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4204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docx

继电保护线路部分习题

一、判断题

v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

x2.电力网中出现短路故障时,过渡电阻的存在,对距离保护装置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当整定值越小时,它的影响越大,故障点离保护安装处越远时,影响也越大。

v3.由于助增电流(排除外汲情况)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小。

x4.由于外汲电流(排除助增情况)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小。

x5.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装置,是在系统发生振荡时,才起动去闭锁保护。

v6.接地距离保护不仅能反应单相接地故障,而且也能反应两相接地故障。

v7.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任一点电流与电压的大小,随着两侧电动势周期性的变化而变化。

当变化周期小于该点距离保护某段的整定时间时,则该段距离保护不会误动作。

v8.相间0度接线的阻抗继电器,在线路同一地点发生各种相间短路及两相接地短路时,继电器所测得的阻抗相同。

v9.距离保护装置通常由起动部分、测量部分、振荡闭锁部分、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部分、逻辑部分等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x10.在系统振荡过程中,系统电压最高点叫振荡中心,它位于系统综合阻抗的1/2处。

x11.距离保护中,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存在,有时会使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增大,也就是说保护范围会伸长。

v12.相间0度接线的阻抗继电器,在线路同一地点发生各种相间短路及两相接地短路时,继电器所测得的阻抗相同。

v13.距离保护受系统振荡的影响与保护的安装地点有关,当振荡中心在保护范围外或位于保护的反方向时,距离保护就不会因系统振荡而误动作。

x14.在系统发生故障而振荡时,只要距离保护整定值大于保护安装处至振荡中心之间的阻抗,就不会发生误动作。

x15.距离保护是本线路正方向故障和与本线路串联的下一条线路上

故障的保护,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因此,即使作为距离保护皿段的测量元件,也不能用具有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v16.电网中的相间短路采用距离保护,是由于电流(电压)保护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很大,不满足灵敏度的要求。

v17.全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反映在阻抗平面上的阻抗圆的半径,它代表的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阻抗。

x18.距离保护振荡闭锁开放时间等于振荡闭锁装置整组复归时间。

x19.距离保护安装处分支与短路点所在分支连接处还有其他分支电源时,流经故障线路的电流,大于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其增加部分称之为汲出电流。

v20.判断振荡用的相电流或正序电流元件应可靠躲过正常负荷电流。

v21.相间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应满足与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成正比,而与电网的运行方式无关,并不随短路故障的类型而改变。

x22.不论是单侧电源电路,还是双侧电源的网络上,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点的过渡电阻总是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

v23.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对距离I、H段影响较大,应采用闭锁措施。

v24.当振荡中心在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以外或位于保护的反方向时,距离保护则不会因振荡而误动作。

x25.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只可能使保护范围缩短。

v26.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的相角都随功角5的变化而

变化。

v27.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值均作往复性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

x28.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5的变化而改变;而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角度保持为功率因数角是基本不变的。

x29.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5的变化而改变;短路时,系统各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角度呈周期性变化。

x30.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角度是基本不变的;而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由阻抗角所决定。

x31.系统振荡时,线路发生断相,零序电流与两侧电动势角差的变化无关,与线路负荷电流的大小有关。

x32.发生正方向不对称故障时,对正序电压为极化量的相间阻抗继电器,原点不在稳态阻抗特性圆内,对称性故障时动作特性恰好通过原点。

x33.相间距离继电器能够正确测量三相短路故障、两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单相接地故障的距离。

