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4767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docx

高一实验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

高一生物实验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点拨

一、生物学中物质的鉴定与化学中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一致的。

化学中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映,要么产生沉淀,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映.

①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看)

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映.(要先加A液NaOH溶液再加B液CuSO4溶液)

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

应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

以苹果,梨为最好。

且先要制备组织样液。

研磨时,可加石英砂和水一路研磨。

3、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别离加入组织样液中。

斐林试剂的配制进程示意:

斐林试剂甲液 (g/ml的NaOH溶液)

斐林试剂乙液 (g/ml的CuSO4溶液)

4.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避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若是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能够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5.做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六、脂肪的鉴定实验中:

实验材料应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

实验前浸泡3h~4h(浸泡时刻太短,不容易切片;浸泡时刻太长,组织太软,切下来的薄片不易成形),最适宜切片。

7、实验中学生应分工合作。

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当每组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学生能够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实验的等待时刻。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一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学生那么能够调试显微镜。

另外,在完成前两个实验时,一个学生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整理显微镜,另一个学生那么能够进行后一个实验的操作。

八、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

  九、双缩脲试剂的利用,必然要先加入A液(即0.1g/ml的NaOH溶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即0.01g/ml的CuSO4溶液).

  10、还可设计一只加底物的试管,不加双缩脲试剂,进行空白对照,说明颜色反映的引发是蛋白质的存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映,而不是空气的氧化引发.

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1、如何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斐林试剂如何配制和利用?

选材;制备组织样液;取组织样液;加斐林试剂(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别离加入);水浴加热;观看溶液颜色转变: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结论: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如何观看?

假设有脂肪,可观看到什么现象?

取材;切片;滴苏丹Ⅲ染液染色、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

观看: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看.

结论:

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3、蛋白质的鉴定利用什么试剂?

与斐林试剂相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相同点:

①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组成;

②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都为mLNaOH溶液.

不同点:

①CuSO4溶液浓度不一样:

斐林试剂乙液为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为mLCuSO4溶液.

②配制比例不一样.

③利用方式不一样:

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路混合后再利用,双缩脲试剂那么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试剂摇匀后,再加入试剂B.

④鉴定的对象不一样:

斐林试剂鉴定的是还原糖,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

⑤反映本质及颜色反映不一样.

[用品预备]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

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4.仪器:

剪子,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五、试剂:

①斐林试剂L的NaOH溶液+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探讨进程]

可溶性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的沉淀

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

探究

步骤

样液

制备

选材

含糖较高、颜色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苹果、梨最好

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最好

浸泡1-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方法

苹果切块→研磨→过滤→滤液

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

黄豆浸泡切片→研磨→过滤→滤液

鉴定

步骤

样液→加斐林试剂→振荡→水浴加热煮沸

切片→染色→漂洗→镜检

组织样液→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观察颜色变化

探究记录

1、蓝色→___→______

2、脂肪被___染液染成___(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3、加_______无明显变化,加__________后溶液变成____

探究思考

4、选材要用含__较高、颜色__色或近于__色的植物组织。

斐林试剂不稳定,一般配成A液(________)和B液(_______)来保存,用时必须将A、B两液______后使用,切勿___加入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

5、 切片要尽可能的_

  染色后一定要用_______溶液洗去浮色

为什么观察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

6、用鸡蛋蛋白时,为什么一定要加以稀释?

使用时双缩脲试剂时,为什么应先加A液再加B液?

[讨论与交流]

一、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是什么?

请与同窗讨论一下具体原理。

二、在探讨进程中,哪一步实验利用了显微镜?

哪一步实验需要水浴加热?

3、本实验利用的试剂是不是唯一的试剂?

还可用什么代替?

实验拓展

一、在鉴定尿液中是不是含有葡萄糖时还能用其他那些鉴定方式?

