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3806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005年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原理I》期中试卷

2005年11月26日

 

一.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从下面所列答案中选择出最合理的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表中。

每个空格只能选一个答案,不排除某一个答案被多次选择的可能性。

第1小题是示例。

(a)6

(e)快

(i)7

(m)码间干扰

(b)降低

(f)噪声

(j)不变

(n)循环平稳

(c)8

(g)时域均衡

(k)正态

(o)提高

(d)匹配滤波

(h)慢

(l)窄带

(p)2

(q)0

(r)9

(s)平稳

(t)3

(u)4

(v)频谱成形

(w)5

(x)1

(y)相干解调

(z)升余弦滚降

1.示例:

3+2=1,2×0=2。

2.

设到达接收端的已调信号功率和信道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已经给定。

降低调制指数后,FM解调器的输入信噪比3,输出信噪比4;对于AM,包络检波

1/11

器输入的信噪比5,输出信噪比

3.若n1,n2是两个独立同分布的零均值高斯噪声,方差都是1,则n1⨯n2的方差是

,n1+n2的方差8。

4.

某个线性双端口网络的功率增益是3dB,噪声系数是3dB。

若其输入端的噪声源是常温电阻,那么它的输出噪声功率将是输入噪声功率的9倍。

5.2PAM的两个电压是±1,4PAM的四个电压是±1及±3。

假设各符号等概出现,那么4PAM的平均发送功率是2PAM的10倍,4PAM的频带利用率是2PAM的

倍。

6.某二进制信源中连续出现的0的个数最多是6个,此信源经过AMI、HDB3、

数字分相码编码后,编码结果中连续出现的0的个数最多分别是12、13及个。

7.

二进制PAM信号的眼图中,居中的水平线一般对应最佳判决门限。

如果已知发送+A的机会比发送-A的机会多,那么最佳判决门限应该15。

8.

若基带系统的带宽是1MHz,则采用8PAM进行无码间干扰传输时的最高信息速率是16Mb/s。

9.

如果升余弦滚降系统的滚降系数α越小,则相应的系统总的冲激响应x(t)的拖尾衰减越17,当α=0时拖尾按1/t的18次方速度衰减。

10.

对于传输信道所引入的码间干扰,一种基本的解决方法是采用19。

11.

在高信噪比下。

接收端观察到的眼图的闭合程度的大小反映20的大小。

答题表:

空格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的字

母编号

w

q

2/11

空格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的字

母编号

二.(10分)已知Y(t)=X(t)cos(2πfct+ϕ),其中X(t)是一个零均值的平稳过程,ϕ是与X(t)统计独立的随机变量,ϕ均匀分布于[-ϕ0,ϕ0],0≤ϕ0<π。

(1)求Y(t)的数学期望E⎡⎣Y(t)⎤⎦及自相关函数RY(t,τ)=E⎣⎡Y(t)Y(t+τ)⎤⎦;

(2)ϕ0为何值时Y(t)为平稳过程?

三.(10分)功率谱密度为Pn(f)=N02,-∞

过一个线性系统成为y(t)。

已知该线性系统的的冲激响应h(t)满足

∞h2(t)dt=1

>>y(t)

⎰-∞

(能量为1),它的带宽为B,中心频率为f0

B。

记的复

y(t)=y

(t)+jy

(t)

y(t)=Re{y

(t)ej2πf0t}

包络为

Lcs,即L。

(1)

yc(t)、yL(t)、∠yL(t)这3个量分别服从何种分布?

(写出分布的名称)

(2)

y(t)、yc(t)和yL(t)这三个平稳过程的平方的数学期望分别是多少?

(3)画出一个实现框图,其输入是y(t),输出是yc(t)。

四.(10分)已知模拟基带信号m(t)的最大幅度为1V,最高频率分量为1kHz。

分别用DSB-SC、SSB及FM这样三种调制系统来传输此模拟信号,其中FM的调频

灵敏度(频率偏移常数)为Kf=5kHz/V。

这三个系统中已调信号到达接收机的

功率都比发送功率低80dB,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都是

γN=3⨯10W/Hz

-14

0。

已知这三个系统的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比都是i时,解调

器输出的信噪比分别是γo,DSB=2γi,γo,SSB=γi及γo,FM

(1)这三个系统各自需要的信道带宽是多少kHz?

=450γi。

(2)若要求三个系统的解调输出信噪比同为30dB,那么它们需要的发送功率各为多少W?

