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4306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docx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

苏州大学法医学复习资料

1法医学: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与其他自然学科的理论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

2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

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是生前烧死的确证,该综合症的表现为:

咽喉,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坏死,形成灰白色,易剥离的假膜,假膜主要由纤维蛋白,坏死的黏膜,黏液以及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等组成。

黏膜上可见水疱。

3毒物:

毒物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以较小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损害的化学物质。

4保险杠损伤:

保险杠损伤是指车辆保险杠在撞击人体时,在距离地面50~60cm高处的人体下肢形成横带状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和骨折。

5电流斑:

主要改变为电源导体作用于皮肤在电流入口与出口形成的损伤就是电流斑。

6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医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7尸僵:

人死后出现肌肉松弛之后,各肌群逐渐僵硬并将关节固定,称为尸僵。

8皮肤金属化:

由于电极金属蒸发,金属微粒沉着于皮肤呈金属化。

9尸体现象:

人死后,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并受到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特殊征象的死亡变化,称为尸体现象。

10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即物体与人体相对运动时的力的作用造成组织器官的结构破坏,位移或功能障碍称为机械性损伤。

11八字不交:

缢死士绳索压迫颈部皮肤所形成的印痕为八字不交。

缢死多为滑动型索套,结扣位于悬吊上方,当体重下垂时可迅速滑动,使绳八字不交:

套收紧,形成闭锁式索沟,由于重力作用,索套悬吊处被提起,而不与皮肤接触,形成从索套着力处向后上逐渐变浅的,在兜住弧对侧形成索沟中断不交的所谓“提空现象”,故缢沟形状为开放式U形或马蹄状“八字不交”。

12亲子鉴定:

亲权鉴定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和分析,判定有争议的父母和孩子间是否具有亲生关系的法医鉴定。

13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青壮年猝死综合症士一种原因不明的猝死。

14脑死亡:

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脑干等在内的全脑功能活动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也可称为全脑死亡。

15中毒:

机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遭受损害而出现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16机械性窒息:

机械性窒息是指机械性外力造成气道包括肺的通气障碍所致的外窒息。

17尸斑:

尸体因血液重力作用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并在该处皮肤呈现边缘不清的有色瘢痕称为尸斑。

18白骨化:

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的现象,称为白骨化。

19溺死:

由于液体阻塞呼吸道及肺泡,阻碍气体交换,体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发生窒息死亡称为溺死。

20生物性检材:

生物性检材包括人体组织与器官,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由它们形成的瘢痕。

21猝死:

猝死又称急性死,是指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而发生的突然性死亡。

22致死量:

引起中毒死亡的最小剂量称为致死量。

23致死血浓度:

引起死亡的血中毒物浓度称为致死血浓度。

24水性肺气肿:

水性肺气肿是确定溺死的重要证据之一。

是一种生活反应。

(详见《法医学》p73)

25挫伤:

身体组织收到各种不同程度的钝力碰撞或挤压后所形成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

26表皮剥落:

机械性暴力引起皮肤表皮层与部分真皮层的缺损称为擦伤,又称表皮剥脱。

27PCR:

聚合酶链反应。

是体外酶促合成一段特异性DNA的方法,即在引物介导下反复进行“变性—复性:

—延伸”而扩增模板DNA的过程。

28基因座: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

29刑事责任能力:

所谓的刑事责任能力简称责任能力,其核心的意义就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的能力,亦即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并自觉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

30婴幼儿猝死综合症:

婴幼儿猝死综合症是指婴儿突然死亡。

31颅骨相重合:

颅像重合技术是将失踪人生前照片的负面于颅骨的负面进行影像重叠,判定重叠照片的解剖学关系是否一致,从而确定该死者和失踪人员是否为同一人。

1详述晚期尸体现象有哪些?

晚期尸体现象一般是指死亡24小时后尸体的变化,但有的也可能晚至2~3天才表现出来,发展到白骨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根据尸体是否保存完整,分为毁坏型尸体现象和保存型尸体现象。

毁坏型尸体现象包括腐败,霉尸及白骨化等;保存型尸体现象包括干尸(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特殊型古尸等。

2电击死如何判断?

电流斑的形态学有哪些特点?

确认电击死通常要具备三个条件:

1现场要有带点的电源或用电器;

2要有确实的触点经过;3体表应能见到电流斑或其他电损伤。

典型的电流斑如帽针头至豌豆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或灰褐色炭化,质硬而干燥,中央凹陷,边缘隆起,似火山口样。

3血痕检验一般遵循的程序是什么?

