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3860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docx

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案

XX富国酒店项目

XX建工五建集团XX

编制时间:

2017年11月

编制人:

程方晨

 

1工程概况

1.1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

XX富国酒店项目

建设单位:

XX富国酒店XX

设计单位: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XX

围护设计单位:

XX申元岩土工程XX

监理单位:

XX市刚诚项目管理XX

施工单位:

XX建工五建集团XX

1.2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省XX市周庄镇,基地东面与城市干道云海路之间有条河道相隔,基地北面贴临云海度假村,基地西、南两侧均临白蚬湖。

由云海路进入全功路入口处牌楼,即是5A级旅游景区——周庄古镇的围。

地形形状近为不规则长条形。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17760m2,总建筑面积21911.99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6066.19m2,地上建筑面积15845.8m2。

拟建设1座2500kVA变电站,1幢酒店,项目规模:

地上主楼4~5层,地下1层(局部地下2层)。

图1-1工程效果图

本工程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约为2.30(-0.85),地下室基坑面积约6377m2,基坑周长352延米,本工程地下室,采用桩筏基础。

常规开挖区域开挖深度5.20~6.80m,地下二层区域开挖深度为9.40m。

基坑土方总开挖量约4.5万m3,基坑竖向设一道支撑,地下二层区域设置第二道支撑。

根据支撑为分界土方分三层,首层土方采用大面开挖,并分区分块形成支撑。

考虑到基坑采用对撑和角撑形式,第二层土方采用盆式开挖,先开挖周边无支撑区域下土方再开挖中间支撑区域的土方,并尽快形成垫层和底板。

酒店客房区基坑开挖深度2.70~3.25m,2500kVA变电站基础开挖深度0.75m。

本工程地下车库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2编制依据

1、工程项目文件、工程安全性评估报告及施工图纸。

2、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3、我国现行的最新施工规,质量验收规: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11年修改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程》GB50666-2011

《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4、建设部、省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文件。

3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于省XX市周庄镇云海路100号,云海路西侧,白蚬湖东侧,云海度假村南侧,吴江区北侧。

场区地势整体较平坦。

本工程基坑坑底位于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或④层黏土中,③层土流塑,厚度变化大,高压缩性,土质不均匀,分布较稳定,工程性质差,④层土可塑,局部硬塑,中压缩性,分布较稳定,古河道大部分缺失,工程性质好;局部地下室二层基坑底位于⑤粉质粘土中,该层土可塑,厚度一般,古河道中心区域缺失,中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

主要地层特性表:

表3-1地层特性表

土层层号

土层名称

土层平均厚度(m)

层底埋深(m)

土层描述

1

素填土

2.19

1.30~3.20

表层以粘性土夹碎石、碎砖为主,含植物根系,下部以浅灰色软塑状粘性土为主,含腐植物,结构松散,堆填年限大于20年。

2

粉质黏土

0.69

1.80~3.80

灰黄色、浅灰色,软塑-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中等,土质较均匀,中-高压缩性。

3

淤泥质粉质粘土

6.77

4.20~17.0

灰色,流塑,富含腐植质及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中等,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土团块,高压缩性。

4

黏土

1.44

6.50~7.50

灰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铁锰结核,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土质较均匀,中压缩性。

古河道中心区域全部缺失,古河道边坡带区域局部分布。

5

粉质黏土

2.33

9.40~11.7

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土质较均匀,中压缩性。

古河道中心区域全部缺失。

6

粉质黏土

5.15

15.6~18.8

灰色,可塑,局部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中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土,粉土呈互层状分布。

7

粉土夹粉质黏土

4.27

19.8~21.1

灰色,湿-很湿,稍密-中密状,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含云母碎屑,韧性低,干强度低,黏粒含量较高,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呈薄层状、蜂窝状分布。

8

粉质黏土

2.16

22.0~23.5

灰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土薄层,中压缩性。

9

黏土

3.86

26.1~27.2

暗绿色,可塑,局部硬塑,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含少量贝壳碎屑及铁锰结核,土质较均匀,中压缩性。

