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044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地产业术语集(2).doc

 常见的房屋面积相关知识

  1. (住宅)房屋使用面积

是指住宅中以户(套)为单位的分户(套)门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

包括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的卧室、起居室和客厅(堂屋)、亭子间、厨房、卫生间、室内走道、楼梯、壁橱、阳台、地下室、假层、附层(夹层)、阁楼、(暗楼)等面积。

住宅使用面积按住宅的内墙面水平投影线计算。

亦指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字节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地面面积的总和。

也称作地毯面积。

地毯面积说通俗点就是把你买的房子全铺了地毯,能铺多少面积。

2.(住宅)房屋建筑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按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层高2.20米(含2.20米,下同)以上的永久性建筑。

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之和)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每幢楼内的公用建筑面积,例如大堂、公用楼梯等)组成。

  

3.成套住宅建筑面积

是指成套住宅的建筑面积总和。

4.危险房屋建筑面积

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建筑面积。

5.房屋减少建筑面积

指报告期由于拆除、倒塌和因各种灾害等原因实际减少的房屋建筑面积(包括私有房屋)。

6.房屋的产权面积

房屋的产权面积系指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

房屋产权面积由直辖市、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确权认定。

7.房屋预测面积

预测面积是指在商品房期房(有预售销售证的合法销售项目)销售中,根据国家规定,由房地产主管机构认定具有测绘资质的房屋测量机构,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实地考察和国家测量规范对尚未施工的房屋面积进行一个预先测量计算的行为,它是开发商进行合法销售的面积依据。

8.房屋实测面积

实测面积是指商品房竣工验收后,工程规划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合格,开发商依据国家规定委托具有测绘资质的房屋房屋测绘机构参考图纸、预测数据及国家测绘规范之规定对楼宇进行的实地勘测、绘图、计算而得出的面积。

是开发商和业主的法律依据,是业主办理产权证、结算物业费及相关费用的最终依据。

9.房屋的共有建筑面积

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10.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

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11.套内房屋使用面积

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1)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贮藏室、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4)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12.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和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自有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13.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其中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未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4.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房屋建筑面积)

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房者听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15.共用建筑面积

(1)共有面积的内容包括:

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用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2)共用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即为整幢建筑物的共用建筑面积。

(3)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将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由于各个楼盘因为在自身的情况不同,在此方面也都具有差异性。

据目前房地产市场上的操作经验,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7%-20%之间;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

(4)房屋的公用建筑面积

每户(或单位)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按如下原则进行计算:

(1)有面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应按其文件或协议进行计算;

(2)如无面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其使用面积的比例进行分摊。

即:

每户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应分摊公用建筑面积/各套(单元)建筑面积之和)×各套(单元)建筑面积。

几个问题释疑

 1、商品房销售时,以什么计量单位作为计价方式?

答:

商品房销售可以按套(单元)计价,也可以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

2、何谓“预售面积”和“竣工面积”?

它们有何区别?

答:

预售面积是指全部按建筑设计图上尺寸计算的房地产建筑面积,它只供房地产预售时使用;竣工面积是指房地产竣工后实测的面积或用与竣工房地产尺寸相符的建筑设计图计算的建筑面积,它为房地产交易、租赁、抵押、竣工验收、产权登记等提供依据。

3、业主如对已购房地产的面积有疑问时,该如何处理?

答:

在预售期间,可向发展商索要该套房屋的面积测绘资料和建筑设计图,根据图上尺寸复核套内建筑面积是否与购房合同上的套内建筑面积相符。

在竣工入住后,可按相关规范自行实测,如仍存疑问,可要求进行重新测量。

4、业主在复查自己一套房的竣工面积与实际面积是否相符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

业主在复查已购房地产的面积时,一般只能丈量该套房的套内建筑面积,而且还需注意墙体厚度、烟道、专用梯、凸窗分摊面积等问题。

5、按套内建筑面积售房,房价是如何计算的?

答:

(1)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的商品房,按套(单元)或整层出售的,以套(单元)或整层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计算房价;整幢出售的,以该幢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房价。

预售时,开发企业应向购房者提供经规划部门批准的房屋建筑平面图。

(2)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已建成的商品房以及二、三级市场的各类房屋交易,实行总价交易,房价可不与房屋建筑面积挂钩,但新业主对公用建筑面积享有原业主的权属。

实行总价销售的房屋,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原业主应向购房者提供房地产测绘机构的房屋建筑平面图。

6、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商品房,其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建设费用如何计算?

答:

按套内建筑面积计算房价的商品房,其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建设费用计入套内建筑面积销售单价内,不再另行计价。

7、套内建筑面积售房与建筑面积售房有何异同?

