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5308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同在蓝天下

1、我们都是一样的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2、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解决与别人的矛盾。

3、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对象及情况,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的类别写在黑板上。

待学生回答完后,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来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会不同的。

例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与你们的父母喜欢看的就会有所不同,也曾因此而产生矛盾。

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父母常常因为什么问题闹别扭?

当你与父母因看电视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办法吗?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针对问题各抒己见。

3、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看书上第1页的一组画面,请学生讨论:

它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如果像他那样,会产生哪些危害?

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请学生阅读书上第一页下方和第二页的课文。

4、总结。

教师对整节课进行小结,评优励差。

1、我们都是一样的

(二)

走进曾宇

教学目标

1、了解曾宇与同学们的相处。

2、萌发对学生对有困难学生的尊重与关爱。

教学重难点:

萌发对学生对有困难学生的尊重与关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从教科书上的导读图引入。

2、小组讨论。

讨论问题:

你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全班交流。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

教师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

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比例,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做具体说明,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进行了解。

4总结。

家庭作业:

每人从书中搜集一个故事,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2、多为他们想想

教学目标

1、知道这个世界里,总有一些人是不幸的。

2、养成好习惯、好行为也是尊重别人。

3、懂得关爱和尊重别人。

重点:

目标1和2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1、导入。

以问题引入,如“在这个世界里,总有一些人是不幸的。

想像自己就是他们,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体会呢?

从而导出生活事例让学生体会体验。

2、故事会。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讲一个从书上看到的故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故事,准备向全班做介绍。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

3、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把自己推选出来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总结。

教师肯定学生所讲的故事,并提议:

“对于这些不幸的人,社会给予了他们特别的关爱和帮助,我们要学会同情、尊重和理解这些不幸的人们,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家庭作业:

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

3、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目标

1、学做生活的强者。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学会坚强,不能轻易向命运低头。

重点:

目标1和2

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1、导入。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愁,也不要生气。

心烦的时候要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还会与你相遇。

心儿永远憧憬着未来,尽管现在很不得意;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困难和挫折,可是却有更多不向命运低头的人,请大家找一找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强者吧。

2、看书上插图说说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交流:

假如你遇到困难和挫折,你是怎样面对的?

你的朋友遇到困难,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成为强者呢?

4、汇报。

5、师:

强者就在你我身边。

只要我们从容面对困难,想办法去战胜它,不轻言放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强者。

一小小朗诵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可以读自己课前收集的相关诗篇,交流感受。

二分小组介绍自己课前收集到的身边强者的事迹,每小组再推选一名代表发言,说说从这些身边的强者的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三我是好样的,说说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一次经历,重点谈谈曾遇到的是什么困难,是如何想办法克服和战胜困难的。

四我心中的楷模—张海迪。

开展一次张海迪事迹会展活动,同学们可以讲张海迪的故事,也可以小组制作手抄报,引导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张海迪的崇敬之情。

五小小擂台赛。

将事先收集的学习卡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该如何战胜这些困难。

谁的办法最好,谁就可以摘下学生卡成为小擂主,主持下一次讨论。

让学生自己制作剪报,根据情况,可个人制作或小组制作。

6、总结。

鼓励学生订报、看报。

并养成剪报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强调剪报的道德。

家庭作业:

1、请家长欣赏自己的剪报,或者向他们介绍自己小组的剪报。

2、自定题目,制作一份剪报。

4、我和诚信交朋友

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是做人处世的根本,也是一个社会、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

2、了解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古今中外一些名人讲诚信的故事。

重点:

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难点:

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结合插图)。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入。

2、探究讨论。

分析讨论。

你觉得父亲和售票员谁说得对?

为什么?

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必生活都有哪些帮助;又有哪些消极的作用。

3、演示活动。

把电脑网络的现代化功能以及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帮助展示给学生看。

4、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8~59页的文字和图画,并进行讨论:

(1)怎样在电脑网络中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

(2)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5、制订公约。

在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制订公约,并举行签名仪式。

家庭作业:

把所学知识介绍给家长。

5、我们学会了合作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学会与人合作。

2、学会与人交流、合作,懂得一些合作的技巧。

3、感受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人合作。

重点:

目标1、2、3

难点:

目标1

教学过程

一、论讨会

1、光荣属于谁?

