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4627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docx

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六17页

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选择题快练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菜的绝技,一是蒸。

蒸菜、蒸馒头、蒸饭、蒸包子等,无所不蒸。

蒸菜好像很简单,但其他地方的人不会。

比如你到欧洲,在湖边钓了一条鱼,欧洲人一定把鱼头鱼尾剁掉后拿来烤,而不会蒸;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

再比如《红楼梦》中有牛奶蒸羊羔,少数民族也不会这一套,只会烤鱼或煮鱼;羊肉就是水煮羊肉、烤羊肉,没有蒸的技术。

蒸的技术在中国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但现在包括韩国、日本,蒸的菜都极少,其烹调手段一是生吃,二是烧烤,三是水煮。

另一绝技是炒菜。

炒菜更难,就像古代的医书,唐代以前基本上皆是单方,如人参是什么药性,枸杞是什么药性,羊肉又是什么药性,等等。

补益之药,皆是单品。

宋以后,医书中就很少有单方的药了,多是复方,如现在所说的鸡尾酒疗法,要好几种药配起来,讲究君、臣、佐、使,即什么做药引,什么做主药,什么做烘托。

有些药可能有毒,吃了会死,但是在某些时候是可以吃的,如冬天那么冷,渔夫要潜水取珠,需吃点儿砒霜才可以御寒,但也不是直接吃,而是配起来吃。

炒菜也一样。

不同的菜,怎么样搭配起来,它的温、热、凉、寒大有讲究。

例如白菜性寒,我们会在里面配姜丝、虾米,做成开阳白菜,调节它的寒热。

去吃涮羊肉,里面的配菜,如豆腐、粉丝、鸭血、茼蒿、大白菜等,都是寒性的。

因为羊肉温热,火锅烧起来更热,所以加的菜都是凉性的,使之平衡。

炒菜也一样,要会搭配,我们流传下来的做菜之法,都是千锤百炼而成的。

我们的菜谱、食谱,在唐朝以前都是单品,宋代以后才有多品的菜。

这是做菜方法的变迁,菜的风格也有变化。

早期饮食纪录,多是《齐民要术》式的,主要是农家言,是针对老百姓的,老百姓的食材,老百姓的吃法。

到了唐代,奢侈了,所以有烧尾宴,流传有王公贵族的食谱。

但宋代以后,像《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所记载的就只是市井的吃食了。

好比今天若有人记录北京的吃食,告诉你稻香村卖什么,六必居卖什么,这是民众的吃食。

这种庶民吃食能反映风俗,但品味不高。

品味慢慢改造以后,才出现了文人针对饮食这件事如何求其清雅的做法。

食谱慢慢变成文人写作的一种方式,如大家熟知的袁枚的《随园食单》之类。

食谱,在中国独领风骚的即这种,庶民风味和王公贵族气派的食谱后来都绝迹了。

这是文人所讲究的,这种品味不同于皇公贵族的豪奢,豪奢是吃钱吃排场的,不知味。

文人食谱当然还包括喝茶,这些都是文人生活所讲究的。

(摘编自龚鹏程《有文化的文学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蒸菜、蒸馒头、蒸包子等,中国人无所不蒸,蒸好像很简单,但欧洲人只会烤。

B.炒菜比蒸菜更难,因为炒菜需要搭配,不同的菜,温、热、凉、寒大有讲究。

C.菜品中,姜丝、虾米、鸭血是热性的,豆腐、粉丝、茼蒿、大白菜都是寒性的。

D.稻香村卖的和《东京梦华录》记载的都是民众的吃食,虽能反映风俗,但品味不高。

答案 D 

解析 A项“但欧洲人只会烤”错,由原文第一段“在湖边钓了一条鱼,欧洲人一定把鱼头鱼尾剁掉后拿来烤,而不会蒸”可知,欧洲人不会蒸,并不能得出欧洲人只会烤。

B项“炒菜比蒸菜更难,因为炒菜需要搭配”强加因果,原文没有明确蒸菜就不需要搭配。

C项“菜品中,姜丝、虾米、鸭血是热性的”错,由第二段“如豆腐、粉丝、鸭血、茼蒿、大白菜等,都是寒性的”可知,鸭血是寒性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饮食的变迁,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第一个方面的两个绝技。

B.对于中国菜风格的变化,文章主要是通过饮食记录来论述的,突出了文人在变迁中的作用。

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主要以大量实例举证,阐释了中国菜的绝技和风格在唐宋时的发展变化。

