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5161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3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评价

教材分析

《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学习”。

本套教材把“学习评价”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在教科书上,贯穿于教学教学活动中。

同时,每册的最后,把传统教科书中的总复习改为“整理与评价”。

根据每册教科书应达到的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通过具体素材,从知识与技能、问题与思考等方面进行整理与评价,帮助师生了解本学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交流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和体验,对情感态度、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评价,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本单元具体编排特点如下:

1.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对数以及运算的认识。

2.在观察比较重感受数学规律。

3.在拼摆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在分类与整理中感受其价值。

本单元数学活动有2部分内容:

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问题与思考。

其中“知识与技能”部分共设计14道题,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技能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查;“问题与思考”部分共设计9道题,对本学期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两个方面目标的实现水平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交流本学期的学习感受,二是对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自信心等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评价,使学生全面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以巩固本学期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与评价,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3.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整理与评价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全面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巩固本学期所获得的知识。

2.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整理与评价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对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要突出结构性和关联性。

本学期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期末复习,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整理与复习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如一起画“知识树”、一起“串珍珠”等,先让学生回顾本学期学了什么,将一个一个知识点写在一颗颗“珍珠”上或一个个“大苹果”上,然后让学生主动思考将这些苹果挂在大树的什么位置、如何将这些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再通过交流与讨论,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并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对所学内容的训练,要体现趣味性和针对性。

在期末总复习阶段,由于都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因而容易丧失学习的新鲜感。

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

另外,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简单归结为马虎、不认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的分析,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4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20以内数的认识

1课时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1课时

认识图形

(一)与分类

1课时

找规律

1课时

总计

4课时

 

第一课时2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100~101页(第1~8题)2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以及比较大小等。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2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序数的含义、数位组成等知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梳理,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有条理、多角度地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境创设及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喜欢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

感受2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2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或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

(生答各自生日日期)你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

喜欢)今天,亮亮在同学们的陪伴下过生日啦,大家想不想去给亮亮送去生日祝福?

(板书:

20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亮亮过生日的情景图)

(学生纷纷送上自己的生日祝福)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一)数数、读数与写数。

师:

亮亮谢谢同学们的生日祝福,同学们能帮把这些事物均用数来表示吗?

生1:

有一张桌子,一个生日蛋糕,一把蛋糕刀......均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这些事物的数量。

生2:

二个小杯子,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小杯子的数量。

生3:

有三个气球,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气球的数量。

生4:

图中有四名男生,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男生的数量。

生5:

亮亮生日蛋糕上插着七支蜡烛,蜡烛的数量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

师:

事物的数量有几个,我们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你们能继续数一数下面事物的数量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第2题)如果事物的数量比10大,我们怎么做到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这些事物的个数呢?

生1:

我是一个一个地数,七星瓢虫有17只。

生2:

我是两个两个地数,有19个樱桃。

生3:

我是先把10只七星瓢虫圈起来,再继续数还有7只七星瓢虫,所以共有17只七星瓢虫。

师:

在数20以内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可以五个五个地数,可以十个十个地数,......只要能做到数的过程中不重复数、不漏数,最后数的数量是正确的,你就是最棒的!

(课件出示无序排列的20以内的数)

师:

数朋友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你喜欢的数朋友说些什么呢?

(给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时间,指着数字,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

我想对0说,你是这里最小的数,你可以表示开始也可以表示没有。

生2:

我想对9说,你是最大的一位数,你的前面是数字8,后面是数字10.

生3:

我想对10说,你是最小的两位数。

你的十位上是数字1,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0,表示0个一。

生4:

我想对12说,你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生5:

我还想对12说,你的个位是2,十位是1.

生6:

我想对15说:

你的前面一个数是14,后面一个数是16。

设计意图:

通过与数对话,让学生复习数的顺序、组成与数的大小。

师:

看来大家对数朋友都很了解。

这些数朋友想排队来我们的教室,大家看排的好不好。

(课件出示,4排无序排列的数字)这些数朋友都急着想进来,所以没排好,大家能按要求找到某一位数朋友吗?

第一排从左边数第4个数朋友是谁?

你知道从右边数这个数字排第几吗?

你能说出最喜欢的数朋友的位置吗?

(学生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全班展示)

师:

数字朋友看大家都知道了它们的位置,所以还想站整齐队伍,你们能帮它们排排队吗?

