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5557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8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docx

老年人家庭护理技巧及康复训练

2016年上半年教学安排(下篇家庭保健)

第1章生活护理(第1-2学时)

1.居室的环境与布置

床位的整理

常备物品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

洗脸、口腔护理、擦浴、洗发的方法

2.大小便的护理

家庭灌肠法

发烧的护理

家庭消毒与隔离

第2章心理护理(第3-4学时)

3.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4.精神衰老的表现、心理卫生与护理

第3章康复护理(第5-6学时)

5.医疗体育

6褥疮的预防与护理、安全护理

第4章膳食护理(第7-8学时)

7.热能和营养素

8膳食指南、膳食中营养供给量、饮食注意事项

第5章老年人衰老的表现和保健要点(第9-10学时)

9、皮肤毛发的老化与保健、感觉器官的老化与保健、心、血管的老化与保健

10、呼吸系统的老化与保健、消化系统的老化与保健、神经精神的老化与保健

第6章运动健身(第11-12学时)

11、养成文娱活动的兴趣、运动种类的选择

12、运动健身方法示例

第7章常用药物知识(第13-14学时)

13、老年人用药特点、家庭用药常识、用药途径

14、常用药物剂型及护理须知、服药护理须知、家庭保健箱

下篇家庭保健

家庭护理,是指病人不住在医院,在自己家中接受治疗和护理。

老年人除在医疗机构得到医疗服务外,大量慢性病的治疗或恢复期多在家中,继续接受治疗和护理。

就是对于身体健康或有自护能力的老年人,也要给予帮助和照顾。

家人要掌握关怀、帮助、照顾老年病人的方法和保健知识及必要的救护知识,就能及时地对一些常见急重症征候进行判断,及时诊治,能明显提高救治的效果。

第一章生活护理

护理从广义上讲,是综合运用生理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类科学知识,帮助、指导、照顾病人,使之保持或重新获得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达到身心健康。

人的需要,首先是生理需要,包括舒适、活动、正确的身体姿势及功能的维持,氧气及营养的供给,废物的排泄,个人卫生及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温度、湿度、光线、通风、安全等。

协助病人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称为生活护理。

病人的需要不同于健康人,如饮食营养、饮水量,均因病情不同而有特殊的要求。

如高血压病人进低盐低脂肪饮食;胃病应少食多餐无刺激性饮食。

尤其是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饮食护理非常重要。

做好各种病人的饮食护理,能促进康复;相反,如进食不当,可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

有老年病人的家庭,要注意学习营养知识,使病人吃得科学、合理、卫生。

有利消化吸收,有利疾病的康复。

针对不同病情,维持营养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如可协助进食,短期内的静脉输液,长期不能进食有时需进管饲(经插胃管后,用注射器注人流质饮食及药物)等,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大、小便排泄与病情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尤其对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往往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后诱发病情变化,甚至发生骤死。

生活不能自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往往把大小便当成很大的负担,故要主动关心照顾,做好护理。

要协助病人搞好个人清洁卫生,针对病人具体情况,给予帮助。

休息环境的清洁、卫生、安静、舒适、安全、通风良好,对老年病人的康复有良好作用,要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

居室的环境与布置

居室环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人的一生几乎有1/3的时间是家中度过的,环境的好坏影响疾病的康复。

应给老年人和在家养病的人一个安静、舒适、清洁、整齐、美观和空气清新的居室环境,使他们生活轻松愉快,早日康复。

针对老年人生活需要,在居室布置上应考虑以下几点。

1.安全需要

老年期,机体功能衰退,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身体维持平衡的能力减退,摔跤后发生骨折的几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部位多为腕部、髋部。

如果膝盖先着地,就可能发生髌骨骨折,如果臀部大腿根先着地,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

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摔跤后可能发生脑出血,危及生命。

故老年人要特别预防摔跤。

居室地面要注意防滑、防绊倒。

床不宜太高、过窄,防坠床;家具摆放要便于老人活动,座椅或沙发不宜太低并应有扶手,有利于起立;卫生间用坐式马桶,避免下蹲和站起费力,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突发意外。