五.(10分)

(1)将周期为6的确定二进制序列11000011000011……分别经过AMI

3/11

码、HDB3码和双相码编码,写出一个周期的编码结果。

(2)已知发送端采用的线路码型是AMI、HDB3或双相码三者中的某一个,已知编码结果是+1-100-1+1000+1-1000-1,问它是什么码型,并写出编码输入的信息序列。

六.(10分)已知

s(t)=

∑anδ(t-nTs)

n=-∞

,其中序列

{an}

中的码元是独立同分布

的随机变量,其均值为0,方差为1。

(1)求s(t)的自相关函数Rs(t,τ)=E⎡⎣s(t)s(t+τ)⎤⎦;

R(τ)=lim1

 

T2R(t,τ)dt

 

(2)

求s(t)的平均自相关函数s

T→∞T⎰-T2s;

(3)求s(t)的平均功率谱密度Ps(f)

七.(10分)某二元通信系统发送的符号d以等概方式取值于±1两种电压之一,接收端收到的是y=d+I+n,其中n是热噪声,I是其他干扰。

已知d,I,n这

三个随机变量相互独立。

n和I都是零均值的高斯随机变量,方差分别σ2及σ2。

nI

(1)分别求出发送+1及-1时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p(y|+1)和p(y|-1);

(2)根据

(1)的结果求出能使平均错误率最小的最佳判决门限;

(3)根据

(2)的判决门限求出平均误码率Pe。

".(11分)某二进制通信系统以独立等概方式发送归零脉冲

s(t)=⎧10≤t≤Ts2

1⎨0

else

s(t)=-s(t)T

⎩或21

,其中s是发送码元符号的时间间隔。

发送的脉冲经过了一个传递函数为C(f)的信道后叠加了白高斯噪声,再通过一个匹配滤波器后进行取样判决,如图a所示。

其中n(t)是双边功率谱密度为N02的白高斯噪声。

信道的结构如图b所示。

图a

 

4/11

图b

(1)请画出发送s1(t)时信道输出的脉冲波形g1(t);

(2)请写出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h(t),并画出图形;

(3)求发送s1(t)条件下,匹配滤波器输出端最佳采样时刻的均值、方差及信噪比。

九.(11分)某数字PAM基带传输系统如图a所示。

图中an是独立等概的M元符号,

Ts是符号间隔,gT(t),gR(t)分别是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信道在发送信号的频带内可视为增益为1的理想低通滤波器,n(t)是双边功率谱密度为N02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x(t)是X(f)=GT(f)C(f)GR(f)的傅氏反变换,已知x(0)=1。

γ(t)是n(t)通过接收滤波器后的输出。

忽略绝对时延,假设图a中所出现的所有频域函数都是实函数。

图a

 

5/11

 

图b

(1)若已知X(f)如图b所示,那么为了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图中的f0应当设计为多少?

此时系统的频带利用率是多少波特/Hz?

(2)请写出X(f)的表达式;

(3)请继而按最佳接收要求设计相应的发送及接收滤波器,写出GT(f)的表达式;

(4)在上述条件下,求出接收滤波器的等效噪声带宽及γ(t)的功率。

参考答案

18

10

10

10

10

10

10

11

11

100

十.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空格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的字母编

o

b

j

b

x

p

u

w

空格

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的字

母编

p

a

t

p

b

a

h

x

g

m

6/11

十一.解:

E⎡⎣Y(t)⎤⎦=E⎡⎣X(t)cos(2πfct+ϕ)⎤⎦=E⎡⎣X(t)⎤⎦E⎡⎣cos(2πfct+ϕ)⎤⎦=0

RY(t,τ)=E⎡⎣X(t)cos(2πfct+ϕ)⨯X(t+τ)cos(2πfct+2πfcτ+ϕ)⎤⎦

=E⎣⎡X(t)X(t+τ)⎦⎤E⎣⎡cos(2πfct+ϕ)cos(2πfct+2πfcτ+ϕ)⎦⎤

=R(τ)⨯1E⎡cos2πfτ+cos(4πft+2πfτ+2ϕ)⎤

X2⎣

ccc⎦

=1R

(τ)cos2πfτ+RX(τ)

ϕ0cos(4πfct+2πfcτ+2ϕ)dϕ

220

2ϕ0

=1R(τ)cos2πfτ+RX(τ)⎡sin(4πft+2πfτ+2ϕ

)-sin(4πft+2πfτ-2ϕ

2Xc

8ϕ0⎣

cc0cc

=1R(τ)cos2πfτ+RX(τ)cos(4πft+2πfτ)Sa(2ϕ)

2Xc2

cc0

 

当Sa(2ϕ0

)=0时RY

(t,τ)

与t无关,即当

ϕ=π

02时,

Y(t)

是平稳过程。

十二.解:

(1)高斯、瑞利、均匀

(2)