答:

肉眼观察预实验确定实验种属实验个人识别

○1肉眼观察:

可疑血痕的大小、形状、颜色、部位及范围等。

○2预实验:

常做可疑血痕联苯胺实验、酚酞实验来初步判断是否为血痕,若实验结果为阳性则可能为血痕,阴性则不是血液或血液已被破坏。

○3确认试验:

常做可疑血痕的凝集反应来确认是否为血液,若实验结果为阳性则是血液,阴性则不是血液或血液已被破坏。

○4种属实验:

常做血色原结晶实验(或氯化血红素试验)是否为人血,若实验结果为阳性则为人血,阴性则为动物血。

○5个人识别:

血液测定和STR+TCR实验来进行DNA识别,判断是甲血还是乙血

4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征象有哪些?

尸体外表征象:

1颜面肿胀,发绀2尸斑显著,出现早,呈现紫红色3面部皮肤及眼结膜点状出血4尸冷缓慢5牙齿的石竹变色6其他尸体内部征象:

1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2内脏淤血3浆膜及黏膜下点状出血4急性肺气肿和肺水肿5脾脏贫血6脑组织充血,水肿,并有散在性出血点。

5机械性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受伤情况:

1军事上(如战伤)2生产上(如工伤)3交通上(交通事故)4日常生活上的机械性损伤

致伤物:

1钝器伤2锐器伤3火器伤

6猝死的诱因有哪些?

猝死的概念如何表述?

猝死又称为急死,是指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而发生的突然性死亡。

答:

诱因:

○1强烈的情绪变化、精神紧张,过分的“喜、怒、哀、乐、悲、思、恐”等,是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2过度劳累,较强烈的体育运动等体力活动突然增加,如疾跑、登高、斗殴、搬抬重物等;○3暴饮暴食,主要指饮高度白酒和高脂肪餐饮食;○4气候异常,过冷或过热;○5其他,轻微外伤、过度吸烟、急性感染、性交,甚至睡眠中抑制等状况引起的异常反应等。

原因:

包括急性病、潜在疾病或慢性病急性骤恶化、烈性传染病、异常或过敏体质等。

诱因:

1精神因素2外伤3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4疾病5其他

7中毒症状在中毒法医学的鉴定中有哪些?

8如何描述机械性损伤创口的基本形态?

钝器伤擦伤:

表现为点灶状、片状或线条状,新鲜时呈红色或暗红色,皮革样化后呈浅棕色或暗棕色挫伤:

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椭圆形或片状挫裂伤:

创口不规则,创角较钝,创缘和创壁不光滑,创底不平,创腔内常有组织间桥,即韧性强、未离断的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纤维。

锐器伤切创:

创口无擦伤和挫伤,创口的形态与切断的纤维排列有关,如果创口走行与组织纤维方向一致,则创口哆开程度不大,成呈裂隙状;如创口走行与组织纤维方向成直角,则创口哆开比较显著,成纺锤形砍创:

砍创较深,创壁光滑,创缘平整,创角尖锐或较钝,无组织间桥,创缘亦可无表皮剥脱形成刺创:

刺创口虽小,但因能刺入深部组织,伤及重要器官或大血管而危及生命

9详述早期尸体现象有哪些?

早期尸体现象是指人死后24小时以内发生的变化,24小时以后发生的变化称为晚期尸体现象。

但尸体现象从发生发展到最后消失时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早期,晚期尸体现象不能截然分开。

早期尸体现象包括超生反应,肌肉松弛,角膜混浊,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皮革样化,自溶和自家消化。

10什么是个人识别?

个人识别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答:

个人识别指对尸体或活体进行同一认定。

要解决的问题:

○1刑事案件中对无名尸、碎尸、白骨化尸、高度腐蚀难以辨认的尸体等的个人识别○2在灾难事故中遇难尸体的个人识别○3交通事故的逃逸案件中现场尸体的个人识别○4对昏迷意识丧失的患者、失去记忆的人、精神障碍的弃儿、整形后进行各种犯罪的人的个人识别○5青少年犯罪中年龄大小的个人识别对定罪量刑非常重要。

11烧死的法医学鉴定是什么?

1生前烧死和似乎焚尸的鉴别2烧死的死亡机制3鉴别火场尸体有无其他暴力损伤4区别自杀,他杀,自然灾害5在尸体难以辨别时进行个人识别。

12诈病,造作病(伤)的特点有哪些?

如何鉴别?

答:

诈病特点:

○1目的性强○2检查困难○3模仿性强○4病程反复○5过分夸大○6体检不配合

诈病鉴别:

○1要解决的问题:

a、要明确被鉴定人是否存在该病b、该病与其临床表现是否吻合c、被鉴定人的这种表现是否尤其主观故意所致

○2鉴定要点:

案情与病史的审查、询问病情、体检、专家会诊、慎重结论。

造作伤特点:

○1共同特点:

a、造作上有明确的目的b、损伤轻微c、损伤易诊断

○2特点:

a、造作伤的部位显而易见、力手可达、与目的相符、不毁容不致命。

b、造作伤种类以轻巧的锐器致伤最常见,而酸碱高低温伤、枪伤爆炸伤最为少见。

c、造作伤处无衣物破损、现场多整齐不乱。

造作伤鉴别:

○1要解决的问题:

确认被检查者有无损伤,有损伤

的必须详细记载损伤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方向等;确认該伤如何造成。

○2鉴定要点:

案情调查、损伤检查、衣物检查、现场勘察及事件重建。

13列表详述生前溺死与死后抛尸入水的鉴别?