10

粉质黏土

4.92

30.9~32.8

浅灰色,可塑,无摇振反应,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土质不均匀,局部夹少量粉土,粉土呈薄层状、蜂窝状分布,中压缩性。

11

粉土

1.18

32.1~33.9

灰色,湿~很湿,稍密-中密,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含云母碎屑,黏粒含量较高,韧性低,干强度低,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中压缩性。

12

粉质黏土

未钻穿

灰色,可塑,无摇振反应,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土质较均匀,中压缩性。

该层未穿透。

根据地基土的成因、年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勘察深度围表层土体主要为新近回填土,下部主要第四系沉积层,主要为黏性土及粉土。

地基土各土层分布厚度及结构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层素填土:

表层以粘性土夹碎石、碎砖为主,含植物根系,下部以浅灰色软塑状粘性土为主,含腐植物,结构松散,堆填年限大于20年。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30~3.20m,平均2.19m;

2层粉质黏土:

灰黄色、浅灰色,软塑-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中等,土质较均匀,中-高压缩性。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40~1.20m,平均0.69m;

3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灰色,流塑,富含腐植质及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中等,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土团块,高压缩性。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20~10.20m;

5层粉质黏土:

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土质较均匀,中压缩性。

古河道中心区域全部缺失。

厚度:

1.10~3.40m,平均2.33m;

6层粉质黏土:

灰色,可塑,局部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中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土,粉土呈互层状分布。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10~7.20m,平均5.15m。

场地勘察深度围浅层地下水属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近地表的素填土层中,属弱透水层。

场地西南侧紧邻白蚬湖,东侧为河道,勘察时测得湖面水位相对标高为-1.750。

浅层地下水与湖水相通,浅层地下水主要以湖水迳流、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以地面蒸发和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途径。

地下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年变化幅度1.00m左右。

场地潜水的历史最高水位为1.98m(黄海高程),历史最低水位0.49m(黄海高程)。

根据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XX富国酒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程编号2016-SHB-178,深层地下水为微承压水,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层7粉土夹粉质粘土、层11粉土中,以径流及越流补给为主要补给来源,以越流排泄为主要排泄途径。

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在Z1孔分层测量,测得承压水埋深为4.83m,水位标高为-2.98m。

基坑底开挖面以下至承压水层顶板间覆盖土的自重压力Pcz=rs∙H=18.9×(16.5-9.10)=18.9×7.4=.86kPa,承压水压力Pwy=rw∙h=10×(16.5-4.83)=116.7kPa,Pcz/Pwy=1.20>1.10,因此抗承压水稳定性满足规要求,拟建地下车库的基坑不会发生突涌。

图3-1静探柱状图

4土方开挖准备

4.1施工准备

1)、学习和熟悉图纸:

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之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

2)、查勘施工现场。

3)、编制施工方案。

4)、平整施工场地。

5)、清除现场障碍物。

6)、做好排水设施。

7)、设置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至现场。

会同监理测定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8)、准备机具、物质和人员:

做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行。

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9)、挖土方前,应勘查现场,了解现场地形,地貌、水位、地质、地下埋设物,邻近建筑以及水电供应、运输道路情况。

4.2技术准备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并同专业监理工程师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2)、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撒灰线,将基坑开挖的基底标高测放到基坑底。

及时控制标高,做到5m扇形挖土工作面,标高白灰点不少于2个。

3)、认真执行开挖顺序,开挖边坡坑底时,有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不能超深,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

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4)、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坡下口线。

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5)、机械挖土过程式中,土建要配备足够的人员。

一般每台挖土机要班配备4~5人,随时配合清修整平,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

这种方法即可一次交成活,确保工程质量,又可节省劳动力,降低工程成本。

6)、土方开挖后,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地基验槽(支撑梁),并及时跟进浇筑混凝土垫层,并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工作。

7)、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中要及时记录、收集、整理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8)、土方工程竣工后要绘制竣工图,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