x34.阻抗继电器的整定范围超出本线路,由于对侧母线上电源的助增作用,使得感受阻抗变小,造成超越。

v35.在受电侧电源的助增作用下,线路正向发生经接地电阻单相短路,假如接地电阻为纯电阻性的,将会在送电侧相阻抗继电器的阻抗测量元件中引起容性的附加分量ZR。

x36.对方向阻抗继电器来讲,如果在反方向出口(或母线)经小过渡电阻短路,且过渡阻抗呈阻感性时,最容易发生误动。

v37.在系统发生振荡情况下,同样的整定值,全阻抗继电器受振荡的影响最大,而方向阻抗继电器所受的影响最小。

x38.距离继电器能判别线路的区内、区外故障,是因为加入了带记忆的故障相电压极化量。

x39.某线路的正序阻抗为0.2Q/km,零序阻抗为0.6Q/km,它的接地距离保护的零序补偿系数为0.5。

v40.过渡电阻对距离继电器工作的影响,视条件可能可能使保护区

缩短,还可能发生超越及拒动。

x41.与电流电压保护相比,距离保护主要优点在于完全不受运行方式影响。

x42.躲过振荡中心的距离保护瞬时段,应经振荡闭锁控制。

x43.距离保护原理上受振荡的影响,因此距离保护必须经振荡闭锁。

x44.动作时间大于振荡周期的距离保护亦应经振荡闭锁控制。

v45.当系统最大振荡周期为1.5s时,动作时间不小于0.5s的距离

I段,不小于1s的距离保护H段和不小于1.5s的距离保护皿段不应经振荡闭锁控制。

v46.一般距离保护振荡闭锁工作情况是正常与振荡时不动作、闭锁保护,系统故障时开放保护。

x47.在微机保护装置中,距离保护H段可以不经振荡闭锁控制。

x48.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可能会导致阻抗元件误动作,因此突变量阻抗元件动作出口时,同样需经振荡闭锁元件控制。

v49.工频变化量原理的阻抗元件不反映系统振荡,但构成继电器时如不采取措施,在振荡中区外故障切除时可能误动。

x50.接地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接线采用60度接线。

x51.某线路的正序阻抗为0.2Q/km,零序阻抗为0.6Q/km,它的接地距离保护的零序补偿系数为0.5。

x52.接地距离保护只在线路发生单相接地路障时动作,相间距离保护只在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动作。

x53.在双侧电源线路上发生接地短路故障,考虑负荷电流情况下,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由于故障短路点的接地过渡电阻的影响使其测量阻抗增大。

v54.当线路末端最小短路电流大于阻抗继电器的最小精工电流时,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误差小于10%。

v55.正序电压极化的相间方向阻抗继电器当正序电压不带记忆,在保护安装处正方向出口发生两相短路时有死区。

v56.正序电压极化的相间方向阻抗继电器当正序电压不带记忆,在保护安装处正方向出口发生三相短路时有死区。

x57.由正序电压极化的接地距离保护当在线路首端发生单相接地时有电压死区。

x58.闭锁式高频保护,判断故障为区内故障发跳闸命令的条件为:

本侧停信元件在动作状态及此时通道无高频信号(即收信元件在不动作状态)。

x59.电路中任一点的功率(电流、电压)与标准功率之比再取其自然对数后的值,称为该点的功率绝对电平。

v60.结合滤波器和耦合电容器组成的带通滤波器对50Hz工频应呈现极大的衰耗,以阻止工频串入高频装置。

v61.高频保护的停信方式有:

断路器三跳停信,手动停信、其他保护停信及高频保护本身停信。

v62.发信机主要由调制电路、振荡电路、放大电路、高频滤波电路等构成。

v63.高频保护通道传送的信号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跳闸信号、允许信号和闭锁信号三类。

x64.采用远方启动和闭锁信号的高频闭锁距离保护,既可用于双电源线路也可用于单电源线路。

v65.高压输电线路的高频加工设备是指阻波器、耦合电容器、结合滤波器和高频电缆。

v66.高频保护通道的工作方式,可分为长期发信和故障时发信两种。

x67.高频保护的工作方式采用闭锁式,即装置启动后,收到连续高频信号就起动出口继电器。

v68.高频保护在短路持续时间内,短路功率方向发生改变,保护装置不会误动。

v69.因为高频保护不反应被保护线路以外的故障,所以不能作为下一段线路的后备保护。

v70.主保护双重化主要是指两套主保护的交流电流、电压和直流电源彼此独立,有独立的选相功能,有两套独立的保护专(复)用通道,

断路器有两个跳闸线圈、每套保护分别启动一组。

x71.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需要振荡闭锁。

x72.从测量元件来看,一般相间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所接入的电压与电流没有什么不同。