项目

溺死

死后抛尸入水

口鼻部

白色或粉红色蕈形泡沫

呼吸道

全部呼吸道和肺泡内有溺液、

泡沫和异物

仅上呼吸道有少量溺液、异物;若水压较大可达下呼吸道,但无泡沫

水性肺气肿,肺表面有肋骨压

溺死斑,切面有溺液流出

左心血液较右心稀(淡水溺

死)

左右心血浓度相同,成分相同

胃肠

多有溺液、水草、泥沙等物

仅胃内有少量溺液,一般不

进入小肠

内脏器

脑、肝、肾等器官淤血,脾收

缩贫血

不一定有淤血等改变

手中

可握有水草或泥沙等物

硅藻检

肺、大循环各器官、骨髓、牙

髓内均可检出相当数量的硅

有时仅在肺中检出少量,其

余器官不能检出硅藻

死亡原

溺死

有其他死因

14法医学上对死亡的分类有哪些?

它们各自概念与特点是什么?

答:

①心脏死亡:

是指源于心脏疾病或损伤而导致心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所引起的心跳停止先于呼吸停止的死亡。

特点:

根本死因是循环功能障碍,常见于心脏的原发性疾病或外伤而导致的心跳骤然停止,先于呼吸停止。

②肺脏死亡:

是指源于呼吸系统(尤其是肺)的疾病或损伤导致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所引起呼吸停止先于心跳停止的个体死亡。

特点:

根本原因是呼吸功能障碍,临床特点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碳酸平衡紊乱、组织缺氧和酸中毒。

③脑死亡:

(见下题)

//15电击死如何判断?

电流斑的形态学特点有哪些?

16脑死亡的基本概念,判断标准及医学意义是什么?

答:

概念:

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在内的全脑功能活动不可逆地永久性丧失,因此也可称为全脑死亡。

判断标准:

○1深度昏迷○2无自主呼吸○3无反射○4平直脑电图○5脑循环停止

意义:

可以免除对原发性脑死亡不必要的抢救、复苏措施;明确可供移植器官的时间;明确死亡具体时间;用于相关法医学鉴定或解决某些法律纠纷。

7、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征象有哪些?

答:

体表征象:

○1颜面部淤血、发绀、肿胀○2瘀点性出血○3尸斑出现较早、显著、分布广泛、呈暗紫红色○4尸冷较慢○5牙齿出血(玫瑰齿),石竹色变

局部征象:

○1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2内脏淤血○3黏膜及粘膜下层点状出血○4急性肺气肿○5脾贫血○6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17列表详述缢死与勒死的鉴别?

项目

缢死

勒死

索沟位

典型缢死索沟多在舌骨与甲

多在甲状软骨或其下方

状软骨之间,非典型者位于

颈一侧或项部

基本呈环形水平状

索沟方

着力处水平

多闭锁

多不闭锁,有移行、中断

深度基本一致,结扣处有

索沟闭

着力处最深,向两侧逐渐变

压痕

浅或消失

勒沟多出血,颜色较深

索沟深

缢沟处出血少见,上下缘和

缢沟间隆起处有出血点

肌肉常有出血,颈动脉内

索沟出

肌肉多无出血,颈动脉分叉

膜多无裂伤

下内膜可有横向裂伤舌骨大角、甲状软骨上角可

可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

纵向骨折

颈部深

有骨折

脑组织及脑膜淤血明显,

部组织

典型缢死者脑组织、脑膜淤

伴点状出血

损伤

血不明显,非典型缢死者较

舌尖多外露

颈部骨

明显

颜面青紫、肿胀,勒沟以

舌尖多不外露

上颈部、面部皮肤及眼结

颅脑淤

非典型缢死者颜面苍白,非

膜常可见出血点

典型缢死者颜面淤血肿胀,

眼结膜可有出血点

舌尖外

颜面征

18生物性检材的余姚特点是什么?

血痕检验需要的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

○1容易変性,降解腐败

○2环境对检材的影响,环境的作用是检材具有不确定性。

19缢死和死后悬尸的区别要点是什么?

缢死和死后缢尸的主要区别在于缢沟及颈部组织是否有生活反应。

生前缢沟有表皮剥脱,缢沟间皮肤有出血点,颈部肌肉可见挫压伤出血,舌骨大叫有骨折等生活反应,而死后缢尸无上述现象。

20简述生前烧死与死后分时的鉴别?

鉴别点

烧死

死后焚尸

生活反应

气管内容

有烟灰,炭末沉着

热作用呼吸道综合症

周围组织酶活性

增高

不增高

血液中Hb-CO

查出致死量

其他致死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