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5890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0 大小:47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0页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0页
亲,该文档总共1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

高级电工理论题库电工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

职业技能竞赛或三级电工理论知识试题集(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交接班的工作制度规定:

一般情况下,在交班前()min应停止正常操作。

A.5B.10

C.20D.30

2.电气值班员应根据()的要求,及时调整发电机输出功率,使电气设备安全经济地运行。

A.工作电压B.工作电流

C.电网负荷D.输入功率

3.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

A.蓝色线B.绿色线

C.黑色线D.黄/绿双色线

4.连接在电气主接线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有()种状态:

A.五B.四

C.三D.二

5.电工进行变配电设备的倒闸操作时,停电时()。

A.先拉下负荷开关,后拉下隔离开关;送电时先合上负荷开关,后合上隔离开关。

B.先拉下负荷开关,后拉下隔离开关;送电时先合上隔离开关,后合上负荷开关。

C.同时拉下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送电时同时合上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

D.没有具体规定

6.电网中低压进户线的最小截面积,允许为(),其安全载流量应满足计算负荷的需要。

A.铜线1mm2,铝线2mm2B.铜线5mm2,铝线5mm2

C.铜线1.5mm2,铝线2.5mm2D.铜线10mm2,铝线20mm2

7.如果人在带电10kV线路杆上工作时与带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A.0.5mB.1m

C.0.7mD.1.5m

8.高压负荷开关通常与高压熔断器配合使用,利用熔断器来切断()故障。

A.过压B.欠压

C.短路D.过载

9.电力变压器在运行中的油温,一般最高不能超过()。

A.95B.85

C.75D.55

10.()系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

A.TN-SB.IT

C.TN-CD.TN-C-S

11.在保护接零的系统中,干线部分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完全共用的系统是()系统。

A.ITB.TN-S

C.TN-C-SD.TN-C

12.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主要取决于()。

A.导线工作环境B.室内温度

C.导线绝缘D.导线线芯

13.家庭用电为了防止家用电器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应加装()。

A.热继电器B.熔断器

C.漏电保护器D.过流继电器

14.用来闭合或断开高压隔离开关、跌落保险的专用安全用具是()。

A.绝缘夹钳B.绝缘操作棒

C.钢丝钳D.绝缘手套

15.用来带电安装或拆卸高压熔断器的专用安全用具是()。

A.绝缘夹钳B.绝缘操作棒

C.钢丝钳D.绝缘手套

16.登高工具的安全带需要()试验一次。

A.每年B.每半年

C.每月D.每星期、

17.用于扑救油类设备起火的消防器材是()。

A.干式灭火器B.泡沫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D.水

18.由一条常用线路供电、一条备用线路或保安负荷供电的用户,在常用线路与备用线路开关之间应加装()。

A.漏电保护器B.过载保护装置

C.过流保护装置D.闭锁装置

19.一般情况下,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流是()mA。

A.100B.50

C.30D.10

20.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电流频率是()Hz。

A.200B.30~100

C.20D.2

21.当人触电时,()的路径是最危险的。

A.左脚到右脚B.右手到脚

C.右手到左脚D.左手到前胸

22.一般情况下,安全电压是()V。

A.220B.110

C.36D.24

23.人体电阻一般按()Ω计算。

A.500B.700

C.1700D.2700

24.触电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月份。

A.1~3B.4~6

C.7~9D.10~12

25.胸外按压的频率以每分钟()次为宜。

A.20B.40

C.60D.80

26.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

A.熔断器的过流保护

B.接地电阻的零电位

C.小电阻对大电阻的分压作用

D.小电阻对大电阻的分流作用

27.保护接地适合于()系统。

A.TN-CB.TT

C.ITD.TN-S

28.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壳应采取()。

A.与大地绝缘B.加绝缘罩

C.保护接零D.保护接地

29.大气过电压主要由()对地放电引起的。

A.高压电源B.电磁感应

C.高压线D.雷云

30.避雷针应尽可能采用独立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不得大于()欧。

A.1B.4

C.10D.15

31.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要(),再救火。

A.打报警电话B.关闭好门窗

C.救人D.切断电源

32.在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内,应每()分钟抄表一次。

A.10B.20

C.30D.60

33.倒闸操作必须由()。

A.1人执行

B.2人执行其中对设备较为熟悉者作为操作人

C.2人执行其中对设备较为熟悉者作为监护人

D.3人执行其中对设备较为熟悉者作为操作人

34.某安全色标的含义是禁止、停止、防火,其颜色为()。

A.黄色B.红色

C.绿色D.黑色

35.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属于()。

A.工作接地B.保护接地

C.无作用D.屏护

36.在保护接零的系统中,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完全分开的系统是()系统。

A.ITB.TN-C

C.TN-SD.TN-C-S

37.()上决不允许装设开关及熔断器。

A.地线B.零线

C.相线D.火线

38.如图所示,已知R1=R2=R3=12Ω,则A、B间的总电阻应为()Ω。

A.36B.18

C.4D.0

39.利用电阻的并联可以扩大()的量程。

A.电压表B.电流表

C.欧姆表D.功率表

40.一只10Ω的电阻和一只5Ω的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为5A,则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为()V。