v73.电力载波通信就是将语音或远动信号寄载于频率为40〜500kHz

的高频波之上的一种通信方式。

x74.高频保护采用相—地制高频通道是因为相—地制通道衰耗小。

v75.所谓相一地制通道,就是利用输电线的某一相作为高频通道加工相。

v76.耦合电容器对工频电流具有很大的阻抗,可防止工频高压侵入高频收发信机。

v77.结合滤波器和耦合电容器组成一个带通滤波器。

v78.耦合电容器与连接滤过器(结合滤波器)共同完成输电线路与高频电缆波阻抗匹配的任务。

v79.在高频通道中连接滤波器与耦合电容器共同组成带通滤波器,其在通道中的作用是使输电线路和高频电缆的连接成为匹配连接,同时使高频收发信机和高压线路隔离。

v80.结合滤波器和耦合电容器组成的带通滤波器对50周工频应呈现极大的衰耗,以阻止工频串入高频装置。

v81.允许式高频保护必须使用双频制,而不能使用单频制。

x82.高频保护不仅作为本线路的全线速动保护,还可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v83.对于纵联保护,在被保护范围末端发生金属性故障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

v84.用电力线载波通道的允许式纵联保护比用同一通道的闭锁式纵联保护安全性更好。

v85.线路允许式纵联保护较闭锁式纵联保护易拒动,但不易误动。

v86.高频闭锁保护一侧发信机损坏,无法发信,当反方向发生故障

时,对侧的高频闭锁保护会误动作。

v87.闭锁式纵联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是高值启动元件动作,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收到过闭锁信号而后信号又消失。

x88.对闭锁式高频保护而言,断路器“位置停信”均应采用三相TWJ触点并联实现。

X89.闭锁式纵联保护在系统发生区外故障时靠近故障点一侧的保护

将作用收发信机停信。

二、单选题

1.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

测量B:

启动C:

振荡闭锁D:

逻辑

2.距离保护装置一般由()组成

A)测量部分、启动部分;B)测量部分、启动部分、振荡闭锁部分;

C)测量部分、启动部分、振荡闭锁部分、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

咅部分;

D)测量部分、启动部分、振荡闭锁部分、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部分、逻辑部分;

3.距离保护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

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B:

最大测量阻抗C:

介于最小测量阻抗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值D最小测量阻抗

4.以电压U和(U-IZ)比较相位,可构成()。

A:

全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B:

方向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C:

电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

带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5.加到阻抗继电器的电压电流的比值是该继电器的()。

A:

测量阻抗B:

整定阻抗C:

动作阻抗

6.对反应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为使其在各种相间短路时测量阻抗均相等,应采用().

A.90度接线B.+30度接线C.-30度接线D.0度接线

7.相间距离保护的阻抗继电器采用0度接线的原因是()。

A:

能正确反应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B:

能正确反应

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但不能反应两相接地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

C:

能反应各种故障

8.保护线路发生三相短路,相间距离保护感受的阻抗()接地距离保护感受的阻抗。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

9.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

使保护范围伸长B:

使保护范围缩小

C:

保护范围不变D:

使保护范围不定

10.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

零序电流保护B:

负序电流保护

C:

相间距离保护D:

相间过流保护

11.保护范围相同的四边形方向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偏移特性圆阻抗继电器、全阻抗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最大的是()A全阻抗继电器B:

偏移特性圆阻抗继电器

C:

方向阻抗继电器D:

四边形方向阻抗继电器

12.系统短路时电流、电压是突变的,而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是()。

A:

缓慢的且与振荡周期无关B:

与三相短路一样快速变化

C:

缓慢的且与振荡周期有关D:

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13.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

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14.与一般方向阻抗继电器比较,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最显著的优点是()。

A:

反应过渡电阻能力强B:

出口故障时高速动作

C:

出口故障时高速动作,反应过渡电阻能力强

15.相间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正序极化电压是为了防止()。

A:

正向区外两相金属性短路时阻抗继电器超越B:

保护安装处反向

两相金属性短路时阻抗继电器误动或正方向出口两相短路时拒动

C:

合闸于正向三相短路时阻抗继电器不动作

16.工频变化量阻抗方向元件在系统振荡时()

A:

不会误动B:

要误动C:

可能误动

17.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

A:

均作往复性摆动B:

均会发生突变

C:

在振荡频率高时会发生突变D:

不变

18.继电保护装置中采用正序电压做极化电压有以下优点()。

A:

故障后各相正序电压的相位与故障前的相位基本不变,与故障类型无关,易取得稳定的动作特性B:

除了出口三相短路以外,正序电压幅值不为零C:

可提高保护动作时间D:

以上A和B均正确

19.电力系统振荡时,若振荡中心在本线内,三段阻抗元件的工作状态是()。

A:

周期性地动作及返回B:

不会动作C:

一直处于动作状态

20.按照我国的技术要求,距离保护振荡闭锁使用()方法。

A:

由大阻抗圆至小阻抗圆的动作时差大于设定时间值即进行闭锁

B:

由故障起动对I、"段短时开放,之后发生故障需经振荡闭锁判别后动作C:

整组靠负序与零序电流分量起动

21.不需要考虑振荡闭锁的继电器有()。

A:

全阻抗继电器B:

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

C:

方向阻抗继电器D:

四边形阻抗继电器

22.系统发生振荡时,距离皿段保护不受振荡影响,其原因是()。

A.保护动作时限小于系统的振荡周期

B.保护动作时限大于系统的振荡周期

C.保护动作时限等于系统的振荡周期

2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或引入第三相电压的是()

A:

全阻抗继电器B:

方向阻抗继电器

C:

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D:

四边形阻抗继电器

24.切除线路任一点故障的主保护是()

A:

相间距离保护B纵联保护C:

零序电流保护D:

接地距离保护

25.高频阻波器所起的作用是()

A:

限制短路电流B:

阻止工频信号进入通信设备

C:

阻止高频电流向变电站母线分流D:

增加通道衰耗

26.高频保护采用相一地制通道是因为()

A:

所需加工设备少,比较经济B:

相一地制通道衰耗小

C:

减少对通信的干扰D:

相一地制通道衰耗大

27.闭锁式纵联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是()

A:

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收到闭锁信号后信号又消失;B:

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没有收到闭锁信号;C:

正、反方向元件均动作,没有收到闭锁信号;

D:

正、反方向元件均不动作,没有收到闭锁信号。

28.高频闭锁保护,保护停信需带一短延时,这是为了()

A:

防止外部故障时因暂态过程而误动;B:

防止外部故障时因功

率倒向而误动;C:

与远方启动相配合,等待对端闭锁信号的到来,防止区外故障时误动;D:

防止区内故障时拒动。

29.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发信机起动后当判断为外部故障时()。

A:

两侧立即停信B:

正方向一侧发信,反方向一侧停信C:

两侧

继续发信D:

正方向一侧停信,反方向一侧继续发信

30.为保证允许式纵联保护能够正确动作,要求收信侧的通信设备在收到允许信号时()。

A:

须将其展宽至200〜500msB:

须将其展宽至100〜200msC:

不需要展宽D:

将信号脉宽固定为100ms

31.高频方向保护中()。

A:

本侧启动元件(或反向元件)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于对侧正向测量元件B:

本侧正向测量元件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于对侧启动元件(或反向

元件)C:

本侧正向测量元件的灵敏度与对侧无关D:

两侧启动元件

(或反向元件)的灵敏度必须一致,且与正向测量元件无关

32.高频闭锁式保护中,保护发信8ms再停信,这是为了()。

A:

防止外部故障时的暂态干扰而引起误动B:

等待对端闭锁信号到

来,防止区外故障误动C:

防止外部故障时功率倒向而误动

33.对于高频闭锁式保护,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高频通道不通,则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出现()。

A:

区内故障时能够正确动作B:

功率倒向时可能误动作

C:

区外故障时可能误动作D:

区内故障时可能拒动

34.高频阻波器能起到()的作用。

A:

阻止高频信号由母线方向进入通道B:

阻止工频信号进入通信设

备C:

限制短路电流水平D:

阻止工频信号由线路方向进入母线

35.目前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不能应用的通道形式有:

()。

A:

光纤通道B:

微波通道C:

载波通道D:

导引线

36.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发信机发送的高频信号是()。

A.允许信号B.闭锁信号C.跳闸信号

37.高频保护载波频率过低,如低于50kHz,其缺点是()。

A:

受工频干扰大,加工设备制造困难B:

受高频干扰大

C:

通道衰耗大

38.相一地制高频通道组成元件中,阻止高频信号外流的元件是

()。

A:

高频阻波器B:

耦合电容器C:

结合滤波器

39.高频通道中结合滤波器与耦合电容器共同组成带通滤波器,其在通道中的作用是()。

A:

使输电线路和高频电缆的连接成为匹配连接B:

使输电线路和高

频电缆的连接成为匹配连接,同时使高频收发信机和高压线路隔离

C:

阻止咼频电流流到相邻线路上去

40.在高频保护的通道加工设备中的()主要是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防止反射,以减少衰耗。

A:

阻波器B:

耦合电容器C:

结合滤波器

41.在电路中某测试点的功率P和标准比较功率PO=lmW之比取常用对数的10倍,称为该点的()。

A:

电压电平B:

功率电平C:

功率绝对电平

42.线路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采用()通道最优。

A:

数字载波B:

光纤C:

数字微波

43.纵联保护相地制电力载波通道由()部件组成。

A:

输电线路,高频阻波器,连接滤波器,高频电缆

B:

高频电缆,连接滤波器,耦合电容器,高频阻波器,输电线路

C:

收发信机,高频电缆,连接滤波器,保护间隙,接地刀闸,耦合电容器,高频阻波器,输电线路

44.在纵联方向保护中,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在正方向短路时正方向元件的相角为()

A:

90°B:

0°C:

180°

45.在所有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当整定阻抗相同时,()保护躲过过渡电阻的能力最强。

A:

全阻抗继电器B:

方向阻抗继电器C:

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

46.发生交流电压二次回路断线后不可能误动的保护为()。

A:

距离保护B:

差动保护C:

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47.相间距离保护的I段保护范围通常选择为被保护线路全长()

A:

50〜55%B:

60〜65%C:

70〜75%D:

80〜85%

48.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

A:

最有选择B:

最灵敏C:

最快速D:

最可靠

49.以下()项定义不是接地距离保护的优点。

A:

接地距离保护的I段范围固定B:

接地距离保护比较容易获得有较短延时和足够灵敏度的d段C:

接地距离保护三段受过渡电阻影响小,可作为经高阻接地故障的可靠的后备保护

50.过渡电阻对距离继电器工作的影响是()。

A:

只会使保护区缩短B:

只会使继电器超越C:

视条件可能会失去方向性,也可能使保护区缩短,也可能超越或拒动

51.方向圆特性阻抗元件整定时,应该以()角度通入电流电压。

A:

以给定的线路阻抗角B:

以通过试验得到的阻抗灵敏角

C:

因阻抗定值由电抗值决定,因此固定90度角

52.在高频通道中结合滤波器的作用是()。

A:

隔离高压并实现阻抗匹配;B:

与耦合电容一起构成带通滤过器;C:

与耦合电容一起构成带通滤过器并实现阻抗匹配D:

以上均正确

53.纵联保护电力载波高频通道用()方式来传送被保护线路两侧的比较信号。

A:

卫星传输;B:

微波通道;C:

相一地高频通道;D:

电话线路。

三、填空题

1.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指能使阻抗继电器临界动作的测量阻抗。

2.在距离保护中助增电流影响距离保护的第IL段的整定阻抗。

3•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方向阻抗继电

器受过渡电阻影响大,全阻抗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4.在距离保护中汲出电流影响距离保护的第山段的灵敏度。

5.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着功角的变化

而变化,而短路时,电流和电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6.双电源系统(假设两侧电动势相等),系统电压最低点叫振荡中心,位于系统综合阻抗的1/2处。

7.对于距离保护后备段,为了防止距离保护超越,应取常见运行方式下最小的助增系数进行计算。

8.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能够对线路接地故障进行保护的主要有:

纵联保护、接地距离保护和零序保护。

9.对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的基本要求有继电器测量阻抗正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和与故障类型无关即不随故障类型而改变。

10.距离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启动部分、振荡闭锁部分、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部分、逻辑部分组成。

11.影响阻抗继电器正确测量的因素有:

①故障点的过渡电阻;②保护安装处与故障点之间的助增电流和汲出电流;⑧测量互感器的误

差;④电压回路断线;⑤电力系统振荡:

⑥被保护线路的串联补偿电容器。

12.正常运行时,阻抗继电器感受的阻抗为负荷阻抗。

13.距离I段是靠定值大小满足选择性要求的,距离皿段是靠时间定值满足选择性要求的。

14.为防止失压误动作,距离保护通常经由负序电流或电流差突变量构成的启动元件控制,以防止正常过负荷误动作。

15.阻抗保护应用电流启动和电压断线闭锁共同来防止失压误动。

16.距离保护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第三相电压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正

方向出口相间短路拒动及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