(1)请各小队的小队长上台展示过去一年里同学们获得的各项奖状。

(2)请获奖的小队成员说说自己成功的经验。

(3)讨论光荣属于谁?

没有合作能行吗?

二、有话大家说

1、课件演示课文中寓言故事—“拉不动的车子”。

2、小组讨论:

这样合作能成功吗?

3、请小组代表发言。

三、小小平论员。

1、观赏故事“三场足球比赛的启示”。

2、请学生模拟足球评论员自由发表看法。

3、评选最佳足球评论员。

6、竞争中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有竞争就会有胜负。

2、学会友善地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伙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意识到正确对待竞争有助于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校园“红绿灯”

观看校园生活录象片段,小组内议一议,哪种行为该亮绿灯?

如果你是录象中的主人公,会怎样做?

二、与你同行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又分成两小组,面对面站立。

每组选一名同学做裁判。

2、比赛开始后,两名同学背对背夹住篮球运给对面同学,不许一前一后运行前进,不准用手帮忙,否则算犯规。

总分10分,落球一次扣1分,手碰一次球,扣1分,一前一后行走也扣1分。

比赛结束后,由裁判进行评判,得出胜的一方。

3、通过活动,请同学们分析:

赢的一组诀窍在哪里?

输的一组原因是什么?

三、小小辩论赛

1、讲故事:

“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2、辩论:

正方:

朗克为此失去了冠军,值得!

反方:

朗克为此失去了冠军,不值得!

3、小结。

第三单元幸福生活这样来

7、谁知盘中餐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体会农民的辛劳,懂得要珍惜粮食,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业。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插秧模仿秀

让学生模仿农民插秧的姿势,弯腰插秧,直至有累的感觉,并记下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中体验农民一整天不停地插秧的艰辛。

2、按照教材36页提出的要求,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探讨它们形成的原因,还存在哪些陋习和迷信现象,将探讨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3、在课件上展示中国传统习俗。

4、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我国以及地方的一些习俗文化有了大概的了解,增长了见识。

8、你的书本哪里来

教学目标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和制作书本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感受书本的来之不易;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一些工业产品,体会工业生产与我们生活的密不可分;意识到要尊重工人的辛勤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1.收集历史上有关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资料。

2.让学生在家中找寻20世纪80年代的书籍,上课时备用。

3.准备一些同学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活动一书本哪里来

1.教师以挂图或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书本的制作过程。

2.鼓励学生就其中某个自己熟悉的生产环节给大家作详细的介绍。

3.谈感想:

了解了一本书的生产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活动二制作板报:

我所了解的书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书籍生产与演变的过程的资料,并将其制作成板报,在班上展出。

活动三我的自制图书

让同学们自已动手设计和制作一本图书,并评选出最佳设计与制作奖。

活动四新旧书籍小展览

1.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新、旧书籍摆放在教室的书架上展览。

2.请学生比较20世纪80年代的书籍与现在的书籍的区别,并列举它们的不同点。

活动五说说身边的工业产品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就某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工业产品,说说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如铅笔、塑料袋等这些广泛应用的工业产品,并说说它们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生产与使用造成了哪些环境问题,人们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活动六走进工厂

带领学生走进工厂,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如他们的劳动环境、劳动时间、劳动收入等,并做好活动记录。

活动后写出自己的活动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了:

书本的生产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爱惜书本。

体会工业生产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感受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理解和尊重工人的辛勤工作,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9、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2.体验他们工作的艰辛。

3.养成尊重这些人及其工作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体验一天有哪些人在为你的生活服务;调查学校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这节是《品德与社会》,那咱们就放松心情,相互聊聊生活中的事。

你能告诉我,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为什么?