答:

“套内建筑面积”售房,实际上是以“套内建筑面积”为交易面积,按套内建筑面积计算房价,其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建设费用计入套内建筑面积销售单价内,不再另行计价。

同时在购销合同中记载该商品房项目的总公用建筑面积及本单元或整层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其权属属于各产权主共同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独自占用。

“建筑面积”售房,实际上是以套内建筑面积与分摊公用建筑面积之和作为交易面积,按建筑面积计算房价。

由于“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的存在,使售房面积复杂化、专业化,非房产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弄清“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购房者不能直观了解自己究竟购买了多大的房屋。

“套内建筑面积”售房与“建筑面积”售房相比,前者只是少了个“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而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建设费用计入套内建筑面积销售单价内,因此房屋交易总价不变,但售房面积更明确、具体、直观。

两者对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享有同等的权益。

8、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商品房,发生面积差异时,如何处理?

答:

按套(单元)计价的预售房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合同中附所售房屋的平面图。

平面图应当标明详细尺寸,并约定误差范围。

房屋交付时,套型与设计图纸一致,相关尺寸也在约定的误差范围内,维持总价款不变;套型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或者相关尺寸超出约定的误差范围,合同中未约定处理方式的,买受人可以退房或者与房地产开发企业重新约定总价款。

买受人退房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建筑物的各项比率

 1. 建筑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计算公式: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

  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

  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建筑特点

  

(一)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

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

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二)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三)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

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

  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

  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

  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四)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

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2.建筑密度

简介

建筑密度(buildingdensity)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规格

  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40%-50%,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考量的对象不同,相对于同一建筑地块,建筑密度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占用面积,建筑容积率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3.绿化率与绿地率

绿化率:

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但绿化率只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

绿化率是一个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词,准确的提法应为“绿化覆盖率”。

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相对而言比较宽泛,大致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绿化,所以绿化覆盖率一般要比绿地率高一些。

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是绿地率,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其计算要比绿化率严格很多。

  计算公式:

  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并不是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做绿地率,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土地和地表覆土达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都不计入绿地面积。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容积率和绿地率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4.住宅成套率

是指成套住宅建筑面积与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宅成套率(%)=成套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

成套住宅

  是指由若干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室内走道或客厅等组成的供一户使用的房屋。

  

5.住宅自有(私有)率

住宅自有率(%)=自有(私有)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

爱尔兰、挪威、英国的城市住宅自有率也只在70%左右,历史上如挪威1990年就已经达到78.2%。

中国城市区域内,在住房私有率为82%.。

其实中国的住房自有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是跟中国的传统观念和历史因素造成的。

在中国假如你一辈子没有自己的房子是很难以被人所接受,但是在国外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接受一辈子到处旅行,流浪的日子。

而我们由于千年以来的农耕文化所造成的观念是不可能的。

再有,国外买不起房子的人大部分都租住在国家提供的廉租房,福利房和微利房等等房屋中。

  

6.户型比

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占住宅总套数的比重。

如果你是做房产置业的,在从业期间踩盘市调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做出其所调项目的户型配比.

踩盘指到实地去看楼盘,了解楼盘各方面的信息。

不是专业的人一般说去看楼。

  意思是,房地产从业人员(一般指专门的市场调查人员或策划人员)到其他开发商开发的项目里去了解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自己所在公司提供参考意见的市场活动.

  通常采取隐瞒真实身份和目的的形式,了解楼盘项目的价格、管理、销售等各项情况,以及楼盘的大小、四至、朝向、内部装修、物业管理、绿化、公共设施用地等。

  几乎每个房地产公司都会进行这项活动,以获得竞争对手或者市场的情况。

一般设立有关土地和房产专业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踩盘,或者安排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到楼盘收集信息,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也是一种专业实习。

  

7.面积误差比

 面积误差比=(产权登记面积-合同约定面积)×100%÷合同约定面积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时,应与购房者在购销合同中按如下原则约定交楼时实测面积与原计价面积出现差异(含误差)的处理方法:

(一)差异值为±0.6%以内(含本数)的,购销双方不作任何补偿;

(二)差异值为±0.6%以上(不含本数)至±3%以内(含本数)的,购销双方按购销合同约定的房屋单价多退少补;(三)差异值超过±3%以上(不含本数)的,购房者可选择多退少补或退回所购商品房。

选择退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30日内退回已收的全部购房款及利息(以付款日起至退款日止为期,以退款日同期银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计算)。

8.住宅平均层数

   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9.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 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中高层住宅(7~9层)比例 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10.人口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11.人口净密度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12.住宅建筑套密度(毛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13.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14.住宅面积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2/ha)。

 

15.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16.拆建比

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7.得房率:

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销售面积(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建筑面积

得房率=1-公摊系数

得房率标准如下:

高层塔楼住宅(75%——78%),公摊系数为(22%——25%)

高层板楼住宅(78%——85%),......................

小高层板楼住宅(85%——88%)

多层住宅(88%——95%)

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

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一般,得房率在7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