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4004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10个)

实验一:

实验名称:

观察冰的融化

设计目的:

能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及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并通过实验中的现象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下降。

在实验观察活动中认真、细致的态度。

材料:

温度计4支、烧杯1只、冰块半杯、冰块温度与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各1份

过程和方法:

1.一学生将温度计置于杯内冰块中,持续测量杯中冰块、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并定时记录所测温度。

2.另三个学生分别测出烧杯内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并做好定时记录。

3.比较四处测得的温度,得出结论。

现象与结论: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融化过程中要不断地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

观察冰的融化

实验器材:

温度计4支、烧杯1只、冰块半杯、冰块温度与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各1份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把温度计放入冰块中,液泡充分接触冰块,手持温度计的上端。

2分

有一处不标准扣0.5分。

 

3

按照记录时间需要,如1分钟后视线与液柱顶端持平读出读数。

2分

每一项扣0.5分。

 

4

做好记录,接着依次间隔1分钟重复做好上述观察与记录。

3分

只观察现象,不记录扣0.5分。

发现错误操作扣0.5分。

5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分

说出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化成水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二:

实验名称:

水的蒸发

设计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变少,这是现象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这种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材料:

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

过程和方法:

1.准备一个装有半碟水的浅碟子,用笔在水面做好记号。

2.将装水的碟子不加盖子放在阳光下。

3.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的水量变化。

现象与结论:

说出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变少,这是水的蒸发现象。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

水的蒸发

实验器材:

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在一个装有半碟水的浅碟子,用笔在水面做好记号。

3分

画得有偏差扣0.5分。

 

3

将装水的碟子不加盖子放在阳光下。

1分

 

4

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的水量变化。

3分

边观察边说现象,不说扣0.5分。

5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分

说出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变少,这是水的蒸发现象。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三:

实验名称:

磁铁有磁性

设计目标: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即磁性。

认同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

磁铁(条形),被测物品:

回形针、铁钉、纸夹、铝片、铜(铁)钥匙、木片、塑片、一元、五角硬币等数件、16K打印纸、塑料片数张。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操作,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现象与结论:

磁铁能吸引铁或铁质材料做的物体(品)。

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小学科学抽测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题目:

磁铁有磁性

实验材料:

磁铁(条形),铁、铁制金属物品、非铁制金属物品、16K打印纸(彩色封面纸)、塑料片(16K)。

(一)实验评价表(教师)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0.5分

检查(磁铁/物品)

2

对所准备物品(材料)进行

(猜测能不能吸引)分类

1分

不分类扣0.5分

3

操作有序,方法正确,过程清晰,操作后能将物品归原整理。

1分

无序,方法不正确,无整理(意识)扣0.5分

4

方式、方法、过程

得出实验结果及结论

6分

a.4分

b.2分

仅说结果结论扣0.5分

方法不对扣0.5分

5

实验完毕,材料整理

0.5分

不整理扣0.5分

(二)学生实验用

(A)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品)的实验记录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物体名称

共同特点

物体名称

共同特点

结果与结论:

我的发现:

 

(B)磁铁隔着物体去吸引铁的实验记录

隔开磁铁和铁的物体

观察到的现象

塑料片

结果与结论

 

实验四:

实验名称:

观察种子

设计目的:

充分利用各种感官或借助工具观察不同植物种子,能描述它们的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并能预测植物种子内部结构。

强调正确的观察方法。

实验材料:

大豆、花生、凤仙花、小麦种子,放大镜

过程和方法:

1.用看一看的方法,描述各种种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2.用摸一摸、捏一捏的方法,描述各种种子的软硬和粗糙程度。

3.用闻一闻的方法,描述各种种子是否有特殊的气味。

4.借助放大镜观察凤仙花、小麦种子,描述种子表皮是什么样的。

5.猜测种子内部结构,试着掰开花生种子,简单描述种子内部构造。

现象与结论:

大豆:

较小、黄色、圆形、很硬、表皮光滑、没什么气味;

花生:

较大、红色、椭圆形、较硬、表皮光滑、表皮可以剥落,里面是白色、闻起来有香味、掰开种子,分成两瓣,其中一瓣上有芽。

凤仙花:

较小、黑色、近似圆形、很硬、表皮光滑、没什么气味;

小麦:

较小、两头尖中间圆、很硬、表皮有点粗糙,上面有细毛;

实验结论: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表皮都不一样,内部构造也不一样,在适宜条件下,种子都可以发芽,长成一棵植物。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名称:

观察种子

实验材料:

大豆、花生、凤仙花、小麦种子,放大镜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实验材料0.5分。

2

用看一看的方法,描述各种种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1分

说错一个或描述不够准确扣0.5分,边观察边说。

3

用摸一摸、捏一捏的方法,描述各种种子的软硬和粗糙程度。

2分

说错一个或描述不够准确扣0.5分,边观察边说。

4

用闻一闻的方法,描述各种种子是否有特殊的气味。

1分

说错一个或描述不够准确扣0.5分,边观察边说。

5

借助放大镜观察凤仙花、小麦种子,描述种子表皮是什么样的。

2分

说错一个或描述不够准确扣0.5分,边观察边说。

6

猜测种子内部结构,试着掰开花生种子,简单描述种子内部构造。

1分

只要能操作正确,并简单描述都不扣分。

7

实验结论

1分

说出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表皮都不一样,内部构造也不一样。

不说结论不给分。

8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给分。

 

实验五:

实验名称:

观察蚕卵

设计目的:

充分利用各种感官或借助工具观察蚕卵,能正确描述蚕卵的颜色、大小和形状,明白蚕卵也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强调正确的观察方法。

实验材料:

蚕卵、放大镜

过程和方法:

1.用看一看的方法,描述蚕卵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2.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卵外部的一些特征

现象与结论:

蚕卵近似圆形,像小米粒,紫黑色,用放大镜看到蚕卵中心处凹下去。

蚕卵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在适合条件下会孵出小蚕。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名称:

观察蚕卵

实验材料:

蚕卵、放大镜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实验材料0.5分。

2

用看一看的方法,描述蚕卵的颜色

1分

说错扣1分,描述不够准确扣0.5分,边观察边说。

3

用看一看的方法,描述蚕卵的大小

2分

说错扣2分,描述不够准确扣0.5分,边观察边说。

4

用看一看的方法,描述蚕卵形状。

1分

说错扣1分,描述不够准确扣0.5分,边观察边说。

5

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卵外部的一些特征

2分

说错扣1分,描述不够准确扣0.5分,边观察边说。

6

实验结论

2分

说出蚕卵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在适合条件下会孵出小蚕。

描述不够准确扣1分

7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给分。

 

实验六:

实验名称:

观察温度计及认读写

活动目的:

认识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冷热的温度联系起来,正确地掌握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材料:

摄氏温度计,笔和纸

过程和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首先确认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

1.说出温度计的构造,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2、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3、读出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多少?

4、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并读出此刻温度计的温度并用正确的书写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现象与结论:

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温度计上的每一小格表示1摄氏度,最高温度100摄氏度,最低温度零下10摄氏度.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

观察温度计及认读写

实验器材:

摄氏温度计,笔和纸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说出温度计的构造

2分

少说出一个扣0.5分。

 

3

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说出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1分

没有正确说出的扣0.5分。

 

4

读出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多少?

2分

没有正确读出的各扣0.5分。

5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2分

没有持平的扣0.5分,

 

6

读出此刻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1分

只记不读的扣0.5分。

7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七:

实验名称:

测量水温

设计目的:

通过实验锻炼学生观测温度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通过测量数据获得对“凉、温、热、烫等词汇的直接认识和理解。

材料:

2杯不同冷热的水(自然水、热水、)、水温计、记录纸和笔。

过程和方法:

1.准备2杯不同冷热的水放在桌面上,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2.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4.按上述的方法再测出第2杯水的温度。

5、说出测量结果。

学生不会说时提问:

这2杯水测量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

现象与结论:

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并能准确地用冷热等词汇来描述。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名称:

测量水温

实验材料:

2杯不同冷热的水(自然水、热水、)、水温计、记录纸和笔。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2分

方法不正确的各扣0.5分。

 

3

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1分

没有持平的扣0.5分。

 

4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并记录

2分

没有正确读出的扣0.5分或只记不读的扣0.5分。

5

按同样的方法测出第2杯水的温度

2分

错误的扣0.5分。

 

6

说出测量结果并进行描述

1分

没有结论的扣0.5分

7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八:

实验名称:

观察冰的融化

设计目的:

能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及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并通过实验中的现象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下降。

在实验观察活动中认真、细致的态度。

材料:

温度计4支、烧杯1只、冰块半杯、冰块温度与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各1份

过程和方法:

1.一学生将温度计置于杯内冰块中,持续测量杯中冰块、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并定时记录所测温度。

2.另三个学生分别测出烧杯内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并做好定时记录。

3.比较四处测得的温度,得出结论。

现象与结论: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融化过程中要不断地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

观察冰的融化

实验器材:

温度计4支、烧杯1只、冰块半杯、冰块温度与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各1份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把温度计放入冰块中,液泡充分接触冰块,手持温度计的上端。

2分

有一处不标准扣0.5分。

 

3

按照记录时间需要,如1分钟后视线与液柱顶端持平读出读数。

2分

每一项扣0.5分。

 

4

做好记录,接着依次间隔1分钟重复做好上述观察与记录。

3分

只观察现象,不记录扣0.5分。

发现错误操作扣0.5分。

5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分

说出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化成水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九:

实验名称:

水的蒸发

设计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变少,这是现象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这种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材料:

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

过程和方法:

1.准备一个装有半碟水的浅碟子,用笔在水面做好记号。

2.将装水的碟子不加盖子放在阳光下。

3.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的水量变化。

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

水的蒸发

实验器材:

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在一个装有半碟水的浅碟子,用笔在水面做好记号。

3分

画得有偏差扣0.5分。

 

3

将装水的碟子不加盖子放在阳光下。

1分

 

4

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的水量变化。

3分

边观察边说现象,不说扣0.5分。

5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分

说出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变少,这是水的蒸发现象。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十

实验名称:

观察研究磁性的强弱。

设计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磁铁上两端磁力最强,从而引导总结得出概念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强调科学探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材料:

大条形磁铁、回形针制作小钩、回形针若干个、铁架台、铁环、线、写有ABCDE小纸片五张,记录表。

过程和方法:

1.教师做好在铁架台上方夹住一个铁环,让学生用线拴住条形磁铁两旁悬挂在铁环上,让磁铁保持水平。

2.将条形磁铁均分为四部分,准备测量磁铁五个位置点上的磁力,(也可多可少)并在上述五个位置点上贴上A、B、C、D、E小纸片作标记。

3.在条形磁铁A点位置先吸住一个用回形针制作的小钩,再在小钩上轻轻悬挂一个个回形针,直到要掉下为止,减去一个计算回形针的数量,并记录在表格上。

4.用上述同样方法,继续在磁铁上贴有B点、C点、D点、E点处测出能吸回形针数量,并统计在表格上,根据表格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现象与结论:

现象:

条形磁铁两端能吸住回形针个数最多,越往中间吸住回形针个数越少。

实验结论:

磁铁两端磁力最强。

磁铁上磁力最强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注意事项:

同样方法吸回形针,回形针一定要轻轻地放上去,小心一些。

为了避免干扰,在磁铁一个位置一个位置地测量和和记录。

实验记录表:

磁铁部位

ABCDE

 

()()()()()

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单位(个)

分析数据,我们发现:

实验操试题

实验题目:

观察研究磁性的强弱

实验器材:

大条形磁铁、回形针制作小钩、回形针若干个、铁架台、铁环、线、写有ABCDE小纸片五张、记录表。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在铁架台上方夹住一个铁环,让学生用线拴住条形磁铁两旁悬挂在铁环上,让磁铁保持水平。

1分

不会拴磁铁扣0.5分。

 

3

将条形磁铁均分为四部分,准备测量磁铁五个位置点的磁力,并在上述五个位置点贴上A、B、C、D、E小纸片作标记。

1分

边做边叙述,不分几部分扣0.5分

 

4

在条形磁铁A点位置先吸住一个用回形针制作的小钩,再在小钩上轻轻悬挂一个个回形针,直到要掉下为止,减去一个计算回形针的数量,并记录在表格上。

2分

边做边记录,只做不记录扣0.5分。

5

用上述同样方法,继续在磁铁B点、C点、D点、E点处测出能吸回形针数量,并统计在表格上。

根据表格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说明现象。

3分

只做不说明现象扣0.5分

 

6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分

不说结论不给分。

7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