2.色彩协调

老年人居室要着重素雅、宁静,墙面避免刺激性颜色。

一般认为蓝色、绿色、灰色给人以安静平和及舒适之感,避免白色反光,墙面可挂上风景、花鸟画等加以装饰,室中还可摆放花草、盆景,但不宜过多。

色彩运用的和谐,可以直接影响居室布局的效果。

由于老年人视觉衰退,居室的光线,不论是自然还是人工的照明光线,要求明亮、均匀,尽量减少阴影,便于室内活动,避免因视物不清或错觉而引起碰撞、摔跤。

晚上灯光以不刺眼为宜。

3.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室内空气清新,使人感到清爽、有利呼吸,这对冠心病病人尤为重要。

卧床病人不能自由到户外活动,居室内应经常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风,以免病人着凉感冒。

也可使用空气清新剂、负氧离子发生器等调节、消毒室内空气。

室内温度以20℃上下及相对湿度50%—60%为宜。

室温过高时,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氧的消耗,温度过低时,会使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

湿度过高,会使人产生憋闷感;湿度低空气干燥,空气中灰尘易飞扬,鼻黏膜干燥易出血。

北方冬季因用暖气取暖空气干燥,使人感到不适。

有条件者可在室内用空气加湿器、空调设备来调整室内温、湿度。

4.环境安静

和老人在一起生活,要注意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应避免突发过强的声响,使人震惊、不安,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诱发心绞痛。

床位的整理

因病卧床和较长期卧床的病人,其一切生活所需均可能在床上进行;如吃饭,洗漱,大小便等。

定时清理床位,保持床单干净、干燥、平整、无渣,既可使病人感到舒适,又能预防因长期卧床而可能发生的褥疮。

护理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控的老年人,应备有保持床单被服不被污染的橡皮单(也可用塑料布、人造革代替)和改变卧姿支撑肢体用的各种大小软枕。

对于过度消瘦的老年人,应备有防止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的防褥疮垫或者是小棉圈、橡皮充气圈。

为不影响病人的休息,在为病人整理床位时可同时完成护理措施,如给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为老年人拍背协助排痰等。

床单清扫:

目的是清除床单上渣屑,如脱落的毛发、干燥的皮屑、食物残渣等。

清扫时忌干扫,以免引起尘埃飞扬,要用湿扫,用湿润不滴水的半干毛巾清扫床单。

先从枕下一侧扫干净后,再协助病人翻身,扫另一侧。

床单要拉平,受压部的衣服也要拉平,避免皮肤受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清扫整理床位一般每日至少二次。

早上起床的晨间护理包括清扫床位,为病人洗脸梳头,口腔护理,更换衣服,观察病人卧床后受压处骨突出部位的皮肤,如尾骨、踝骨、跟骨等处,肥胖病人受压处的皮肤也要避免挤压。

操作时注意病人保暖,防止着凉。

为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要定时通风换气。

睡前的晚间护理包括帮助病人洗漱并清扫床位,使病人舒适安静入睡。

对瘫痪不能自主翻身的病人,应制订定时翻身的时间表,甚至夜间入睡后也应坚持,防止皮肤长时间受压形成褥疮。

发现床单被排泄物污染,应及时更换,对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常备物品

护理患病的老年病人,因不同的病情,需要备不同的物品。

1.观察病情需要的物品

为了便于在家庭中观察体温的变化,清热药物降温效果:

应备有体温计,放在固定的地方。

测温一般可用腋表。

家中如有高血压病患者,为了定期观察血压的变化、降压药治疗的效果,最好能自备血压计、听诊器。

血压计有表式、水银柱式及电子血压计。

2.护理病人需要的物品

家中有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需备有男式或女式小便器,床上用的大便器,用后应及时清洗,保持干净。

如咳嗽、痰多,行动不便,需备有带盖的痰杯。

卧床饮水不方便,可备小茶壶,或弯形饮水管,使病人卧位饮水不呛咳。

如果病人消瘦,为预防褥疮,可备有橡皮气圈,充气后,外罩布套放于病人臀部,防止尾骨突出部受压,充气量不必太饱满。

对外踝、膝盖部骨突出部,可备有小棉圈,或购买防褥疮垫,使骨突出部位皮肤不直接受压。

3.治疗需要的物品

服药,尤其在家中,容易忘记定时服用,为了能准确记住并按时服用,可备用一记录卡,记录服用的药名、服药的时间。

也可记录过敏的药物,随身携带,以便看病被问及用药情况时,能从卡片上找出正确答案。

将每日服用的药提前备好,放在小瓶或药杯内,并且要注明早、中、晚、睡前及特殊时间的用药,放在明显的固定位置。

如果需研碎服,可备有乳钵。

对患有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应备有1毫升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的或可煮沸消毒的玻璃注射器。