二、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益于健康的成份,某公司将它开发为一种保健饮料。

该产品是不是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爱好小组的同窗依次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①实验目的:

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不是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②实验原理:

还原性糖可用        试剂鉴定,淀粉可用          试剂来鉴定。

③实验器材:

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④实验步骤:

ⅰ)鉴定还原性糖:

                                

          ⅱ)鉴定淀粉:

                              

⑤实验现象:

                                               

⑥结果分析:

                                             。

⑦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

                      。

3、以下物质中,能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  )

A.马铃薯块茎           B.浸软的蓖麻种子

C.蛋清液             D.苹果

4、用斐林试剂能够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能够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用上述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是(  )

A.糖尿病,肠炎      B.糖尿病,胃炎  C.糖尿病,肾炎  D.肾炎,胃炎

  五、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别离是(  )

A.碘液,苏丹Ⅲ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      D.碘液,斐林试剂

实验练习

1.用于还原糖鉴定的实验材料中经比较,颜色反映的明显程度依次是( )

A.苹果>白萝卜>白色甘蓝叶>梨B.梨>苹果>白萝卜>白色甘蓝叶

C.苹果>梨>白萝卜>白色甘蓝叶D.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2.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Ⅲ和苏丹Ⅳ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3.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A.吸水纸%的酒精D.无水酒精

4.下列哪个实验用到显微镜( )

A.还原糖的鉴定B.蛋白质的鉴定

C.脂肪的鉴定D.淀粉的鉴定

5,与硫酸铜溶液在碱性环境中反应,生成紫色物质的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6.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被鉴定材料应选择含__较高,颜色为____________的植物组织,以____为最好.

(2)斐林试剂很不____。

必需___时再配制并当即_____利用.配制的方式是将4-5滴______滴入2m1______中.

(3)鉴定反应必须在______中进行.

7.在鉴定花生种子细胞内含脂肪的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花生子叶薄片用____染色,然后用_____洗去,再制成______最后______,镜检结果是__________.

8.鉴定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应先加入2m1______,摇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______,再摇荡均匀后______,颜色转变是______.

9.鉴定脱脂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需用的化学试剂是()

A.斐林试剂B.苏丹Ⅲ染液C.双缩脲试剂D.红墨水

10.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0.05g/ml的CuSO4溶液滴入2ml0.1g/ml的NaOH溶液中即成

C.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滴入2ml0.1g/ml的NaOH溶

液中混合而成的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gml的CuSO4溶液

11.鉴定蛋白质样品时加双缩脲试剂的正确做法是()

先加A液,混合后再加B液摇匀观察

先加B液,混合后再加A液摇匀观察

B液混合后加入,摇匀后观察

B液同时加入样液,摇匀后观察

 

参考答案

实验一

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一、选材;制备组织样液;取组织样液;加斐林试剂(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别离加入);水浴加热;观看溶液颜色转变: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结论: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煮沸的进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二、取材;切片;滴苏丹Ⅲ染液染色、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观看: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看.结论:

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3、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相同点:

①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组成;

②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都为0.1g/mLNaOH溶液.

不同点:

①CuSO4溶液浓度不一样:

斐林试剂乙液为0.05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为0.01g/mLCuSO4溶液.

②配制比例不一样.

③利用方式不一样:

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路混合后再利用,双缩脲试剂那么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试剂摇匀后,再加入试剂B.

④鉴定的对象不一样:

斐林试剂鉴定的是还原糖,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

⑤反映本质及颜色反映不一样.

[探讨进程]

1、→棕色→砖红色沉淀;二、苏丹Ⅲ;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3、双缩脲试剂A;

双缩脲试剂B;紫色;4、含糖、白、白2、(NaOH:

ml)(CuSO4:

ml),混和均匀、别离。

5 、薄;用50%的酒精;六、用鸡蛋蛋白时,必然要加以稀释,若是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映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映不完全,且试管不易洗干净,双缩脲利历时,应先加A造成碱环境,再加B

实验拓展

二、②斐林试剂 革兰氏碘液;④ⅰ)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刚混合的斐林试剂,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看颜色转变。

ⅱ)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革兰氏碘液,观看颜色转变⑤ⅰ)中看是不是有砖红的沉淀ⅱ)中看是不是有蓝色或蓝紫色显现⑥有砖红色显现说明有还原性糖,没有砖红色显现说明没有还原性的糖;如有蓝色或蓝紫色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没有蓝色或蓝紫色显现,说明没有淀粉⑦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动,以避免加热不均爆裂。

3---五、BCB

实验练习

1—5:

DACCC

6,

(1)糖,白色或近白色,苹果,梨

(2)稳固,利用,斐林试剂乙液,斐林试剂甲液(3)加热条件

7,苏丹Ⅲ染液,50%酒精,浮色,临时装片,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8,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变成紫色

9—15:

BCCACBD.16,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