2、我们的理想各不相同,但不管干哪一行,我们都是在尽自己的努力,为周围的人服务。

3、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话题: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板书)

4、看了这个题目,你想问些什么?

二、探究

1、现在,我们拿起摄象机,走上社会,去找一找,拍一拍,看看你拍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选择一幅给你印象最深的图片,跟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

3、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些人的工作都很辛苦,他们这样辛勤的工作是为了谁呢?

除了张老师给你展示的图片外,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为我们提供方便?

4、现在我们谈谈跟自己关系最密切的学校。

你觉得在学校里,有哪些人在为你们服务?

(随机出示食堂、送水工辛勤工作的照片)

5、那么多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请你把他们都写下来,比比谁写得更多。

(播放音乐,音乐结束为止)

①反馈,指名交流:

你们组上写了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

写完了吗?

②如果我再给你一分钟,你们写得完吗?

两分钟呢?

③小结:

是啊,为我们服务的人多得写也写不完。

(板:

写不完)

三、拓展

1、为我们服务的人写也写不完,假设一下,如果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课件出示:

如果没有了警察、医生、理发师、清洁工……学生任选一句话,自由找个伙伴,说一说)

自由准备——指名交流

2、既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人,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3、其实,这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也对同学们有些希望,你想听吗?

①出示食堂阿姨的录音

你听到了吗?

他们要几点起来买菜?

几点吃中饭?

你以前知道吗?

以前你是怎么做的?

听了他们的希望,你有什么想说的?

②出示挑水老爷爷的话

你们在听的时候,老爷爷的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听了他们的话,有什么想说的?

4、你还有什么话想对其他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说吗?

四、总结

通过这次的交流,我们知道了那些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也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

如果我们同学以后能尊重他们,有礼貌地对待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那我们这次活动就成功了。

(出示一组图片,结束)

附板书: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写不完

第四单元我们生长在中国

10、江山如此多娇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的地理概况,知道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明确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知道我国山河壮丽,名胜古迹众多,爱国情感油然而生;知道我国的历史悠久,了解我国的一些重要朝代的更替,以及各朝代遗留下来文化遗产,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重点:

了解我国的地理概况,知道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难点:

明确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知道我国山河壮丽,名胜古迹众多,爱国情感油然而生;知道我国的历史悠久,了解我国的一些重要朝代的更替,以及各朝代遗留下来文化遗产,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过程

1、可爱的祖国

(1)祖国的壮丽河山

情境活动一:

《江山如此多娇》

在人民大会堂里悬挂着的巨幅画卷——《江山如此多娇》,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

在这幅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南北的地域和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它体现了我们祖国的辽阔广大。

观察《江山如此多娇》画面,把自己看到的景象写下来。

近景:

中景:

远景:

搜集歌颂祖国山河壮美的图片、文章、歌曲等,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师讲述:

(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情境活动二:

览胜祖国大好河山(见教材)

①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在中国境内长2057千米。

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是高寒地带。

这里河谷开阔,大部分是平浅谷地,水流缓慢,多湖塘沼泽。

原始的大面积草场是天然的动物乐园,生活着藏羚羊、岩羊、野驴、野牦牛等许多野生动物。

中游地带,河谷宽窄相同,一放一束,呈串珠状分布。

下游地区,江水绕过喜马拉雅山东段的高山,折向南流,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它呈马蹄形,以雄伟、险峻和奇特闻名于世。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有拉萨、日喀则、江孜和林芝等重要文化和旅游城市。

②桂林山水: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③三峡美景: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特别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其中神女峰最高。

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时隐时现,给人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两岸风景优美,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

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

解放后,经过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为改善,从而结束了"三峡千古不夜航"的历史。

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曾经闪耀着大溪文化的异彩,诞生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

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吴蜀相争的战场。

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苏轼、陆游等许多诗圣文豪,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章。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今天我们优秀的人民,将以创造性的劳动,开发三峡,建设三峡,把它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姿!