A.15B.35

C.75D.95

41.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A.3、4B.4、3

C.4、7D.2、5

42.我们把()称为理想电流源。

A.内电阻为无穷大的电流源B.内电阻为零的电流源

C.内电阻为无穷大的电压源D.内电阻为零的电压源

43.传感器的作用是把()的变化转化为电量的变化。

A.电压B.电流

C.压力D.电阻

44.电容器具有()的作用。

A.隔交通直B.隔直通交

C.隔直通直D.隔交通交

45.在串联电容器中,容量最小的电容器分得的电压()。

A.最低B.不一定低

C.最高D.不一定高

46.RC微分电路的形成条件是:

电路的时间常数τ()输入矩形脉冲的脉冲宽度tk。

A.大于B.小于

C.远小于D.等于

47.通常情况下,线圈铁心的工作磁通应选取在磁化曲线的()段为宜。

A.膝部以上B.膝部

C.膝部以下D.饱和段

48.下列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通电直导体产生的磁场

B.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发电

C.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D.变压器铁心被磁化

49.在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增加电源频率时,电路中电流()。

A.减小B.增大

C.不变D.不一定

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功功率是无用的功率

B.无功功率表示无用功率的大小

C.无功功率是表示电感元件建立磁场能量的平均功率

D.无功功率是表示电感元件与外电路进行能量交换的瞬时功率的最大值

51.若电路中某元件两端的电压

,电流

,则该元件是()。

A.电阻和电容串联B.电阻

C.电感D.电容

52.并联谐振的条件是()。

A.XL>XCB.XL=XC

C.XL<XCD.XL≠XC

53.并联谐振时,()。

A.总电流最小,电路的总阻抗最大,且呈感性。

B.总电流最大,电路的总阻抗最小,且呈阻性。

C.总电流最小,电路的总阻抗最大,且呈阻性。

D.总电流最大,电路的总阻抗最小,且呈感性。

54.在如图所示三相四线制电源中,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线的电压以确定零线,测量结果U12=380V,U23=220V,则()。

A.1号为零线B.2号为零线

C.3号为零线D.4号为零线

55.三相电源星形连接,三相负载对称,则()。

A.三相负载星形连接时,每相负载的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

B.三相负载星形连接时,每相负载的电流等于线电流的

C.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时,每相负载的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

D.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时,每相负载的电流等于电源线电流

56.在三相负载星形连接时,每相负载两端的电压称为负载的()。

A.额定电压B.线电压

C.相电压D.一次电压

57.通常高压输电时,三相负载都是对称负载,应采用()线路输电。

A.三相四线制B.四相三线制

C.三相五线制D.三相三线制

58.如果将不同频率的两个正弦量相加,所得结果应()。

A.还是一个正弦量,且频率等于其中频率较高的

B.还是一个正弦量,且频率等于其中频率较低的

C.是一个直流量

D.不是一个正弦量

59.与非正弦波频率相同的正弦分量称为()。

A.零次谐波B.一次谐波

C.二次谐波D.三次谐波

60.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等于它的()。

A.三次谐波分量B.五次谐波分量

C.基波分量D.直流分量

61.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错误的是与()。

A.导体材料有关B.环境温度无关

C.导体横截面积有关D.导体长度有关

62.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是()。

A.分压和放大B.放大和限流

C.限流和截流D.限流和分压

63.下列属于线性电阻元件的是()。

A.晶体三极管B.晶体二极管

C.电阻器D.场效应管

64.电源电动势是2V,内电阻是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是()。

A.20A.2VB.0、2V

C.20A、0D.0、0

65.1度电可供“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

A.1hB.5h

C.15hD.25h

66.由一个或几个元件依次相接构成的()电路叫支路。

A.简单B.复杂

C.无分支D.分支

67.对于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必()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A.大于B.等于

C.小于D.不等于

68.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复杂电路的最基本方法是()。

A.欧姆定律B.戴维南定理

C.支路电流法D.基尔霍夫定律

69.电压源是以输出()的形式向负载供电。

A.电流B.电压

C.功率D.电动势

70.实际中使用的电源可以用()种电路模型来表示。

A.4B.3

C.2D.1

71.一含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00V,短路电流10A,当外接10Ω负载时,负载电流为()。