D.对于中国菜,文章先与周边地区作比较,接着以医书类推,最后确定了文人化的风格。

答案 C

解析 “主要以大量实例举证”错,文中不是以中国菜的实例举证的,而是以文学作品和书籍记载举证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蒸这种技术,连我们周边地区都不太会,更不要讲欧洲、非洲这些地方了。

B.韩国、日本,其烹饪手段一是生吃,二是烧烤,三是水煮;基本上不用蒸。

C.唐朝以前我们的菜谱、食谱都是单品,到宋代以后才有炒菜,逐渐奢侈了。

D.王公贵族是吃钱吃排场的,不知味;文人针对饮食这件事讲究的是求其清雅。

答案 C

解析 “到宋代以后才有炒菜,逐渐奢侈了”错,文中最后一段说的是“到了唐代,奢侈了,所以有烧尾宴”,这表明到了唐代就奢侈了,而不是到了宋代以后才逐渐奢侈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材料一:

近15年来,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已走向世界。

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单纯的“种子输出”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

“在国内进行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再直接出口到目标国家市场的模式是低水平、低效率的输出模式,实现属地化的科研、生产、推广、销售才是中国杂交水稻高水平的输出模式。

”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善德认为。

杂交水稻的国际化贸易,在实际运作中受到目标出口国一定的贸易限制。

印度是杂交水稻国际市场空间最大的国家,但是印度完全禁止进口境外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

孟加拉国要求相同品种第一次进入后,只可持续2年,过后必须在其境内制种生产才可销售。

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15年发布的《中国种子年报》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水稻种子在数量和金额上均以2011年为拐点,前升后降,近几年呈现出趋于稳定的趋势。

对于这个现象,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将种子作为商品出口的发展模式已经接近天花板。

(摘编自“农财网种业宝典”)

材料二:

图1 2013~2018年(1~5月)中国粮食进口量情况

图2 2013~2018年(1~5月)中国粮食进口金额情况

(资料来源:

“东方财富网”)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肖国樱认为,稻米净进口283万吨,小麦净进口442万吨,稻米和小麦的自给率均在95%以上,口粮安全性没有问题。

大豆持续10年大量进口,反映了我国对蛋白饲料进口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而大量进口大豆是因为政府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开放大豆政策,即对大豆进口没有配额限制,而对进口玉米、水稻和小麦,中国是有配额限制的,超过配额,就征收20%以上的进口税。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资料,2017年,我国大豆净进口9542万吨,约为上年度我国大豆生产量的7.3倍。

事实上,肖国樱强调,中国的土地已经维持不了中国人现有的生活水平,失去的是大豆产业和大豆市场,保障的是中国人口粮的安全。

在肖国樱看来,大豆榨油后也用作饲料,它们的进口保障了我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应,维持了中国人民较好的生活水平。

尽管如此,曾任中国水稻所生物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的王大元认为,大豆进口主要是作为饲料,从而保证我国人民对肉蛋油奶的需求,一旦国际形势有变,影响大豆的进口,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大量进口大豆存在隐患,政府在这方面的应对预案显得十分重要。

肖国樱建议,一方面,我们没有那么多耕地来维持吃好的需求,只有委曲求全地选择保障口粮生产,饲料粮外购的策略。

另一方面,大豆市场也是一张王牌,是我们手中很重要的筹码,要充分利用好。

再就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周边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

(摘编自《2017年中国稻米大豆进口量全球第一,中国口粮安全吗?

》)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数量的增幅最大,但进口金额却出现了负增长,这或许与当年粮食进口单价下降有关。

B.中国粮食进口金额的增长率,在2013~2017年间,经历了“增速下降—负增长—快速上升”的变化过程。

C.从前5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粮食进口数量最多的是2017年,达到了13062万吨,较2013年增加了近1.52倍。

D.2018年(1~5月),中国粮食进口金额近200亿美元,接近2016年的50%,由此可推知2018年有望超过2016年。

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二数据分析可知,2013年是8645万吨,2017年中国粮食进口量是13062万吨,“较2013年增加了近1.52倍”错。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的杂交水稻虽已走向世界,但形势依旧严峻,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需要改变中国杂交水稻的输出模式。

B.按照孟加拉国的相关政策,如果我国向其出口杂交水稻种子,两年后需在其境内制种生产,否则不能销售其他种子。

C.我国对蛋白饲料进口的需求量大,加之政府为了保障老百姓基本生活水平,致使近1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