4.3开挖概况

本工程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约为2.30(-0.850),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150m,场地平均绝对标高按+2.30考虑,即相对标高-0.850m,本工程分公共区地下室和客房区无地下室,公共区地下室基坑面积约6377m2,基坑周长352延米,常规开挖区域开挖深5.20~6.80m,地下二层区域开挖深度为9.40m。

客房区基坑开挖深度2.70~3.25m,2500kVA变电站基础开挖深度0.75m。

4.4施工原则

1)、基坑开挖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的理论,分层分段施工,并要随挖随撑。

2)、土方开挖必须在围护桩及墙顶圈梁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挖土前必须进行充足的降水,确保水位降到当前挖土层层底以下0.5~1米。

且地基加固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开挖。

3)、土方开挖施工时,坑边20米围严禁堆放弃土和堆放重物。

4)、分块位置应注意边坡稳定性防止边坡滑动破坏立柱或工程桩。

必要时在边坡顶布置挡水墙或其他护坡措施。

5)、挖到大面积坑底标高后,应分块跟踪浇筑垫层,垫层施工到围护边,垫层分块200平方一块,垫层养护24小时后,再开挖承台及局部落深坑。

6)、严格控制土坡坡度,确保边坡稳定。

7)、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立柱、井点管、围护墙、桩等结构。

8)、坑底留20cm人工修土至设计标高。

9)、在坡底坡顶后设排水沟、集水井确保基坑干燥。

4.5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组织

1)、根据我们的施工经验,挖土顺序的合理,挖土标高的控制,垫层及底板的浇筑是确保基坑围护稳定的关键。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周边建筑物和管线的沉降和变形。

2)、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开挖方法,自卸汽车运输。

3)、基坑普遍开挖深度:

公共区地下室开挖区域开挖深度5.20~6.80m,地下二层区域开挖深度为9.40m,客房区基坑开挖深度2.70~3.25m,2500kVA变电站基础开挖深度0.75m。

4)、由图纸可知本工程常规区域采用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一道钢筋砼水平支撑;地下二层区域采用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两道道钢筋砼水平支撑+重力坝的围护体系。

客房区基坑采用放坡大开挖的围护形式。

图4-1地下一层一般区基坑围护剖面图

图4-2地下二层区基坑围护剖面图

5)、土方开挖考虑安排4~5个出土点,并以此为原则配备足够的挖土机械,确保日均出土量达4000m3~5000m3,暂定为10小时可出土,1个取土点一天出土量约1500m3,坑设置2~3个流动取土点。

6)、表层土挖土按1:

1.5放坡清理露出围护桩,绑扎压顶圈梁钢筋。

7)、场地四周铺设有环形施工道路,车辆严禁在未设保护支撑上行走与操作,机械与车辆不得碰撞支撑和立柱,立柱四周的土体应对称均匀挖除。

8)、第一层土采用大开挖,开挖厚度1.35m,水平支撑同步跟进施工,基坑土方量约为8600m3,布置4台挖机,待第一道支撑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二层土采用分块开挖,由基坑西北向东南方向开挖,周边留土(边坡按要求进行放坡),按照A区、D区-B区-C区。

第二层土采用分层分块开挖并及时跟进地下一层大底板的浇筑,开挖厚度4.00m。

具体开挖示意图如下:

图4-3基坑第一层土方开挖工况

图4-4基坑第二层土方开挖工况

图4-5基坑第三层土方开挖工况

图4-6基坑落深区域土方开挖工况

9)、开挖基本情况:

(1)地下一层区:

第一步:

施工坑外围护桩;

第二步:

施工砼围檩、浇筑砼支撑;

第三步:

待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分块开挖至地下一层区坑底;

第四步:

浇筑地下一层区底板及砼传力带,待底板及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撑,向上施工主体结构;

(2)地下二层区:

第一步:

浇筑地下一层区垫层,底板,留设底板施工缝;

第二步:

浇筑地下二层区砼围檩及砼支撑,待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开挖至地下二层区坑底;

第三步:

浇筑地下二层区底板,待底板、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

第四步:

继续向上施工主体结构。

(3)北侧待建客房楼与本工程先后施工顺序:

第一步:

先行施工本工程地下室及北侧待建酒店客房楼工程桩;

第二步:

施工本工程地下室;

第三步:

待本工程地下室回填后,再行施工北侧待建酒店客房楼。

图4-7基坑第一层土方开挖图

图4-8基坑第二层土方开挖分块图

图4-9基坑第三层土方开挖图

表4-1基坑土方工作量统计一览表

土层

开挖底标高

层厚(m)

挖土方式

土方量(m3)

第一层土

-2.20

1.35

大开挖

8600

第二层土

-6.20

4.00

盆式开挖

25500

第三层土

-9.95

3.75

盆式开挖

1350

落深坑

逐个挖出

约1000

基坑设2个挖土点,每个根据不同挖深配置1台1m3反铲挖机和1台PC300-6长臂挖机及若干0.6m3、0.4m3挖机(负责在坑开挖和土方翻运)。

10)、基坑开挖、支撑及垫层施工时应遵循“分层、分块、留土护壁、对称、限时、开挖支撑”的总原则进行,利用时空效应原理,尽量减少基坑无支撑的暴露时间,严格控制基坑变形。

11)、基坑局部深坑在大底板底标高挖到后,经定位放线后采用人工开挖。

挖土流程、顺序和方式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不得超挖,开挖面的高差应控制在3m之,并按1:

1.5左右放坡挖土后再坑设盲沟集水井明排水,盲沟应避免沿基坑底周边布置,与坑边距离不小于5米,且不宜过深,宜利用加深部分作为集水井。

4.6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土方开挖前先进行降水,采用井点降水,先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标高以下0.5~1m。

土方开挖过程中,不间断抽水,确保水位处于基底标高以下。

2)、挖土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呈台阶形进行,每层的开挖深度控制在4m,以确保工程桩不会因土侧压断裂。

机械开挖过程中,边挖边检查坑的宽度及坡度。

3)、开挖过程中,专人负责指挥挖掘机的开挖,严禁铲斗碰到工程桩、立柱桩等。

群桩间土方机械挖掘后管桩边土方采用人工进行开挖,人工运送到挖掘机工作半径,用机械装土,自卸汽车外运土。

遇坑边桩位土方开挖时分台阶放坡,以确保边桩不因土体侧压而断裂。

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机械挖土应预留20公分厚土层用人工进行挖土,严禁超挖、严禁对原土形成扰动。

4)、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排水、疏水和截水工作。

5)、土方开挖应注意的问题

Ø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Ø开挖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放样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的尺寸,同甲方代表办理控制桩及标高线手续。

Ø机械挖土过程中,要配备足够的人工,每台挖土机每班配备清土工6人,随时配合清槽修坡将土堆在挖土机开挖半径。

确保工程质量,又可节省劳动力,提高工程效率。

Ø运土车辆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行走路线行走。

Ø认真执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注意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记录,验桩验线记录。

6)、基坑排水方法

Ø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中间十字型连通四周及集水井。

排水沟底浇捣100厚C20砼300x300砖砌排水沟,集中将雨水排入砖砌集水井中,集水井截面1m×1m,深1m。

集水井做法:

底浇捣100厚C20砼;壁砌200宽实心砖墙(一般基坑设在四周)。

Ø必要时基坑增设两条Φ100的PVC塑料埋管至集水坑,以利于基础施工过程中遇雨天时及时将雨水排入集水坑。

7)、工程桩、立柱桩保护措施

Ø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基坑挖土采用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相结合,以便于更好的保护工程桩立柱桩不受破坏。

Ø挖土应逐层均匀进行。

Ø禁止挖机碰撞桩身。

Ø挖土时应及时分段截桩,避免桩身自由高度过大。

Ø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Ø考虑到挤土对已打的工程桩,应满足施工临时放坡坡度1:

1.5,采用机械分多层周边对称挖土,双台挖上下传递挖土运土,挖到设计基底以上30cm后,余土由人工开挖。

Ø截桩安排应提前考虑。

开挖前,应对露出表面的桩先行截除;开挖过程中,应根据挖土流程分段截除。

4.7安全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时,在挖土机工作围,不许进行其他作业。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1米以不得堆土堆料。

