是受损的血管壁发生收缩,使局部血液流动变慢或减少。

血液中的血小板在vWF因子存在下迅速粘附于暴露的胶原纤维,此时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由正常的圆盘状态变为圆球形,伪足突起,血小板发生聚集(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由纤维蛋白原介导发生互相粘附、聚集),此为血小板第一相聚集,激活的血小板便发生释放反应和花生四烯酸代谢,其中许多物质,如血小板的ADP等,可加速血小板的聚集、变性成为不可逆的“第二相聚集”,形成白色血栓,构成了初期止血的屏障。

与此同时,由血小释放和激活许多促凝物质参与血液凝固反应。

血小板膜磷脂表面提供了凝血反应的场所,血小板第3因子在凝血过程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合成释放的TXA2和5-HT促使进一步收缩,血小板收缩蛋白则最终可使纤维蛋白收缩(血块收缩),使血栓更为坚固,止血更加彻底。

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是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它是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被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迄今为止,参与凝血的因子共有14个。

其中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个(从Ⅰ-Ⅷ,其中因子Ⅵ并不存在)。

习惯上,前4个凝血因子常分别称为纤维  蛋白原(因子Ⅰ)、凝血酶(因子Ⅱ)、组织因子(因子Ⅲ)和钙离子(因子Ⅳ)。

凝血因子VI已知是血清中活化的凝血因  子V,故不再视为一独立的凝血因子。

1.内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内源性)。

临床上常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来反映体内内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从因子Ⅻ激活,到因子X激活的过程。

当血管壁发生损伤,内皮下组织暴露,带负电荷的内皮下胶原纤维与凝血因子接触,因子Ⅻ即与之结合,在HK和PK的参与下被活化为Ⅻa。

在不依赖钙离子的条件下,因子Ⅻa将因子Ⅺ激活。

在钙离子的存在下,活化的Ⅺa又激活了因子Ⅸ。

单独的Ⅸa激活因子X的效力相当低,它要与Ⅷa结合形成1:

1的复合物,又称为因子X酶复合物。

这一反应还必须有Ca2+和PL共同参与。

2.外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

这一过程是从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

临床上以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来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

组织因子是存在于多种细胞质膜中的一种特异性跨膜蛋白。

当组织损伤后,释放该因子,在钙离子的参与下,它与因子Ⅶ一起形成1:

1复合物。

一般认为,单独的因子Ⅶ或组织因子均无促凝活性。

但因子Ⅶ与组织因子结合会很快被活化的因子Ⅹ激活为Ⅶa,从而形成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后者比Ⅶa单独激活因子Ⅹ增强16000倍。

外源性凝血所需的时间短,反应迅速。

外源性凝血途径主要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调节。

TFPI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浆及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

它通过与因子Ⅹa或因子Ⅶa-组织因子-因子Ⅹa结合形成复合物来抑制因子Ⅹa或因子Ⅶa-组织因子的活性。

另外,研究表明,内源凝血和外源凝血途径可以相互活化。

3.凝血的共同途径  从因子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

主要包括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两个阶段。

  

(1)凝血酶的生成:

即因子Ⅹa、因子Ⅴa在钙离子和磷脂膜的存在下组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即凝血活酶,将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2)纤维蛋白形成:

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酶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并交联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纤维蛋白单体的生成,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纤维蛋白的交联。

纤维蛋白原含有三对多肽链,其中纤维蛋白肽A(FPA)和B(FPB)带较多负电荷,凝血酶将带负电荷多的纤维蛋白肽A和肽B水解后除去,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

从纤维蛋白分子中释放出的FPA和FPB可以反映凝血酶的活化程度,因此FPA和FPB的浓度测定也可用于临床高凝状态的预测。

纤维蛋白单体生成后,即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能溶于尿素或氯醋酸中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又称为可溶性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生成后,可促使凝血酶对因子ⅩⅢ的激活,在ⅩⅢa与钙离子的参与下,相邻的纤维蛋白发生快速共价交联,形成不溶的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与凝血酶有高亲和力,因此纤维蛋白生成后即能吸附凝血酶,这样不仅有助于局部血凝块的形成,而且可以避免凝血酶向循环中扩散。

  在凝血共同途径中有两步重要的正反馈反应,有效地放大了内外源凝血途径的作用。

一是Xa形成后,可反馈激活因子Ⅴ、Ⅶ、Ⅷ、Ⅸ;  二是凝血酶形成后,可反馈激活因子Ⅴ、Ⅶ、Ⅷ、Ⅹ、Ⅺ、以及凝血酶原。

凝血酶还可促使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刺激血小板收缩蛋白引起血块退缩。

但大量凝血的产生却反过来破坏因子Ⅷ、和因子Ⅴ,这是正常凝血的负反馈调节,以防止不适当的过度凝血。

抗凝剂的选择:

  

(1)草酸钾:

常用于尿素、肌酐、纤维蛋白原等测定,不能用钾、钙等测定,对LDH、丙酮酸激酶、AKP和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2)肝素:

常用于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氨等测定。

抗凝剂比例为50~61u肝素/5ml血。

注意钠盐可使淀粉酶升高。

  (3)氟化钠:

常用氟化钠—草酸钠混合抗凝剂作血糖测定的抗凝剂,氟化钠可以抑止烯醇化酶,它可避免血细胞葡萄糖酵解酶的作用,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

  (4)二乙胺四乙酸钠盐(EDTA-Na2):

生化常用的抗凝剂,但不能用于钙、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对淀粉  酶、肌酸激酶、AKP、ALP、5’-核苷酸酶等可抑制,对丙酮酸激酶有明显升高的作用。

(5)枸橼酸钠,测定血沉用3.8%枸橼酸钠抗凝,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

4,凝血试验需用3.2%枸橼酸钠抗凝,比例为1:

9。

(6)实验室使用抗凝剂种类较多,血细胞分析及红细胞比积测定宜用EDTA·K2抗凝,保证室温下6小时RBC体积不变,抗凝剂比例为1.0~2.0mg/1ml血。

  【参考文献】  生理学姚泰人民卫生出版社动物生理学实验魏香清华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