D.肖国樱认为,大豆进口不仅保障了我国口粮的安全,也保障了我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应,但大量进口依然存在着隐患。

答案 A

解析 B项“否则不能销售其他种子”错,结合文本内容“孟加拉国要求相同品种第一次进入后,只可持续2年,过后必须在其境内制种生产才可销售”分析可知,是不能销售相同品种。

C项“致使近1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错,原文表述为“大豆持续10年大量进口”。

D项“肖国樱认为”错,“隐患”的观点是王大元提出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一位作家

贾平凹

东边的高楼是十三层,西边的高楼上也是十三层,南边是条死胡同,北边又是高楼,还是十三层。

他家房在那里,前墙单薄,后墙单薄,方正得像是从高楼抛下的一个纸盒,黝黑得又像是从地底冒出的一块仄石。

他把楼不叫楼,叫山;三山相峙,巍巍峨峨,天晴之夜往上望去,可谓“山高月小”。

房子方位不好,光线也不足。

十一点零五分,太阳准时照来;三点二十四,太阳准时归去。

他会充分利用这天光地热:

花盆端出来、浴缸端出来,还有小孩的尿布,用竹竿高高地挑起,那些虽然不金贵,但在他眼里,却是幸福的旗子。

他从来不奢华,口很粗,什么都能吃,只是嗜烟如命。

烟吸多了,便喜食辣子,面条里要有,稀饭里也要有,当然面条最好,但愿年年月月如此。

再就是爱看书,眼睛本来好好的,现在戴了眼镜,一圈一圈的,像个酒瓶底。

于是,别人送他一副对联:

“片片面,面片片,专吃面片;书本本,本本书,专啃书本。

”他看了,也不恼,说是两句都用一个“专”字,不对仗,下联改成“尽”字为妙。

什么都可满足,只是时间总觉不够。

白日十二个小时,他要掰成几瓣:

要给吃喝,要给儿子,要给工作,要给写作。

早晨吃罢饭,妻子工厂远先走了,他洗锅涮碗,送儿子到幼儿园。

儿子不肯去,横说竖劝,软硬兼施,末了还得打屁股,一路铃声不停,一路哭声不绝。

晚上回来,车后捎了菜,饭他却是不做的,衣服他也是不洗的,进门就坐在桌前写。

妻子接了儿子回来,大声不出,脚步轻移,洗衣做饭。

他写好了,妻子让念念他的著作,他绘声绘色,念毕了,妻子若说“不好”,他便沉默,若说“好”,他又满脸得意,说是知音,一家人闹在一块儿,一个快乐顿时分成了三个快乐。

天天在写,月月在写,人变得“形如饿鬼”了。

但稿子一篇篇源源不断地寄出去了,又一篇篇源源不断地退回来了。

妻子说:

“你没后门吧?

”他说:

“这不同干别的事!

”一脸清高。

妻子再说:

“人家都千儿八百有稿费。

你连个铅字都印不出。

”他倒动气了:

“写作是为了钱?

他眼泡常常是红肿的,那是熬夜熬的。

衣虽然肮脏,但稿件上却不允许有半个黑墨疙瘩,脸虽然枯瘦,但文中人物却都极尽俊美。

他羡慕别人发表了作品,更眼红别人的作品得奖。

他有时很伤感,偷偷抹了泪。

但他又相信自己,因为风声、雨声、国事、家事,他装了一肚子故事。

他要用笔写出来给自己看,给世人看。

世人都盼星期天,他也盼星期天。

世人星期天上大街,他星期天关门就写作。

写得累了,看看“山上”。

“山上”层层有凉台,台台种花草,养鱼鸟;有的洗了被单挂着,他想象那是白云;有的办家庭舞会,他醉心是仙乐从天而降;当层层凉台都坐了人,他就乐得嗤嗤笑,说像是麦积山的佛龛。

走出门去,碰到认识的,寒暄几句,有的问:

“还在写吗?

”答:

“还在写。

”有人劝他别受苦,他哼一声,进屋把门关了。

他最大的乐趣是把稿件往外投,信封严严实实地糊,邮票端端正正地贴,夫妻到邮局去,让儿子拿着往邮筒里塞。

儿子问:

爸爸挣钱了吗?

做娘的说:

爸爸是生活上的小人,道德上的伟人,经济上的穷光蛋,精神上的大富翁。

儿子听不懂,问爸爸是干什么工作?

回答是“作家”。

“作家!

作家!