A.40AB.20A

C.10AD.5A

72.任何一个()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

A.二端含源网络B.二端网络

C.三端含源网络D.三端网络

73.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电源进行能量的转换,本身也要消耗能量

B.只与电源进行能量的转换,本身并不消耗能量

C.本身只消耗能量,不与电源进行能量的转换

D.是耗能元件

74.电容器充电开始瞬间,充电电流()。

A.等于0B.逐渐增高

C.逐渐减低D.最大

75.电容器在刚充电瞬间相当于()。

A.短路B.断路

C.接入一个电阻D.接入一个电容

76.直流电动机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A.电磁感应B.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

C.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热量D.磁场对通电矩形线圈有作用力

77.磁感线的方向规定为()。

A.从N极指向S极

B.从S极指向N极

C.在磁铁外部从N极指向S极,在磁铁内部从S极指向N极

D.在磁铁内部从N极指向S极,在磁铁外部从S极指向N极

78.空气、铜、铁各属于()。

A.铁磁物质、铁磁物质、顺磁物质

B.顺磁物质、顺磁物质、铁磁物质

C.顺磁物质、铁磁物质、铁磁物质

D.顺磁物质、反磁物质、铁磁物质

79.下列与磁导率无关的量是()。

A.磁场强度B.磁感应强度

C.磁通D.磁感线

80.定量描述磁场中某点磁场性质的物理量是()。

A.磁导率B.磁场强度

C.磁感应强度D.磁通

81.适合制造电动机铁心的材料是()材料。

A.软磁B.硬磁

C.矩磁D.抗磁

82.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该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可用()判定。

A.左手定则B.右手定则

C.楞次定律D.安培定则

83.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总是()。

A.与线圈内的原电流方向相同

B.阻碍线圈内原电流的变化

C.与线圈内的原电流方向相反

D.上面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84.为减小涡流带来的不良影响,变压器铁心常采用()。

A.整块的铸铁心,外面加绝缘层

B.整块的导磁材料,外面加绝缘层

C.整块导磁材料

D.多层硅钢片叠装组成,并用薄层绝缘材料将各层分开

85.我们通常在生产、生活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Hz。

A.100B.25

C.60D.50

86.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

A.电流超前于电压B.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C.电流滞后于电压D.无法确定

87.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

A.电压滞后于电流900B.电压滞后于电流1800

C.电流滞后于电压900D.电流滞后于电压1800

88.RLC串联电路,已知条件如下,只有()属电感性电路。

A.R=5Ω,XL=4Ω,XC=7ΩB.R=5Ω,XL=7Ω,XC=4Ω

C.R=5Ω,XL=4Ω,XC=4ΩD.R=5Ω,XL=5Ω,XC=5Ω

89.在RLC串联电路中,若XL=XC,则电路为()电路。

A.容性B.感性

C.阻性D.铜性

90.并联谐振又称为()。

A.电压谐振B.电阻谐振

C.电流谐振D.电位谐振

91.某三相对称电源电压为380V,则其线电压的最大值为(   )。

A.380

V     B.380

V     

C.380

V     D.

V

92.三相交流电相序U—W—V—U属()。

A.无序B.零序

C.正序D.负序

93.目前低压供电系统多数采用()供电系统。

A.单相制B.三相三线制

C.三相五线制D.三相四线制

94.三相交流电的U相、V相、W相分别用()颜色表示。

A.绿、红、黄B.红、绿、黄

C.黄、绿、红D.绿、黄、红

95.在三相低压供电系统中,当三相负载不对称时,若中线断开,会使负载阻抗大的相电压(),造成线路中的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A.升高B.降低

C.不变D.等于零

96.在三相负载不对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中线常用()制成。

A.铝导线B.铜导线

C.银导线D.钢丝

97.三极管电流放大的实质是()。

A.把小能量换成大能量B.把低电压放大成高电压

C.用较小电流控制较大电流D.把小电流放大成大电流

98.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管脚电位最高的是()。

A.PNP管的集电极B.NPN管的集电极

C.PNP管的基极D.NPN管的基极

99.在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中,当IB=0时,IC等于()。

A.ICBOB.ICM

C.ICEOD.IE

100.三极管的每一条输出特性都与()对应。

A.UCEB.IE

C.ICD.IB

101.满足IC=βIB的关系时,三极管工作在()。

A.击穿区B.饱和区

C.截至区D.放大区

102.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是指它的()。

A.输入特性B.输出特性

C.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D.正向特性

103.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是指()。

A.电压回路B.电流通过的路径

C.直流信号通过的路径D.交流信号通过的路径

104.一般情况下对放大电路的要求是()。

A.放大倍数大且失真小B.只需放大交流信号

C.只需放大倍数足够大D.只需放大直流信号

105.放大电路正常工作时要满足()。

A.发射结集电结都正向偏置

B.发射结反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

C.发射结集电结都反向偏置

D.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106.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的正半周出现平顶失真,这种失真是()。