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放坡。

2)、运输汽车运土时运输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3)、土方开挖前要做各级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书面交底和会议交底,根据工程施工机械,配合工种多少,土质条件以及运土路线复杂等特点制订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4)、要遵守本地区工地卫生市容的管理有关规定,汽车驶出现场前配备专人检查装土情况。

关好车槽,以防途中撒土,影响市容卫生。

5)、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并应携带好自身工种要求的各种防护用品,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6)、土方开挖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启动前应将离合器分离或将变速杆放在空档位置。

确认机械周围无人和障碍物时,方可作业。

行驶中人员不得上下机械和传递物件;禁止在陡坡上转弯、倒车和停车;下坡不准空档滑行。

停车以及在坡道上熄火时,必须将车刹住,铲斗落地。

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斗不应过猛。

向汽车上卸土应待车子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铲斗回转半径遇有推土机工作时,应停止作业。

行驶时,臂杆应与履带平行,要制动往回转机构,铲斗离地1米左右。

上下坡时,坡度不应超过20度。

装运挖掘机时,严禁在跳板上转向和无故停车。

上车后应刹住各制动器,放好臂杆和铲斗。

7)、下基坑临时通道

Ø下基坑临时通道搭设于基坑东侧,利用支撑三角位置搭设休息平台。

Ø通道搭设采用Φ48钢管。

踏步每250mm一步,通道及平台扶手高1200mm,外侧采用密目绿网封闭,平台下铺双层竹笆。

Ø具体见搭设详见:

5基坑与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的进行土方开挖。

2、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采取分区、分段开挖顺序,控制各分段之间土层高差不大于2m,必须确保土坡的自身稳定。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时间要求控制进程,每一施工块开挖应在72小时结束。

3、基坑土方开挖时基坑周围10米围不得堆土,基坑周边围不得堆放重物。

4、基坑不得超挖,最后200mm厚土方应采用人工开挖以控制标高。

5、为使施工顺利进行,井点降水在基坑开挖前20天以上开始。

6、基坑降水应注意坑、坑外地下水位观测,若发现基坑外地下水位受基坑降水影响,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加强监测、信息化施工根据周边管线、周边建筑和基坑的监测报告,及时调整施工节奏。

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警戒值,经审核后报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发出警报,提请有关部门关注,以便及时决策并采取措施,确保周边管线、周边建筑和基坑的安全。

7、基坑周边在施工围檩时,施工挡土墙及排水沟,挡土墙高出自然地坪200mm,保证坑外水不渗流至坑,同时可将坑地下水通过轻型井点统一汇集至排水沟,排出现场。

6应急预案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防止和控制优先的”原则,做到迅速、准确、有效、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土体失稳坍塌、基坑变形过大、挖土对周边环境(包括相邻周边建筑物、公共道路、地下管线)产生重大影响或已有影响征兆时,必须启动本应急预案。

6.1地下工程施工应急预案概述

针对本工程所处的复杂地理环境,实行信息化管理,执行“信息化”施工,以保证道路、管线、周边建筑物等周边环境不受其影响。

6.2应急预案建立的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本工程紧急情况是道路管线事故、坍塌倒塌事故、坑坠落事故等突发性事件。

6.3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

(1)信息化管理目的:

a.建立良好的信息流通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快捷、畅通。

b.明确各方职责,保证应急预案响应及时、有效。

c.以迅捷、正确的信息指导决策,使决策更加及时、科学、有力。

(2)信息化管理要求:

a.建立信息管理的领导机构。

b.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c.各司其职,实行资源共享。

d.及时反馈信息,以供决策。

6.4信息化管理网络

6.5深基坑开挖施工应急组织

建立地下工程施工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快捷、畅通;

明确第一责任人和第二责任人,保证应急响应及时、有效;

认真执行应急预案交底制度,让现场每个管理人员及工人了解、掌握应急预案,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