”外边人都知道了,都传说这里有一个下班回来“坐家”的人。

有懂行的,说此人不可小瞧,说不定将来要去作协工作呢。

楼上几个老太太便如梦初醒,却瘪了嘴:

原来是个“做鞋”的?

(有删改)

6.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妻子虽然认为丈夫是“生活上的小人,经济上的穷光蛋”,但更认为他是“道德上的伟人,精神上的大富翁”,这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B.作品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眼镜“一圈一圈的,像个酒瓶底”等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作家看书成痴的特点。

C.作品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却在平实、极富生活气息的叙述中,把一个不一样的作家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

D.作品结尾处邻居们对作家下班回来“坐家”的理解,暗含了作者对作家闭门造车写作方式的批判。

答案 D

解析 “暗含了作者对作家闭门造车写作方式的批判”错。

仔细阅读作品可知,作品结尾处邻居们对作家下班回来“坐家”的理解,是说明身边人对他的写作态度和生活方式不理解,觉得他在自讨苦吃,从而反衬出作家的坚守。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妻子说主人公是“生活上的小人”,反映了妻子对“他”的埋怨和怜惜,言语之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从侧面凸显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B.小说对“他”的刻画,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心理描写,尤其是内心独白的运用更是娴熟自如、得心应手。

C.在作者笔下,“他”身上有着诸多矛盾之处:

生活上单调简单,精神上因有追求而富足自适,视写作为生命,将写作看成是一件神圣的事业。

D.小说中,作者以“一位作家”为题,暗示了“他”成为真正作家的条件:

感情细腻敏感,语言表达颇有文学性,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写作态度端正等。

答案 B

解析 “心理描写,尤其是内心独白的运用更是娴熟自如、得心应手”错,文中并未出现对“他”的心理描写。

二、古代诗文阅读(1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

父炽,隋太傅。

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

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

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

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诸兄更谓威曰:

“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

名位不达,固其宜矣。

”威笑而不答。

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

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

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高祖常谓裴寂曰:

“叔孙通不能加也。

”武德元年,拜内史令。

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

又尝谓曰:

“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

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

”威谢曰:

“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

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

”高祖笑曰:

“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

”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

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

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

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

(节选自《旧唐书·窦威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B.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C.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D.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答案 D

解析 “废黜”的意思是罢免革职,“废黜府僚”不合逻辑,“多获罪”的主语为“府僚”,故在“废黜”后断开,排除B、C两项。

“数陈得失”为“忤旨”的原因,不应断开,同时,根据表时间的词语“后”可知,应在“后”前断开,排除A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射策,主试者提出问题,书之于策,覆置案头,受试人拈取其一,叫作“射”,按所射的策上的题目作答,即射策。

B.五礼,古代的五种礼制。

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

C.内史,中央官制,周时开始设置,战国时掌管“大内”之官,主管租赋与财务。

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

D.赠,指古代皇帝为所有获得功绩的官员及其亲属赐予官爵或荣誉称号。

文中是指皇上对窦威加封官职。

答案 D

解析 “为所有获得功绩的官员”范围不当,应为“为已死的官员”。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窦威性情沉稳,博览群书。

窦家世代勋贵,以武勇著称,子弟都喜爱武艺,窦威却偏好文史,因此诸兄都称他为“书痴”。

B.窦威不慕权贵,坚守道义。

当时他的兄长都通达显贵,窦威仍甘做闲散官;蜀王杨秀征召他做官,他因杨秀多不守法,称疾还田。

C.窦威多识旧仪,官至显位。

当时天下初定,五礼荒废,窦威博学多识,制定了诸多规章制度,受到高祖赞誉,官至内史令。

D.窦威为官清廉,享受殊遇。

他去世之时,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遗言让家人简单安葬他。

下葬之日,高祖下诏书让太子及百官为他送葬。

答案 A

解析 “诸兄都称他为‘书痴’”错,由原文“诸兄哂之”可知,是嘲笑他。

参考译文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陵人,是太穆皇后的堂兄。

父亲窦炽,是隋朝的太傅。

窦威家族世代都是功臣显贵,几位兄弟都崇尚武艺,而窦威专心研习文史,意志专一,自我坚守。

兄长们都嘲笑他,称他是“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主持科举,他参加秀异科考试,考中甲科,被授予秘书郎的官职。

窦威任期满后应当升迁,他却坚守原职不愿调任,任秘书郎一职有十多年,他的学业更加精进。

当时各位兄长都因军功官运通达显贵,交往结识豪门权贵,宾客很多,但窦威的官职仍是闲散官。

各位兄长又对窦威说:

“过去孔子积累学问成了圣人,在当时仍然生活窘迫,漂泊失意到那样的地步,你效仿这种做法,又想追求什么呢?