A.线性失真B.频率失真

C.饱和失真D.截止失真

107.在NPN型三极管组成的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若出现饱和失真,应采取()。

A.增大RBB.减小RB

C.增大RCD.减小RC

108.关于变压器耦合多级放大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于放大直流信号B.用于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

C.各级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D.便于集成化

109.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等于()。

A.各级输入电阻之和B.各级输入电阻之积

C.末级的输入电阻D.第一级输入电阻

110.射极输出器是典型的()放大器。

A.电流串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

111.欲削弱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应采用的反馈类型是()。

A.串联反馈B.并联反馈

C.正反馈D.负反馈

112.功率放大器最基本的特点是()。

A.输出信号电压大B.输出信号电压大、电流小

C.输出信号电流大D.输出信号电压和电流都大

113.功率放大器始终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是()。

A.丙类B.乙类

C.甲类D.甲乙类

114.克服乙类功率放大器交越失真的方法是()。

A.适当加大输入信号幅度B.适当降低电源电压

C.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D.适当提高电源电压

115.实际应用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属于()放大器。

A.电压B.甲类

C.乙类D.甲乙类

116.复合管的电流放大倍数等于两只管子的电流放大倍数之()。

A.和B.积

C.差D.商

117.正弦波振荡电路可以实现()。

A.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B.对交流信号进行放大

C.将交流电能转换成直流电能D.将直流信号进行放大

118.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取决于()。

A.电源电压的高低B.反馈元件的参数

C.选频网络的参数D.电路的放大倍数

119.为保证正弦振荡电路能够起振,一般取()。

A.AF=1B.AF≥1 

C.AF≤1D.AF<1

120.在RC正弦波振荡器中,一般都要加入负反馈支路,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输出电压B.提高稳定性,改善输出波形

C.稳定静态工作点D.减小零点漂移

12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静态电流()。

A.大B.中等

C.小D.先小后大

122.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的必要条件是()。

A.引入正反馈B.引入浅度负反馈

C.开环状态D.引入深度负反馈

123.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的两个重要结论是()。

A.虚短和虚地B.虚地和反相

C.虚短和虚断D.虚地和同相

124.理想运算放大器“虚断”时,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是()。

A.小B.很大

C.0D.大

125.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为()。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流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压并联负反馈

126.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输入电阻大B.反相输入端为虚地

C.电流并联负反馈D.电压串联负反馈

127.微分运算电路中的电容器接在电路的()。

A.同相输入端B.同相端与输出端之间

C.反相输入端D.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

128.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是()。

A.小B.大

C.无穷大D.0

129.工作在开环状态的比较电路,其输出值的大小取决于()。

A.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倍数B.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源

C.运算放大器的闭环放大倍数D.外电路的参数

130.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输出电压有()个不同的值。

A.4B.3

C.2D.1

131.下列各门电路符号中,“与门”的符号是()。

 

A.B.C.D.

132.数字集成门电路,目前生产最多且应用最多最普遍的门电路是()。

A.与门B.或门

C.与非门D.非门

133.TTL“与非”门电路是以()为基本元件构成的。

A.电容器B.三极管

C.双极性三极管D.晶闸管

134.PN结最大的特点是具有()。

A.导电性B.绝缘性

C.双向导电性D.单向导电性

135.图中全部为硅管,()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

ABCD

136.当硅二极管加上0.3V正向电压时,该二极管相当于()。

A.阻值很大的电阻B.小阻值电阻

C.内部短路D.内部开路

137.利用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可实现整流。

A.伏安B.稳压

C.双向导电性D.单向导电

13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误将任一只二极管接反了,产生的后果是()。

A.输出电压下降B.输出电压上升

C.仍可正常工作D.不能工作

139.下列电路中,输出电压脉动最小的是()。

A.单相全波整流B.单相半波整流

C.三相桥式整流D.三相半波整流

140.整流电路后加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A.提高输出电压B.降低输出电压

C.限制输出电流D.减小输出电压的脉动程度

14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比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

A.低一倍B.高一倍

C.一样D.不一定

142.硅稳压管的稳定电压是指()。

A.稳压管的反向截止电压B.稳压管的反向击穿电压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