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和别人不同。

(鼓励不同排法,并展示不同排法)

生1:

(从小到大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生2:

(从大到小数)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师:

今天数字朋友非常开心,想和大家玩游戏。

大家想玩吗?

(课件出示:

捉迷藏

10个一是();20里面有()个十;20里面有()个一;

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7.)

(给学生充分小组交流时间,指着题目,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师:

观察下面一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按照它给的顺序填数吗?

(课件出示:

1、3、5、()、()、()、()、()、())

生1:

这是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字。

生2:

这组数字依次加2.

生3:

1、3、5、7、9、11、13、15、17.

师:

今天数字朋友过的很开心,想给大家了解一些它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介绍多和少概念的产生,石子计数,结绳记事,数字的产生等)

设计意图:

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

第4题。

看图写数。

给出了实物图、小棒图以及计数器三种表示数的方式。

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写出对应的数。

2.练一练,第8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不同数量的茄子,比较并填空。

(3)同学之间交流填写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数数。

(1)从1数到20.

(2)从17数到8.

2、看图写数。

3、数的组成。

(2)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1个十和3个一组成()。

(3)2个十是()。

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五、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

谁能说说通过复习你学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我们可以用点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可以五个五个地数数,还可以......

2.从0依次数到20,后面的数字永远比前面的数字大。

a比b大几,我们还可以说成b比a小几。

3.十几,十位上是数字“1”,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

它前面的一个数字是十几-1,后面的一个数字是十几+1.

六、布置作业。

1、填一填。

(1)按顺序填数。

(2)14前面的数是(),17后面的数是()。

(3)和11相邻的数是()和();7和9中间的数是()。

2、数的大小。

(1)比大小。

20○106+2○9-28+4○12

9○1110-5○1+417-3○12+2

(2)把8、2、0、4、10、19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1)一共有()个五角星。

(2)把左边第4个☆涂上红色。

(3)把右边4个☆圈起来。

板书设计

20以内数的认识

从小到大: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从大到小:

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的数,教学中,我通过《整理与评价》中习题把这部分内容综合在一起回顾复习,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再次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

本节课分层次练习,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形式上的练习,而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针对性地给予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提高。

 

第二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102页、104页和105页第3题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解决问题。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解决问题,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的加减法的相关算式以及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对所学计算方法进行回顾,掌握一定的复习和整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算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整理及多种形式的练习,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与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对所学20以内加减法以及解决问题进行整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难点:

通过观察、发现,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我们已经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

(板书: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求新知。

(一)基本训练。

(先出示算式卡片,最后把所有出示的算式卡片以课件形式出示在大屏幕上)

师:

准备抢答算式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12-9=6+8=7+11=15-8=17-3=9+8=

13-5=9+5=5+3=6+5-2=15-7-2=4+5+3=)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师:

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6+8=?

(给学生充分思考并交流的时间,指着算式,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

我是从6开始依次数8个数,所以6+8=14。

生2:

我是把8分成4和4,先让6+4=10,再算10+4=14,所以6+8=14.

生3:

我是把6分成4和2,先算8+2=10,再算10+4=14,所以6+8=14.

......

师:

又是怎样计算13-5=?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方法多,方法好)

生1:

我是想加算减,8加5等于13,所以13-5=8。

生2:

我是用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生3:

我是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5=5,再算5+3=8,所以13-5=8。

......

师:

看来,同学们加减法算理掌握的真扎实,你们真了不起!

仔细观察第二行最后三个算式(教师表说,边加粗这几个算式中数字的字体:

6+5-2=15-7-2=4+5+3=),你发现了什么?

计算这三个算式时,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1:

这几个算式都是综合算式:

其中6+5-2是加减混合,15-7-2是连减算式,4+5+3是连加算式。

生2:

计算这几个算式,都是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先算左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再加(或减)后面的一个数,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综合算式的得数。

设计意图:

抢答计算训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学生计算的算理,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

(2)练习指导。

(1)根据已知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师:

(拿出算式卡片9+8=?

)你能再次算出这个加法算式的得数,并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给学生独立思考并书写算式的时间,指着算式,没有思路的及时进行引导)

生:

9+8=17,根据这个加法算式,我们可以让它的和分别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

17-8=9,17-9=8。

师:

你真棒!