④雄伟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建筑工程,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怕困难和集体智慧的体现。

其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堪称世界之最和奇迹,因城墙修筑逾万里,故名万里长城。

长城象一条奔腾的巨龙,蜿蜒飞驰在北国的群山峻岭之中。

它东起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之山海关,向西横跨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西止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关,全长12700多里。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前后间歇修筑持续2200多年。

其中修筑规模最大的要算明代,从建国初年的洪武起至万历年间,先后经过18次修筑,历时200多年,最终完成了浩大的长城全部工程。

现在看到的长城就是明代长城。

雄伟的长城城墙是用巨大条石及砖土砌成的,有的条石长达3米之多,重约1千斤,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其艰巨性、复杂性是可想而知了。

长城的雄伟磅礴不仅表现在它的浩大艰巨,据说登月球的宇航员从月球看地球的建筑物,就能看到伟大的万里长城。

长城的防御建筑体系也是较完备和科学的。

它根据战略地位和地形的特点,分别筑有碉堡、峰火台、关隘、城台等设施,对当时保卫北部边陲的安宁和中原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曾起过重要作用。

自己游览过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

想一想:

下面的诗句反映的是祖国什么地方的景色?

请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地名:

(见教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西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过渡:

我们的祖国不仅有壮丽的河山,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①悠久的历史

情境活动三:

回顾与思考(见教材)

说一说:

通过中华文明的世纪回眸,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近4000年。

②灿烂的文化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突出表现在“文字典籍”、“艺术创造”和“科技发明”等方面。

“文字典籍”: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链接:

(见教材)

“艺术创造”:

(见教材)

“科技发明”:

(见教材)

情境活动四:

(见教材)

说一说:

说说你知道的从古到今,反映我国科技领域趣的突出成就的科技发明?

过渡:

祖国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以及勤劳勇敢的人民不由得让人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祖国的文化产生一种热爱之情!

产生一种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

(3)热爱祖国的表现

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后思考问题)

热爱自己祖国都有哪些表现呢?

(见教材)

情境活动五:

(见教材)

说一说:

①自己熟悉并能背诵的中华文化经典篇目有多少?

我们该如何对待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国有着十分丰厚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地肯定并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②以“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文化”为主题,开展班机演讲活动。

(可让学生以此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过渡:

我们的祖国不仅有着壮美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华夏文化,共同书写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历史各民族之间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谊。

11、我们的母亲河

教学目标:

知道长江、黄河的地理位置和一些基本常识性资料;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江、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荫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道长江、黄河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要好好保护它们。

教学过程

1、老师首先以一首歌曲《龙的传人》导入,学生或唱或听,很快融入到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2、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电脑演示,让学生对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的长度、流域一目了然。

3、让学生更真实的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波澜壮阔和现状,教师适时的让学生观看录像,直观教学身临其境触动人心,使学生对长江和黄河有了新的认识,有了自己的感受,能够有感而发,有话要说。

4、教师趁热打铁,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以是古诗,文字,图片、歌曲。

5、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环节——为母亲河设计公益广告,学生思维活跃,设计形式灵活,多种多样,但都能体现出为母亲河宣传,歌颂、呼吁保护环境的主题,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12、黄土地黑土地

教学目标:

知道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了解当地的矿产资源及利用情况,尝试写出开发建议书。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从上学期到现在,我们已系统学习了中国的位置、行政区、自然环境、资源、经济状况,了解了我国的基本情况;但是,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的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经济的发展也各不相同。

因此,为了更好认识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就需要把中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来学习。

(课件展示)中国地理区域图

(提问)-根据各地的地理特点和差异,把我国分为四个地区,从图中看是哪四个地区?

(提问)为何把我国分成四个区域呢?

(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由发言)

(简要讲解)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风俗习惯。

(课件展示)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我国的北方地区。

首先确定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注意下面的问题:

1.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什么部位?

2.找出北方地区包括的主要省、直辖市和所临的海。

3.找出秦岭—淮河、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东缘等)的分布。

4.确认华北地区的纬度位置。

5.从地理位置看,应该在哪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学生活动)

(指图总结)北方地区大体上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