功名地位不显达,原本也应该是这样了。

”窦威笑笑没有回答。

过了很久,蜀王(杨)秀征召他担任记室一职,因杨秀做事大多不守法,窦威自称有病返回乡里。

等到杨秀被废位放逐后,他幕府中的官吏大多获罪,只有窦威因为有先见之明而得以保全。

大业四年,窦威多次升迁官职至内史舍人,因为多次陈述朝廷得失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改任为考功郎中,后来因事获罪免职,返回京城。

后高祖进入关中,征召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一职。

当时军队刚刚建立,五礼(指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被荒疏废弃。

窦威博学多识,很熟悉以往的礼仪,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禅让继位的文书他也大多参与起草。

高祖常对裴寂说:

“叔孙通也不能超过窦威呀。

”武德元年,窦威担任内史令一职。

窦威奏议时仪态文雅,多引用古事说明,高祖很亲近器重他,有时将窦威领到卧室,常常与他促膝而谈。

又曾经对他说:

“过去周朝(北周)有八柱国的贵位,我的家人和您的家人都担任过八柱国这一职位。

现在我已是天子,您任内史令一职,我们其实是同一本源,只是衍生出来的末流不同而已,竟这样不平等了。

”窦威拜谢说:

“臣的家以前在汉朝时做过两次外戚,到了后魏,三次是外戚,陛下您成为皇上,我家又出了皇后。

臣又攀附为外戚,愧居中书省,自认为很惭愧,早晚都很谨慎害怕。

”高祖笑着说:

“近来见关东人和崔氏、卢氏结亲,还自我夸耀,您家世代为帝王亲戚,不也是很高贵吗!

”等到窦威卧病时,高祖亲自前去探望。

不久,窦威就去世了,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遗言让家人简单安葬他。

谥号称“靖”,追赠同州刺史,加封为延安郡公。

下葬那天,高祖下诏让太子及百官一起去为他送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故都①

韩 偓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②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③。

掩鼻计④成终不觉,冯谖⑤无路学鸣鸡。

 ①此诗是诗人受权臣朱温嫉恨,被驱逐出朝廷,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的。

②池籞:

宫中池塘周围的竹篱笆之类。

③噬脐:

以人不能咬到自己的肚脐来比喻悔恨莫及。

④掩鼻计:

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宠的美人。

⑤冯谖:

战国时效忠于孟尝君的门客。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通过想象描绘了迁都之后长安城的巨大变化,“遥想”“亦自迷”暗示出诗人内心受到了巨大的触动。

B.颔联承接首句,集中描绘了宫苑的荒废,用笔细致传神,在点面结合的描写中,反映了诗人想象中的故都近貌。

C.颈联直接抒情。

“烈士”是诗人自称,“垂涕”的动作描写再加上“空”字,表现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D.诗歌前半部分侧重写景,后半部分侧重抒情,凄婉又激越,跌宕起伏,撼人心魄,有杜甫“沉郁顿挫”的特点。

答案 B

解析 “在点面结合的描写中,反映了诗人想象中的故都近貌”错,颔联写塞雁、宫鸦,这些都是“点”,并没有出现“面”。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联展开作者所见故都冷落的画面。

荒草、塞雁、宫鸦等旧城景物,表现了故都物是人非的变化,给诗歌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

B.前四句写景点面结合。

首联取景浑融概括,颔联描写细致传神。

诗人将感慨苍凉的意境融入芊丽清新的诗句中,悲而能婉,柔中带刚。

C.颈联正面抒情。

“烈士”是诗人自称,诗人抚今追昔,心中悲愤难抑。

“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

D.“地下强魂必噬脐”,写宰相崔胤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覆亡,自己也遭杀戮这一史实。

此句指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

答案 A

解析 “作者所见”错,这些景物都是“遥想”的。

“塞雁”也非宫中旧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当前,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使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盛,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必须________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

从国内看,安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

既要重视国土安全,又要重视国民安全。

当前,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要和国家安全供给能力之间尚存差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________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解决好安全问题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各种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跨国流动更加迅速,带来的安全挑战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各领域安全风险和挑战的内外联动、累计叠加效应日益明显,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成本________上升。

在此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