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717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docx

语文园地配套练习1

语文园地一

一、交流平台

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可以加深对

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  )

2.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

3.《祖父的园子》一文中,作者直接抒发了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  )

二、词句段运用

1.按要求完成练习。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

(2)补全句子。

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

狗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供的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练习。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上面的句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花生长在地下默默无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的家乡是一座偏僻的小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积月累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

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歌颂________的古诗。

3.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

A.比喻B.夸张C.拟人

4.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一、交流平台。

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在的不太一样,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  )

2.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知道大致的意思就

行了。

(  )

3.读古典名著,一定要把所有的字、词、句都弄懂。

(  )

4.可以借助名著的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  )

5.古典名著的语言太难懂了。

我们不用看书,只看电影、电视剧就行了。

(  )

二、词句段运用

1.你知道下面的词语现在的说法吗?

写一写。

榜文()客舍()

郎中()掌柜()

伙计()客官()

印信()官府()

官人()娘子()

2.读句子,说说加点部分的意思。

(1)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

(2)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

“什么罕物……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

(3)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

3.根据描写,猜猜写的是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写一写。

(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    》()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

(3)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    》()

三、日积月累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

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3.诗中突出了春夜山涧的什么特点?

(  )

A.热闹B.幽静

4.诗中属于静态描写的诗句是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快乐读书吧

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我知道。

我会写出作者和书名。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出文学作品或人物形象。

《________》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的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水浒传》中“除恶蜈蚣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人物是__________;《红楼梦》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的“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_____,“美玉无瑕”指的是__________。

3.下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连一连。

诸葛亮多愁善感

李逵足智多谋

孙悟空鲁莽刚猛

林黛玉神通广大

4.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本书?

请写出书名和主人公。

(1)焚稿断痴情 《__________》 ()

(2)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

(3)大战红孩儿《__________》()

(4)刮骨疗毒《__________》()

5.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巧妙地安排了好多和“三”有关的情节,如武松第三个回合打死了老虎,刘备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

在你读过的这几部小说中还有哪些带“三”的情节呢?

照样子填一填。

6.补全歇后语。

(1)孔明借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二娘开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姥姥进大观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猪八戒照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

“师父!

不好了!

那妈妈儿来寻人了!

”唐僧道:

“寻甚人?

”八戒道:

“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行者道:

“兄弟莫要胡说!

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

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

”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

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

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

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

“师父莫念了!

有甚话说了罢!

”(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  )

A.奇缘女儿国B.三打白骨精C.大战黄袍怪

(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三

一、交流平台

1.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蕴含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

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绿的。

________“炫耀着”新绿,“不再胆怯的__________,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这些语言充满活力和生机。

2.很多诗歌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________”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识字加油站

1.根据提示写出诗人名。

(1)投江自尽,后人吃粽子,赛龙舟。

(     )

(2)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人,诗作有《春晓》等。

(     )

(3)桃花源,采菊东篱下,田园诗人。

(     )

2.连线。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范仲淹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龚自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韩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杜甫

三、词句段运用。

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你悄悄地走来,带来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

瞧,这边的山,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

飘飘悠悠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在半空中盘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褐色。

你看,它多像一个顽皮的小孩。

瞧,那边的山上,高粱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得像燃烧的火焰。

这一黄一红连成一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让人甚至都忘了再过几天,寒冬就要来临了。

(1)找出描写颜色的语句画出来。

(2)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秋天的田野,

怎样的美丽呢!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日积月累。

1.诗是人类向____________的信息,诗给人类以____________的勇气。

2.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是______________的自然流露,它源于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习作例文:

形形色色的人

一、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风趣可亲的鲁迅

年近九旬的俞芳老人,七十多年前曾与鲁迅先生一家同住在

北京的砖塔胡同61号。

对鲁迅先生的风趣、善良及平易近人,

她都有亲身的感受。

鲁迅先生表面上看,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其实,他是个很

会说笑话的人,尤其是对他的母亲和我们三姐妹。

他只要有空坐

上一阵,屋子里便会笑声不绝。

鲁迅先生讲笑话很有特点,讲起来娓娓动听,有时又把双眼

一瞪,这使得听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可他自己却一本正经,像没

事儿一样。

有人说,鲁迅先生性格乖戾,一般人很难与之相处。

但事实

上,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却是非常平易近人。

有一次,夜已深了。

伏案写作一天的鲁迅先生刚刚睡下,同

住西屋的鲁迅家的帮工王妈和我们家的帮工齐妈发生口角。

夜深

人静,她们越吵越响,以致鲁迅先生整夜失眠。

第二天,他精力

不支生病了。

我们三姐妹去探望,谈到口角的事,鲁迅先生问:

“你们听到没有?

声音可响啦。

”我们便问他:

“那你为什么不

去‘喝止’呢?