E⎡⎣y2(t)⎤⎦

y(t)

的功率,它等于

⎰H(f)2df=N0⎰∞h2(t)dt=N0

-∞2

-∞

y(t)

2。

y(t)

E⎡⎣y2(t)⎤⎦=N0

根据窄带过程的性质,c

和的功率相同,故c2。

E⎡y(t)2⎤=E⎣⎡y2(t)+y2(t)⎦⎤=N

⎣L⎦cs0

(3)

 

7/11

十三.解:

(1)2kHz、1kHz、及2(5+1)⨯1=12kHz

(2)记γ0为输出信噪比,则γ0=30dB=1000。

γ0=500γ=

γ0=20

 

输入的信噪比分别是2

、01000及4509

输入的噪声功率分别是

2000N0=6⨯10-11W、1000N0=3⨯10-11W及12000N0=3.6⨯10-10W

输入的信号功率分别是

500⨯6⨯10-11=3⨯10-8W、1000⨯3⨯10-11=3⨯10-8W及

20⨯3.6⨯10-10=8⨯10-10W

9

发送功率分别是:

3W、3W及0.08W

十四.解:

(1)(本小题有多解)AMI:

+1-10000,HDB3:

+1-1000-V,分相码是101001010101

(2)HDB3码,100001000010000

十五.解:

(1)

R(t,τ)=E⎡s(t)s(t+τ)⎤=E⎡∑∞

aδ(t-nT)⨯∑aδ(t+τ-mT)⎤

s⎣⎦

⎣n=-∞

nsms⎥

m=-∞

=E⎡∑∞∑

aaδ(t-nT)δ(t+τ-mT)⎤=∑∞∑

E[aa

]δ(t-nT)δ(t+τ-m

⎣n=-∞m=-∞

nmss⎥⎦

n=-∞m=-∞

nms

∞∞

=∑δ(t-nTs)δ(t+τ-nTs)=δ(τ)∑δ(t-nTs)

n=-∞n=-∞

 

(2)

R(τ)=lim1

 

T2R(t,τ)dt=δ(τ)lim1

T2∑

δ(t-nT)dt

sT→∞T⎰-T2s

T→∞T⎰-T2

s

n=-∞

=δ(τ)1

Ts2∑

δ(t-nT)dt=1δ(τ)

 

⎰-T

s

2n=-∞Ts

 

8/11

 

(3)

Ps(f)=

1

Ts

z=I+n

 

ο2=σ2+σ2

十六.解:

令,则z是0均值的高斯随机变量,方差为nI

 

(1)

p(y|+1)=

(y-1)2

e2σ2

p(y|-1)=

(y+1)2

e2σ2

(2)由p(VT|+1)=p(VT|-1)可得:

VT=0

P(e|+1)=P(z<-1)=1erfc⎛1⎞=P(e|-1)

(3)

⎜⎟

2⎝⎠

1⎛1⎞

Pe

平均错误率为:

=erfc⎜⎟

2⎜⎟

⎝⎠

十七.解:

(1)

(2)h(t)=g1(Ts-t)

9/11

(3)最佳取样时刻为Ts,取样值为

 

y=Ts⎡g(t)+n(t)⎤h(T-t)dt=Ts⎡g(t)+n(t)⎤g

(t)dt

⎰0⎣1⎦s⎰0⎣1⎦1

=Tsg2(t)dt+

Tsg(t)n(t)dt=5Ts+z

⎰01

⎰018

其中z是白高斯噪声通过匹配滤波器的输出的采样,其均值为0,方差为

 

ο2=

⎰-∞

G(f)2df

5Ts

=N0E

2g1

=5TsN0

16

5TsN0

 

 

5Ts

因此发送s1(t)条件下,y的均值是8

,方差是16

,信噪比是4N0。

十八.解:

f0=4T

(1)s,3

 

(2)由

x(0)=1这个条件得⎰-∞X(f)df=1

,图b中梯形的面积是

X(0)⎜f0+⎟

 

X(0)

 

⎝4Ts⎠

Ts,因此X(0)=Ts,故

 

⎪Tsf

≤14Ts

X(f)=⎪2T2⎛3-f⎞

1≤f

≤3

 

⎨s⎜4T

⎟4T4T

⎪⎝s

⎠ss

3

⎪0f

⎪⎩

4Ts

 

10/11

 

 

G(f)=G

(f)==⎪

f

1≤

≤14Ts

f≤3

TR⎨Ts

4T4T

⎪ss

⎪3

(3)

⎪0f

⎪⎩

4Ts

 

1()2⨯N

⨯1=N0

(4)接收机的等效噪声带宽是

2Ts,输出噪声功率是

2Ts2

 

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