不但按要求列出算式,并且给我们详细讲解如何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

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

我们听明白了)(指着大屏幕出示的所有算式)请从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加法算式,并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给学生充分思考并交流的时间,最后全班订正)

(2)根据给出的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

师:

(出示数字卡片:

4、7、11)这三个数字有什么关系呢?

你能根据给出的三张数字卡片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生1:

较小的两个数之和等于最大的数字。

生2:

4+7=11、7+4=11。

生3:

11-7=4和11-4=7。

设计意图:

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让学生自己懂得加减法的联系。

(3)用数学。

(1)看图列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第10题

(1)左图和

(2)中左图)

师:

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又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算式?

生1:

这两幅图都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生2:

(1)左图:

原来有4只蜻蜓,又飞来5只,求现在共有多少只蜻蜓?

用加法列式:

4+5=9或5+4=9。

生3:

(2)左图:

把左边6支笔和右边一盒(12支)合起来,列式6+12=18或12+6=18.

师:

在日常生活中,4+5=9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说说加法算式的其他内涵)

(同样方法讲解

(1)右图和

(2)右图)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第2题)

师: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少一个鸟窝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树洞可以算一个窝),进行爱护鸟类的教育(可以再搭一个窝))

师:

你能根据数学信息以及你提的数学问题,列算式解决吗?

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最后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其他想法吗?

设计意图:

1.没有文字的提示也要懂得从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2.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知识运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巩固知新。

1.教材第102页第9题。

考查20以内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掌握情况,教师可设计一组题,进行口算计时练习。

有意识地了解每个人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教材第104页第1题。

(1)课件出示情景图,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尝试列式解答。

(3)最后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解答情况,请个别同学读出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

利用课件或图片出示冬天下雪后的情景图。

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了解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达标反馈。

1、小松鼠回家。

2、花落谁家。

 

五、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谁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一般我们选择“凑十”法进行计算。

2.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们一般选择“破十减”或者“相加算减”等方法进行计算。

3.对于解决问题的题,我们先认真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和图画信息,以及数学问题,再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列式解答。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请给他们排排队。

3、连一连。

(对号入座)

4、看图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1.6+8=

(1)从6开始依次数8个数,所以6+8=14.

(2)把8分成4和4,先让6+4=10,再算10+4=14,所以6+8=14.

(3)把6分成4和2,先算8+2=10,再算10+4=14,所以6+8=14.

2.13-5=

(1)想加算减,8加5等于13,所以13-5=8.

(2)用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3)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5=5,再算5+3=8,所以13-5=8.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教学中,我通过《整理与评价》中习题把这部分内容综合在一起回顾复习,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再次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

本节课分层次练习,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形式上的练习,而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针对性地给予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提高。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

(一)与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103页简单立体几何的认识以及简单的物体分类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认识图形

(一)以及分类,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认识图形

(一)以及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认一认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简单事物,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整理物体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2.通过学生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实物与图形。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难点:

1.通过体会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按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主题图、课件、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和模型。

学具准备:

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积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学生:

想)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板书:

认识图形

(一)与分类)

设计意图:

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探求新知。

(1)认识图形

(一)。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最后小组汇报)

师:

你们是怎样分的?

为什么这样分?

生1:

长方体分成一组;正方体分成一组;圆柱体分成一组;球体分成一组。

生2:

长方体都是长长方方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正方体都是四四方方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圆柱体都是直的,像柱子,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球体都是圆圆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

师:

观察你们手中的这些立体实物,你们能详细说一说这四种立体图形各自的特征吗?

生1: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生2: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生3:

圆柱体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生4: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还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给予肯定,但是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按物体的特征把物体分一分,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特点,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

(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

故宫、赵州桥、东方明珠电视塔、凯旋门、世贸大厦)

师:

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杰作,搭建得漂亮吗?

想不想自己也造一幢?

我们来做一次小小建筑师,造一幢你喜欢的房子,好吗?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积木)能搭出什么来?

再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

1.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

通过对积木的研究,带着这些“体”的表象回归生活,加深对四种立体图形更深的了解。

2.通过搭一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分类。

师:

在新课导入,我们观察智慧爷爷口袋的礼物之前,智慧爷爷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生:

把形状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