其实只要你咳嗽一下,她们就不会吵了。

”鲁迅

先生摇摇头说:

“她们吵嘴,彼此心里都有气,若制止她们,虽

然不会再吵,但心火不消,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都睡不着,

不如我一个人睡不着。

所以还是让她们吵一吵,等话说清楚了,

心里的气也就消了。

鲁迅先生的平易近人还体现在对待人力车夫上。

有一个叫二

秃子的人力车夫,住在附近的一个破庙里,鲁迅先生经常坐他的

车。

每次回来,鲁迅先生给他的车费总是最多的。

鲁迅先生常说,

人家是要养家糊口的;又说,一个人平时用钱不可浪费,能节省

的地方,应该尽量节省,但克扣劳力的钱是不应该的。

1.这篇短文是写(   )的,是(   )对他的印象。

A.俞芳B.鲁迅

2.鲁迅先生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具体说明鲁迅先生的这些特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这

三个事例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的风趣从(  )句可以看出来。

A.鲁迅先生讲笑话很有特点,讲起来娓娓动听,有时又把双

眼一瞪,这使得听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可他自己却一本正

经,像没事儿一样。

B.与其三个人都睡不着,不如我一个人睡不着。

所以还是让

她们吵一吵,等话说清楚了,心里的气也就消了。

5.鲁迅先生每次给人力车夫二秃子的车费总是最多的,这件事不

光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平易近人,还表现了他的(  )。

A.风趣B.善良

6.读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写人的文章,应该(  )

A.首先确定写作对象,其次思考人物的特点,最后要选择恰

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B.首先了解人物有哪些特点,其次确定写作对象,最后选择

恰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二、分析方法

1.下列选材,没有表现出人物特点的是(  )

(明确人物特点)

A.她勤奋好学,善于思考,那些我怎么做也做不完的卷子,到了

她面前,似乎答案自己蹦上去了一样。

我才做了几张,她居然

全做完了……

B.他,干什么都快:

走路,像一阵风;吃饭,似乎总是狼吞虎咽;

回答问题,我的大脑还没有把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他就说

出答案了……

C.这位老师爱说“废话”。

每天中午,她都抓紧时间批改作业,

一刻也不放过。

2.读一读,领会开头方式,再仿写一段。

(学习仿写开头)

姐姐身材苗条,长得很清秀,比我高了整整一头。

她的脖子略

长些,她惹我生气时,我就会喊她“长颈鹿”。

她剪着挺精神的短

发,看着你时,两眼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习作片段,完成练习。

爷爷是个“老糊涂”。

一天,他急匆匆地在屋子里找东西。

我问:

“爷爷,您找什么呢?

”爷爷一边找一边皱着眉头说:

“找

剪刀,刚才还在这儿,怎么一会儿工夫就不见了,莫非长腿跑了?

我也帮着爷爷找,可是,橱柜里没有,窗台上没有,抽屉里也没

有……忽然,我看到爷爷的手里正拿着一把剪刀,原来剪刀就在

他手里,他却“骑马找马”。

(1)本片段的结构方式是(  )

A.分—总B.总—分C.总—分—总

(2)这个片段抓住了爷爷的(  )、(  )进行描写。

A.语言  B.神态  C.外貌

4.下面的语段有语病和错别字,你能进行修改吗?

试一试。

(学会正

确修改)

刘老师二十出头,活泼好动。

(1)虽然说他是我们的老师,

而且他没有一点儿老师的想法。

这不,上体育课了,

(2)刘老师神

采飞扬地走进教室,手里还抱着一个蓝球,他咧着大嘴,喊:

“小

家伙们,走!

咱们到操场上比试比试!

(1)把“而且”改为“________”读起来才通顺。

把“__________”

改成“________”。

(2)把“__________”改成“________”。

三、习作指导

1.审明题意,明确要求。

(1)本次习作属于________的文章。

(2)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人写下来,具体地表现________。

2.立意。

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方法。

①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②写的时候,要选取典型的事例。

语文园地六

一、交流平台

1.选一选,再填空。

(1)《跳水》中船长为什么逼迫孩子跳海?

(  )

A.因为孩子太贪玩,爬到桅杆上了。

B.因为船长对孩子的行为很生气。

C.因为只有逼迫孩子跳进大海,才能更安全地救孩子。

(2)《田忌赛马》中孙膑为什么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

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法?

(  )

A.孙膑随意试试看是否能行。

B.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经过

认真思考想到用这个方法。

C.孙膑从书中借鉴的方法。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你获得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如果遇到以下问题,你将怎样解决呢?

(1)一个周末,明明和小华在草地上踢足球。

小华用力过猛,只见

足球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落到了草地外小坡处的一个坑里。

虽然坑不是很大很深,但他们的手怎么也够不着。

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的一天,小力和妹妹在池塘边捉蚂蚱玩,妹妹脚一滑,不

小心掉进了池塘,妹妹吓得手脚乱划。

这时小力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句段运用

1.读读例子中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

照样子,填一填,写一写。

例:

冀复得兔(又、再) 重复

生活之艰 (    ) ________________

言而无信(    )________________

听其曲(    )________________

弗能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