并应备有消毒皮肤用的浓度为75%的酒精、2.5%的碘酒、棉球或棉签。

4.其他特殊需要物品

(1)护理失语或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为便于与病人交流,理解病人的要求,可备会话卡片,把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如想喝水、大便、小便等写在卡片上,然后在卡片上打上孔,串在钥匙环上,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需要时,让病人指出适当的卡片,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

(2)为方便行动不便病人的室外活动,可购置轮椅车。

(3)保健用品,如健身球、健身环,握在手中活动手,锻炼与恢复手指功能,并可活动掌指关节,橡皮健康环上突起的小刺,可起刺激手掌的穴位,有利于恢复手的功能。

健身按摩球,可用来自己扣打全身各部,还有电动按摩器,家庭健身运动器材等。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

正常人的体温、脉搏跳动、呼吸、血压均有一定范围。

但在生病时会有不同程度变化,这些变化提供给医生作为观察、判断的依据。

老年人为了保持自身健康,应学习掌握人体生病指征变化规律,在可能的情况下自我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变化,向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及时就医治疗。

1.体温测量

测量体温是经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按测量方法不同,分口腔测温、肛门测温、腋下测温三种。

由于腋下测量方便且卫生安全,因此常用此法。

体温计的刻度为35℃—42℃,测量前应先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把水银柱头端放置病人腋窝部正中,前臂曲肘将体温计夹紧,使其紧贴皮肤。

5分钟后取出,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体温计后,举至与眼平行高度,转动体温计,察看水银柱相对应的刻度,即为病人的体温。

正常成人体温腋下为36℃—37℃,一般午后稍高,清晨稍低,昼夜之差在1℃之内。

剧烈运动后体温稍有升高。

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所以体温也稍低。

老年病人测体温时,要等测完体温后再做其他事,否则因记忆力差,夹上体温计后忘记取出,以致打破体温计,扎破皮肤。

2.脉搏测量

脉搏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泵人动脉而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次数和脉搏的搏动次数是一致的,所以通过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心脏及其他病情变化,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测量脉搏的部位,在可触到动脉搏动的桡动脉(在手腕拇指侧),足背动脉(足背正中部),颞动脉(耳前凹处),常用桡动脉,中医切脉的部位测量。

病人应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取坐式或平卧位,伸出一侧手,掌心向上。

检查者用二、三、四指的指端,轻轻按压在病人的桡动脉上,可清楚触感到病人脉搏的跳动。

计数1分钟搏动次数,即为病人的脉搏。

正常成年人脉搏每分钟60~90次,老年人稍慢,爱运动者可低于60次/分。

在发烧时,脉搏也要加快,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2—15次/分,正常脉搏的节律规则,强弱均等。

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搏常可暂时增快、增强,故应在安静状态下测量。

一些疾病能显著地影响脉搏的频率、速度,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时,称为心动过速,常见于发烧、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休克等,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时,称为心动过缓,常见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者,某些心脏病心律失常者。

在下列情况下要注意观察脉搏。

(1)运动前后,为了掌握老年人适合自己体力的运动量,一般在运动前先测一分钟脉搏数,锻炼后再测一次作为对照,如果运动量适宜,正常健康老年人运动后的最高心率不要超过170减年龄,以5~10分钟内能恢复正常的运动量较为合适。

(2)服用强心、抗心律失常药前后,强心的药物如洋地黄、地高辛、强心灵,抗心律失常药如乙胺碘呋酮片、奎尼丁等,用药前应数一分钟脉搏,如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应暂停服用。

(3)为观察病情的需要,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每日清晨活动前要测量基础脉搏。

心脏病人每日测量1—2次,对心律不齐的病人应数一分钟,并数出每分钟期前收缩、漏跳次数。

心脏病发作时随时测量,如心绞痛、心衰呼吸困难的,要及时测量脉搏次数,必要时听心跳次数,如心房纤颤时,心跳不规则,此时脉搏数少于心跳次数,应及时就医。

3.呼吸观察法

观察呼吸是否正常,对于观察呼吸系统病情变化有重要意义。

健康人在安静情况下,每分钟呼吸次数为16—20次。

一般情况下,观察呼吸与查脉搏同时进行,观察病人胸壁或腹壁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呼吸。

对呼吸非常微弱的病人,用棉絮或薄纸片放于鼻孔前,观察其被气流吹动时摆动次数,计数一分钟。

同时还应注意观察呼吸的节律是否均匀,呼吸的深浅,有无周期性改变。

老年人通常呼吸较慢,在运动、劳动、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增快,休息后即可恢复。

呼吸过快若超过40次以上,多见于肺部、循环系统疾病、高热、缺氧时,是病情危重的重要指征。

每分钟呼吸不足15次,称为呼吸减慢,若低于8次以下,多为危险指征,常见于药物中毒、颅内压增高等疾病;呼吸节律异常,如深快变为浅慢甚至暂停后又由浅变深、快,多是临危的征象;呼吸困难,病人主观感觉气不够用,呼吸费力,可表现为张口、点头呼吸,呼吸加快,不能平卧,口唇及指甲紫绀。

4.血压的测量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是衡量人体生命的重要指征,对于心血管、急重症,各种休克的诊断治疗及抢救均具有重要价值。

血压计有水银柱式、表式、电子血压计。

被测者先休息片刻,可取坐式或平卧式,露出一侧上臂,平放于桌上或床上,将血压计的袖带平整地缠绕在肘关节上二指处,袖带夹塞好,松紧适度,可伸进二指,使血压计的零点与心脏和手臂在同一水平,开启水银槽的开关。

将听诊器头放在肘部动脉搏动处,戴上听诊器,另一手握住气球关好气阀后开始打气,到水银柱升到动脉搏动的声音消失后为止,一般升到24千帕(180毫米汞柱),不可超过27千帕(2阗毫米汞柱),勿使水银柱达到最高刻度使水银溢出,微开气门慢慢放气,使水银柱缓缓下降,注意当听到第一个声音时,相对应的水银柱刻度数字,即为收缩压。

水银柱再继续下降,搏动的声音突然变调由强变弱时,水银柱指示的数字即为舒张压。

如果没听清楚,应将袖带内的气体放空,水银柱回到零位后,再重新打气测量。

测完后,必须将袖带内余气排尽将水银全部退回水银槽内,关好水银槽开关,将袖带卷好放平,橡皮球金属螺丝钮放回原处,离开水银柱的玻璃管,以免关盒时压碎玻璃管。

测血压时应注意避免影响血压的因素,如运动、情绪激动等。

测血压应注意选择同一上臂测量,相同体位(坐位或平卧位),定时测量;血压表应定期检测,以免失灵。

正常成年人血压比较稳定,其收缩压在13.3—18.7千帕(100—14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8—12千帕(60—90毫米汞柱)之间,40岁以后,年龄每增长10岁,收缩压增高1.33千帕(10毫米汞柱)。

洗脸、口腔护理、擦浴、洗发的方法

为卧床患者在床上洗脸、擦浴、洗头是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并可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改善病人的精神面貌,增强抗病能力。

1.洗脸

每天早晨及临睡前要协助病人洗脸,以去除汗液及皮肤上排泄出的废物。

老年人皮肤逐渐变得干燥,油脂分泌减少,不具弹性呈现松弛,皱纹增加,应选用对皮肤刺激性小的中性香皂,水温按季节选用温热水。

用松软的小毛巾,折成小垫包在手掌,依次先从眼内眦部、外眦部、到鼻、面颊及口角、耳前后及颈部擦洗。

洗时勿使水流入耳内,用力大小要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

洗后用少许护肤霜,防止皮肤干燥。

2.口腔护理

进食后,口腔内存留食物残渣易引起细菌繁殖产生口臭并影响病人食欲。

发烧时口舌易干燥、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如不及时清洁口腔,食物残渣发酵,细菌繁殖会引起舌尖齿龈炎。

因此当病人在发高烧、病情危重,不能进食,生活不能自理、昏迷的情况下,也应保持口腔干净,进行口腔护理。

减少口腔炎等并发症。

当病人不能自行刷牙时,应予以协助。

方法是用压舌板支起一侧颊部,用镊子夹住棉球或纱布,沾漱口水擦洗口腔黏膜及牙齿,也可用吸水管,吸人少量漱口水,让病人含漱。

口唇干燥时要涂甘油。

常用漱口水,一般用2%硼酸溶液或1:

5000呋喃西林溶液。

当发现口腔内有乳白色分泌物,多为霉菌感染,应用2%碳酸氢钠或3%双氧水洗口腔,并涂制霉菌素。

有假牙的老年人,生活能自理时,在饭后取下,自己刷洗干净,在生病情况下应予以协助刷洗、装上。

通常先取出上腭部假牙,再取下面的假牙。

清洗时不能用热水,以免假牙变形,不用时要妥善保管,防止丢失。

在昏迷、神志不清时,必须取下假牙,防止活动假牙误咽人食道。

3.擦浴

沐浴可达到清洁肌肤、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感染、预防褥疮的作用。

当病人身体情况不允许自行沐浴时,应给病人进行床上擦浴。

(1)环境准备:

关好门窗。

避免对流风,注意气温、室温不宜太低,预防着凉、感冒。

(2)水温:

准备水温在50℃以上,沐浴时水温在43℃—46℃,此温度病人能耐受且感舒适,不致太冷。

(3)用物:

浴巾、洗澡毛巾、脸盆、中性香皂、浴毯、干净衣裤。

(4)方法:

擦拭顺序:

脸一手臂一腋下一手掌一胸、乳房一腹部一腿一背一臀部一会阴部一脚。

将毛巾折成垫子包在手掌上,在水盆中浸湿,挤掉水后擦拭病人暴露部位。

擦干后盖好,擦洗时间不要过长,动作要迅速,随时调整水温,防止着凉。

手脚可直接泡在水盆中,使指、趾甲易于修剪及清洁。

如病人可自行改变体位,病人擦背时,俯卧较好,对骨突出部常支撑体重受压处,要给予按摩。

对皮肤皱褶处,在清洁擦干后可用油膏滋润,长期潮湿状态会造成不适,可用爽身粉保持皮肤干燥。

对于能站或坐但自己不能洗澡的老年人,必须有人协助,让病人坐在浴盆或浴室小凳上,然后用喷头边淋水边为病人擦洗。

4.洗发

由于修饰和舒适的需要,头发的护理也很重要,对于能自我照顾的健康人,每天梳头,定期洗发,可刺激头皮血液循环,但不能下床的病人和年龄大、体质弱的老人,有时则必须在床上洗头。

(1)用物:

水罐、水桶或水盆、塑料单或防水垫,备用棉球。

(2)方法:

如果病人不能离开床,将塑料单或防水垫放在病人头下。

病人去枕,耳内塞棉球防水,用水罐将头发冲洗,水顺势流入水桶内。

小心勿弄湿床单,用洗发水充分揉搓头发,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洗完后尽快擦干,或用电吹风吹干。

能下床的病人可扶到浴室或水池边洗发。

大小便的护理

卧床病人的划\便及便秘腹泻、便失禁均需给予护理,并应注意观察其变化。

1.便秘

老年人生病后因活动少、进食饮水量少,很易发生便秘。

有的虽然平时排便有规律,突然卧床,改变了排便习惯,又担心增加他人麻烦,使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了排便困难。

便秘可使病人腹胀、食欲不振,甚至坐卧不安。

故对卧床病人及老年人应主动了解、关心其排便情况,以预防为主防止发生便秘。

一旦发生便秘,要稳定病人的情绪,解除顾虑,不要急躁、勉强用力,防止心、脑血管病患者因突然用力而发生病情突变。

通便方法:

判断病人情况,如为严重便秘,有粪便硬块嵌顿在肛门之感,需尽快解决排便以减轻病人不适。

预防和处理长期便秘,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注意便意,调整饮食习惯,在便秘情况下应忌食辛辣,多食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蜂蜜、牛奶、芝麻等含油的食物以润滑肠道,饮足量的水,并进行适当的运动。

对于习惯性便秘,要克服对便秘的忧虑,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以食疗为主。

为解除病人排便的顾虑。

若病情允许,到厕所或床上用便盆,但多数病人在床上较难排出,情况允许时采用坐姿,或床旁大便椅,给病人以单独的环境,充足的时间。

于早餐前饮用些较敏感的刺激物,以促进排便如一杯凉开水、茶水、咖啡、果汁等,可增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

在排便时需用力才可促进排便,但不能用力过猛。

腹部按摩,可绕肚脐用右手从右侧自下而上到左侧自上而下做环形按摩,协助排便。

从左上腹往下按压,可促进降结肠内粪块往下移动,如此反复定时进行,尤其对排便无力者,按摩挤压有助排便。

为促进通便,可使用甘油栓或开塞露,塞人肛门内保留15—30分钟后排便。

先将开塞露剪开口后,用火熔去毛边使其变圆钝,塞人肛门内,挤进药液拔出。

用肥皂条亦可刺激通便,先将肥皂削成细长萝卜条状,蘸水使一端光滑后塞人肛门内,保留15—30分钟。

对于粪块干硬,嵌在肛门口,用甘油栓及开塞露等办法无效,排便无力,必须尽快解除病人痛苦,采取人工挖便的方法:

协助者戴橡皮手套或指套,蘸少许油脂,病人取侧卧位,用指套轻插入肛门后抠出粪块,或者用钝形器具拨出硬结粪块,即可减轻病人不适。

服用轻泻剂或软化大便剂,如通便灵、氧化镁、果导、麻仁润肠丸等,可协助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但在排便情况改进后,尽量减少用药。

虽然便秘常见,但也应重视自我观察,是偶尔发生的还是伴有其他症状。

如当病人饮食习惯未改,平素大便正常,突然出现顽固性便秘,一般方法无效时,不能大意,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排除结肠、直肠病变。

2.腹泻

病人常有腹痛、排便次数增加,排出稀便或水样便,有急于排便感,如果连续发生腹泻,可产生体内水分丢失,病人有口渴、体重减轻、疲劳、软弱无力、全身不适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病因。

(1)提供诊断信息:

有无进不洁、生冷食品,自我观察大便的次数、性质(稀便、水样便),气味、颜色、异常(黏液、脓血),必要时采集异常大便标本以便及时检验,尽量向医生提供较多、准确的信息,便于及时确诊治疗。

(2)护理:

由于大便次数增加,造成病人明显脱水,可出现软弱无力、疲劳,应尽量卧床,防止体力不必要消耗及因无力头晕而摔跤。

诊断明确后按时服止泻、止痛药,必要时可静脉补液,以减轻症状,维持营养,注意维持病人的舒适与清洁。

注意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有时因腹泻快,造成便失禁,污染衣裤,应及时更换清洗。

注意肛门周围皮肤、黏膜因常受刺激而发红,清洁后,可擦上油剂软膏,使皮肤免受刺激,以防感染。

注意调整饮食,维持病人营养:

因腹泻,使食物通过肠道过快,不能吸收,所以应注意少量多餐,给予无刺激易消化的温和饮食,避免肠黏膜再受到刺激,腹泻后可有饥饿感,但要注意逐渐增加食量,不可急于恢复正常饮食,避免消化不良。

如为肠道传染病,在家中需严格消毒隔离,分别就餐,餐具加强消毒,可用煮沸法消毒,也可用有效氯浸泡碗筷30分钟,以防止传播。

病人便后及护理者均应洗手。

3.小便护理

泌尿系统是人体排泄的重要途径,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之一。

当尿不能从膀胱排出体外时被称为尿潴留。

此时须用导尿法解决,否则病人将极度不适。

尿的变化,可以相应地反映人体,尤其是泌尿系统的病情。

通过自我观察,可初步发现异常,给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1)尿量观察:

正常人每天(24小时)为1000—2000毫升,平均为1500

毫升左右。

日间尿量与夜间尿量比例为3:

1。

影响尿量正常的因素,与饮水量多少、气温高低、运动量大小、出汗多少均有密切关系。

饮水多时尿量也相应增多。

而高温出汗多时,尿量减少。

(2)尿色观察:

正常尿色与尿量、饮食、服用酸碱性药物有关,饮水多时尿量增多,被稀释,尿呈淡黄色甚至无色,反之夜间尿量少、比重增高,因浓缩则尿呈深茶色。

服维生素B:

、吃胡萝卜后尿可呈黄色。

如尿呈红色,多为尿血,常见于尿路感染、尿结石、膀胱肿瘤等。

但不管是有痛性血尿,还是无痛性血尿,都是提醒病人要及时去看病的指征。

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切不可因无痛而无所谓,延误诊断治疗。

(3)观察尿的透明度,正常尿液是透明、清澈,放置久后可因尿中上皮细胞及代谢的物质沉淀而混浊。

当有尿路感染时因有脓细胞而混浊。

一般检查留取早晨新鲜尿液。

(4)气味:

尿中有挥发性物质,新鲜尿液有特殊气味,放置久后,尿素分解而呈氨味。

糖尿病人因尿中有丙酮可有苹果味。

(5)排尿次数:

正常人排尿是意识控制下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内储尿达一定量时,产生尿意,在适当的环境、时间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